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004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ocx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

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

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

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

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

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2)代词。

通“尔”。

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

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

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

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

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

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

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何以:

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A.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B.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谭嗣同传》)

③无何:

译为“不久”“没多久”。

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④何乃:

可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3.乎hū

(1)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A.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B.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④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A.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

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

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③表示比较。

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3)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4.乃nǎi

(1)副词。

①表承接。

于是,就,便。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

②表条件。

才。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③表转折。

竟然,却。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

仅仅,只,才。

A.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B.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判断。

为,是,就是。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2)代词。

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A.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诗》)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3)复音虚词。

①无乃:

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②乃尔:

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5.其qí

(1)代词。

①人称代词。

他(她、它),他(她、它)们。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②人称代词。

表示领有:

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六国论》)

③人称代词。

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④指示代词。

表远指:

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

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

(2)连词。

①表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②表选择关系。

还是,抑或,是……还是……

A.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B.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3)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等。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B.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B.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涉江》)

6.且qiě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

又,又……又……,一面……一面……

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

B.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②表示递进关系。

而且,并且。

A.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③让步关系。

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2)副词。

暂且,姑且,将要,快要。

A.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B.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3)复音虚词。

①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

②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7.若ruò

(1)连词

①表另提一事。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②表假设。

如果,假如,假设。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2)代词

①第二人称。

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②表近指。

这,这样,如此。

王曰:

“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孟子·梁惠王上》)

(3)表示揣测。

如同,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齐桓晋文之事》)

(4)复音虚词。

若夫:

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

再说,至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排空。

(《岳阳楼记》)

8.所suǒ

(1)助词。

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2)固定结构。

“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

所以。

①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的(方法、人等)”。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9.为wéi/wèi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译为“向”“对”等。

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译为“给”“替”等。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译为“为了”“因为”“由于”等。

A.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孔雀东南飞》)

B.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齐桓晋文之事》)

⑤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译为“被”。

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2)助词。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10.焉yān

(1)代词

①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相当于“之”。

A.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B.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

②疑问代词。

哪里,怎么。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助词。

①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是”“于此”“于彼”。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劝学》)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

11.也yě

(1)助词。

①表判断语气。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②用在句末,表肯定、感叹的语气。

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④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嗟夫!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2)复音虚词。

①也哉:

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A.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触龙说赵太后》)

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病梅馆记》)

②之谓也:

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无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③也欤:

表感叹,相当于“啊”。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2.以yǐ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

“用……”“凭借……”“用(凭借)……身份”“按照”等。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由于”等。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用法相当于“而”。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B.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示承接关系。

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国论》)

④表示目的关系。

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以便”“来”“用来”等。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祭十二郎文》)

⑤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3)助词。

①作助词,与“来、往、前、后、左、右”等方位词组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

表时间)(《出师表》)

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以:

表范围)(《游褒禅山记》)

②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4)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

表原因,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A.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B.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②以为:

把……当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③有以、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话语,理由等)用来……”“没有什么办法(话语,理由等)用来……”。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B.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庄暴见孟子》)

(5)副词。

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13.因yīn

(1)介词。

①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②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书》)

③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趁着,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2)副词。

于是,就。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屈原列传》)

(3)连词。

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

可译为“因为”。

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4.于yú

(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在,到……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②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从,由,自,在,到。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B.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

A.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④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

向,与,同,对,对于,给。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信陵君窃符救赵》)

B.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

胜过,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2)助词。

作动词词头,有补足音节,使语句和谐的作用。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无衣》)

(3)与“是”构成复音虚词。

于是。

①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

A.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②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用法相同。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15.与yú

(1)介词。

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和”“跟”“为”等。

A.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将进酒》)

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2)连词。

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

可译为“和”“跟”“同”,或仍作“与”。

A.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

B.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

(3)语气词。

通“欤”。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

可译为“吗”“吧”“呢”等。

A.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齐桓晋文之事》)

B.然则废衅钟与?

(《齐桓晋文之事》)

(4)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5)复音虚词。

孰与。

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16.则zé

(1)连词。

①表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在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那么”等,或随上下文灵活译出。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②表转折关系。

“则”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则”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

A.美则美矣,而未大也。

(《墨子·鲁问》)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2)副词。

表示肯定,起强调和确认作用。

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

17.者zhě

助词。

①用在其他的词或短语之后,构成“者”字结构,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

②用在数词后,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

③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

A.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

B.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⑤用在否定词后,有假设语气,可译为“……的话”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⑥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有时与“之”搭配。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18.之zhī

(1)代词。

①可以代人。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A.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B.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之:

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可以代物、代事等。

它(们)。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

B.遽扑之,入石穴中。

(《促织》)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2)结构助词。

①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变成名词性的短语,不译。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A.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起舒缓语气、和谐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B.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