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14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docx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

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思品试卷

(2010年云南昆明)1.俗话说: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

”要建设一个团结的集体,需要我们(  )A

①各尽所能,发挥特长           ②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

③融入集体,奉献集体           ④张扬个性,以我为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2.图一中的小鸡和小鸭的对话启示我们(  )B

A.要敢于藐视对手

B.要全面认识自己

C.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缺点

D.要强调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

(2010年云南昆明)3.“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说明(  )D

A.学习方法是一成不变的

B.可以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

C.学习上没有真正有效、科学的方法

D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2010年云南昆明)4.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用生命的壮举写下了青春的誓言,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无私奉献、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行为表明(  )C

①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在于承担社会责任

②学生只需承担学习责任,不必承担其他责任

③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④道义上的责任最能体现人性的高贵和光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云南昆明)5.良好的竞争能激发我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不正当的竞争却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有(  )A

①为了超越别人,在考场上作弊

②在篮球比赛中单打独斗,过分突出自己的能力

③在竞争中有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和团结互助精神

④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偷拿他人的学习资料,使他人无法学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6.我国公民的价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价格尊严的是(  )D

A.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

B.盗用、假冒他人姓名进行非法活动

C.偷拍他人的生活照片并发布在网上

D.学校把获奖学生的照片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栏中

(2010年云南昆明)7.漫画《地沟油》(图2)中的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  )B

A.价格尊严权和受教育权

B.知悉真情权和安全保障权

C.隐私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

D.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2010年云南昆明)8.在现代生活中,免费公园、无人售票公交车、街头阅报栏、公用电话亭、开放的健身设施、公用自行车等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既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  )C

A.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B.提升公民社会公德水准关键在于完善社会规则

C.享受公共服务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

D.爱护公共环境和维护公共设施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2010年云南昆明)9.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这表明(  )B

①他情系祖国,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

②他有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崇高理想

③要为祖国做贡献,就不能实现个人利益

④他有求真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10.昆明市一位普通农民张正祥,屡次身陷困境,仍坚持信念,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家庭乃至生命,26年义务守护滇池环境。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  )A

A.每个人都应主动保护环境和社会责任

B.只要承担社会责任就会付出学生的代价

C.保护滇池环境只能依靠国家有关部门

D.生命只有一次,应该把个人生命自得高于一切

(2010年云南昆明)11.60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增加77倍,人均辆生产总值增长32.4倍,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5倍,外汇储备增加近14000倍。

这表明我国(  )C

A.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已经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

(2010年云南昆明)12.2009年10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一成果必定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经济的发展。

这表明(  )B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创新只表现在超级计算机领域

③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的科技实力从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没有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13.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

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已达72711所,在校生3450.3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35万人,比1950年校长886倍,这表明(  )A

A.我国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B.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C.我国已彻底消除各民族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D.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清炖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2010年云南昆明)14.上海世博会云南馆心“七彩云南,和谐城乡”为主题,通过“云南神韵”、“村寨秀色”、“泼水互动”等板块,以及普洱茶艺、少数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体现了云南(  )D

①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

②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昂扬身上的精神风貌

③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15.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新修改的选举法使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

这表明(  )C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消除了城乡差别

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C.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保障城乡居民的平等选举权利

D.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维护城乡居民的平等社会地位

(2010年云南昆明)16.在2009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出现了“躲猫猫”、“钓鱼执法”等一系列网络流行词,这些词语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更能体现出网络民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监督力量。

由此可见,我国(  )D

A.公民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B.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问题

C.已经建立起最为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

D.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利

(2010年云南昆明)17.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本国GDP的比重高于15%,而我国不到3%。

因此(  )A

A.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B.文化在我国尚不能成为国家的软实力

C.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民族繁荣和国家强盛,只能靠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

(2010年云南昆明)18.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应具备各种品格:

蜜蜂的勤勉、小草的奉献、青松的顽强、耕牛的拓荒、骏马的争先,即要(  )B

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奉献社会     ②直面挫折,磨砺坚强意志

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④开拓创新,不甘落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19.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吸毒违法,贩毒有罪。

这告诉人们(  )D

A.违法与犯罪是一回事

B.吸毒和贩毒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C.大错不要犯,犯了要坐牢,犯点小错无所谓

D.知道法律规定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010年云南昆明)20.“毒祸猛于虎”、对吸毒危害性的正确认识是(  )C

①吸食一两次毒品不会成瘾

②吸毒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

③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危及国家和民族

④吸毒贻害后代,是艾滋病的“温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0年云南昆明)21.【案例分析】

自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看了那本“小黄书”后,小磊就整日沉浸在书中荒诞离奇的情节里。

刚开始,他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他渐渐厌学,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大家在集体活动中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小磊开始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快乐,很快结识到一些“朋友”。

在“朋友”的“开导”下,他开始逃课,夜不归宿;为了能有足够的钱上网,他开始向低年级的同学敲诈勒索;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他开始吃“摇头丸”。

他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能说置若罔闻,越陷越深,最重发展到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

(1)小磊的行为演变过程告诉了我们的哪些道理?

(4分)

【成长感言】小磊在日记中写道:

对于清朗诱惑,如果在第一次没有拒绝,第二次那更不容易拒绝;只有坚决拒绝“第一次”,才能避免“第二次”、“第三次”,才能避免无限的悔恨……

(2)结合小磊的行为演变过程,请谈谈如何做到坚决拒绝“第一次”?

(5分)

【校园论坛】学校团委开展了以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论坛活动。

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  青少年要远离犯罪,健康成长,主要靠良好的社会环境。

观点二  青少年要远离犯罪,健康成长,主要靠自己的个人努力。

(3)针对以上两种观点,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4分)

答案:

(1)不良诱惑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1分)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矫治,(1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1分)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1分)

(2)小磊要用科学的观点、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拒绝清朗诱惑。

(2分)具体做法是: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1分)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远离低级趣味;(1分)及时矫治不良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发展为违法犯罪。

(1分)

(3)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既要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要靠个人的努力,(2分)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立法,加强对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的保护。

(1分)青少年只有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增强法制观念,纠正不良行为,才能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1分)

(2010年云南昆明)22.(14分)

【故事新编】三个和尚挑水吃的硌家喻户晓。

有一位经济学家在一次演讲中新编了这个故事:

有两座离很远的庙,每座庙里各有三个和尚,都面临着没有吃的局面。

为此,第一个庙的和尚搞了“机制创新”,发明了接力挑水法,天天水都吃不完。

第二座庙的和尚进行了“管理创新”,制订新的庙规,谁挑的水多,晚上吃饭时多加一道菜;谁挑的水少,晚上吃饭时就没有菜。

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挑水,水也吃不完。

(1)结合故事中“机制创新”的具体做法,谈谈你对合作与公平的认识。

(4分)

【出谋划策】某国有企业职工抱怨自己“干得多,挣得少”。

而另一些人却“干得少,挣得多”。

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导致广大员工缺乏积极性,工作相互推诿,人才不断流失,企业效益连年下滑……

(2)结合故事中“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运用所学知识,为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并说明理由。

(5分)

【各抒己见】(3)有的同学认为:

当前,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不大;还有的同学认为:

中学生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多大用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5分)

答案:

(1)故事中“机制创新”的接力挑水法是一种良好的合作。

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