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802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媒业报告.docx

中国传媒业报告

刊物:

金信-行业分析报告

提供者:

ShanghaiGoldenTrustSecuritiesResearchInstituteCo.,Ltd.

日期:

2002.6.4

Contents

第一部分中国传媒业概况

第二部分中国报刊业

第三部分中国有线电视网络行业

第一部分中国传媒业概况

1.传媒业的概述

广义的传媒概念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被称作“新媒体”的互联网站。

其中,报刊、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站被公认为是“四大媒体”。

如果以“传媒产业”的角度界定传媒的概念,除了上述提供媒体产品的主体,还包括诸如广告公司、调查公司、发行公司等一系列与媒体相关的配套服务商。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传媒业依托高科技的应用,通过传播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分配和影视文化娱乐等方式,成为新兴的“朝阳行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

在美国,影视产品的出口成为仅次于航天工业的第二大出口产业。

与一般传统产业相比,传媒产业具有独特的属性:

一是“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信息产业”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传媒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具有政治属性,在功能定位上具有“喉舌功能”。

对于任何一个政治实体,媒体的宣传作用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立与巩固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

传统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转变。

而传媒业的发展覆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领域,具有信息产业的典型特征。

二是“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

媒体产业是个资本密集性的产业,规模竞争十分激烈。

在成熟的市场,资本的大小往往是决定媒介生存废退的基本标志,即“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无产出”。

媒体向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和影响广的特点,这也使得传媒能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

媒体高收益的特点还归因于媒体所具有的垄断特点。

一则,媒体的投入大,使其具有比较高的“行业壁垒”;二则,媒体的政治属性,使其具有相当大的“政策壁垒”。

这两方面的垄断性也使媒体具有超过一般行业的垄断利润。

三是“二元产品市场”的特征。

即媒体虽然只生产一种产品,却要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上运作。

第一个市场是媒体产品市场,第二市场是广告市场。

传媒业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与一般传统产业不同的盈利模式,传媒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尽量扩大传播受众的范围,通过搭售广告的形式而获取收益,据研究显示,广告收入在传媒业整体收入的比重占四分之三多。

这种商业模式在报纸、无线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领域尤其明显。

传媒业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其对广告市场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味。

广告市场的繁荣和萧条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也使得传媒业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例如,美国在遭受“9.11”恐怖事件后,经济形势低迷,业主减少广告投入,使美国的传媒公司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2.国际传媒业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伴随着卫星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传媒产业正进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崭新革命。

传媒革命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使传媒的传播途径日益更新,例如有线电视逐渐取代无线电视,电子版报刊逐步取代传统的纸张报刊;二是传媒业的产业化演变加速,各媒体的混业经营使得“跨媒体”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三是传媒产业的资本运作力度巨大,国际大传媒集团通过购并等手段构筑成为跨媒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加大了资本积聚和集中的程度。

纵观国际传媒的发展趋势,两种因素是传媒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左膀右臂:

信息技术和资本市场。

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传媒产业的演变就没有推动力和技术支撑。

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是传媒产业演变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推动传媒产业演变的主要动力。

而资本市场更多的在微观层面上支持传媒产业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传媒集团通过购并以及上市融资等手段,在短期内形成强大资本实力,从而推动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和资本市场的催生下,当代国际传媒业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传媒集团”的垄断特征明显、“混业竞争”加剧。

媒体之间的产权重构不仅仅是相同媒介之间的水平式的整合,而是“双重整合”--水平整合和不同媒介之间的垂直整合。

通过水平整合,同一媒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更为集中,传媒集团通过这种形式的整合提高了对单个媒介的控制程度,有效地利用了规模经济的优势;通过垂直整合,可以强化不同媒介市场的融合,充分得到“协同效用”带来的好处。

这两种方式的整合不但提高了单一媒介的集中程度,而且加快了各个媒介之间的融合,媒介混业的特征十分明显。

这样,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上,只有实力强大的传媒集团才具有话语权。

从全球顶尖媒介集团的业务范围可以看出当代国际传媒业的这种发展趋势(表1-1)。

表1-1世界顶尖传媒集团的业务范围

ExportTableToExcel

公司名称

业务范围

在线时代-华纳

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因特网,期刊,音乐,出版,娱乐业等

索尼

电影,音乐,电子游戏等

维多康姆

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出版,娱乐等

新闻集团

电视,有线和卫星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出版,技术开发等

TCI

有线和卫星电视,因特网,出版,音乐,技术和设备等

Seagram/环球

电视,电影,娱乐,音乐等

西屋/CBS

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户外广告等

通用电器/NBC

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等

CoxEnterprises

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电话等

ComcastCorp.

