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468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

学而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1学而时习之

【原文】子曰①:

“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

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

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

①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大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

学习古籍或技艺,孔子教学以“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为主。

[朱熹]:

学之为言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钱穆]:

凡诵读练习皆是学;

③习:

温习、练习、践行,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

[朱熹]:

鸟数飞也;[杨伯峻]:

实习;

④说:

yuè(音悦),同“悦”,愉快、高兴。

[朱熹]:

喜意也;[钱穆]:

欣喜;[杨伯峻]:

高兴、愉快;

⑤有朋:

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朱熹]:

同类也;[钱穆]:

同类也,志同道合者;[宋翔凤]:

弟子;

⑥乐:

悦在内心,学而习之,所得自知,故悦于心;乐则见于外,如迎人面露喜色。

⑦人不知:

别人不了解自己。

[钱穆]:

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

⑧愠:

yùn(音运),恼怒,怨恨。

[朱熹]:

含怒意;[钱穆]:

怫郁,怨;[杨伯峻]:

怨恨;

⑨君子:

《论语》提到的君子,有指有德者的,有指有位者的。

此处是指有德者。

[朱熹]:

成德之名;

【译文】

孔子说:

“学了之后有机会实践,这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望,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章解】:

此章是《论语》的第一章,看到的人最多,流传最广,注释也最多。

个人把孔子理解为什么样的人,那么这三句话就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如果把孔子当做政治人格,那么这三句话就成了“自己的主张被社会承认,远方的朋友和来讨论我的学说,别人不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恼怒”;如果把孔子当做爱学习的人,则这三句话就变成“学习了经常复习,远方的朋友来和我共同学习,别人不理解我热爱学习的做法”,文本形成,每个人都是解读者,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无限地接近本文。

此章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我理解为学以致用的愉悦,如孔子的一生追求,虽有道德人格的追求,但还是希望自己所学能够济世救民,能够入仕为官,大展宏图,因而翻译作“学了之后有机会实践。

”用笼统的“实践”来涵括个人修养实践、入仕为官等等。

【点评】:

有境界的愉悦,才是精神的。

1•2孝弟仁之本

【原文】有子①曰:

“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⑧?

【注释】

①有子:

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名或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估计是其门下弟子所记。

②孝弟:

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tì,音替),相同,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③犯上:

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杨伯峻]:

抵触,违反,冒犯;

④鲜:

xiǎn(音显),稀少。

⑤未之有也:

意为“未有之也”,没有见过。

⑥务本:

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朱熹]:

务,专力也;本,犹根也;[钱穆]:

本……亦始义;

⑦道:

道路、道理、途径、道义、道。

[钱穆]:

人道;内修于已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

⑧为仁之本:

以孝悌作为仁的起始。

[程子]:

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

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钱穆]:

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

【译文】

有子说:

“一个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又喜好冒犯上级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冒犯上级,却又喜好谋叛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从基础做起,基础的做好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起始啊!

【章解】:

此章的关键在于“本”的翻译,如果翻译成“根本”,那么就成了“仁”的归宿,把仁的最终内容指向了孝悌,但显然不对,虽然孔子也提倡孝悌,但并没有将之放在非常高的地位,多数的时候是要表述孝悌要从心出发,是一种做法而不是修养的境界,二程认为这里的“本”应当做“始”解,孔子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也同样是把孝悌放在前面,是先做的意思,即“始”,所以,将“本”翻译成“基础”,如同种树,先培其基,树才能生长成材,做人要先能从身边的孝悌做起,才能扩而至乡、国、天下,才能有仁心治天下,有若表述的应该也是这个逻辑。

【点评】:

孝,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格的一部分,与能力无关。

1•3巧言令色

【原文】子曰:

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注释】

①巧言令色:

花言巧语,和颜悦色,贬义。

[朱熹]:

“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钱穆]:

务求巧言令色以说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杨伯峻]:

“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②鲜:

稀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

“用花言巧语讨好人,装出和颜悦色迎合人,这样的人少有仁德。

【章解】:

此章17.7重出,估计是孔子多次说到这句话。

孔子向来厌恶“巧言”之人,如“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25)、“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15.27)那么,“巧言”为何有如此大的危害,让孔子这么厌恶呢?

