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docx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
做好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学校层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所要做的重要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将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一、课后服务时间
1.四点半服务。
一般从每天下午放学后开始,夏令时段(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8:
00,非夏令时段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7:
30,主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作业辅导等。
如个别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经家长提出申请学下审核后可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2.午托服务。
上午放学起小学部开展1课时的午托服务,主要用于作业辅导、自主阅读、午间休息等。
3.晚托服务。
初中部周日至周五设晚自习(一般安排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晚于20:
30结束)提供作业辅导、自主阅读、自学指导等服务。
4.假期托管服务。
学校提供初中周日及全校性寒假暑假托管服务,充分利用内厝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和学校现有场地和器材、设施举办特色项目活动,提供科普活动、游戏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阅读指导、作业辅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个别辅导与答疑等服务。
以上如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二、课后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服务主要内容是安排学生做作业、写字、诵读、劳动、体育、音乐、美术及棋类活动,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类校园活动。
三、课后服务要求
1.加强宣传。
进一步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引导家长深刻认识普及课后看护工作的意义。
2.及时整改。
及时总结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做好自查自检工作。
3.常态检查。
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切实提高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
4.提质增效。
做好课内教学与课后服务内容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后看护质量,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的“服务”定位,切实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
四、保障措施
1.构建新的学科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不断完善各学科常规管理制度,尤其是作业设计与布置。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科常规管理制度,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明确各科、各年级段的阶段目标,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2.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落实大课间活动。
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学校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学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10小时有质量的睡眠。
课间和午间不得占用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集中上课。
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开齐开足各科课程。
在计划课程饱和、学生活动时间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发展以及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科学设置学校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丰富、充实课后延时服务内容。
教师要认真备课,上好每堂课,决不擅自调课,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学校批准备案。
学校将组织人员不定期抽查各学校教师上课情况。
4.优化作业设计,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学校制定统一的“双减”标准,特别是家庭作业,原则上要求一、二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三、四、五、六年级作业要适当,尽量在60分钟内完成,七、八、九年级不超过90分钟,且作业必须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作业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分层布置,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负责协调控制各科作业总量,并进行校内公示。
5.改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改力度,搞好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搞课外延伸(补课),确保“双减”不减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意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
(2)学校继续推行和完善教学质量目标驱动制和德育导师制,建立四级跟踪管理机制,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后进生生跟踪,建立好后进生跟踪档案,制订补差方案,努力做好转差工作。
同时做好培优工作,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学校要充分发挥各类教科研骨干在校内外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在不同的范围内做好专题讲座,上好示范课,研究课,通过师徒同上一堂课,开展“同上一堂好课”的研究活动。
6.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校要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通过品德课、晨会课以及平时的校园生活,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并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做好档案记录。
同时扩大宣传阵地,充分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双减”的执行力。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爱护每一个学生,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指出缺点和不足,不得讽刺挖苦、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把“双减”工作与禁止教师“有偿家教”等师德师风教育结合起来。
8.坚持以学定考,优化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排名,不公布成绩,确实减轻学生压力。
优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采取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实施方案
一、作业布置原则
1.因材施策。
教师要细心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要针对学生的才能和书写等因素把作业划分为“必做、鼓励做和选做”三个层次。
2.激趣创新。
减轻学生过重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独立性、责任心、创新精神。
要避免因作业过多或难度过大而出现的搪塞、抄袭问题。
3.合理布置。
掌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严禁教师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
4.遵法守规。
严禁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短信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布置家庭作业。
5.亲批亲改。
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二、作业布置基本要求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思考,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准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才能。
切实削减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细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才能、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水平的作业。
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
增强作业形式的新颖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制造力。
1.统筹确定作业量。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应严格依据新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分层筛选,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下年段行政、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等协调本班作业总量,下年段行政、班主任负责与各学科老师交流,各学科老师相互协调,教务处按周课表统筹确定每天布置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并细化到每天的各学科。
2.精选作业内容。
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必须坚持研究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备标准性和启发性,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功课目标要求,仔细精选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育创新能力。
3.科学设计作业形式。
丰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除布置确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应增强作业形式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既要有练习型、基础型作业,也要有拓展型、创造型作业。
除书面作业外,要鼓励编制口语社交作业、综合实践作业、试验操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4.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把作业形式划分为“必做作业+鼓励性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5.建立教师“先做作业制度”。
但凡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
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
6.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不允许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或罚写、罚抄等形式惩罚学生。
三、作业批改要求
1.教师要仔细、准时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鼓励教师对部分学生作业进行面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师不得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2.加强作业批改规范。
要依据学科作业特点,做到逐题批改,避免漏批、错批。
批改符号要规范,要有级別、时间以及鼓励性和指导性批语。
在批改作业时不许使用羞辱性、讽刺性语言或符号。
3.加强对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要深入分析学生作业的过程体现,研究、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致错原因,为作业讲评和学习改良积累资料。
(1)重视作业批改的准时性。
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准时、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用富有鼓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育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当督促学生订正,并加强针对性指导。
四、作业的掌握与审核
1.控制作业总量。
要控制作业总量,突出重点,精选精练,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
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要提高课堂效率,不准留课下书面作业。
初中双休日作业总量不超过4小时,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其余学科作业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作业数量:
语文作业每篇课文一次;作文每周一篇,备课组统一命题;周记每周一篇;数学、英语每周作业3次;物理、化学每周作业2次。
对各学科作业总量,下年段行政、班主任应进行调控,教务处应经常组织随机检查。
2.审核作业设计。
要通过课堂检测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或者设置必做与选做两种类型。
要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学习存在什么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要从不同学科特点出发,设计可操作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作业形式,也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参与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完成后,同学科的老师要互做、互评。
在此基础上实行提前审核制度,即任课教师提前将作业设计交教研组长审核,通过个人设计、同行互阅、组长审核,把好作业质量关。
五、保障机制
1.建立规范。
要建立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规范和检査考核制度。
学校要把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为教学常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常规制度,明确检查考核要求,让教师教学、学校检查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督查。
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督查与指导。
每月、每学期都要由教研组、年级部组织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互阅,由教务处组织对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检查考核。
互阅、考核情况应有文字记载并向教师公布。
3.作业展评。
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作业展评活动。
学校召开家长会时,应把上次家长会以来的所有学生全部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分类摆放,让家长了解这段时间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评改作业的情况。
以此推动全校学生整体作业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布置与批改作业水平,给教师搭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4.作业考核。
学校要建立作业考核专项制度,要组织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专项评比。
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检查结果将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以此促进全体教师自觉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
中学落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实施方案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
鼓励音乐、美术、体育、校本及综合实践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
增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作业布置原则
1.因材施策。
教师要精心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和书写等因素把作业划分为二至三个层次。
2.激趣创新。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性、责任心、创新精神。
要避免因作业过多或难度过大而出现的敷衍,抄袭问题。
3.合理布时。
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严禁教师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
4.遵法守规。
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方式布置家庭作业。
5.亲批亲改。
教师必须亲自批改全部书面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二、作业布置基本要求
1.统筹确定作业量。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应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分层筛选,不布置重复性作业,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班主任负责与各学科老师沟通,各学科老师相互协调,统筹确定每天布置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
2.精选作业内容。
学校各学科备课组必须坚持研究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科学设计作业形式。
丰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除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应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既要有练习型、准备型作业,也要有扩展型、创造型作业。
除书面作业外,要鼓励编制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4.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把作业形式划分为“必做作业十鼓励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5.建立教师“先做作业”制度。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
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
6.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不允许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或罚写、罚抄等形式惩罚学生。
三、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
学校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
教务处定期抽查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加强作业总量监控。
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我校结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强化管理制度、跟进管理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通过加强校本教研、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从而实现“优质、高效、轻负”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学校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减负”的文件精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中提出的30条具体措施,探索管理新方法,细抓严管。
做好“减负”重要性的宣传工作,通过家校联合,发挥家庭、社会监督作用,学校从规范办学行为入手,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课堂实效性和效率;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层次化、弹性化的作业选择,提高作业质量;减少考试次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自由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组织保障
为把“双减”工作落实到位,我校特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XXX、XXX、XXX。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亲自抓,以党建引领“双减”工作,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所以成员密切配合把工作抓实抓细。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学规范学生作息时间。
1、规范学生作息、学习时间:
根据季节、交通等因素科学安排学生到校时间,上午到校时间为7:
50-8:
00点,上课时间一律不得早于8:
00;下午上课时间夏季为2:
30(5月1日-9月30日)、冬季为2:
10(10月1日-4月30日),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前不安排统一组织晨读、晨诵或其他教育教学活动。
2、规范学生在校时间,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参加课后服务的除外)。
在符合总量规定的前提下,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及大课间活动,落实“无体育”不教育的理念。
(二)科学规范学生作业。
1、合理设计作业内容:
一是设计层次性作业。
学校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性,结合学段、学科特点,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要精心选择、量身定制、弹性设计,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量及作业层次。
严禁布置机械重复及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二是设计多样性作业。
教师可根据年段、学科目标的不同要求,尝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补充性作业等多样化作业,如科技制作、种植养殖、资料查阅、家务劳动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力、创造力、学习力及实践力。
2、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学校要加强对作业布置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3、认真调研科学引导:
学校要及时开展学生作业负担真实情况调研,帮助教师精准预估完成作业时间总量;落实备案作业的检查和抽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科学性;引导家长不给学生布置额外作业,对个别学科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开展针对性辅导。
(三)规范教学管理。
1、规范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开齐开好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学情、教材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足额授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坚持“一科一辅”。
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或捆绑购买任何教辅材料及报刊杂志,不得让其他单位和个人进入学校宣传、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学校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以外,不允许再订任何教辅材料。
3、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一、二年级每学期只进行一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不超过两次统一考试。
5、制定多元评价体系。
学校要积极探索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我校利用《我能行我真行评价手册》多角度评价学生。
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评价时,将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
实施多元评价使学生能客观全面的了解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是解决以往存在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将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让那些家长无法及时接送、在家无人照料且自愿参加的本校学生全部能够接受这项服务。
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服务群体需要。
学校可以利用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场等教育资源,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见阳光、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兴趣。
还可以用部分时间完成课后作业和教师答疑,这样孩子回家后的作业量就大幅减少,既有利于保证睡觉时间,也能够减轻家长的负担,更直接减少了学生课外培训的负担。
四、监督检查
成立“双减”工作监督小组,明确校长为学校落实减负工作第一责任人,把减负责任逐级分解到各班、科任老师,力求职责明确、部署周密,切实将减负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坚持检查和监督,学校教务处通过日常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单(家庭作业)和学生课堂作业本,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每月集中检查一次课堂作业、调查学生家庭作业量,并进行总结,对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及教师进行表扬,对有待改进的地方及时作出反馈,提出建设性地改进建议。
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常规考核,也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