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85KB ,
资源ID:59046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046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docx

1、刘向参考资料雄论语学而第一论语:学而第一【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1 学而时习之【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大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学习古籍或技艺,孔子教学以“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为主。 朱熹:学之为言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钱穆:凡诵

2、读练习皆是学;习:温习、练习、践行,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朱熹:鸟数飞也;杨伯峻:实习;说:(音悦),同“悦”,愉快、高兴。朱熹 :喜意也;钱穆:欣喜;杨伯峻:高兴、愉快;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朱熹:同类也;钱穆:同类也,志同道合者;宋翔凤:弟子;乐: 悦在内心,学而习之,所得自知,故悦于心;乐则见于外,如迎人面露喜色。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钱穆: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愠:yn(音运),恼怒,怨恨。 朱熹:含怒意;钱穆:怫郁,怨;杨伯峻:怨恨;君子:论语提到的君子,有指有德者的,有指有位者的。此处是指有德者

3、。 朱熹:成德之名;【译文】 孔子说:“学了之后有机会实践,这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望,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章解】:此章是论语的第一章,看到的人最多,流传最广,注释也最多。个人把孔子理解为什么样的人,那么这三句话就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如果把孔子当做政治人格,那么这三句话就成了“自己的主张被社会承认,远方的朋友和来讨论我的学说,别人不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恼怒”;如果把孔子当做爱学习的人,则这三句话就变成“学习了经常复习,远方的朋友来和我共同学习,别人不理解我热爱学习的做法”,文本形成,每个人都是解读者,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无限

4、地接近本文。此章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我理解为学以致用的愉悦,如孔子的一生追求,虽有道德人格的追求,但还是希望自己所学能够济世救民,能够入仕为官,大展宏图,因而翻译作“学了之后有机会实践。”用笼统的“实践”来涵括个人修养实践、入仕为官等等。【点评】:有境界的愉悦,才是精神的。 12 孝弟仁之本【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名或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估计是其门下弟子所记。

5、 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 t,音替),相同,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杨伯峻:抵触,违反,冒犯;鲜:xin(音显),稀少。 未之有也:意为“未有之也”,没有见过。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朱熹:务,专力也;本,犹根也;钱穆:本亦始义; 道:道路、道理、途径、道义、道。钱穆:人道;内修于已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为仁之本:以孝悌作为仁的起始。程子: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钱穆: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6、却又喜好冒犯上级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上级,却又喜好谋叛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从基础做起,基础的做好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起始啊!” 【章解】:此章的关键在于“本”的翻译,如果翻译成“根本”,那么就成了“仁”的归宿,把仁的最终内容指向了孝悌,但显然不对,虽然孔子也提倡孝悌,但并没有将之放在非常高的地位,多数的时候是要表述孝悌要从心出发,是一种做法而不是修养的境界,二程认为这里的“本”应当做“始”解,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也同样是把孝悌放在前面,是先做的意思,即“始”,所以,将“本”翻译

7、成“基础”,如同种树,先培其基,树才能生长成材,做人要先能从身边的孝悌做起,才能扩而至乡、国、天下,才能有仁心治天下,有若表述的应该也是这个逻辑。【点评】:孝,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格的一部分,与能力无关。13 巧言令色【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注释】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和颜悦色,贬义。朱熹:“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钱穆:务求巧言令色以说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杨伯峻:“伪善的面貌”译令色。鲜:稀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花言巧语讨好人,装出和颜悦色迎合人,这样的人少有仁德。” 【章解】:此章17.7重出,估计是孔子多次说到这句话。孔子向来厌恶“巧言”之人,如

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25)、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15.27)那么,“巧言”为何有如此大的危害,让孔子这么厌恶呢?我想,一是花言巧语的人重于口舌之辩,轻于内在的品德修养;二是花言巧语的人往往投人所好,没有自己的原则和诚意;三是,话多必失,容易失信于人,也容易招致祸患。所以孔子对于“巧言”者、“佞者”都很反感。同时,认为要达到仁,必须要“讷”,即说话要谨慎,并认为“刚、毅、木、讷近仁。”(13.27),这也是仁德修养的一个内容。“令色”,犹如乡愿的嘴脸,一心迎合别人,也是“贼德”的。【点评】:巧言令色者,实为小人。14 三