我想,一是花言巧语的人重于口舌之辩,轻于内在的品德修养;二是花言巧语的人往往投人所好,没有自己的原则和诚意;三是,话多必失,容易失信于人,也容易招致祸患。

所以孔子对于“巧言”者、“佞者”都很反感。

同时,认为要达到仁,必须要“讷”,即说话要谨慎,并认为“刚、毅、木、讷近仁。

”(13.27),这也是仁德修养的一个内容。

“令色”,犹如乡愿的嘴脸,一心迎合别人,也是“贼德”的。

【点评】:

巧言令色者,实为小人。

1•4三省吾身

【原文】曾子①曰:

“吾日三省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

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

曾子姓曾名参(sēn,音森)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

三,多次,虽本章指三事,当是偶合,不必理解成三次;省,xǐng(音醒),反省。

[钱穆]:

三,三次;省,察义;[杨伯峻]:

自我检查,反省,内省;

③忠:

尽心竭力,忠诚。

[朱熹]:

尽己之谓忠。

④信:

[朱熹]:

信者,诚也。

以实之谓信。

⑤传不习: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朱熹]:

受之于师谓之传;[钱穆]:

己传之于人;我所传授于人的。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事是否尽心竭力?

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

老师传授给我的是否实践了?

【章解】:

“三”,作多次解,虽然曾参在此说了三事,并不能以此来作为三次的依据,反省不是早中晚的三次汇报和反省,而应该是时时出现。

反省,是扪心自问,是自外而内的一个过程,外,是一种点醒,内,是自我检查,更多地指向善恶,此处曾参所说三事,一是忠诚,二是交往,三是学习,反省的范围更大了。

“忠”,其特点是“尽”,尽心尽力,甚至如1.7所说“事君,能致其身”,尽心尽力,甚至于把自己都奉献出去。

当然,在封建时代的“忠”现如今自然不能继承,但是,替人办事尽心尽力、在岗位上尽心尽责,应该是每个时代都应当提倡的。

【点评】:

常能反省,道德修养才能有大进步。

1•5敬事而信

【原文】子曰:

“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注解】

①道:

一本作“导”,治理。

[朱熹]:

治也;[钱穆]:

领导。

②千乘之国:

乘,shèng(音剩),辆。

[马氏]:

八百家出车一乘;[朱熹]:

千乘,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也;[钱穆]:

能出兵车千乘,为当时一大国;[杨伯峻]:

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乘者,而发展到孔子之时,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了。

③敬事:

敬,严肃认真的态度。

[朱熹]:

敬者,主一无适之谓;[钱穆]:

谨慎专一;[杨伯峻]:

严肃认真。

④节用爱人:

节,节约;爱人,施惠于民。

[钱穆]损节财用,以爱人为念;[杨伯峻]:

节约费用,爱护官吏。

⑤使民以时:

时,农时、农隙、农闲。

[朱熹]:

时,谓农隙之时;[杨伯峻]:

农闲时间。

【译文】

孔子说:

“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行政并取信于民,节约财政开支而又施惠于民,征用百姓服劳役要在农闲的时候”。

【章解】:

“千乘之国”,在孔子当时属于中等大小的诸侯国,翻译中意译为“中等国家”,不必直译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之类,意思更明了。

此外,多数翻译都忽视了“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中的“而”,都没有翻译出来。

私以为,“而”是两者之间的关联,如“敬事而信”是指认真行政但不能朝令夕改,要能取信于民,又如“节用而爱人”是指节省开支但又能施惠于民,否则就如同“出纳之吝谓之有司”(20.2)。

【点评】:

勤政者还需辅以仁心。

1•6行有余力

【原文】子曰:

“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注释】

①弟子:

一是指年纪幼小的人;二是指学生。

此处指第一种情况。

②入:

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③出:

离开家门,外出与人交往。

④谨:

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朱熹]:

谨者,行之有常也;[钱穆]:

谨慎;[杨伯峻]:

寡言叫做谨;

