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205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ocx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毕业论文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向纵深发展,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消费现状,更是引导中国未来消费模式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回归合理消费行为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现状,并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理论研究,进而提出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相应对策,为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献策献计。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行为;教育对策

目录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1

(二)原因分析2

三、对策及建议3

(一)大学生应树立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4

(二)学校、家庭及社会应加强消费教育4

四、结论5

参考文献7

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消费,是人类社会特有,指人类通过货币购买有形或无形的商品或服务,并且从中得到个人欲望满足的一种经济行为。

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在一定消费观念影响下,为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消费行为。

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其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其消费行为会作用和影响一代青年的消费趋向。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互影响。

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

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长期以来,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秉承尚俭的传统消费文化,但是少数大学生脱离实际的消费需要,表现出盲目消费、超前消费、炫耀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这不仅严重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如何深层理解大学生消费认同引发的不良消费现象,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的教育策略,解决不良消费行为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我们当前应当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研究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和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只有了解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心理特征和闲暇生活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物质需要,才能培养他们适应时代潮流,形成科学的消费理念,增强他们对不健康现象的防御能力,进而引导合理消费,并建立有节、有度、合理的健康消费行为。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行为受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素质的影响。

在各方的不同影响下,大学生消费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1.个体消费差距大

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而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以及分配的不合理性,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使家庭的收入存在不平衡[1]。

由于家庭收入差异的特点,直接导致大学生个体之间消费存在较大差异。

一方面消费水平低的同学,相对经济紧张,仅够维持正常的消费,甚至需要通过国家贷款才能完成学业;另一方面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部分同学可支配的生活费也增加,其心理的消费欲望也随之增加。

从而出现消费过度,入不敷出的现象。

[2]

2.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本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日常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应是重中之重。

[3]但通过相关调查发现,从大学生月生活费分配去向看,除了物质需求、学习需求外,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消费:

在娱乐消费方面,听音乐、上网、泡吧、KTV等活动丰富多彩;在情感消费方面,同学过生日、当了学生干部、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在恋爱消费方面,每到周末,校外的咖啡屋、卡拉OK厅、电影包厢以及宾馆等消费场所常有大学生情侣光顾。

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花费已成为一个较大的支出项目,而且该项支出所占比例呈现日趋增大的趋势。

因此,及时调整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鼓励以及培养大学生进行发展性消费显得尤为重要。

3.攀比现象严重

随着消费支出的增长,出现奢侈消费和铺张消费的现象就越来越多。

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使其出现盲目消费、超前消费、炫耀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攀比风的蔓延可能导致更多的消费浪费和过度消费现象。

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较强,有的学生不考虑家境和个人的消费水平,将手机、电脑、MP3做为生活必须品;别人过生日、下饭店,自己也不能落在人后,甚至档次还要升级,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为攀比消费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也阻碍了顺利完成学业,严重者甚至导致误入歧途。

大学生盗窃案在高校校园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极大地破坏了学校教学秩序和校园的宁静氛围,也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财产安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4.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

很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理财能力,缺少对金钱使用的计划,经常出现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所需的情况,存在借钱消费、这月花下月钱的现象。

很多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每学期的消费经常超出计划范围,年级越低,这种情况越严重。

原因在于,高年级同学往往有更多的机会打工、兼职,能赚得部分生活费。

当一学期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坦言自己的消费超过了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而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掉。

可见,大学生理财能力较差,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5]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现代社会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大学生高消费、追求享受的消费心理。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态势,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一些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其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

许多大学生正是通过对金钱的挥霍和消费高档商品来显示自已与他人的区别,以确立自己的优越地位,如社会上学生开豪车上学越来越常见,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为了不显得寒酸,盲目跟随,从而卷入到相互攀比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大众媒介对一些不正确消费观念的传播,同样给大学生带来了错误的引导。

媒介传播的流行元素及时尚取向等给大学生们引入了赶时髦、超前消费的观念,不仅没有让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时代价值意识,反而向相反的、庸俗的一些价值观靠拢,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2.学校消费教育缺乏

当代大学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大学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缺乏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消费教育,忽视对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消费观等的培养。

[6]

首先,高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研究不足。

其次,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消费观的教育没有纳入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体系中。

大学生这个消费群“示范效应”非常明显,都有从众心理,但在大学的日常思想教育中普遍缺少消费观的教育。

再有,校风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最后,学校的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机制不够完善和成熟,没能对大学生的消费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大学生举办的部分文化活动以及外联活动也存在对大学生消费的误导。

3.家庭原因

纵观历史,中国家庭的家长往往对子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科学的教育和方法,对子女过于溺爱和纵容,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对子女的大部分甚至所有消费要求都有求必应,尽一切可能满足子女的任何要求,缺少对子女价值观消费观的培养和对子女精神生活状态的关心,养成了孩子的不良消费习惯。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自主独立性和适应性极差。

