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95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x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

第13课《我能行》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我能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中的第一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保持信心,积极寻找学习方法,努力克服学业困难,迎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

《我能行》一课分为“‘大拇哥’送给你和我”“我哪里还不行呢”“我也能行”和“谁会真的行呢?

”四个栏目和《咪咪学本领》绘本故事。

前两个栏目为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有自信心。

同时,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同伴优点,学会欣赏他人,为下一个课时做铺垫,并最终落实《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从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以及“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等要求。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两年的学习,能初步认识自己的优点,也初步了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有些同学仍然会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尝试改变;有些学生尽管很努力,但依然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结果,自信心受挫。

因此,本课的学习十分必要。

根据二年级学生爱表现,重视老师表扬、同伴评价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在活动中发挥教师赏识、同伴激励等作用,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有自信心。

2.学会欣赏、赞美他人。

3.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培养自信的生活态度,悦纳自己。

【教学重点】

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有自信心。

【教学难点】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培养自信的生活态度,悦纳自己。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故事《咪咪学本领》。

学生:

搜集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图片或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任务1: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咪咪学本领》。

说一说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肯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能行》。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

“大拇哥”送给你和我

任务1:

课件出示教材的图片。

请全班学生参与进来,给自己或同学的“大拇哥”起个好名字,送给你和我!

学生活动: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我的大拇哥叫“再试一次”,我把它送给我自己,因为我相信自己再试一次,也许能行。

活动二:

我哪里还不行呢

任务1:

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情境:

班级联欢会上有好多同学表演了节目,全班同学开心极了!

主持人邀请小亮上台表演节目,小亮推辞并说道:

“我不行的!

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你们是不是要挑战一下自己?

学生1:

我也有胆小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行,不敢上台。

学生2:

不管表演的好不好,我认为小亮都要勇敢试试。

学生3:

即使做得不够好,也要努力试试。

教师小结:

看来,我们有些时候会认为自己不行,但是我们应该勇于挑战自己,努力试试。

任务2:

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情境:

课堂上老师让小明站起来回答问题,可他的声音太小,老师鼓励他:

“你可以再大点声吗?

提问:

哪位同学给他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

回答问题时要声音洪亮。

任务3:

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情境:

图中小朋友学踢毽子,怎么也学不会,心理好难受,说道:

“唉,我还是学不会……”

提问:

图中小朋友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呢?

学生:

图中小朋友缺乏自信心,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从而觉得自己不行。

教师小结:

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自卑畏怯的心理,相信自己今天不行,好好努力也许明天就行了。

活动三:

我也能行

任务1:

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情境一:

小刚在纸飞机上写着“我踢毽子不行……”

情境二:

小华和小丽知道小刚的困惑后,对他说:

“我们来帮你!

情境三:

小华和小丽来到操场上给小刚做示范,并对他说:

“像我这样,把毽子抛起来。

情境四:

在小华和小丽的帮助下,小刚终于会踢了,小刚可高兴了!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有不行的地方,但是我们要虚心向他人请教,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也能行的。

活动四:

谁会真的行呢

任务1:

课件展示教材图片。

结合图中情境,请同学们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摆脱自卑胆怯心理,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有所进步。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光说不做也不行,要努力付出行动。

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行,并能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

13我能行

我在这点行

你在那点行

今天还不行

明天可能行

相信自己!

【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4课《学习有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我会努力的”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但他们难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这就需要他们锻炼抗挫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肯定自我、努力试试的愉快心态;明确学习差别在细节,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生活必须要经历过“坚持”,才能延续自己原有的好习惯并且向他人学习。

本单元一共安排了四个主题,分别是:

《我能行》、《学习有方法》、《坚持才会有收获》、《奖励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内容是主题二《学习有方法》。

这个主题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学习是有办法的,大家一起学就可以学得更好,并明确学习差别在细节,应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学情分析】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学习生活的回顾与整理对学生而言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倡导快乐学习的当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容易被掩盖和回避。

而现实的情况是:

一方面,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精神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慢慢产生了畏惧,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又苦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在日益扩大。

学习心理的疏导与学习方法的引领对这些学生来说是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是日益凸显。

我国传统文化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一道理。

学会学习,本身已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减负,抛弃题海战术。

书山有路勤为径,掌握方法更轻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到学习要有方法,学习方法很重要。

(2)知道学习差别在细节,学习的方法很多,试着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学习方法,了解怎样才能学得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愿意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学习要有方法,学习方法很重要。

【教学难点】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任务1:

课件展示教材情境。

我们一起来做24点游戏,请同学们说说怎么得到24。

生1:

我算出来了!

我发现了一个方法:

24=12+12,只要先凑出两个12就可以了。

生2:

我的方法是用乘法:

4×6=24。

教师小结:

看来,只要找到学习方法,学得很快!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

谁能学得好

任务1:

学生出示课前搜集好的学习方法卡片,与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

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小组代表分享本组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总结了这么多好的学习方法真棒。

任务2:

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观察图片情境,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两位同学的学习结果如何呢?

你们准备向哪位同学学习?

情境一:

在课堂上,小刚听得可认真了,可小明却在一旁偷偷玩玩具。

情境二:

在课堂上,小刚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寻问老师,并解决了疑惑。

情境三:

在小组讨论中,小刚踊跃发言,可积极了。

情境四:

面对老师留的课堂作业,小刚做完后认真检查,小明草草做完后不检查。

学生活动: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

活动二:

他们的学习故事

任务1:

课件出示学习经验交流会场景。

说一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场景一:

学生1:

我的字写得很不好,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我吗?

学生2:

刚开始我的字也写得不好。

后来同桌告诉我,写字身体要坐正,握笔姿势要正确,手放松,多练习,写好每一笔。

场景二:

学生1:

你画的画好棒!

怎么画的呢?

学生2:

我觉得画画要有整体感,可以先在头脑里想象一个画面,不能边画边想。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能学好。

活动三:

请你帮帮我

导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来互相帮着学。

任务1: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下列情境图片。

遇到同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学生1:

我上课总管不住自己,爱做小动作。

学生2:

以后我看到你有小动作,就碰一下你。

学生3:

我最怕背古诗了……

学生4:

我和同桌一起背,很快就背完了;或者画下来背就容易了。

……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分享方法很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做到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帮助,分享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学习有方法

有方法算得快网络听讲很认真

玩得转老师勤学多请教

折得齐书本讨论也积极

弹得准同伴做完有检查

【教学反思】

本课从故事《我要点金术》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算24和魔方竞赛活动中领悟到:

没有什么“神童”或者“天才”,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采访“魔方小达人”总结出学习的方式:

网络、老师、书本、同伴等等。

教师用课前小调查入手,将学习归纳为几个方面:

生活本领、文化知识、兴趣爱好。

学生针对不同的角度展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总结出:

有方法,算得快;玩得转;折得齐;弹得准等,知道学习无处不在,共同找到学习方法的策略。

接着进行学习习惯的辨析,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学习习惯。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学习习惯得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对教材55页插图的小朋友的学习习惯做出辨析,判断谁能学得好,确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在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得出好的学习习惯:

听讲很认真、勤学多请教、讨论也积极、做完有检查。

最后是制定三年级学习小目标活动,让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迎接三年级的学习。

本节课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不断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方法的探究,有很多同学不清楚具体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还需要更加精炼,更加自然地发挥出教师引导作用,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多加注意。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5课《坚持才会有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坚持才会有收获》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中的第三课。

本课进入毅力主题。

一方面是针对学习上有放弃心态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普遍的毅力培养。

毅力和坚韧是耐受性品质,后天可塑性很大。

本课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