有线电视,因特网,电话,娱乐等

甘乃特

电视,有线电视,报纸

赫斯特

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期刊,报纸等

McGram-Hill

电视,出版,期刊等

纽约时报

电视,广播电台,出版,报纸等

Tribune

电视,广播电台,体育,教育等

华盛顿邮报

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报纸等

资料来源:

Broadcasting&Cable,Spet.7,1998

第二个特征是国际传媒与电信等相关产业的融合趋势。

美国证券数据公司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传媒业和电信业、银行业是美国目前购并业务最繁忙的行业。

由于传媒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传媒产业演变的直接结果就是使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合。

与传媒集团之间的购并不同的是,这一轮购并浪潮是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其规模和影响更为广泛。

美国、欧洲各国纷纷修改电信法和有关媒体的法律,为两个行业的融合消除法律上的障碍。

一些非媒体企业收购媒体企业或与其结盟的案例日益增多。

例如,AT&T宣布收购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TCI;维亚康姆收购派拉蒙电影制作;微软与NBC在互联网开播新闻等。

国际上的传媒业通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早已超越了诸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单个媒介的概念,形成了一个运作灵活的巨大利润产业。

3.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中国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站等传媒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媒体的数量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的报纸数为2000多种,期刊为8000多种;电视台的数量共达3125家,其综合覆盖率为87.4%,中国拥有电视台的数量比美、英、德等15个国家的电视台还多519家;广播为300多家,其综合覆盖率达到85.8%;互联网站共24.27万个。

从受众的数量看,中国报刊的读者群在4亿以上;电视观众超过11亿元;有线电视网络的用户近9000万;上网的用户数2650万人。

中国传媒产业拥有的用户资源,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受众群体。

对于传媒业而言,拥有用户就是拥有财富,传媒产业所拥有的用户资源,是一般行业所无法企及的。

从广告市场来看,根据公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中国广告营业额达712.7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比1999年增长15%。

其中,电视广告营业额为156亿元,较同期增长15%;报纸和期刊的广告营业额分别为112亿元和8.9亿元;广播为12.5亿元,呈下降的趋势。

此外,全国广告收入超过亿元的媒体已经超过40家。

据专家估计,如果从广义的传媒概念统计,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00亿。

四、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业在中国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视作是纯粹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设施之一,其宣传教化作用被强调到近乎是其唯一功能的程度。

相比而言,传媒的产业化功能被置于压抑和忽略的地步。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传媒的行业化进程提供了市场机制,从而有意无意地推动着传媒业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则,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和大众消费品市场的日益成熟,孕育了中国巨大的广告市场,这为媒体的独特盈利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利润空间。

二则,媒体自身的专业化分工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中国传媒的产业化进程与国家对该行业的市场准入政策有密切关系,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在中国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传媒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靠政府拨款和媒体自身积累发展的。

在媒体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市场也呈现出市场细化的特点,其表现就是各媒介的经营性资产和内容制作、编辑的逐渐分离。

比如报刊的发行、广告公司与编辑部门的分离;有线电视的网络运营和节目制作、播放的分离等等。

甚至在同一细分市场中,也出现了定位不同的产品,比如在报业,出现了以关注百姓生活和娱乐性内容为主的日报、都市报;在电视媒体中,出现了以某行业为主的专业频道等。

不同功能的专业服务以及内容受众定位不同的媒介对政治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原本处于同一平台的媒介市场,因各自对政治的敏感度不同而高低不一,传媒的市场准入政策发生了不平衡和松动。

对于一些政治敏感性弱的专业服务资产和媒介,其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它们是中国媒体业最先进行产业化的部分。

一些业外资本也开始涉足这一部分。

纵向比较,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传媒业与国际传媒业相比,无论从发展阶段,还是从规模层次上都难以望其项背。

