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9594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docx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评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内层火焰最明亮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稍有黑烟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刚熄灭蜡烛时,烛芯有一缕白雾飘出

2.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

“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

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D.解释与结论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B.日本核电站工作人员给核电机组注水降温

C.炼油厂蒸馏原油获得汽油、煤油等产品

D.露置于空气中的铁片表面逐渐出现红棕色

4.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4g氯化钠

B.硫酸洒在试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清洗

C.倾倒液体时要将瓶盖正放在桌面上,标签朝着手心

D.测溶液pH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

5.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硫酸铜检验水D.氮气用作保护气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加入过量CaCl2溶液

C

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区别K2SO4和(NH4)2SO4溶液

各取少量分别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8.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用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四组物质,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二、填空题

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10.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有些块状药品要用_________夹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____________,固体_________.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_________.玻璃仪器清洗后,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_________才算干净.

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漏斗的末端要____________。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相同。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12.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______(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__;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要求填空:

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在1.013千帕时,氢气在-252.4℃变成无色的液体,在-259.1℃时,能变为雪状的固体。

它难溶于水。

氢气能填充气球,它是最轻的气体。

但是氢气遇火时会燃烧,所以大型的气球都改用不会燃烧的氦气填充。

氢气燃烧时,跟氧气化合生成水。

氢气还能跟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氢(HCl)气体。

(1)物理性质:

______颜色、______气味、熔点(1.013千帕时):

__________、沸点:

(1.013千帕时)______、溶解性________(填溶解能力大或小)、密度(与空气相比)________。

(2)化学性质:

(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14.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酸B.碱C.盐D.氧化物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解

(3)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15.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

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0.3mg•L-1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

(4)长期饮用蒸馏水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三、计算题

16.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

(2)根据碘盐的食用方法和贮存指南,可推知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______

(3)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kg碘盐中至少应加入碘酸钾多少毫克?

(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解析】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层火焰最明亮,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稍有黑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刚熄灭蜡烛时,烛芯有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2.B【解析】根据题意,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

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

A、“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建立假设,故选项错误。

B、“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

C、“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结得出论,故选项错误。

3.D【解析】A、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的过程中可观察到析出沉淀,这是因为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小,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盐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日本核电站工作人员给核电机组注水降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炼油厂蒸馏原油获得汽油、煤油等产品的过程中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露置于空气中的铁片表面逐渐出现红棕色的过程中铁片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A【解析】A、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所以可以称量5.4g氯化钠,故A正确;

B、硫酸洒在试验台上要立即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故B错;

C、倾倒液体时要将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故C错;

D、测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值,故D错。

5.A【解析】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热。

故选项A正确;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供给呼吸。

故选项B错误;

C、硫酸铜遇到水会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变成蓝色,因此可以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水,故选项C错误。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项D错误。

6.A【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7.C【解析】A、CuCl2、FeCl2溶液均能与过量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过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种气体,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

D、K2SO4和(NH4)2SO4溶液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错误。

8.A【解析】①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②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故不可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

9.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

10.镊子,1~2mL,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外焰、内焰,成股流下.

【解析】块状固体药品要用镊子夹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玻璃仪器清洗后,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成股流下,则已干净。

11.

(1)紧贴烧杯内壁;

(2)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3)偏大

【解析】

(1)实验中漏斗的末端要紧贴烧杯内壁,以防止液体溅出;

(2)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量,根据影响生成浑浊物量的因素可知,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相同。

(3)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相当于稀释了白醋,则会使白醋的酸性变弱,由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偏大。

故填:

偏大。

12.

(1)石油

(2)氮(3)化学

(4)氧气取样,灼烧,看塑料是否熔化

【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石油.故填:

石油.

(2)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故填:

氮.

(3)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

化学.

(4)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所以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防止食品发生氧化而变质;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是:

取样,灼烧,看塑料是否熔化.

13.

(1)没有;没有;-259.1℃;-252.4℃;难溶;密度比空气小

(2)氢气+氧气====水,氢气+氯气=====氯化氢

【解析】

(1)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在1.013千帕时,氢气在-252.4℃变成无色的液体,在-259.1℃时,能变为雪状的固体。

它难溶于水;

(2)氢气燃烧时,跟氧气化合生成水。

;氢气还能跟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氢(HCl)气体。

14.

(1)C

(2)AC(3)80;35%(4)H2O碱

【解析】

(1)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贮存硝酸铵时,应该防潮、防晒,说明硝酸铵易溶于水,热稳定性差.

(3)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2+1×4+16×3=80,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5%.

(4)由NH4NO3+NaOH=NaNO3+NH3↑+X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是水.

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15.

(1)物理

(2)混合物(3)蒸馏防止暴沸(4)不利于

【解析】

(1)由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可知二者的区别是:

该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由图中信息可知,感官指标通常指的是物质的异味、臭味等,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

物理;

(2)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

混合物;

(3)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4)蒸馏水不含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故长期饮用对人体不利;故答案为:

不利于.

16.

(1)混合物;元素;

(2)受热易分解;(3)39:

127;59.4%;(4)33.7mg

【解析】

(1)食用“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属于混合物;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根据加碘盐图中标签信息,勿长时间炖炒、避光、避热等,可得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受热易分解或受热不稳定.

(3)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39:

127.

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59.4%.

(4)1Kg食盐中含碘元素20mg~30mg,需KIO3的质量最少为20mg÷59.4%≈33.7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