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959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

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2008—2009学年度江苏灌云伊山中学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处,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处理/独处蜚声/斐然金瓯/讴歌

B.恓惶/窸窣熨帖/蓊郁夙夕/回溯

C.攘袂/昧心纤毫/翩跹缧绁/成年累月

D.呜咽/拖曳逡巡/阒黑浩淼/渺茫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残奥会开幕式上,盲人歌手杨光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欢聚北京》。

他那如同天籁的歌声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的人,使观众都听得出神入化了。

  

B.正因为如此,严肃文学的批评家才把这种文学与庸俗等字眼等量齐观,以为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C.我多么想亲眼看看哈姆雷特的迷人的风采,或者穿着伊丽莎白时代鲜艳服饰的生气勃勃的福斯塔夫。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信手涂画,大概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习和癖好,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山西省临汾市尾矿库溃坝是一起特别重大的责任事故。

B.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C.不论是褒是贬,都市的兴起和膨胀都称得上是一种奇迹,特别是在它经过了几十年的停滞甚至萎缩以后。

D.松下公司的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4、根据下面的示例,再仿写两句话。

(4分)

例:

有一种目光总在经历黑夜后,才发觉什么是“光明”;

有一种缘分总在梦醒之后,才明白什么是“永恒”。

答:

5、下面是专家对高血压和中风等疾病提出的防治意见,阅读后请概括其要点,不超过20字(含标点)。

(5分)

预防与治疗高血压、中风等疾病,不能抽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饮少量的酒,一定不要过量。

饮食要精粗结合,荤素搭配,尤其要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最好是五谷杂粮兼顾,保证营养平衡。

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比如步行与慢跑等,但不要激烈运动。

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大喜大悲大嗔大怒都不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

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

“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

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

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

颍川儿乃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强:

强力,强大

B.夫身中大创十余创:

创伤

C.不欲加礼,必陵之陵:

同“凌”,欺侮

D.颍水浊,灌氏族族:

灭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蒙灌氏姓为灌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士亦以此多之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颍川儿乃歌之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灌夫是颍阴人。

他的父亲叫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被推荐,官至二千石,所以改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

B.灌夫在他的父亲战死后,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

他两次带人驰入吴军替父亲报仇,杀伤数十人,破吴之后,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C.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但他在大庭广众之中,却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因此而推重他。

D.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灌夫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为时人所诟病。

9.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语句。

(9分)

①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3分)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3分)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题临安邸①宋·林升②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③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①临安:

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宋王朝在此建都。

邸:

客店。

②林升:

宋孝宗淳熙(1174-1189)时临安士人。

③直:

简直。

汴州:

即汴京,北宋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⑴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

(3分)

⑵诗的第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作具体说明。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一分)

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苏轼《赤壁赋》)

⑵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⑶月光如流水一般,             。

       。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⑷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也。

(荀子《劝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幸福的味道

小野

屋子里弥漫着刚刷完的油漆味道。

老婆要女儿上顶楼的小石屋去睡午觉,可以暂时躲过油漆的味道,留下我们清理善后。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打电话说她睡不着,于是我奉命上顶楼陪女儿。

女儿和我躺在顶楼的地板上,我才发现很久没有和女儿这样单独躺着聊天了。

特别是前一阵子早出晚归,有时候连和女儿说话的机会都不多。

想想没什么话说,于是就问她说:

“你觉得自己很幸福吗?

”女儿说:

“是的。

我要她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才是幸福,女儿说:

“像现在这样啊!

”我再追问:

“还有呢?

”女儿想了想就笑着说:

“还有……不用补习啊!

”我又问:

“还有呢?

”女儿瞪了我一眼说:

“你烦不烦?

”我自作聪明地替她下了结论说:

“大概幸福太多了,就说不完了,对不对?

果然,女儿开始讲起一些她记忆中很愉快的事,而那些事我并不知道曾发生过。

女儿说:

“从前啊,我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啊,夏天很热,妈妈为了节省能源,就要哥哥和我睡在同一间屋子里。

哥哥每天就讲一个故事给我听,长的故事要讲两天,短的故事一天可以讲两个。

像海星的故事,像吃鼻子的怪物,还有厉鬼的故事……”

哥哥会讲故事给妹妹听?

