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544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docx

历史必修一知识体系1

 

必修一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

公共权力

商:

内外服联盟制度

目的

类型(4)

分封制积极(4)

作用消极

最大特点(核心)

三代内容(3)

周宗法制积极

(2)

作用消极

实质

礼乐制内容

作用

世卿世禄制

 

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制度的确立

权力高度集中(基本特征)——

皇帝制度

君主权力集中——

丞相——

三公御史大夫——▲三者关系

三公九卿制太尉——

九卿

目的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发展历程:

(开始)—(广泛)—(全国)

内容

特点

法律制度指导思想

作用

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军功爵制

作用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中书省

职能门下省

隋唐:

三省六部制尚书省

作用(3)

演变

中枢权力机构军政

宋财政

行政

发展趋势

西周(血缘)

战国、秦(军功)

西汉(孝廉)

演变东汉末、魏晋(门第)

历程隋唐(才学)

选官制度明清(才学)

积极(4)

科举制(作用)

消极

(2)

发展趋势

西汉

监察谏演变监察中央

议制度明清

地方

谏议隋唐宋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汉景帝

汉武帝(4)

收精兵

中央与地方削实权

制钱谷

宋太祖积极

影响消极

对后世

矛盾

明太祖

明明成祖

皇权与相权清初

康熙

清职责

雍正:

军机处作用

(2)

中央与地方

发展趋势

皇权与相权

第五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克里特文明

相同

(2)

爱琴文明异同点

不同

迈锡尼文明

含义

含义

主体—公民

条件(4)

最流行

(2)

城邦类型(共5种)

其余(3)

▲基本特征

地理环境(3)导致航海业发达影响

(2)

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政体演变

准备条件

历程奠定基础

确立最终形成

全面繁荣

▲特点

公民大会

机构五百人议事会

民主政治表现民众法庭

▲制度(4)

当时(5)

积极

后世

影响

消极

(2)

总括

第七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君主制

平民保民官

执政官

贵族共和制元老院

公民大会

政制屋大维

元首制

戴克里先

帝制

习惯法(随意性)

内容(4)

开端:

《十二铜表法》地位

(2)

作用

组成(4)

法制成文法

完备:

查士丁尼法典地位

作用

当时

地位

积极后世

影响是……的先声(3)

社会

(2)

消极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政治前提

含义

特点

(2)

《大宪章》

君主立宪制

历程内容(4)

《权利法案》意义(4)

1689年

制度创新地位(实质)

责任内阁制含义

基本原则

(2)

工党

政党制

保守党

原因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意义

重要文献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行政权

立法权

权力中心

 

第九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政治前提

缺陷经济

联邦制政治

启示

联邦制原则

整体(三行政(总统)

分权制横立法(国会)

历程确立:

三衡原则向权分立)司法(最高法院)

联邦制大原则纵向

民主共人民主权原则

新体制和制背景

完善内容

意义

(2)

积政治

评价极经济

消极(3)

民主党

两党制

共和党

重要文献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行政权

立法权

权力中心

 

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政治前提(方式)

政权更迭

法国议会制总统制共和制

政体1875年主要内容

(2)

宪法影响

(2)

▲本质

政治前提(方式)

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德国主要内容

政体《德意志帝国宪法》影积极

(2)

1871年响消极

 

重要文献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行政权

立法权

权力中心

法国

德国

 

第十二课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发展潮流

政治

19世纪背景世界经济

思想

中国

直接

原因

根本

性质

内容(4)

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4)权

影响(4)

鸦片战争结果:

失败签订根本

《南京条约》失败原因主观

客观

积极

经济

影消极

响政治

思想

直接

原因

根本

第二次鸦

片战争结果

积极

影响

消极

启示

(2)

 

第十四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

原因

根本

中日甲午战争进程

内容(4)

危害(5)

结果:

失败签订主观

(2)

《马关条约》影响

客观

(2)

直接

原因

根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内容(4)

结果:

失败签订

《辛丑条约》

影响(5)

直接

原因

根本

积极

“扶清”

消极

口号积极

“灭洋”

义和团消极

主观

失败原因

客观

启示

性质

影响

作用(3)

 

第十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阶级矛盾(根本原因)

背景(天民族矛盾

灾人祸)思想组织基础

导火线

发展历程

性质

影积极

响作用

局限性

太平天国特点

主观

失败原因

客观

启示

目的

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

评价落后性

空想性

第十五课辛亥革命

民族矛盾

客观原因

阶级矛盾

经济基础

背景客观条件

阶级基础

组织准备

(2)

主观条件思想准备

(2)

军事准备

武昌起义

(2)

民国成立

(2)

过程

帝制终结

革命失败

性质

影响

作用(3)

