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256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教学目的: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何谓“三农”问题及其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掌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教学重点: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教学难点:

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播放视频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为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促进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提出及地位

“三农”问题:

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其中,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村问题是保障,农业问题是基础。

农民的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200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党工作重心的又一次重大转移。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业基础地位脆弱,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然而,我国农业的现状就是:

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齐全,土地、水等资源短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不健全等。

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还未完善,农民市场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

我国农业依然是以粗放式发展方式为主。

所谓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是指在我国农业普遍存在的:

观念传统,工具简单,投入较少,技术落后,信息不畅,分工不细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

对土地的投入较少,而且投入中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占主要地位;影响农业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

这种农业经营方式是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相联系的。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多年来制约我们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日益明显。

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占用农村耕地,再加上滥砍滥伐所造成的土地沙漠化,作为农民的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也日益稀少,进一步加剧了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从而使农民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凸显。

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农民问题有:

农民人数较多,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较穷,农民较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较弱,土地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农民难于享受国民待遇。

3.农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

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

主要是指涉农的水利、交通、电力、通讯、仓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普遍落后,近些年来,水利帐欠的太多。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

一场大旱灾造成五省份耕地受灾面积1.11亿亩,饮水困难人数2212万人,西南五省因旱灾导致返贫人口达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350亿元。

类似事件一再警告我们,农田水利实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否则历史的悲剧还会重演。

(三)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命题的提出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的科学判断。

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源头。

2005年10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当代中国,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是在2003年1月7日至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

这个时期,中央已经认识了“三农”问题的突出,并把上“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会议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这种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即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到了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

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方针政策,努力解决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四方面的工作。

所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命题的提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进一步深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

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仅成功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彻底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差距还是很大。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正如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的那样,“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当中,最大的是城乡差距。

近几年由于中央实施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城乡差距才有所缩小,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党和国家作出不懈的努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等,这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

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恶化了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要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要下决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城乡结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消除制约我国内部需求增长的体制性障碍,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它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

目前,农村公共事业落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

这是一个包括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3.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多予、少取、放活”

“多予、少取、放活”,是党中央对新时期“三农”工作提出的重要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六字,言简意赅,意义非凡,“多予”是重点、“少取”是前提,“放活”是根本。

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

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

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

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

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

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

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五)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志。

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花大力气增强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六)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确保粮食稳产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亟待我们深入研究,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

我们要认识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为此,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纲要》中也指出: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二)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

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三)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过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

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五)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五、多渠道扩大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二)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和增收潜力

要努力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按照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物产业、旅游农业,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和增收空间。

2010年中央1号文件,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有专门的论述。

中央1号文件指出: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林下种养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三)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党和政府继续支持耗能少、污染低、效益高、就业容量大的乡镇企业发展。

以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引导,合理调整城乡和区域间的经济布局。

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按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和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资金、人才和项目合理向内地中小城市转移,为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和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创造条件。

(四)更加重视培养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在加强农业设施装备的同时,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近年来,农民老龄化已渐显端倪,不抓紧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农民,我国农业就将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

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创造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并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去,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

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五)要坚决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13212万人,人均月工资收入946元。

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大中城市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各项政策,完善对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服务。

要提高对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加强保障农民工在劳动合同、工资保障、职业安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家庭提供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六)成立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并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发展合作经济是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合作社,可以有效地促使低收入群体联合起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救助,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的实力,改变不利处境,创造共同富裕的生活。

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势在必走的路子。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七)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

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八)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

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

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

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

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结算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

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扩大销区粮食储备规模。

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做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总之,我们应该看到,人口总量大且农村人口比重高是我国的一大国情,改变这样的国情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直到今天的胡锦涛同志,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解决“三农”问题殚精竭虑。

经历了新中国60年的建设与发展,“三农”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始终要看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将是难以回避的事实。

因此,在当前我们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繁荣。

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的指引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必将有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思考题:

1.什么是“三农”?

我国“三农”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2.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是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方针是什么?

4.试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