我一直以为哥哥只会欺负妹妹呢!

女儿又回忆着另一件事情:

“夏天妈妈喜欢用茶叶水来洗草席,所以当我躺在草席上睡觉时,就闻到茶叶的香味,很香呢!

”就这样,我们聊了很多从前的小事情,女儿总是记得那些很小的感觉,却都是很幸福的味道。

第二天,老婆买了一个菠萝,把菠萝皮放在电扇前面吹,不久菠萝的味道开始在空气中逐渐散开,和油漆的味道混在一起。

女儿下课才进门,似乎就嗅到了那股菠萝的味道,她很高兴地在家庭联络簿上记上一笔:

“家里涂满了油漆,可是妈妈准备了菠萝皮,于是我就闻到了一种菠萝的香味,真好啊!

草席上的茶叶香,漆满油漆屋子里的菠萝香,原来都是幸福的味道,可是也要有一个嗅觉灵敏的鼻子啊!

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

(选自《心情小栈》)

12.

(1)文题“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

(6分)

13.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5分)

14.文章结尾写道:

“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

”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15.

(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的味道”?

请把这些“幸福的味道”用简明整齐的语言列举出来。

(请举出三种)(5分)

四、选做题(18分)

【注意】请从下列

(一)

(二)两个文本中任选一个作答,并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予以标明[选做]。

不能两类文本全选,也不能跨大题选小题[否则只按第

(一)题的答案评分]。

(一)阅读论述类文本,完成16~19题(18分)

独处的充实 

周国平 

 

 

①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

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

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呢?

②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独自沉思的时候,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自己与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神秘力量的对话。

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

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这句话都会发生同感:

“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③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在他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忍受绝对的孤独。

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

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什么卡拉OK舞厅、录像厅、电子娱乐厅,或者就是找人聊天。

自个儿呆在家里,他们必定会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

造的节目。

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④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感受,他是否讨厌自己。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讨厌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

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

他跑到别人那里去,对于别人只是一种打扰,一种侵犯。

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

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我敢担保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个例子,能够驳倒我的这个论断,证明某一个浅薄之辈竟也会有此种美好的经历。

(《读者》2005年第11期)

1K:

j'~+Un5u01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要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自我”,检验方法之一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只有能忍受孤独的人才是一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

B.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都会认同这样的话:

“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C.一个人唯有独自面对自然界的一切美好景象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而与别人一起游山玩水,则无法拥有这种心境。

D.独处是自己与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神秘力量的对话,所以寂寞是它的代名词,而寂寞的人又往往是性格孤僻、不喜交往的人,否则他想独处是不可能的。

1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篇说理性散文,本文从怎样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自我”说起,论述了“独处”对于一个人灵魂丰富深刻的独特作用,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B.在第③段中,作者所说的“恶性循环”是指一个没有“自我”的人陷入了“害怕独处——四处消遣——内心空虚——失去自我——更怕独处”的怪圈。

C.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想拥有对于他人的价值,要想追求高质量的社会交往,必须具有充实的灵魂,而浅薄之辈对别人只能是一种打扰、一种侵犯。

D.本文视角新颖,论述深刻,对人生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具体论述和富有深意的诘问;既饱含哲理,又洋溢着激情;文章语言清新质朴,简洁凝练。

18.为什么说“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是一种灾难”?

(6分)

19.“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一句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何关系?

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试举两个历史上的例子印证此观点。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医生不应该是天使吗(访谈录,节选)

问:

医生拿回扣、收红包是一个普遍现象吧?