⑤汎:

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朱熹]:

广也;

⑥仁:

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朱熹]:

仁,谓仁者;[杨伯峻]:

仁人;

⑦行有余力:

指有闲暇时间。

[朱熹]:

余力,犹言暇日;[钱穆]:

修行有余力;[杨伯峻]:

有剩余力量;

⑧文:

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朱熹]:

谓诗书六艺之文;[钱穆]:

书本文字;[杨伯峻]:

文献;

【译文】

孔子说:

“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并讲究信用,对别人要有爱心并亲近有仁德的人。

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章解】:

孔子重学,《论语》中多次谈到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自己也以“好学”自诩,但在此章,孔子却要求弟子首先达到伦理道德的要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学习放在了第二位,之后子夏也说: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13),同样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才进一步地学习,可能此章是孔子对初入门的年轻弟子的训话,没有具体所指。

学习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关系并不具有必然的关系,陆九渊说,纵使某不识一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个人,其意大致表达了道德修养和学习文化之间的非必然关系,有了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得到提高,但有了文化知识,不一定就能提高道德修养,自古而今,知识水平高而道德败坏者皆有。

儒学的一大特征就是将伦理道德与学习、政治联系起来,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评价方式一直延续至今,这与西方重知轻德的传统大有不同。

【点评】孝悌仁爱不是知识,却是为人之本。

1•7未学已学

【原文】子夏①曰:

“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

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

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指有贤德的人。

③易色:

易:

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二是轻视。

色,[朱熹]:

好色之心;[杨伯峻]:

妻子的美貌;

④致其身:

致,意为献纳、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朱熹]:

致,犹委也。

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

[钱穆]:

致,送达义;致其身,如致命致禀气,谓纳身于职守;[杨伯峻]:

豁出生命;

【译文】

子夏说:

“于妻子,重视她的品德要胜于她的美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事奉君主,不惜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到做到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会了。

【章解】:

“贤贤易色”,注释多做尊贤轻色之说,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18)其意思大致相同,也有说是尊敬有贤德的人,改变自己的神色,是“肃然起敬”、“正色”的说法,但翻译出来文理也不通,所以仍根据传统的注释,将本章理解为夫妇、夫子、君臣、朋友这四伦的关系。

此外,“未学”、“已学”翻译都做“没有学过”和“已经学过”,这样翻译就成了“虽然他说他没有学过,我必定说他已经学过了。

”倒反显得这个人不诚实,假谦虚,所以,我将两个“学”分别译为“学过”和“学会”,译成“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会了”,表明其在伦理道德上的不学而能。

【点评】知与行无先后,只在心。

1•8无友不如己者

【原文】子曰:

“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

主忠信④。

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⑧改。

【注释】

①君子:

[杨伯峻]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②重:

庄重、自持。

[朱熹]:

厚重;[杨伯峻]:

庄重;

③学则不固:

固,牢固、稳固。

[朱熹]:

固,坚固也。

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杨伯峻]:

巩固;

④主忠信:

以忠信为主。

[朱熹]:

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钱穆]:

行事以忠信为主;[杨伯峻]:

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

⑤无:

通毋,“不要”的意思。

⑥不如己:

不像自己一样,志不同者。

[朱熹]:

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钱穆]:

不如己的人;[杨伯峻]:

不如自己的人;

⑦过:

过错、过失。

⑧惮:

音dàn,害怕、畏惧。

[朱熹]:

畏难;[杨伯峻]:

不要怕;

【译文】

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到的东西也不稳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章解】:

此章的翻译争论颇大,主要是对于“无友不如己者”的翻译,有翻译作“不要和不如自己的朋友交往”,有翻译作“不要和志趣不同的人交朋友”,也有翻译作“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私以为,这所有的争论都在于把“友”与现代意义上的“朋友”相混淆的缘故,古代把“朋友”分为“同学曰朋”、“同志曰友”,同时还有亲人、故旧等不同的区别,而现如今的“朋友”的词义却广泛得多,包括故旧、同学、同志、同兴趣之友,甚至于与之有一定交往的都可以称为“朋友”,用这种现代理解去看待“无友不如己者”自然会出现多种解释。