一方面这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与政府对传媒业的严格管制、媒介的管理体制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国际传媒业发展趋势的经验之一就是,传媒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国外顶尖的传媒集团无不是利用资本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进行跨媒体、跨行业并购战略的。

相比而言,中国媒体与国外媒体的资本实力相距甚远。

中国媒体的“资本缺乏症”严重阻碍自身发展。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媒体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也就是说,4/5的中国媒体是“吃不饱”的。

中国媒体一直是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姿态运营的,政府对媒体直接的财政拨款已经不足10%,中国媒体更多的是靠自由资金滚动发展,而业外资本却由于行政壁垒的限制而无法真正投资媒体。

据有关研究表明,业外资金仅占媒体行业资本的2%,其数目少得可怜。

然而,中国媒体的大市场(如广告市场)及其固有的“大资本”特征不会因行政壁垒而被抹煞。

政府对媒体的财政拨款越来越少,媒体单靠自身资金又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资金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媒体的发展;而业外资本在逐利天性的驱使下,早已对媒体垂涟三尺。

媒体对资本的渴望与资本增值冲动的相遇,只能产生化学反应。

所谓“违规资金”进入中国传媒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资本与媒体的“非法同居”已成事实。

政府管理部门想通过行政手段把业外资本清除出局,在目前的背景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例如,广电主管部门对投资各地有线网络的业外资本态度的转变,就充分说明在市场的环境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使下,政策会对资本作出某种妥协。

因此,中国传媒业的日后走势,就是政策与资本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各个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更加体现全球化。

中国传媒业也要直面国际传媒集团,近来各大传媒集团的高层人士频繁亮相中国,不仅仅是想“混个脸熟”,他们看好的是中国传媒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传媒产业链上,政治敏感性的低节点是最先也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

国际传媒业发展趋势的另外一个经验就是混业经营,国际上顶尖传媒集团的经营范围基本上涉及到了所有媒介形态。

相比而言,中国不允许媒体进行混业经营,中国传媒业还处于单打独斗的时期。

政府对传媒的管理体制仍然停滞在条块分割阶段,计划经济的色彩非常明显。

在“块”上,各个媒介形态的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在“条”上,各地媒介的管理各自为政,谁也不吃谁那一套,地方利益保护主义严重。

这种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制对中国传媒业发展有很大制约。

中国传媒业缺乏资金,可以靠政策上的松动,开个口子准许业外资本进入传媒业来解决;而阻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障碍--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

中国传媒的产业化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第二部分中国报刊业

一、中国报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1988;1988-1992;1992至今)。

经过20多年的探索,目前中国报业发展呈现出报业集团从事多种经营进行规模化竞争的主流景象。

与其它媒介相比,报业的改革是最为成功的,报业媒体也是最为市场化的。

(一)中国报业市场现状

从报业的数量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报纸为2000多种,比1978年的报刊数增长了10倍;总印数为300多亿,增长了1.5倍;总印张数为600多亿,增长了4.6倍。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报纸纷纷扩版,规模增大,开始进入“厚报时期”,这使得报业的印张数更是飞速上升。

从报业的结构看,1991年有关主管部门将中国报纸分为9大类:

机关报、行业和专业报、生活服务报、社会团体报、企业报、晚报、文摘报、综合类报和军队报。

依据这一分类标准,行业和专业类报、晚报类和生活服务类为代表的都市报的增速最快,打破了党报一统天下的格局。

都市报的兴起是和一些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的,这些新兴媒体主要以某一个中心城市为主,地域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都市报的报告内容都是属于城市生活类、文化休闲类等,政治敏感性低,相对来说这块媒体的政策较为宽松,是业外资本最易于进入的领域。

这也使得这类媒体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而报业的竞争也是集中在这一领域,成为报业媒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报业广告市场看,据《中国广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报纸的广告营业额为156亿元,占中国广告营业额的15.71%。

根据慧聪报刊资讯网的有关数据统计(表2-1),2001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前20名的报纸的广告收入推算值共52.45亿元;2001年9月,前20名的报纸的广告收入总数为11.69亿元,约占样本总数(广告收入前440家报纸)的27%,可见在报纸市场中,强势媒体占据广告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从广告投放媒体的分布看,日报、晨报和晚报占据着优势,在广告收入前20名的报纸中,占据了12个席位。