看来医生的道德水平的确大大地下降了。

答: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根本就不存在道德滑坡这回事。

从根本上看,引导人们行为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

在经济学看来,法律也好,道德也罢,都是人们在交往和合作中,为协调相互利益关系而达成的一些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规范个体的自利行为,降低交往的成本,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学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个人总是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

有人称之为“人性自私”假设。

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抨击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还没有人能够推翻它。

“人性自私”假设并不是断定人必定自私而不可能利他,更不是鼓吹人们应当自私自利。

说穿了,这一假设只不过是基于一个谁都明白的常识:

没有什么能保证人人无私,也没有什么能保证个人事事无私。

既然如此,人们在考虑制度安排时当然就只能从人有可能为恶的低调假设着眼,而不能把制度安排建立在人性永善的高调假设上。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

制度安排决定收益分配规则,收益分配规则决定了个人的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所有个人的行为合在一起,决定了全社会的经济绩效。

这一基本原理意味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当事人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极大化的结果。

所以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而没有不合理的个人行为选择。

因此,不是医生的道德水平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问:

医生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他们不应该道德高尚吗?

他们不应该是天使吗?

答:

哪个职业不应该是天使?

政府官员不应该是吗?

他们的决策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这份责任比救死扶伤轻吗?

法官的判决决定了一个人的自由、尊严甚至生命,这份责任轻吗?

媒体的报道或广告事关人们是否了解真相,事关一个人乃至一些人的名誉、尊严甚至命运,这份责任轻吗?

大巴司机的行为决定了几十个人的安全乃至几十个家庭的幸福,这份责任轻吗?

农民是否使用剧毒农药,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份责任轻吗?

如果医生应该是天使,谁又可以不是?

问:

你的意思是?

答:

我不否认道德的巨大作用,但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更相信这样的信条:

不信任任何人的品德,不怀疑任何人的理性。

从根本上看,引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是利益取向,而非道德取向。

我不能确定人们会不会为了所谓的道德或良心采取某一行为,但是我相信他的利害得失计算会诱使他选择某一行为。

如果一个医术精湛、工作负责、完全根据患者的利益决定自己行为的医生,即能够获得充分的社会尊重并过上体面的物质生活,我相信绝大多数医生的理性会引导他这样工作。

反过来,如果一个行为规范的医生过的却是清贫的生活,而一个损害患者利益、拿回扣、收红包的医生却过着优裕的生活,你怎么指望医生像天使一样工作?

一般地说,一个社会是不是道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什么?

是那些行为增进社会福祉的人过着更为体面的生活,这种体面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励大家做道德高尚的人!

(节选自《书摘》2007年12期《折翼的天使——医生怎么了》)

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不能认为医生拿回扣、收红包,就表明医生道德水平大大地下降了。

B、法律和道德,都是为协调人际交往和合作中的相互关系而达成的一些制度安排。

C、为了规范个体的自利行为,降低交往成本,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是协调相互利益关系而达成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

D、个人总是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是经济学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

1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个人的行为,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激励机制、收益分配规则、和制度安排的制约。

B、全社会的经济绩效,由个人的行为合在一起所决定。

C、任何人都可以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的极大化。

D、天使意味着道德高尚,因此不仅是医生,包括政府官员、法官、媒体从业者、大巴司机和农民在内,都应该是天使。

18、如何理解经济学有关“人性自私”的假设?

(6分)

答:

19、以医生为例,说说这位经济学者“不信任任何人的品德,不怀疑任何人的理性”这个信条的含义。

(6分)

答:

五、作文

20、阅读下面这段对话,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孩子:

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

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风雨…… 

孩子:

那有什么好看的?

老人:

石头旁边长着小花,大河浪里藏着歌声,暴风雨后挂着彩虹……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当你以敏锐的眼睛去观照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美原来就在你身边。

请以“美,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字数不少于800字。

2008—2009学年度伊山中学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答卷

选择题﹝8×3分﹞

题号

1

2

3

6

7

8

16

17

答案

4、﹝4分﹞

5、﹝5分﹞

9、﹝9分﹞

﹝1﹞

﹝2﹞

﹝3﹞

10、﹝8分﹞

﹝1﹞(3)

﹝2﹞(5)

11、﹝8分﹞每空一分

﹝1﹞

﹝2﹞

﹝3﹞

﹝4﹞

12、﹝6分﹞

13、﹝5分﹞

14、﹝4分﹞

15、﹝5分﹞

18、﹝6分﹞

19、﹝6分﹞

 

20、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