出现争议,是因为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视,甚至于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广泛学习,因此“无友不如己者”就显得非常刺眼。

《礼记》卷11《檀弓下》记载“丘闻之:

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故旧不遗”(8.2)、“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18.10)都表现出孔子对于亲人和故旧不能抛弃的思想,不能一概而论按现代“朋友”的意义去看待这句话,将之理解杜绝与不如自己的朋友交往,而应该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方向去靠。

此外,“不如己者”,“如”字可以做“类似”字解,那么,翻译就成为“不要和与自己志向不相类的人交往”。

【点评】寻到同道者,路上就不会孤单。

1•9慎终追远

【原文】曾子曰:

“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③矣。

【注释】

①慎终:

人死为终,此处指父母的去世。

[郑玄]:

老死曰终;[朱熹]:

丧尽其礼;[钱穆]:

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

②追远:

追念祖先。

旧注曰:

追远者祭尽其敬。

[朱熹]:

祭尽其诚;[钱穆]:

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杨伯峻]:

祭祀尽其敬;追念远代祖先;

③民德归厚:

社会道德风气淳厚。

[朱熹]:

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钱穆]:

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杨伯峻]:

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译文】

曾参说:

“慎重地办好丧事,诚心地参与祭祀,百姓被感化,社会道德风气也就淳厚了。

【章解】:

“慎终追远”,“终”指的是丧事,“慎终”要求对待丧事不能马虎,必须要慎重对待,丧事之礼不能简化或偏废;“远”指的是祭祀,“追远”是指在祭祀中要保持敬畏的态度,如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不能应付了事。

“民德归厚矣”,是儒学向来强调的“上行下效”的教化、感化,属于自上而下的榜样作用。

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既不说其有,也不说其无,儒家提倡的丧事和祭祀与其说承认鬼神的存在,尚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表达,一种仪式,或者,是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政治制度。

【点评】始终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无论外表还是内心。

1•10温良恭俭让

【原文】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

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⑤?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子禽:

姓陈名亢,字子禽。

②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孔子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据传孔子周游列国,依靠的是子贡的资助。

③夫子:

古代对做过大夫的人的一种敬称,在《论语》中多数指孔子,也有一部分指大夫,孔子做过鲁国司寇,故学生尊称为夫子,此后沿袭为对老师的尊称。

④邦:

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⑤抑与之与:

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

[钱穆]:

谓人君与之,自愿求与为治也;

⑥温、良、恭、俭、让:

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

[朱熹]:

温,和厚也。

良,易直也。

恭,庄敬也。

俭,节制也。

让,谦逊也;[钱穆]:

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杨伯峻]: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⑦其诸:

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

“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总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

这是他多问得来的?

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

”子贡说:

“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而使别人乐于倾心相告,老师这种‘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得的方法不同吧!

【章解】:

“温、良、恭、俭、让”,几乎成了一个词语,其实可以不翻译出来,保留似理解不理解的状态,不过,多数翻译对这五个字的理解均有不同,如“温”,有译成“温顺”的,听上去如同绵羊,子夏谈到君子说:

“君子有三变: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9),其中“即之也温”,是指接近君子感觉到君子和蔼可亲、为人温和,所以,在此还是将之译成“温和”;又如“俭”的翻译,多数译作“俭朴”或“节俭”,但纵观《论语》,都不见描述孔子俭朴的章节,况且孔子出行车马相随,该与俭朴无关,因此,根据朱熹的注解,将“俭”译作“节制”。

本章的逻辑是,子禽对于孔子了解如此多诸侯国的政治状况感到奇怪,弄不清楚是孔子向别人打听得到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孔子的,子贡的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描述了孔子的高大的人格形象,通过这种人格力量使人在孔子面前顿生亲近之心,往往“问一答十”地倾心相告,自然孔子所能了解诸侯国的情况就多了。

【点评】人格的力量,每个人都有,但有高下之分。

1•11三年无改

【原文】子曰:

“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注释】

①父在,观其志:

其:

指儿子。

[朱熹]: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

②父没,观其行:

行:

xìng,指行为举止。

[朱熹]:

父没,然后其行可见;[钱穆]:

父没,子可亲事,则当观其行;

③三年:

三表示多,不一定就表示是三。

④无改于父之道:

不改变其父合乎道义的做法。

[尹氏]:

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杨伯峻]:

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合乎道义的做法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章解】:

此章争议非常大,几乎句句都有争议。

此处的父子,并没有特指是国君还是家族,理解上可以作为普遍性来看待:

“父在,观其志”,古代社会的宗族制度下,父权在家族中如同君权,可以决定家族内的大小事情,作为儿子的基本上是听从命令,不得自行专断,所以要判断这个人的人品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志向如何;“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后,儿子掌管家族事务(当上国君),要安排家族(国家)的大小事情,这个时候,可以看他的具体行为是否得当。

而孔子进一步认为,看这儿子是否有孝心,就要看在父亲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是否改变了父亲的治家(治国)的措施(政策),是否保持了宗族(国家)的稳定和谐,如果没有改变,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于此理解,在19..18中,曾参谈到孟庄子的孝道时说: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可以与本章合读。

至于争议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无改”上,后世注家认为如果父之道是错误的,可以“朝死夕改”,如果父之道是正确的,可以终身遵循,不必受到三年的限制,私以为,三年是一个确切的时间段,17.21孔子说: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是指三年之说来自于三岁之前离不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在父母去世后,也应该回报三年的守孝,其次,是否存在着父亲之道是错误的情况呢?

我想,孔子在此并不表达正误,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维持家族(国家)稳定的前提下提出的“无改”,同时也是作为儿子熟悉家族(国家)情况的一个过程,至于理解为“父亲偷盗,儿子也随着偷盗”,或者如朱熹所说的“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连明知是正确的做法也不能做,显然是将“道”扩大为有正误之分,至少,此章并无此意。

【点评】孝心如一,孝行可变。

1•12和为贵

【原文】有子曰:

“礼①之用,和②为贵。

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礼:

《礼记》中说礼是用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是规范人们衣食言行的具体规范,《论语》中所指的礼,基本上是指周礼。

[朱熹]:

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②和:

和:

和谐、调和、协调。

[朱熹]:

从容不迫之意;[钱穆]:

调融;[杨伯峻]:

恰当;

③先王之道:

古代圣王的治国方略。

[杨伯峻]:

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

④斯:

这、此。

这里指礼,也指和。

⑤节:

节制约束。

[钱穆]:

限别;

【译文】

有若说:

“礼的作用,贵在能使社会和谐。

古代圣王的治国方略中,这是最宝贵的原则,无论小事大事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

如出现行不通的情况,只知道为了和谐而和谐,却不用礼来节制约束,那自然行不通。

【章解】:

有若在这里把“礼”作为“和”的节制约束,是从周礼对等级地位的规定来说的,不同的地位和等级都有礼乐的规定,只要都按照礼乐制度的规定去做,那么社会秩序就会井然,人心之所欲在礼乐制度之下自我节制,矛盾冲突减少,社会呈现出和谐景象,而有时候看上去和谐却充满了内在的矛盾冲突,有若认为是因为为了和谐而强行和谐,不按照礼乐制度的规定和原则去做,如同老好人调节矛盾冲突,没有原则,不讲公平,只一味地撮合,表面上矛盾没了,但实际上矛盾仍然存在。

所以,和,是和谐,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更不是为了“和谐”而和谐,试图掩盖各种矛盾冲突甚至是言论。

【点评】和谐不是平均分配资源和打压一方,而是有公平才有和谐。

1•13信近于义

【原文】有子曰:

“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注解】

①近:

接近、符合。

②义:

道义,办事符合适宜又不失道德原则。

[朱熹]:

事之宜也;

③复:

实践的意思。

[朱熹]:

复,践言也。

[钱穆]:

反复,即践守所言义;[杨伯峻]:

兑现;

④远:

yuàn(音院)使之远离、避免。

⑤因:

因为。

[朱熹]:

所依者;[杨伯峻]:

依靠、凭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