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0060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精彩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2.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1/200

3.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B.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C.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D.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4.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ABCD

5.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6.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YYRr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

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9.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亲均为色盲,母亲色觉正常,预计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男女色盲概率分别是

A.100%,100% B.50%,50%  C.50%,0 D.0,0

10.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

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

C.伴性遗传都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

D.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1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所在的物质表述正确的是:

()

A.DNA、RNA、RNA       B.RNA、DNA、RNA

C.蛋白质、DNA、RNA       D.RNA、RNA、DNA

12.在一个标准双链DNA分子中,含有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

A.15%B.30%C.35%D.70%

13.青蛙的精卵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C.卵细胞形成受精膜D.精核与卵细胞核结合

14.遗传信息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D.核苷酸

15.组成mRNA分子的4种核苷酸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A.16B.32C.46D.64

16.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17.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UAC,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GUA)B.组氨酸(CAU)

18.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少无毒R型②多无毒R型③少有毒S型④多有毒S型

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

19.DNA复制所需的基本条件是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RNA、DNA、ATP和酶

C.模板、温度、能量和酶D.DNA、脱氧核糖、能量和酶

20.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

A.60B.80C.120D.180

21.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

A.390个B.195个C.65个D.260个

22.下图中,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ABCD

23.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

(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1/m、n    C.m、1      D.1、n

24.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

25.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D.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

26.右面为DNA转录过程中一段示意图,此段中共有几种核苷酸

A.4种B.5种C.6种D.8种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

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

28.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已知蚕豆细胞一个有丝分裂周期是20小时。

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29.在下列系谱中,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显性遗传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Y染色体遗传

30.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着丝点数目不同

31.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3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使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B.受精作用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C.受精作用使后代染色体数目加倍D.受精作用对生物的变异具有重要作用

33.若用DNA酶处理S型肺炎双球菌,再使其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一起感染

小鼠,结果是

A.小鼠不死亡              B.小鼠死亡

C.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S型活菌     D.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S型菌的DNA

34.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含有

A.特定的碱基种类B.特定的核昔酸种类

35.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昔酸

36.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

A.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B.碱基发生替换改变,

C.缺失一小段DNAD.染色体缺失

37用基因型为AaBb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可培育出

纯合体植株的种数是

A.2种B.4种C.6种D.8种

38.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

 

ABCD

39.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40.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内容有:

()

①物种多样性  ②种群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基因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

A.30%、20%B.45%、55% C.50%、50%   D.55%、45%

42.一株黄玉米与一株白玉米互相授粉,比较这两个植株结出的种子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结果是()

A.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不相同B.胚的基因型不相同,胚乳的相同

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相同

43.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环境条件的变化D.染色体变异

44.下列关于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

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

45.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能产生能育的后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加倍

46.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用其花粉培养的植株是()

A二倍体B.六倍体C.三倍体D.单倍体

47.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

48.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A.RR:

rr=1:

1B.RR:

rr=3:

1C.Rr:

rr=1:

1D.RR:

Rr:

rr=1:

2:

1

49.羊和牛吃同样的草料喝同质的水可羊肉和牛肉味道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羊和牛的()

A.蛋白质结构不同B.染色体数目不同

C.消化能力不同D.不同的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50.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性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

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此病的孩子。

以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的男子再婚,问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的几率是()

A.1/25B.1/5C.1/100D.1/625

51.下列有关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是()

A.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52.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

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

B.病毒的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

C.选择作用,是对疫苗具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

D.由于生殖隔离形成

5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5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类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B.36%、64%C.57%、43%D.60%、40%

55.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是

A、毛桃B、光桃C、1/3概率为毛桃D、1/3概率为光桃

56.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B、1/6C、1/8D、1/16

57.右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D.卵细胞

58.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4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条。

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A、61B、62C、63D、64

59、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

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A、AB、ab、ab、ABB、AB、aB、aB、ABC、AB、Ab、aB、abD、aB、aB、ab、ab

60.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

A.减数分裂过程中B.有丝分裂过程中C.受精作用过程中D.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

6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指

A.DNA分子的片段联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DNA分子的一条链D.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62.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

A、把生物进行分类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D、用进废退

6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基因组的整体序列,其序列是指

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D.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64.把小白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m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小白兔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A.小白兔的RNA能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B.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C.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D.小白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能进入大肠杆菌

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C、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66.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7.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

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

68.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2、填空题

69.某农场牧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的羊。

已知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既有白羊,也有黑羊。

请分析回答:

(1)上述羊毛的黑色和白色中,显性性状的毛色为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只白羊的基因型是------,它们生下的小羊的基因型可能是------------(3)两只白羊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白羊和黑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两只白羊再生一只黑色母羊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白色

(2)AaAA或Aa或aa

(3)性状分离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4)1/8/

70.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条。

(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4)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5)B图细胞中四分体有个,DNA分子有个。

(1)4

(2)BD(3)ABC(4)AD(5)2,8

71.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

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部位。

(2)图中1表示,3表示。

(3)如果合成的4共有15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

有个碱基,合成该肽链共需个氨基酸。

(1)翻译,细胞质(或核糖体);

(2)(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

(3)906,151;

72.右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纠正该图的错误:

▲。

(2)2的名称叫▲。

(3)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A.1和2B.2和3

C.3和4D.5和6

(4)DNA复制的原料是▲,复制的方式是▲。

(5)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

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1)脱氧核糖方向应相反(或脱氧核苷酸链应反向平行排列)

(2)脱氧核糖(3)C(4)脱氧核糖核苷酸半保留复制(5)C

73.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和。

(3)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和。

(4)丙细胞中含有条染色单体。

(1)4

(2)甲丙(3)甲乙(4)0

74.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B是,G属于糖类,该糖是,F是。

(2)A与C可能的两种数目比例关系是:

和。

(3)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

(4)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填字母)

75.

(1)蛋白质脱氧核糖(答五碳糖不给分)含氮碱基

(2)1:

11:

2

(3)D是有遗传效应的C的片段 (4)E

5.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

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

请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储藏营养物质的细胞基因型为,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1)DdRrDR、Dr、dR、dr秋水仙素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Ddrr

(3)多代自交(“连续自交”)基因频率

76.(11分)甲图为XY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

-1、

-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如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裂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EeXbD的精子,则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

2、假设一个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中的两个DNA,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3、若甲图表示人类部分基因,则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图中的片段,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上图中的片段。

4、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物。

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

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的特点的缘故.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所致,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

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每空1分共11分

1、EEeXbD、eYad、eYad

2、50%、100%

3、

-2片段、有、

片段

4、

(1)取根尖分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

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否则为基因突变所致(2分)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刀板雌、雄相交。

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

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2分)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

.

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2分)

77、(6分)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其工具酶是和,

(6分)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DNA重组技术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78.(8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注:

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