其次是行业类报纸和专业类报纸。

证券类的三大报纸和两份计算机类报纸的广告收入都名列前20强。

在报业广告市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

报业的广告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以来报纸普遍扩版、变厚,增加了报纸的广告版位,从而根本上解决了广告版位的供求矛盾。

例如,2000年元旦,《广州日报》出了200版,还有一些报纸出了100多版。

表2-1广告收入前20名的报纸

ExportTableToExcel

报纸名称

广告收入(万元)

广州日报

63556.96

新民晚报

45196.48

北京青年报

43935.76

北京晚报

36087.77

上海证券报

34348.14

扬子晚报

26944.84

深圳特区报

26744.3

羊城晚报

25498.52

成都商报

25462.39

今晚报

25256.76

证券时报

22733.82

中国证券报

22451.44

计算机世界

18837.41

深圳商报

17493.76

楚天都市报

16536.59

中国计算机报

15930.49

精品购物指南

15441.81

齐鲁晚报

15179.64

北京晨报

14274.84

南方都市报

12634.97

资料来源:

根据慧聪报刊资讯网的有关数据统计

(二)中国报业的市场竞争

都市报的异军突起,拉开了中国报业市场上具有市场意义的竞争。

中国报业的竞争态势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报业竞争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即是以省为单位、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地带的竞争格局。

这与中国报业发展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关系,省会城市一般都有一份省委机关报和一份市委机关报。

当报业走向市场,省委报创办晚报,市委报创办都市报,其他的新创刊报也都会以省会为依托。

这些报纸都是面向城市居民,以自费市场为主要市场,所以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都会在省内,以省会城市为依托而展开。

(2)报业竞争激烈的程度由东向西递减,在市场化程度和居民文化程度高的地区,报业竞争越激烈。

其中,广州战区最为明显,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的三足鼎立之势为代表的广州报业,其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

报业竞争的激烈与该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并非绝对正相关,上海的报业竞争就显得非常温和,没有出现战火硝烟的场面,这也与该地区的报业管理体制有一定关系。

(3)晚报、晨报等都市报的竞争是报业竞争的主旋律,而这两年,财经类报纸的竞争也呈现热闹非凡的景象。

都市报类的报业竞争呈现明显地域性特征,而财经类报纸的竞争则带有明显的全国性特征。

《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财经时报》都俨然以中国《华尔街时报》的姿态出现,其相互之间的竞争程度异常热闹。

(4)部分地区的报业竞争升级为报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这一点在广州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广州有三家报业集团,分别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三家报业集团所属报纸的类型也非常近似,各报业集团各自实施其集团发展战略,试图一统广东报业。

中国报业的市场竞争是以“城市报业大战”为明显特征的。

在各城市的报业竞争中,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和南京为第一战区,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和深圳等城市属于二线战区。

广州:

广州报业的竞争呈现三国演义的格局。

援引他人对三大报业集团的比喻,从中可见广州报业的竞争程度。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如蜀国,其高超的战术运用成为新闻学院教科书的案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如魏国,财大气粗、豪气逼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如吴国,人才鼎盛。

”虽然广州报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却从未出现过恶性的价格竞争,各报业集团理性的发展策略实在让人惊羡。

北京:

目前在北京市场至少有200多家以上的报纸。

北京报纸多、品种繁,行业全等特点在其他城市极为罕见。

虽然北京报业的竞争态势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其规模和档次并不高,有点像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各据一方,各个虽虎视眈眈,却没有大规模的战火硝烟。

这种状态下,只等着“寂寞高手”的出现了,届时才是战争的真正开始。

成都:

成都报业的竞争可以用“火爆”来概况,无论是新闻的采编、广告的发行、还是报纸的价格,报业竞争渗透到了它尽可能渗透到的地方。

看似热闹非凡,然而档次低劣。

成都报业办报的低水准也注定了其竞争的低层次。

社会新闻一律的鸡毛蒜皮,报纸售价一律低于成本价,这使得成都报业的竞争就像摆地摊小贩们的喊卖,红了眼说不准还要白送。

上海:

