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310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ocx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中小工业企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有了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尤其在缓解就业压力、活跃市场、保持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不足等内部机制缺陷和发展障碍,以及融资困难、政策和信息传递等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外部环境的制约。

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市中小工业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本文充分利用经济普查的有关资料,对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我市中小工业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供参考。

   中小工业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规模较小的工业企业。

规模小的企业并不意味着不重要,大型和中小工业企业协调发展才是一个国家的强国富民之路。

但相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小工业企业经历了一个逐步被重视和关注的发展过程。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建国以后,我市中小工业企业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对于推动改革、增加市场供给、缓解就业压力等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在之后的一段时期,“规模就是效益”一度成为理论界与实践部门的共识,各地和部门也多以上大项目、建大企业、兼并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大企业为方向,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也多是围绕国有大型企业开展的,而对中小企业则顾及不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最后三年才有所改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目标提出后,工业企业大规模的改制和重组等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中小工业企业在大量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小型工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02年又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再次强调,各地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要求,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工业企业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范围。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它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的。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因国家而异,也因划分的目的、时期和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

迄今为止,国际上对中小企业没有统一定义,通常是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定的国情来界定,但所设的参照系一般不外乎三个因素:

资本、从业人数、一定时期的经营额。

在这三个因素中,大多数国家只用其中的两项。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了几次调整。

自建国以来,作过5次规定,先后以职工人数的多少、固定资产价值数量、生产能力和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规定参照系等办法进行划分。

2003年,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四部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按照企业职工人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中下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作了明确规定(详见下表)。

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从业人数(人)

销售额(万元)

资产总额(万元)

大型企业

2000以上

30000以上

40000以上

中型企业

300-2000

3000-30000

4000-40000

小型企业

3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

   本文据此规定,中小工业企业是指符合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以下、资产合计4亿元以下指标标准中任何一项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一)从总体发展情况看,中小企业以灵活的经营和运作机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激活市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发展速度快。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强劲,并主导着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成为支撑和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2004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工业现价产值2083.80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1.1倍,年平均增幅为19.9%,占全市工业企业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54.7%上升至62.2%。

其中占全部中小企业总量逾九成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发展尤为迅速。

2004年,全市2419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1908.88亿元、1806.63亿元和180.70亿元,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倍、1.6倍和6.1倍,年平均增幅分别达25.6%、26.4%和63.5%。

   ——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工业企业10572户,较2000年净增了2727家,中小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9.7%,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数64.16万人,比2000年净增加了1.26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人数的82.3%,拥有资产总计为1732.39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资产总计的56.4%。

2004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工业现价产值2083.80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54.7%上升至62.2%。

南京中小工业企业经济总量表

中小工业企业

大型工业企业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单位户数(户)

10572

99.7

30

0.3

从业人数(万人)

64.16

82.3

13.79

17.7

工业产值(亿元)

2083.80

62.2

1244.55

37.8

销售收入(亿元)

1964.55

60.5

1284.81

39.5

   ——工业出口的主力军。

2004年,全市有产品出口的工业企业856户中,中小企业为833户,占97.3%。

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72.47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年均增幅为39.5%,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为489.13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年均增幅高达为52.1%,高于全市年平均增幅12.6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60.5%,大幅提高至85.4%。

   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工业出口主要来于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的中小工业企业,其出口交货值占全市中小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的比重分别为70.2%和20.3%。

   从行业情况看,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2个行业,其出口交货值分别占全市中小工业企业总量的70.6%和7.6%。

   

(二)从经济类型看,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通过大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发展股份制,以及“三联动”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基本上完成了企业的改制工作,多种经济成份的中小工业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类型呈现多元化

   ——投资主体和企业经济成份多元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工业企业通过企业间重组和内部改制,以及大力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国有和集体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个人和外资比重上升,工业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经济成分趋于多元化。

截至2004年末,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收资本总额为514.2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57.9%,占全市工业企业实收资本总额的比重为59.8%,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为62.61亿元、集体资本为18.90亿元、法人资本为170.45亿元、个人资本为75.66亿元、港澳台资本为51.10亿元、外商资本为135.51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收资本的12.2%、3.7%、33.2%、14.7%、9.9%和26.3%。

