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国物流市场最新调查报告.doc
《第三次中国物流市场最新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中国物流市场最新调查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物流市场最新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掌握供需情况,中国仓储协会于2001年2月至4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调查范围覆盖全国生产、商业和储运及物流企业,通过邮寄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2000家,回收答卷230份,(其中,有效答卷219份其中生产企业问卷74份,商业企业问卷46份,供给问卷89份)。
物流需求市场分析
一、企业基本信息。
为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根据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企业性质及行业性质,对问卷样本进行了合理分配。
根据问卷对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87%的商业企业的经营品种集中在L万至10万种之间,7%的零售企业商品品种超过10万种。
经营产品呈多样化,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存置成本,需要对多类型货物在存储上加以区分,物流对象的复杂化也给物流经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生产企业中,43%的企业销售范围在全国范围,57%的生产企业销售范围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需要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支持。
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生产企业的地域覆盖范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要求物流执行机构认识到跨地域作业能力必须不断提高。
二、物流运作现状。
1.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调查表明:
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期为20天,生产企业成品平均库存期为5L天,商业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34天,基本说明了我国商品在库时间长、周转馒的现状。
2.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非常成本有所上升。
调查表明,生产、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货损率都高于2%,不良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配送的及时性和一致性是客户创造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目前工商企业的配送及时率低于90%,有待于提高。
横向来比,商业企业的作业过程略微优于工业企业,与协会上次调查结果相似。
三、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调查表明,不同行业的物流量和物流费用差异较大。
生产企业原料平均运量为9.7万吨,平均运费为574.8万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3.75%和6.69%;原料仓储面积为3.7万平方米,仓储费用为293万元,同比分别上升6.22%和1.7%,原料质检和包装费用较去年略微有所上升。
在生产企业成品物流中,运量为83.8万吨,增长19.74%,运费为5502.8万元,增长17.9%,仓储面积为14.38万平方米,仓储费用为2150万元,包装费用为1802万元。
在商业企业销售物流中,平均年周转量为11.7万吨,平均年运费为49.1万元,仓储面积为1.15万平方米,仓储费用为57万元。
今年,根据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物流进行预计,生产企业的原料物流量和成品物流量会有10~20%的增长,商业企业有12%的增长。
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平均物流量相近,但物流费用支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供应物流一般都由生产企业来承担,物流从业者要把握这一特征。
总体来看,物流量的增长率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说明物流业的成长性较好。
四、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71%;第三方占21%。
2.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21%是第三方,36%是采用两种形式。
与协会第二次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方全部代理的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
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的企业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二)目前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集中于传统项目。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
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高增值、综合性服务未出水面。
(三)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1.对3PL物流和自理物流的满意度,已形成明显差距。
2.运作质量和物流信息成为企业对现行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3.不同运作主体作业表现行业差别明显。
通过行业与企业对现行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的相关分析可知,家电和日化等行业对自理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是专业物流公司未来目标市场;日化、食品和家电等行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专业物流公司进入该行业的难度较大,但其物流量大、代理比例低,也说明其潜力很大。
(四)新物流商的选择。
1.新的物流代理商依然是企业"不变"的选择。
调查表明,在调查企业中有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根据目前企业物流执行主体的现状,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自理物流将转交第三方物流运作,另一方面说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物流供求关系极不稳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市场机会广阔且变数较大。
2.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代理商的行业分析。
3.需求市场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内容。
4.选择新型物流代理商最主要的标准。
调查表明,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作业质量,其次是综合物流满足能力,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
商业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也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
说明企业已经在意识上开始重视物流能力的问题,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物流供给市场分析
一、样本企业构成。
二、物流供给能力。
此次调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物流供给企业,仍然以手工作业或半机械、半手工作业为主,企业员工数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
与协会上次调查相比,企业员工规模上升,物流从业人员的增长,又说明物流业规模和供给能力在逐步增长。
根据物流设施设备的保有量计算出的物流作业能力分别为,公路年运力18万吨公里,最大周转量为1.8万吨;铁路年运力6万吨公里,最大周转量为O.6万吨;仓储能力4.7万平米;搬运和输送能力处于半机械化水平。
从上述数据来看,现有物流供给能力要大于物流市场需求。
物流供给企业规模较小,供给企业运输能力要远远小于需求企业运输需求规模,能力分散,规模集成度较低,未形成大流通格局。
仓储供给能力略微剩余。
三、物流服务水平。
1.物流供给企业作业能力末保持足够的优势,供需难以平衡。
物流作业质量是企业选择新的物流商的首要标准,与物流需求企业相比单据准确率和运输及时率略低,供需难以平衡。
2.物流设施设备总量过剩,结构失调。
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供给企业,敞车与厢式车的拥有比例为15比2.6,厢式车保有比例太低,难以满足目前我国工商企业运输过程安全、环保的需求;其次冷藏车拥有量不足车数总量的千分之一难以供应城镇居民日常生鲜食品的配送需求。
搬运设备以手工叉车为主,机械化程度太低。
3.物流设施利用率低,物流供给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成本的降低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
4.物流信息系统--竞争力的"瓶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也是需求企业考量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又是信息系统优越性的重要衡量特征,从上图可以看出业务功能不完善,远程通信能力低,缺乏必要的决策功能。
5.未来计划向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项目。
未来物流服务内容物流市场需求分析--设施设备
一、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设施保有情况。
(一)设施设备保有率高。
(二)物流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1.运输设施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的主要原因,是数量不足、不符合客户的特定需求、接近使用寿命。
与去年的调研相比,环境和技术装置导致的原因有所上升。
2.搬运设施不满足作业需求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数量不足、不符合客户的特定需求、接近使用寿命及运行成本太高。
与去年相比,数量不足引起该情况的比例有所上升。
3.仓库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依次是数量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客户的特定需求、库房老化。
与去年调查结果相比,不能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比例有所上升。
根据以上调查:
(一)物流设施总量不足与利用率低下并存,说明利用不均匀,有可能是时间上或空间上的不均;
(二)技术装置落后;(三)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四)不能满足客户特定需求是物流设施设备不能有效满足作业要求的障碍之一,说明日前设施设备缺乏有效的差异化,存在功能缺陷。
二、未来1一3年内,各类型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需求调研。
1.各类设施需求旺盛。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购买汽车和计算机,购建仓库、装卸设备的需求依次全部增量。
2.仓库的需求类型,是低成本或高容量。
根据有添置或改造仓库需求的工商企业在选择添置或改造的各类型仓库数量占总选数量的比例,反映出企业对不同库房的需求比例,表明仓库需求中平房库和立体库的需求比例最大,而楼房库的需求比往年降低7个百分点,表明低成本或高容量仓库是未来仓库设施需求市场的主流。
同时冷藏库的需求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给低温物流"升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