有报道说老父亲在家卖血供孩子读书,孩子却在外面上网、谈恋爱,穿名牌、比阔气。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产生,应该说家庭要负一定的责任。

[7]

4.自身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由未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阶段,其思想情感、志趣爱好、性格气质还未完全定型,是非判断能力较弱,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

与此同时,他们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们不但希望自己有成就、能独立和自由,而且也渴望得到关心、重视、高度的评价以及别人的尊重。

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往往是造成攀比消费的根源,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消费观。

大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等因素影响,消费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和可诱导性,从而使其消费行为存在冲动性和模仿性。

在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诱导时,消费动机存在从众性。

在理财方面缺乏锻炼,消费呈现盲目性。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针对其中的不同原因提出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及建议,培养他们适应时代潮流,形成科学的消费理念,增强他们对不健康现象的防御能力,进而引导合理消费。

(一)大学生应树立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

1.适度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应该确定合理的适度消费。

应实事求是的根据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

应以完成学业为主要目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脱离自己的家庭收入状况和父母的经济承受力。

2.合理理财计划

大学生在消费的前期,应当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

大学生在消费的前期。

应当制定一个长期、中期、近期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要符合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要细化消费的项目。

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

3.健康消费模式

大学生消费应倡导文明消费、经济节约消费以及健康消费,应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文化娱乐以及其他消费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补充,不应把这种消费模式本末倒置。

生活消费过大会形成奢侈消费,文化娱乐消费过大会形成玩物丧志。

大学生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操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校、家庭及社会应加强消费教育

1.培养科学的消费观

根据大学生消费具有差异性特点,应当培养其正确、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前途。

因而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生活方式。

对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教育者应重视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根据校园内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修为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思想意识上提高科学的消费意识和观念。

[8]

根据大学生消费具不平衡性的特点,要对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教育。

适度消费就是以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水平决定消费层次,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消费。

它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其目的是让大学生懂得消费欲望不可强行抑制,又应避免过度。

学校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消费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首先,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要注意寻找正面典型,加强宣传和正确消费观的弘扬,要教育大学生懂得什么样的消费是科学的、合理的,要注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以抵制不健康消费的诱惑,摒弃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引导他们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会拒绝高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费意识。

其次,开展有关消费方面的理论知识讲座,使学生既懂得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懂得在微观上如何科学安排自己的消费。

应该把消费观念纳入到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

再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劳动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学校应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消费教育这项工作列为日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最后,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其消费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积极开展人文素质类教育课程和活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心灵的熏陶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具有直接的帮助。

同时,也把他们的时间耗费、闲暇消费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既可改进消费结构,又提高了消费质量。

[9]

2.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打学生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包括经济金融知识以及个人家庭理财方式。

加强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

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把理财意识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训;另一方面可从大学生的实践经历中锻炼他们的理财技能,使其获得理财经验,从而使他们通过理财意识的培养做到消费合理、开源节流,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通过对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

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我们应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学校可以开设理财的选修课。

有助于他们改正错误的消费方式,对他们将来的个人创业及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3.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10]开展勤工助学等活动,能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可重点组织不善于理财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义务劳动等活动,使他们体会到赚钱不容易的艰辛,树立勤俭节约、独立自主的观念。

同时,也可以组织有关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讨论,引导学生对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自我解剖与反思。

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机构帮助处理大学生消费投诉;充分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播工具,如校园网、广播电台、校报、团讯、系刊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舆论。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幸福。

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向上的闲暇活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提高道德素养,还能增强其生活幸福感。

为此,学校和社会应鼓励学生从事亲近大自然和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闲暇品位。

应建立和完善各种闲暇措施,吸引大学生广泛参加具有艺术性、鉴赏性和娱乐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的消费理念,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价值观。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和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只有了解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心理特征和闲暇生活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物质需要,才能培养他们适应时代潮流,形成科学的消费理念。

四、结论

大学生消费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些可以加以改变,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些则很难加以改变,如消费主义文化环境。

这就注定了大学生消费教育不能仅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还需要培育社会良好的消费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向欣,“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2期。

2.苗建花、潘文龙,“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及思考”,《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1期。

3.汪行舟王小敏,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现象分析及对策,《中国商贸》2010年第8期。

4.郭国庆、王伟春、刘云涛,“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总第36期。

5.孙书光、马娜,“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其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丁建,“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转变的基本对策”,《管理观察》,2009年第2期。

7.刘舒敏,“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科教论坛》,2007年5月中旬刊。

8.王平,“论大学生消费文化理念中的价值引导”《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23卷第3期。

9.吴鸿,“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陈玉珍,“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22卷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