上海报业的竞争与上海在中国乃至在东亚的经济地位极其不相称。

经济的富足和充满活力的广告市场并没有引发上海报业的规模竞争,就像上海人的性格一样不温不火。

上海的市场化程度并不比广州高,“大政府、小市场”是上海经济的一大特点,而上海报业的管理体制很能反映出这一“父爱”特点。

体制上的薄弱或许是上海报业现状的最好注解。

南京:

南京报业的竞争比上海热闹,然而很惨淡。

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全行业面临亏损的窘境,南京报业的一条公开秘密就是除了扬子一家以外,其余各家都面临着亏损。

南京报业的惨状似乎在告诫,报业经营不仅需要历史文化的熏陶,更需要在市场中磨炼。

二线战区的城市报业竞争,虽比不上像广州、北京等地一样全面开花,但也不乏亮点。

一般来讲,挑起战事的缘由源于某家报纸的异军突起。

比如,西安的《华商报》、郑州的《大河报》都在当地报业市场中掀起了层层涟漪。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报纸就像一群沙丁鱼中的一条鲶鱼,起到了“鲶鱼效应”,推动了当地报业的市场化进程,更新了当地报业的经营理念。

(三)中国报业集团的现状

中国报业集团的成立和运营,是中国传媒业产业化中的一道绚丽风景。

在市场化进程方面,报业媒介走在了广电等媒介的前面,中国报业集团化现象在政治上和政策上也得到了肯定。

从宏观上讲,报业集团的出现是中国报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国际报业发展潮流、参与国际报业竞争的需要;从微观上讲,报业集团是报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转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需要。

从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批准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有18家报业集团获准成立(表2-2)。

各家报业集团都拥有数十种报纸和期刊,在其拥有的报刊中,不乏有广告大户。

据统计,有16家报业集团拥有广告收入前50名的报纸;在18家报业集团所属报纸中,其中有12家报纸的广告收入位居前20名,报业集团在中国报业中不愧是一群富贵兵团。

表2-2中国报业集团及其所属报刊一览表

ExportTableToExcel

报业集团名称

所属报刊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集团

广州日报、广州商报、岭南少年报、现代育儿报、交通旅游报、老人报、科技先驱报、信息时报、舞台与银幕、南风窗、新现代画报、足球报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九运快报、21纪经济报道、

南方体育、南方农村、花鸟世界城市画报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羊城晚报、新快报、羊城体育、新闻周刊、粤港信息日报、广东建设报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文摘报、中华读书报、生活时报、书摘、博览群书、考试、老人天地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

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经济导报、大众电脑报、青年记者、小记者、国际日报(山东专版)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

沈阳日报、沈阳晚报、都市家庭报、大众生活、青年科学、晚晴报、卫生与生活、都市青年报、人生十六七、旧报回顾

河南报业集团

河南日报、大河报、城市早报、河南农村报、漫画月刊、河南画报、新闻爱好者、

深圳特区报业集团

深圳特区报、ShenzhenDaily、晶报、深圳青少年报、深圳周刊、汽车导报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文摘周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新经济时报、四川金融投资报、家庭与生活报、四川质量报、四川体育报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郊日报、北京经济报、北京社会报、首都建设报、宣传手册、新闻与写作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美术报、家庭教育导报、

新闻实践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

辽宁日报、辽沈晚报、半岛晨报、北方晨报、球报、辽宁农民报、辽宁朝鲜文报、辽宁日报海外版、独生子女健康、市场与消费、记者摇篮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

经济日报、中国化工报、中国建材报、证券日报、中国纺织报、中国花卉报、中国农机化报、北京足球报、名牌时报、中国服饰报、服装时报、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信息、经济月刊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

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家报、都市资讯报、写字楼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申江服务导报、上海小说、报刊文摘、民主与法制时报、全球论坛、上海计算机报、房地产时报、新上海人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文汇报、新民晚报、漫画世界、电影时报、体育报、读者周报、

萌芽、新闻记者、新民围棋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经济报、消费导报、健康人报、体育报、新女报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市场指南报、农村新报、体育周报、新闻前哨

资料来源:

根据各报业集团的网站信息搜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