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1920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18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

单元所在教材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计划人

 

单元名称

长度单位

计划课时

4课时

教学时间

第1周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重点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难点

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课时

课型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

新授

认识米和用米量

1

新授

认识线段

1

新授

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

1

新授

 

 

小学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

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得出结论:

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一、揭示课题,介绍尺子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

(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

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

字母“cm”,表示厘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厘米。

二、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

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2、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

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3、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三、用厘米量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②小组汇报:

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

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

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本领。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师: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有段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米尺、软尺、绳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

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认识米。

(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

它的长度是1米。

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

(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

④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师:

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

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100厘米)

小结:

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1)出示卷尺。

介绍:

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

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2)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每条绳子的长度。

小结:

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1、两人互相量身高

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

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

 

师: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

 

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法来记住1米的长度

 

(老师事先准备好2米、3米、4米等长度的绳子,学生在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是否从起点开始,并让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

 

分小组测量,测量后每组选代表向全班汇报

 

通过自己量身高,来初步感知1米的概念,从而学习2米、3米……)

 

让学生明白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通过做练习,巩固厘米和米的关系) 

 

在共同交流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

作业设计

练习一3—6题

板书设计

认识米和用米量

1米,2米,3米,5米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认识线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认识线段的特征,并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的长、能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尺子,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吸管、铅笔、绳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二、自主探究,量画线段。

 

一、出示一幅图,上面有很多路有直的弯的。

师:

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

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

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师:

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师:

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小结:

像这样直直的线,我们就叫它线段。

并板书:

线段是直的。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一手拉住线)问:

这样能得到线段吗?

怎样才能得到线段?

得出:

用手捏住线的两头,这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两头的点叫做“端点”。

提问:

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

有2个端点。

2、找线段。

师:

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为什么?

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学生区分哪些是线段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课后做一做练习独立完成

1、量线段。

师:

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上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学生向全班汇报他的测量方法

小结量法:

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师出示两条同样长的线段(位置摆放不同),让学生估计这两条线的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2、画线段。

(1)任意画一条线段。

师:

刚才我们学会了怎么量线段,那你们会画线段吗?

(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

现在请小朋友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画一条线段,你们会吗?

强调:

不管用哪种方法画线段,一定要注意按住直尺,在画线段的过程中,要保证尺子不移动,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并用笔尖紧贴着直尺把线画直。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等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说一说、评一评。

 

学生动手量线段

 

学生自由发言后,让学生通过用尺子测量验证。

 

让学生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下图有3个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并量出线段的长度。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课本第6页做一做。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要求的限度

 

师生交流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线段的特征,还有如何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及画线段。

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一7--8题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常规学具。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学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

2厘米,

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小结:

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

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学生用手比划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1.教学例8

教师谈话:

(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

)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降低难度:

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

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引导:

方法一:

排除法。

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

推算法。

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

米高。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

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

类比法。

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

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

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1.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讨论:

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

60米是多大?

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

(不会。

)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

操场的长是28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90(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让学生猜测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交流,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掌握不同的方法,正确清晰的判断长度单位。

 

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

 

 

作业设计

练习一8-11题

板书设计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学反思

单元所在教材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计划人

单元名称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

(二)

计划课时

13

教学时间

第2—4周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难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课时

课型

1、两位数加两位数

3课时左右

新授

2、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左右

新授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课时左右

新授

4、整理和复习

1课时

新授

小学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竖式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型:

新课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单元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同学们要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老师引导:

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二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方法。

 

师:

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

 

 

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验证二

(1)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 ,

30+7=37

(2)用小棒,先摆

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2=7,在个位写

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列式)

十个十个

3 5   3  5  

+2+2

--------    --------      3     7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35”,

在35的左下方写“+”再写“2”

 再画“_”(等号线)追问,2写在什么位上,和那个数对齐?

为什么不和十位上的三对齐?

 

教师指出:

2是个位数,个位与个位对齐。

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

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严格要求数位对齐,等号线要画直。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十个十个十个

+35+35+35

323232

------------------

767

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

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1、练一练。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课本上填写。

 

2、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3、学生独立看图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

 

13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板书设计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例135+2=37(人)35+32=67(人)

十个十个

3     535

+       2+32

-----------------

3767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班级

人数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36+21=23+75 

56+30 4+52

小朋友们,还记得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加)要注意什么?

回答后板书: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参观博物馆”画面,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