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240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哪(né)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bà)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qián kūn)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搅,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

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

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

“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

”说着,举枪便刺。

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

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

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给打死了。

三太子一死,现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依仗权势,欺压别人,成为一方霸主。

________

②形容做了许多坏事情。

________

③形容波浪极大。

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

”这句话是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应该怎么定罪。

②哪吒用两件法宝“乾坤圈”和“风火轮”惩(chéng)治了夜叉和三太子。

③哪吒是想治一治作恶多端的东海龙王父子,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④东海龙王的儿子三太子原来是条小黑龙。

(3)读完短文,你对题目“哪吒闹海”中的“闹海”的理解是(   )

A. 在海里打闹                    

B. 在海里闹事                    

C. 在海里比武                    

D. 制服海里的霸王

(4)哪吒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

我国还有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它的作者是________(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5)我还知道的神话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称霸一方;作恶多端;滔天巨浪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3)D

(4)A;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斩妖除魔

(5)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日常学习中对成语的积累,根据题目所给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2)根据题目的内容,判断所给句子是否正确。

(3)“哪吒闹海”中的“闹海”是制服海里的霸王;

(4)《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根据你喜欢的人物写出原因即可;

(5)我国的神话故事很多,写出你还知道的神话故事。

故答案为:

(1)称霸一方;作恶多端;滔天巨浪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3)D

(4)A;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斩妖除魔;

(5)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成语的积累、阅读理解、名著作者等知识,注意平时的积累。

2.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找出描写刺猬是怎样把红枣偷走的语句。

(2)“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是因为_____

A. 刺猬爬树时比在地上活动时要费力。

B. 刺猬很勤劳,做事很努力。

C. 刺猬摇下了很多枣,很高兴,干劲儿很足。

(3)“聪明的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这样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它的________之情。

【答案】

(1)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C

(3)刺猬;喜爱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

(1)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C;(3)刺猬、喜爱。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

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

“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

“叽叽,谢谢!

   老屋说:

“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小小的声音”是________发出的。

(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________。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

A. 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B. 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 

【答案】

(1)老母鸡

(2)不耐烦了

(3)A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老母鸡;

(2)不耐烦了;(3)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的精神或品质。

4.课内阅读。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

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

“哦,是小猫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

“喵喵,谢谢!

(1)照样子,写词语。

(限写三个)

①很久很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自言自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完成填空。

一个活了________岁的、________变成黑窟窿、________破了洞、很久很久________的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________请求进入老屋________,安心________。

老屋答应小猫________。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答案】

(1)讨论讨论;打扫打扫;打扮打扮;一五一十;自由自在;多种多样

(2)一百多岁;窗户;门板;没人住;小猫;躲避暴风雨;睡觉;再站一个晚上

(3)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①给出的词语“很久很久”来看,是ABA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从②给出的词语“自言自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故答案为:

(1)讨论讨论、打扫打扫、打扮打扮、一五一十、自由自在、多种多样;

(2)一百多岁、窗户、门板、没人住、小猫、躲避暴风雨、睡觉、再站一个晚上;(3)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能力。

5.先预测,然后再读作家的原文。

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

我预测接下来情节是:

________(写大概内容)我这样预测的理由是:

________

我再读作家的原文:

   “你往哪儿跑啊?

   “我自己也不知道。

   “那就到我家来吧,我正需要一只狗替我看守鸡舍。

   “我愿意去,但我得告诉您:

我不会叫。

   “那更好。

会叫的狗会把贼吓跑的。

而你却不让他们听见,他们一靠近,你就叼住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行。

”狗说道。

   就这样,不会叫的狗找到了一个工作,它戴着锁链,每天都能喝上一大碗浓汤。

   对照作家的原文,我发现我的预测:

________

【答案】农民家里正好缺一个看家护院的狗,狗不太情愿的跟农民走了。

;农家院里都有狗看家,而狗真好碰上了一个家里没狗农民。

;与作家写的有一定的差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1)农民家里正好缺一个看家护院的狗,狗不太情愿的跟农民走了。

(2)农家院里都有狗看家,而狗真好碰上了一个家里没狗农民。

(3)与作家写的有一定的差距。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6.课内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

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

“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

“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

“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白求恩说:

“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1)课文的2-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________。

(   )

A. 白求恩是如何抢救伤员的。

B. 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

C. 白求恩如何在硝烟中帮助撤退伤员的经过。

(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出白求恩大夫________。

(  )(多选)

A. 临危不惧                           

B. 不考虑个人安危                           

C. 白求恩医术高明

(3)从文中划线部分可以读出(   )

A.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B. 白求恩很是生气。

C. 白求恩觉得阵地上没有什么危险。

【答案】

(1)B

(2)A,B,C

(3)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B;

(2)ABC;(3)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课内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①)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②),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③)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④)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A.美妙  B.美好  ________   ②A.吹过  B.拂过 ________

③A.雄壮  B.雄伟   ________   ④A.汇聚  B.聚集 ________

(2)短文的2-4自然段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具体写_______。

(  )

A. 拟人;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B. 比喻;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C. 拟人;风的声音、雨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读一读,火眼金睛地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读着这句,我发现:

用前面_______的词语做下文的_______,这样的方法用了两次,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能巧妙地突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

如果给这样的修辞手法起个名字,我会选(   )

A. 结尾;开头;排比                    

B. 结尾;开头;顶针                    

C. 开头;结尾;拟人

(4)这篇短文的_______是文章的总起句,即_______自然段是围绕着它来分述介绍的。

除此这外,2-4自然段的_______也是各段的总起句,因此这几个段落也同样是_______的结构。

(  )

A. 第1自然段;2-4;第1句;总起—分述

B. 第1自然段;2-4;最后一句;总起—分述

C. 第2自然段;3-4;第1句;总起—分述

【答案】

(1)A;B;B;A

(2)A

(3)A

(4)A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B;B;A;

(2)A;(3)A;(4)A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雨

   看,家家户户的窗户上挂起了丝织成的窗帘;无数的屋檐上泻落着瀑布;门前的积水也像小溪流淌似的,到处是雨——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且是一阵阵的,反倒使人觉得它多情。

它给忙碌了一春一夏的大地洗尘换装。

   雨还没停,太阳却从云层中钻出来了。

霎时,天空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

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多美啊!

抬头望去,天上的雨仿佛是节日的礼花,绚丽缤纷,而这些礼花很快落到了地上,没了。

渐渐地,礼花越来越小,最后终于没有了。

啊,雨停了。

   这时候,你就会呼吸到湿润的、沁人肺腑的秋天的空气,吸一口,你就会觉得凉爽异常。

天上的雨停了,路两边白杨树上还在滴答,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使劲摇门口的那棵白杨树,“哗哗”,好凉啊!

一颗颗明珠,被我摇下,落在脸上、身上、脖子里,倏地一下便不见了。

   我多么喜爱这秋天的雨呀!

那美丽晶莹的雨滴,那绚烂娇艳的礼花,那璀璨动人的明珠。

(1)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划线词语,并写出它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__   绚丽缤纷——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说明秋天的雨“璀璨动人”的语句。

(3)下列句子中为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门前的积水也像小溪流淌似的。

B. 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

C. 天上的雨仿佛是节日的礼花。

(4)短文围绕秋雨写了两种时候的景色,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这些语句中,你感到有趣的是:

________。

(摘录一句)

【答案】

(1)一刹那;五彩缤纷

(2)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

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C

(4)下雨时;雨停后;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霎时:

极短的时间,片刻。

绚丽缤纷:

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

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B:

把“太阳、雨滴”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C:

把“天上的雨”比作“节日的礼花”是比喻。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

(1)一刹那、五彩缤纷

(2)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

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C

(4)下雨时、雨停后、略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竞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zì)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庭绝对会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卑微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只有体积,没有精神。

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

卑微:

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

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________。

(3)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请写出来。

①第一个是设问句,第________自然段是这个设问的回答。

②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________

③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________

(4)你最喜欢哪句话,请抄下来。

(5)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案】

(1)zì;jí;卑微;单薄;tí

(2)模糊

(3)4;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刻苦奋进,严肃认真。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5)顾全大局,牺牲小部分,保存大部分。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卑微:

形容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也可形容官职小和对自己的谦称。

单薄:

指天冷时穿的衣服少而薄;谓力量薄弱,不充实。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和和睦睦”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