辛亥革命表现

主观

失败原因

客观

教训(3)

时间

地点

领导人物

同盟会性质

刊物

纲领

意义

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指导思想)民权主义(核心内容)

民生主义

性质

《中华民国直接目的

临时约法》指导思想

地位

 

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

国际

背经济

景国内政治

思想

导火线

运动中心

五四运动前期

经主力

过运动中心

后期

主力

结果

(2)

意义(3)

新精神

五四运动新基础

的四新新领导

新思想

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法国

(2)

代表

空想社会主义英国

各自

主张

共同

经济基础

历史阶级基础

条件思想基础:

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马克思主义时间基础

内容(4)

《共产党宣言》

意义(3)

国际

背景

国内

政治(3)

措施经济

巴黎公社教育

性质

意义

根本

失败原因主观

客观

第十九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国际

原客观

因国内(3)

主观

性质

二月革命

过结果

十月革命程背景

(2)

《四月提纲》内容(4)

意义

性质

结果

对人类

意义对俄国(3)

对世界

(2)

二月革命推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资→社)

▲七月时间破幻想(和平过度)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点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性质

目标

领导者

结果

第二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

思想基础

条阶级基础

件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名称

内容性质

中共诞生一大奋斗目标

意义

二大:

奋斗目标

领导机构

工人运动高潮

教训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标志

必要性

国共合作原因

可行性

意义

大革目的

命北对象

伐结果

教训

标志

失败

原因(3)

三、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南昌起义(意义)

(2)

八七会议(总方针)(1927.8.7)

工农武装割据秋收起义

南昌、秋收失败教训

走农→城原因(4)

根本

原因

直接

实质

红军长征军事

遵义内容

会议组织

意义

(2)

长征精神(4)

时间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原因

意义

时期

关系

影响因素

启示

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全民族抗日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四、全民抗日时期(1937~1945)

开始标志

策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

前期

国民党

表后期

现前期

抗日共产党

战争后期

标志

国内(4)

意义

胜利国际

国际

原因

国内(4)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两种命运

共产党

建国方针

政治斗争国民党

原因

重庆谈判内容

影响

解放战争1946.6~1947.6防御阶段

1947.6~1948.7反攻阶段

过程1948.9~1949.1战略决策

1949.1~1949.4渡江战役

军事斗争1949.4以后

三大战役

意义

渡江战役

第二十一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个新政权

性质

新中国成立政权特色

1949.10.01意义(4)

两个宪法文件

新政协: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时间

目的

《中华人民共特点

和国宪法》性质

内容(3)

意义(5)

共同之处

结果

新、旧政治上

政协旧

背目的上

景政治上

目的上

三个政治制度

地位

人民代表职能

大会制度特点

意义(4)

合作基础

指导思想

合作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基本组织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用

(2)

政治协商

政治智能变化:

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新政协的特殊地位

原因

1947年

1958年

民族区域五大自治区1958年

自治制度1965年

意义(4)

优越性(4)

第二十二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原因(4)

文性质

革危害(5)

启示(3)

首要环节

拨乱民主建设

反正表现

新时期的民法制建设

主法制建设法律依据

(2)

基层民内容

主选举地位

意义(4)

第二十三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雏形

酝酿

发展历程形成

宪法保证

确立

前提与基础

一国两制国家方针

内容港澳台

关系

核心

理论

意义

实践

(2)

香港

时间

澳门

港澳实质

回归原因(5)

对香港

(2)

意义对中国

对世界

实质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6)

基调

第二十四课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背景(6)

美国

政治

苏联

美国

表现经济

冷战苏联

美国

军事

苏联

积极

(2)

影响

消极(3)

实质

杜鲁门主义

内容

实质

马歇尔计划目的(3)

影响(3)

含义

时间

朝鲜战争

热战表影响

(2)

现时间

越南战争

影响

(2)

第二十五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根本性

背景必要性

欧共体可能性

形成

合作表现

影响(4)

国际

原因

日本崛起国内(3)

表现

影响

背景(3)

含义

宗旨(基本原则)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主张

影响(4)

第二十七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根本

原因内部

苏联解体外部

过程(4)

影响

(2)

原因(3)

多极化趋势增强

影响(3)

特点

时代主流

表现

世界缓和

局势积极措施

原因

(2)

动荡

表现

第二十六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基本方针

基本原则

三大政策

内容(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50年代外交意义

(2)

1949~1950

进1953~1954

程1954

1955

原因(3)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影响(3)

美国

(2)

原因

20世纪70年代外交中国(3)

中美1971年

建交进1972年

程1978年

1979年

影响

(2)

四项原则(4)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表现(4)

新时期国际(3)

外交成就背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内

(2)

表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