与2000年相比,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和集体资本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9.8个和6.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企业间相互投资和合资合作,以及民间资本和外商、港澳台商资本投资的持续增长,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却分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详见下表)。

各种类型实收资本占全部实收资本的比重

 

2004年末

2000年末

增减百分点

实收资本合计

100.0

100.0

0.0

其中:

国家资本

12.2

32.0

-19.8

    集体资本

3.7

9.8

-6.1

    法人资本

33.2

20.4

12.8

    个人资本

14.7

9.7

5.0

    港澳台资本

9.9

6.7

3.2

    外商资本

26.3

21.4

4.9

   在工商已注册登记的24种经济类型中,均有中小工业企业分布。

其中六种经济成分企业单位数最多,分别为私营企业6947个,占65.7%;集体企业909个,占8.6%;有限责任公司企业840个,占7.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821个,占7.8%、外商投资企业523个,占4.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02个,占4.7%。

   ——“三资”经济占居半壁江山。

随着我市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市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

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末,在全市1028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里,中小工业企业为1025个,占99.7%,2004年全年累计完成总产值1062.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20.59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工业企业的51.0%和52.0%,实现出口交货值442.56亿元,占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总量的比重高达90.5%。

南京中小工业企业经济类型结构表

 

企业单位数

(个)

现价总产值

(亿元)

出口交货值

(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合 计

10572

100.0

2083.80

100.0

489.13

100.0

1964.55

100.0

一、内资

10387

98.3

1285.55

61.7

59.00

12.1

1194.45

60.8

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

1025

9.7

1062.56

51.0

442.56

90.5

1020.59

52.0

1、港澳台商企业

502

4.7

266.70

12.8

99.34

20.3

257.04

13.1

2、外商投资企业

523

4.9

795.86

38.2

343.23

70.2

763.56

38.9

   中小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不仅在全市中小工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状况也明显领先内资企业。

从占中小工业企业经济总量九成以上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情况分析,2004年,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78.9万元,比内资企业多1.6倍;人均主营业务收入75.8万元,比内资企业多1.7倍,人均实现利润3.1万元,比内资企业高63.2%,人均工业增加值15.4万元,比内资企业高69.2%。

南京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经济类型效益情况表

 

人均工业总产值(万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

人均实现利润(万元)

工业产品销售率(%)

合计

45.9

43.5

11.1

2.3

96.5

一、内资

30.3

28.2

9.1

1.9

96.3

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

78.9

75.8

15.4

3.1

96.7

1、港澳台商企业

44.2

42.7

11.1

1.8

96.7

2、外商投资企业

106.3

102.1

18.8

4.1

96.7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各地民营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市规模以上的民营中小工业企业由2000年末的664家,发展至达2004年末的1391户,占全市中小民营工业企业的16.8%,拥有的资产规模已达420.97亿元,比2000年的资产规模扩大了2.9倍多,占全市中小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高达77.8%,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526.33亿元和480.26亿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1.4倍和1.5倍,占全部中小民营工业的比重分别达78.1%和78.3%。

截至2004年末,规模以上中小私营工业企业数由2000年末的388家,大幅增加至989户,拥有资产176.90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3.5倍,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300.94亿元和275.45亿元,实现利税17.99亿元,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7倍、1.8倍和5.8倍,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民营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已达57.2%、57.4%、28.3%。

南京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经济类型结构表

 

企业单位数

(个)

从业人数

(万人)

现价总产值

(亿元)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全市民营工业

8306

100

38.16

100

1086.42

100

中小民营工业企业

8299

99.9

33.15

86.9

673.96

62.0

大型民营工业企业

7

0.1

5.01

3.1

412.46

38.0

   截至2004年末,全市中小型民营工业企业总数已达8299户,占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总数的99.9%,年均从业人员已达33.15万人,占全市民营工业企业的86.9%。

2004年,全市中小民营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73.96亿元,占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量的62.0%。

   (三)从行业分布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已形成了工业门类较为齐全,行业分布广泛的总体格局

   在我市涉及国民经济工业行业36个大类中,均有中小工业企业,分布很广。

其中,单位数量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业1082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66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11户;金属制品业798户;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96户。

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居前的5个行业分别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5个行业共拥有资产总计899.25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95.0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6.3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1.8%、57.3%和57.8%,此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点行业的单位数量、从业人员、经济指标也占有一定比重。

