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考期末语文试题.docx
《重庆市七校联考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七校联考期末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七校联考期末语文试题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2-2013学年第二期高2015级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虾蟆(má)陵猿猱(náo)洋皱裙纨袴
B.朱拓(tà)模(mó)样精彩绽开
C.渣滓(zǐ)正(zhēng)月沧海崔嵬
D.症(zhèng)结血泊(pō)逡巡孝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B.“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
C.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
如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D.当前,伊朗正面临以色列、欧盟和美国等众多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但伊朗政府并不认为局势已经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肃地说:
“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B.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具有空灵之美,正如苏轼对他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食指、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D.现在很多中学生都难以抉择是在国内考一所一流大学还是去国外考一个二三流的大学?
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内一家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已经与美国职业篮球联盟正式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NBA专题报道。
B.艺术家应怀着对艺术的真诚来创作富有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不要一味去追求华而不实的所谓大制作。
C.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D.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体贴”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
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
“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
”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
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的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于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
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做是异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做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
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义”的宗教观。
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
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乃至于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的隐喻和象征。
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重要性。
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选自《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有删节)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B.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C.“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D.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6.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
B.中医的“望、闻、问、切”
C.《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D.用“手足”喻兄弟,用“父母”喻天地
7.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廉耻
[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曰:
“行己有耻。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
“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
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吴子》曰: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尉缭子》言:
“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而太公对武王:
“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
”《后汉书》:
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
‘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呜呼!
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减)
[注]①之推:
即颜之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己有耻行:
行事
B.弃礼义,捐廉耻捐:
放弃
C.则可以死易生易:
替换
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率:
带领
9.下列属于直接讨论“廉耻”问题的一组是(3分)()
①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②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③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⑤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义廉耻”四者是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羞耻之心。
B.如果一个人没有廉耻之心,会导致失败、灾祸甚至死亡。
C.颜之推否定了齐朝一士夫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做官。
D.张奂是个廉洁的人,他把羌人的财货退还,使威望教化得到了发扬。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
(1)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加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奕棋,皆须觅伴寻对。
唯读书一事,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7分)
闻筝
[明]康海[注]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注]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
他本抱负宏大,不幸因罪落职,遂狂荡不羁,郁愤终生。
(1)诗的颔联表现什么?
怎样来表现的?
请简要赏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联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西邻女弹奏的?
请概括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①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
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②闲得实在无聊极了。
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
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
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③“星星!
”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④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
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
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
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
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
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
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
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
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⑤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
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⑥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
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
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
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
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
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⑦“这是怎么啦?
”妹妹慌慌地说。
⑧“月亮出来了嘛。
”我说。
⑨“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
⑩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
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
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
”妹妹说。
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
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
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
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
”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
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
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有删改)
14.请说说第
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我们”的情感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的变化?
请分别简述。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请选三点结合原文事例分点简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画线句“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与前后文构成对比,试作分析,指出其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以星星的身份对月亮说出你的心里话(不少于30个字)。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
(4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
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
“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
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
“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
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
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
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
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
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
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1902年,一队地质学家骑着骆驼进入埃及北部的沙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这首次证实了科学家的猜测
②更神奇的是,这些鲸鱼都有脚
③在—个谷地,他们惊奇地发现无数鲸鱼骨化石
④即鲸鱼原来是陆地哺乳动物,进入海洋生活后才逐渐退化掉四肢
⑤这片鲸鱼骨化石地被列入了世界遗产
⑥显示3700万年前埃及北部是一片热带海洋
A.①④③⑤②⑥B.③⑤②⑥④①C.①③⑥④②⑤D.③⑥②①④⑤
21.请你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中任选一篇,对其思想内容、艺术形象、语言风格、历史地位等其中一点或数点,予以点评。
要求如示例,上下句句式相近,上下句总字数不少于14字。
(4分)
示例:
(作品名苏轼《赤壁赋》)山高月小,水波不兴,引苏子泛舟赤壁;水落石出,清风徐来,留美文载誉青史。
作品名:
________________
点评:
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成功,是人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呢?
是十年寒窗后金榜题名,还是从一介布衣到位高权重?
是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还是从默默无闻的草根成为举世闻名的明星?
还有一些人,比如:
为了正义事业壮烈牺牲的无名烈士;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终生清贫的爱心奉献者;奋力拼搏,从不放弃,一生平凡的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是否也算得上“成功”?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校联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
高2015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
1.C(A皱—绉B模mó—múD症zhèng—zhēng)
2.D(“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微弱,时断时续。
A“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贬意。
C“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
3.B(A项中“严肃地说”后面应用逗号,句尾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C项中的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存在。
D项中问号前的句子并非问句,问号应改为逗号。
)
4.B(A项,搭配不当,“打造报道”搭配不当;C项,“解决”与“风险”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严厉进行处罚”应该是“进行严厉处罚”。
)
二、
5.B(B强加因果,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将原文的主语“医生”偷换成“中医疗法”。
)(3分)
6.A(A项“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借助的是外物而非“身体语言”,不符合文中“体贴”的意思。
)(3分)
7.①因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
②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③古国古人还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④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四个要点,答对一点得3分,答对两点得5分)
三、(每小题3分)
8.D(率:
大致、大都。
)
9.B(②句是肯定乱世中有清醒者。
④句是批评那些献媚于世俗的人。
)
10.C(不是反对孩子做官,而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凭借一些小技艺向有权势的人献媚而做官”。
)
四、
11.
(1)①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
(主要赋分点:
若、致、汝曹)
②边疆局势的败坏,难道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
(主要赋分点:
边、状语后置句)
(2)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