9、省吾身【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n,音森)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三省:三,多次,虽本章指三事,当是偶合,不必理解成三次;省,xng(音醒),反省。钱穆:三,三次;省,察义; 杨伯峻:自我检查,反省,内省;忠:尽心竭力,忠诚。朱熹:尽己之谓忠。 信:朱熹:信者,诚也。以实之谓信。 传不习: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朱熹:受之于师谓之传;钱穆:己传之于人;我所传授于人的。【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

10、谋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给我的是否实践了?” 【章解】:“三”,作多次解,虽然曾参在此说了三事,并不能以此来作为三次的依据,反省不是早中晚的三次汇报和反省,而应该是时时出现。反省,是扪心自问,是自外而内的一个过程,外,是一种点醒,内,是自我检查,更多地指向善恶,此处曾参所说三事,一是忠诚,二是交往,三是学习,反省的范围更大了。“忠”,其特点是“尽”,尽心尽力,甚至如1.7所说“事君,能致其身”,尽心尽力,甚至于把自己都奉献出去。当然,在封建时代的“忠”现如今自然不能继承,但是,替人办事尽心尽力、在岗位上尽心尽责,应该是每个时代都应当提倡的。【点评】:常能反省,道德

11、修养才能有大进步。15 敬事而信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解】 道:一本作“导”,治理。朱熹:治也;钱穆:领导。千乘之国:乘,shng(音剩),辆。马氏:八百家出车一乘;朱熹:千乘,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也;钱穆:能出兵车千乘,为当时一大国;杨伯峻: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乘者,而发展到孔子之时,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了。敬事:敬,严肃认真的态度。朱熹:敬者,主一无适之谓;钱穆:谨慎专一;杨伯峻:严肃认真。节用爱人:节,节约;爱人,施惠于民。钱穆 损节财用,以爱人为念;杨伯峻:节约费用,爱护官吏。 使民以时:时,农时、农隙、农闲。朱熹:时,谓农隙之

12、时;杨伯峻:农闲时间。【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行政并取信于民,节约财政开支而又施惠于民,征用百姓服劳役要在农闲的时候”。 【章解】:“千乘之国”,在孔子当时属于中等大小的诸侯国,翻译中意译为“中等国家”,不必直译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之类,意思更明了。此外,多数翻译都忽视了“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中的“而”,都没有翻译出来。私以为,“而”是两者之间的关联,如“敬事而信”是指认真行政但不能朝令夕改,要能取信于民,又如“节用而爱人”是指节省开支但又能施惠于民,否则就如同“出纳之吝谓之有司”(20.2)。【点评】:勤政者还需辅以仁心。 16 行有余力【原文】子曰:“

1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一是指年纪幼小的人;二是指学生。此处指第一种情况。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出:离开家门,外出与人交往。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朱熹:谨者,行之有常也;钱穆:谨慎;杨伯峻:寡言叫做谨;汎:音,同泛,广泛的意思。朱熹:广也; 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朱熹:仁,谓仁者;杨伯峻:仁人;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朱熹:余力,犹言暇日;钱穆:修行有余力;杨伯峻:有剩余力量;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14、朱熹:谓诗书六艺之文;钱穆:书本文字;杨伯峻:文献;【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并讲究信用,对别人要有爱心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章解】:孔子重学,论语中多次谈到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自己也以“好学”自诩,但在此章,孔子却要求弟子首先达到伦理道德的要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学习放在了第二位,之后子夏也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13),同样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才进一步地学习,可能此章是孔子对初入门的年轻弟子的训话,没有具体所指。学习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关系并不具有必然的关系,陆九渊说,纵使某不识一

15、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个人,其意大致表达了道德修养和学习文化之间的非必然关系,有了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得到提高,但有了文化知识,不一定就能提高道德修养,自古而今,知识水平高而道德败坏者皆有。儒学的一大特征就是将伦理道德与学习、政治联系起来,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评价方式一直延续至今,这与西方重知轻德的传统大有不同。【点评】孝悌仁爱不是知识,却是为人之本。 17 未学已学【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