南京中小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表(总产值大小排序)

 

 

企业户数

平均从业人数

资产总计

工业总产值

绝对值(户)

比重(%)

绝对值(人)

比重(%)

绝对值(亿元)

比重(%)

绝对值(亿元)

比重(%)

中小工业企业合计

10572

100

612211

100.0

1732.39

100.0

2083.80

100.0

按行业大类分: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39

4.2

51202

8.4

364.14

21.0

628.00

30.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11

7.7

34723

5.7

153.26

8.8

193.54

9.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94

5.6

37266

6.1

149.15

8.6

154.93

7.4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82

10.2

58588

9.6

108.90

6.3

118.80

5.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66

8.2

56405

9.2

123.80

7.1

99.82

4.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96

6.6

34598

5.7

81.17

4.7

86.70

4.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648

6.1

73150

11.9

42.65

2.5

85.02

4.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51

1.4

14616

2.4

36.59

2.1

78.79

3.8

金属制品业

798

7.5

31676

5.2

62.05

3.6

67.64

3.2

烟草制品业

1

0.0

1685

0.3

51.19

3.0

66.75

3.2

专用设备制造业

569

5.4

23798

3.9

53.15

3.1

52.87

2.5

塑料制品业

488

4.6

17600

2.9

39.08

2.3

47.44

2.3

纺织业

266

2.5

22759

3.7

40.02

2.3

46.89

2.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66

3.5

19463

3.2

56.41

3.3

37.49

1.8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6

0.2

5529

0.9

66.81

3.9

29.61

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3

2.3

9137

1.5

21.90

1.3

29.47

1.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43

1.4

6025

1.0

11.32

0.7

28.51

1.4

食品制造业

159

1.5

9142

1.5

31.41

1.8

23.67

1.1

橡胶制品业

80

0.8

6327

1.0

26.76

1.5

21.52

1.0

医药制造业

69

0.7

8286

1.4

34.70

2.0

19.11

0.9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13

2.0

18215

3.0

10.66

0.6

19.07

0.9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445

4.2

12994

2.1

21.73

1.3

18.85

0.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97

0.9

6946

1.1

12.76

0.7

18.45

0.9

饮料制造业

86

0.8

4174

0.7

14.77

0.9

18.02

0.9

造纸及纸制品业

264

2.5

8745

1.4

14.34

0.8

16.66

0.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55

0.5

1553

0.3

11.71

0.7

14.84

0.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6

0.1

2592

0.4

15.12

0.9

14.39

0.7

非金属矿采选业

273

2.6

13187

2.2

12.57

0.7

13.33

0.6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61

1.5

4876

0.8

5.35

0.3

7.38

0.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6

0.8

5137

0.8

39.27

2.3

6.00

0.3

家具制造业

182

1.7

4052

0.7

4.67

0.3

5.59

0.3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7

1.6

3236

0.5

6.71

0.4

4.67

0.2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0

0.3

864

0.1

1.43

0.1

3.60

0.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8

0.1

2015

0.3

3.51

0.2

3.14

0.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

0.0

1219

0.2

2.54

0.1

2.24

0.1

化学纤维制造业

9

0.1

424

0.1

0.78

0.0

0.97

0.0

其他采矿业

1

0.0

7

0.0

0.01

0.0

0.02

0.0

注:

表中阴影部分为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居前5的行业大类

   (四)从社会贡献看,中小工业企业在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并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是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

中小企业在扩大社会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新增就业人员,吸纳下岗职工方面已成为主要渠道。

2004年末,中小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达62.22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26万人.中小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81.7%。

2004年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97.06亿元,劳动、交纳的待业保险费达4.25亿元,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扩大了消费需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工业一直是构成全市财政和税收的主要部分,其中工业中小企业又是各项税收的主要来源,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各项税金总额为85.1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税金总量的比重达58.7%,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应交增值税为54.3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税金总量的比重达55.9%。

   我市中小企业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壮大,在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客观的看到,当前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从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看,经营管理整体水平依然不高。

许多中小企业都是由家族式的作坊发展而来的,在一些私营企业还存在着现代管理方式与传统家族式管理并存的局面。

经营管理整体水平不高,难以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接轨,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这种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制约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人才缺乏。

由于中小工业企业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常常难以留住管理和技术人才。

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职工素质低、人才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