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40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

A.丹麦科学家第谷通过观测行星,从而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B.因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牛顿被称为“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C.库仑通过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

【答案】D

【解析】A、开普勒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故A错误;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B错误;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C错误;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都是椭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

D.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

【答案】D

【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错误;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而不是圆,故B错误;

C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同。

3.如图所示,陈同学用平行斜面向上的力前后两次推动两个质量相等、粗糙程度不冋的箱子,使箱子沿同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箱子移动的距离相同。

已知第一次推动的箱子比第二次的光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推动箱子的过程推力做功多

B.第二次推动箱子的过程推力做功多

C.前后两次推力对箱子做的功一样多

D.前后两次滑动摩擦力对箱子做的功一样多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推动箱子的过程推力,由于第一次推动的箱子比第二次的光滑,则有第一次推动的箱子的推力比第二次的推力小,根据可知第二次推动箱子的过程推力做功多,第二次推动箱子的过程滑动摩擦力做功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原理是

A.摩擦起电

B.感应起电

C.接触起电

D.绝缘板中的电荷移到了导电板上

【答案】B

【解析】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时,发生静电感应,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其起电原理是感应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两根粗细相同、材质不同的金属棒A、B接在—起后接入电路,己知两棒长度之比LA:

LB=2:

1,电阻率ρA:

ρB=1:

2,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棒两端电压小于B两端电压

B.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不相等

C.两棒电阻相等

D.电流流过两棒产生的热功率不相等

【答案】C

...........................

故选C。

6.2016年中国组合宫金杰、钟天使在里约奥运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击败俄罗斯队夺冠,实现中国自行车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在某次训练中,宫金杰的最快速度达到了50km/h,己知在此速度下所受阻力约为总重力的0.1倍,则此刻宫金杰做功的功率约为

A.1WB.10WC.100WD.1000W

【答案】D

【解析】宫金杰的最快速度达到了50km/h,在此速度下所受阻力约为总重力的0.1倍,则宫金杰做功的功率: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运动员在最快速度阶段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对自行车的牵引力等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然后根据即可求出。

7.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迈出了第一步——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鹊桥号”将飞过月球,最终到达地月拉格朗日L2点。

由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时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鹊桥号”将建立“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和数传通道。

利用中继星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通信,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一次。

地月“L2点”是个“有趣”的位置,它位于地月球心连线延长线靠近月球一侧(如图所示)。

在这里,中继卫星在地月引力作用下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

假设月球和中继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且己知地球质量为M地,自转周期为T地,月球质量为M月,地球半径为R地,月球半径为R月,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中继卫星的质量为m,离月亮的高度为h。

则关于中继卫星在L2点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继卫星的线速度小于月球的线速度

B.中继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C.中继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中继卫星绕地球转动满足方程:

【答案】CD

【解析】A、由题意可知中继卫星在地月引力作用下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根据可知中继卫星的线速度大于月球的线速度,故A错误;

B、根据可知中继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可知,则有月球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所以中继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故C正确;

D、中继卫星的向心力由月球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则有,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中继卫星与月球同步绕地球运动,角速度相等,中继卫星靠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比较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8.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以A、B、C为顶点的正三角形区域,其中心O处有一带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D、E分别为AB边和BC边的中点,则在该电荷产生的电场中

A.A、B、C三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B.A、D、B三点间的电势差满足UAD=UDB

C.A、E两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1:

4

D.负电荷q在C处时的电势能小于在D处的电势能

【答案】C

【解析】A、A、B、C三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A、B、C三点电势相等,A、D、B三点间的电势差满足,故B错误;

C、由几何关系可得,根据可知,A、E两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1:

4,故C正确;

D、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C处时的电势低于D处的电势,根据可知负电荷q在C处时的电势能大于在D处的电势能,故D错误;

故选C。

9.现用充电器为一手机锂电池充电,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己知充电器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输出电流为I,手机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器的输出电功率为EI-I2r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UI+I2r

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UI-I2r

D.充电效率为×100%

【答案】C

【解析】A、由P=UI可知,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故A错误;

B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故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故B错误,C正确;

D、充电器的充电效率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是电能和化学能转化的过程,给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10.如图是米家牌扫地机器人的照片,下表内容是它的一些重要参数:

额定电压

100-240V/50-60HZ

额定功率

55W

电池输入电压

14.4V

电池容量

5200mAh

充电时间

约3小时

工作时间

2.5小时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时,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充电时平均充电电流约1.73A

C.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能量大约为5.94×105J

D.在2.5小时工作时间内机器人并非一直以55W额定功率工作

【答案】C

【解析】A、扫地机器人对电池的重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所以基本使用镍氢电池,工作时,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电池充电时平均充电电流,故B正确;

C、电池充满电具有的能量为,故C错误;

D、若一直以55W工作,则工作时间为,而且机器人也并不是一直处于扫地工作状态,故D正确;

说法错误的故选C。

【点睛】根据电池的容量与电流关系求出充电的时间,根据电量、电压与电能的关系判断出电场的能量,根据额定功率与能量关系求出充电后工作的时间。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

将小球拉至A点,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与A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等于所的mgh

B.小球由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mv2

C.小球由A点到B点克服弹力做功为mgh-mv2

D.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答案】C

【解析】AB、小球由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mgh,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小于mgh,故A、B错误;

CD、根据动能定理得:

,所以由A至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所以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小球在下降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由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由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求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12.酒精测试仪用于对机动车驾驶人员是否酒后驾驶及其它严禁酒后作业人员的现场检测,它利用是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所示,是酒精气体传感器的原理电路,因不同的酒精气体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显示仪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

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R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与酒精气体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c越小,U越大,c与U成反比

B.c越小,U越大,c与U不成反比

C.c越大,U越大,c与U成正比

D.c越大,U越大,c与U不成正比

【答案】D

【解析】酒精气体传感器和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根据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得:

(是比例系数),根据欧姆定律得:

,联立得:

,由数学知识知,U越大,c越大,但两者不成正比,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首先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电压表示数与电阻的关系,结合传感器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成正比,得出电压表示数与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式,再进行选择,要能结合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的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

A.B.C.D.

【答案】BC

【解析】A、E与Q成正比,与r的平方成反比,该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A错误;

B、C与Q、U无关,反映电容器本身的特性,该式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

C、电势φ与Ep、q无关,反映电场的特性,该式属于比值定义法,故C正确;

D、电流的定义式为,属于比值定义法;不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