16、想主张。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指有贤德的人。 易色: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二是轻视。色,朱熹:好色之心;杨伯峻:妻子的美貌; 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朱熹: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钱穆:致,送达义;致其身,如致命致禀气,谓纳身于职守;杨伯峻:豁出生命;【译文】 子夏说:“于妻子,重视她的品德要胜于她的美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事奉君主,不惜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到做到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会了。” 【章解】:“贤贤易色”,注释多做尊贤轻色之说,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7、(9.18)其意思大致相同,也有说是尊敬有贤德的人,改变自己的神色,是“肃然起敬”、“正色”的说法,但翻译出来文理也不通,所以仍根据传统的注释,将本章理解为夫妇、夫子、君臣、朋友这四伦的关系。此外,“未学”、“已学”翻译都做“没有学过”和“已经学过”,这样翻译就成了“虽然他说他没有学过,我必定说他已经学过了。”倒反显得这个人不诚实,假谦虚,所以,我将两个“学”分别译为“学过”和“学会”,译成“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会了”,表明其在伦理道德上的不学而能。【点评】知与行无先后,只在心。18 无友不如己者【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8、【注释】君子:杨伯峻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重:庄重、自持。朱熹:厚重;杨伯峻:庄重;学则不固:固,牢固、稳固。朱熹: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杨伯峻:巩固;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朱熹: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钱穆:行事以忠信为主;杨伯峻: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无:通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不像自己一样,志不同者。朱熹: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钱穆:不如己的人;杨伯峻:不如自己的人;过:过错、过失。惮:音,害怕、畏惧。朱熹:畏难;杨伯峻:不要怕;【译文】孔子说:“君子,不

19、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到的东西也不稳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章解】:此章的翻译争论颇大,主要是对于“无友不如己者”的翻译,有翻译作“不要和不如自己的朋友交往”,有翻译作“不要和志趣不同的人交朋友”,也有翻译作“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私以为,这所有的争论都在于把“友”与现代意义上的“朋友”相混淆的缘故,古代把“朋友”分为“同学曰朋”、“同志曰友”,同时还有亲人、故旧等不同的区别,而现如今的“朋友”的词义却广泛得多,包括故旧、同学、同志、同兴趣之友,甚至于与之有一定交往的都可以称为“朋友”,用这种现代理解去看待“无友不如己者”自然会出现多种解释。出现

20、争议,是因为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视,甚至于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广泛学习,因此“无友不如己者”就显得非常刺眼。礼记卷11檀弓下记载“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故旧不遗”(8.2)、“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18.10)都表现出孔子对于亲人和故旧不能抛弃的思想,不能一概而论按现代“朋友”的意义去看待这句话,将之理解杜绝与不如自己的朋友交往,而应该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方向去靠。此外,“不如己者”,“如”字可以做“类似”字解,那么,翻译就成为“不要和与自己志向不相类的人交往”。【点评】寻到同道者,路上就不会孤单。 19 慎终追远【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21、矣。”【注释】慎终:人死为终,此处指父母的去世。 郑玄:老死曰终;朱熹:丧尽其礼;钱穆: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追远:追念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朱熹:祭尽其诚;钱穆: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杨伯峻:祭祀尽其敬;追念远代祖先;民德归厚:社会道德风气淳厚。朱熹: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钱穆: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杨伯峻: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译文】曾参说:“慎重地办好丧事,诚心地参与祭祀,百姓被感化,社会道德风气也就淳厚了。”【章解】:“慎终追远”,“终”指的是丧事,“慎终”要求对待丧事不能马虎,必须要慎重对待,丧事之礼不能简化或偏废;“远”指的是祭祀

22、,“追远”是指在祭祀中要保持敬畏的态度,如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不能应付了事。“民德归厚矣”,是儒学向来强调的“上行下效”的教化、感化,属于自上而下的榜样作用。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既不说其有,也不说其无,儒家提倡的丧事和祭祀与其说承认鬼神的存在,尚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表达,一种仪式,或者,是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点评】始终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无论外表还是内心。110 温良恭俭让【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

23、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孔子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据传孔子周游列国,依靠的是子贡的资助。夫子:古代对做过大夫的人的一种敬称,在论语中多数指孔子,也有一部分指大夫,孔子做过鲁国司寇,故学生尊称为夫子,此后沿袭为对老师的尊称。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抑与之与: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钱穆:谓人君与之,自愿求与为治也;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朱熹: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钱穆: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杨伯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译文】子禽

24、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总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这是他多问得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而使别人乐于倾心相告,老师这种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得的方法不同吧!”【章解】:“温、良、恭、俭、让”,几乎成了一个词语,其实可以不翻译出来,保留似理解不理解的状态,不过,多数翻译对这五个字的理解均有不同,如“温”,有译成“温顺”的,听上去如同绵羊,子夏谈到君子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199),其中“即之也温”,是指接近君子感觉到君子和蔼可亲、为人温和,所以,在此还是将之译成“温和”;又如“俭”的翻译,多数译作“

