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65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江苏省海安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四种物质与其基本组成单位、主要功能的对应错误的是

A.淀粉酶——氨基酸——催化淀粉水解

B.纤维素——葡萄糖——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C.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tRNA——核糖核苷酸——识别密码子运输氨基酸

2.下图为菠菜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B.过程②生成物H2O中的O来自(CH2O)

C.过程①和②中均可产生还原性氢

D.过程①和②不能在原核细胞中发生

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有关

B.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C.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无直接关系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化不良时,可以口服酶制剂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有机物

5.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

据此可以判断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6.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

B.保温时,时间过长

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

D.离心时,转速太慢

7.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

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    B.3种C.4种D.5种

8.下图中m、n、l表示哺乳动物一个DNA分子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中,m、n、l要么同时表达,要么同时关闭

B.若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则n、l控制合成的肽链结构会发生变化

C.a、b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不同人a、b段包含的信息可能不同,可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

9.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

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

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

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部分片段引起的变异是基因重组

B.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

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只能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C.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的结果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12.生物学家使用一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断胰岛素效应的多肽处理小鼠,获得一种名为β亲菌素的激素,该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

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A.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该多肽结合的受体

B.用该多肽处理正常小鼠,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降低

C.β亲菌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胰岛B细胞

D.注射β亲菌素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糖尿病

13.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A.参与氧气运输B.参与免疫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D.维持渗透压

14.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会发生

A.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

B.体内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C.B细胞和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T细胞

15.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

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

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C.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16.矮生南瓜有两种类型:

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

为了研究某矮生南瓜属于何种类型,科研人员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结合图a、b分析相关论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至少需要设置2个实验组,没有设置对照组

B.对比图a、b所示数据可知,南瓜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C.根据图a、b所示数据可知,该矮生南瓜属于激素不敏感型

D.赤霉素和生长素均可促进正常南瓜茎的伸长

17.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表所示。

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

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单位:

百万千焦)

种群

同化量

净生产量

(净同化量)

呼吸

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

的能量

65.5

3.0

15.0

41.5

14.0

5

0.5

2

2.5

2

1.4

微量(不计)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百万千焦

B.甲净生产量为59.5百万千焦

C.乙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9百万千焦

D.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4.3%

18.有关酶制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处理棉、麻制品,使其柔软

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C.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D.腐乳前期发酵主要依赖毛霉产生的淀粉酶

1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B.依据基因重组原理,可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C.依据基因突变原理,可利用γ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获得作物新品种

D.依据膜的通透性,可利用海藻酸钠作材料包裹愈伤组织获得人工种子

20.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利用特定的抗原蛋白饲喂小鼠,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

B.为避免病毒感染,应用聚乙二醇诱导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

C.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抗生素

D.经过选择培养基初次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即可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在真核细胞中,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质方向运输的是

A.信使RNAB.DNA连接酶C.转运RNAD.RNA聚合酶

22.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23.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B.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

C.若Ⅰ2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若Ⅱ2带致病基因,则Ⅱ3与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几率是1/4

24.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熔化琼脂时,需要控制火力并不断搅拌,以免发生焦糊

B.灼烧、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等都属于无菌技术

C.样品中活菌数量统计时,接种方法应采用划线法

D.用平板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25.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合理的是

A.植物花粉数量多、易获取,适合用于培育单倍体

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用于观察线粒体

C.果蝇易饲养、繁殖快,适合用于遗传学研究

D.甘蔗糖分足、近乎无色,适合用于还原糖鉴定实验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右图是其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

 

(1)酵母菌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保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它具有。

(2)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酵母菌具有。

(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填序号);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填序号)。

(4)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通过(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5)图中含RNA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上述操作中②③两步有错误,请指出:

;。

27.(8分)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

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原因是。

将线粒体放入一定浓度的低渗溶液中,发现外膜涨破,内膜没有涨破,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__________。

(2)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葡萄糖 b.丙酮酸 c.ATPd.核苷酸e.染色质f.RNA聚合酶

(3)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

①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

若处理之前,在________条件下,含_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_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参与催化ATP的合成。

②ATP合成酶在植物细胞中还可分布于_________膜上。

28.(8分)植物叶片在离体后,水分会迅速减少,叶片内的各种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