25、俭朴”或“节俭”,但纵观论语,都不见描述孔子俭朴的章节,况且孔子出行车马相随,该与俭朴无关,因此,根据朱熹的注解,将“俭”译作“节制”。本章的逻辑是,子禽对于孔子了解如此多诸侯国的政治状况感到奇怪,弄不清楚是孔子向别人打听得到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孔子的,子贡的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描述了孔子的高大的人格形象,通过这种人格力量使人在孔子面前顿生亲近之心,往往“问一答十”地倾心相告,自然孔子所能了解诸侯国的情况就多了。【点评】人格的力量,每个人都有,但有高下之分。111三年无改【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父在,观其志:其:指儿子。朱熹:父在,子不得

26、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观其行:行:xng,指行为举止。朱熹:父没,然后其行可见;钱穆:父没,子可亲事,则当观其行;三年:三表示多,不一定就表示是三。无改于父之道:不改变其父合乎道义的做法。尹氏: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杨伯峻: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合乎道义的做法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章解】:此章争议非常大,几乎句句都有争议。此处的父子,并没有特指是国君还是家族,理解上可以作为普遍性来看待:“父在,观其志”,古代社会的宗族制度下

27、,父权在家族中如同君权,可以决定家族内的大小事情,作为儿子的基本上是听从命令,不得自行专断,所以要判断这个人的人品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志向如何;“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后,儿子掌管家族事务(当上国君),要安排家族(国家)的大小事情,这个时候,可以看他的具体行为是否得当。而孔子进一步认为,看这儿子是否有孝心,就要看在父亲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是否改变了父亲的治家(治国)的措施(政策),是否保持了宗族(国家)的稳定和谐,如果没有改变,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于此理解,在19.18中,曾参谈到孟庄子的孝道时说:“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可以与本章合读。至于争议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无改”上,后世

28、注家认为如果父之道是错误的,可以“朝死夕改”,如果父之道是正确的,可以终身遵循,不必受到三年的限制,私以为,三年是一个确切的时间段,17.21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是指三年之说来自于三岁之前离不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在父母去世后,也应该回报三年的守孝,其次,是否存在着父亲之道是错误的情况呢?我想,孔子在此并不表达正误,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维持家族(国家)稳定的前提下提出的“无改”,同时也是作为儿子熟悉家族(国家)情况的一个过程,至于理解为“父亲偷盗,儿子也随着偷盗”,或者如朱熹所说的“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连明知是正确的做法也不能做,显然是将

29、“道”扩大为有正误之分,至少,此章并无此意。【点评】孝心如一,孝行可变。112 和为贵【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礼:礼记中说礼是用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规范人们衣食言行的具体规范,论语中所指的礼,基本上是指周礼。 朱熹: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和:和谐、调和、协调。朱熹:从容不迫之意;钱穆:调融;杨伯峻:恰当;先王之道:古代圣王的治国方略。杨伯峻: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斯:这、此。这里指礼,也指和。节:节制约束。钱穆:限别;【译文】有若说:“礼的作用,贵在能使社会和谐。古代圣王的

30、治国方略中,这是最宝贵的原则,无论小事大事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如出现行不通的情况,只知道为了和谐而和谐,却不用礼来节制约束,那自然行不通。”【章解】:有若在这里把“礼”作为“和”的节制约束,是从周礼对等级地位的规定来说的,不同的地位和等级都有礼乐的规定,只要都按照礼乐制度的规定去做,那么社会秩序就会井然,人心之所欲在礼乐制度之下自我节制,矛盾冲突减少,社会呈现出和谐景象,而有时候看上去和谐却充满了内在的矛盾冲突,有若认为是因为为了和谐而强行和谐,不按照礼乐制度的规定和原则去做,如同老好人调节矛盾冲突,没有原则,不讲公平,只一味地撮合,表面上矛盾没了,但实际上矛盾仍然存在。所以,和,是和谐,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更不是为了“和谐”而和谐,试图掩盖各种矛盾冲突甚至是言论。【点评】和谐不是平均分配资源和打压一方,而是有公平才有和谐。113 信近于义【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解】 近:接近、符合。 义:道义,办事符合适宜又不失道德原则。朱熹:事之宜也;复:实践的意思。朱熹:复,践言也。钱穆:反复,即践守所言义;杨伯峻:兑现;远: yun(音院)使之远离、避免。 因:因为。朱熹:所依者;杨伯峻:依靠、凭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