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339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ocx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研究”研究报告

镇平县晁陂镇郝堂小学课题组聂志光 吴泽晓  王 卓  邢广丽

摘要:

学生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质量监控和教育作用,对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的指导思想仍然以选拔为主,评价方法注重量化,忽视质性评价,实施过程显得封闭、静态,缺乏灵活性、民主性和主动性;评价结果强调终结性的评价结论,忽视各个时期个体进步的状况。

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为了发展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

学生评价 全面发展 多元化 整体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领域,我们往往以考代评,考试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儿。

把评价简单地等同于考试,片面夸大考试的意义和作用,严重地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宗旨,扼杀了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

随着国家教育部第八次课程改革方案的出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许多教育工作者均意识到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显然是行不通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一步步从理念层面走向实践。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成为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评价亦是如此。

因此,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必然要重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

对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重视,意味着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因此,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一直是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行中小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特别是要解决传统的学生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发展过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克服由此产生的弊端,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适合本地区特点、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的学生学习与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以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这七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如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相对突出,而其它几项稍差。

正是这些组合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都各具独特性。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必须改变对特殊群体孩子的偏见,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最优秀的;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纸笔测验方式,树立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评估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在自然的情境下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2、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枯巴和林肯出版《第四代教育评价》,认为评价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是一个由评价者不断协调各种价值标准间的分歧,缩短不同意见间的距离,最后形成公认一致看法的过程。

特点是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

3、国家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关精神:

1、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2、改变评价过于注重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学生评价应遵循发展性原则:

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3、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过程,采用多种方式,观察、收集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表现。

4、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仅考查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5、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意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而传统的学生评价在长期追求客观化、科学化的过程中,倾向于定量评价,出现一种“唯分数论”“智育第一”的考试文化现象。

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借鉴了传统的评价模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教育评价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到学生活动的各个领域。

因此,我们在调查、研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一)、使学生的评价达到多元化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

”发展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

1、多角度的评价内容

学生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的学生评价只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分数。

这种单一的评价内容往往会导致学生畸形发展。

发展性学生评价从学业成绩、心理素质、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多个维度关注学生的发展。

2、多种类的评价方法

发展性学生评价反对目前这种单纯依赖笔试、侧重知识考查、过分注重量化的做法,主张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面试与口试相结合,实践操作与书面作业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式。

在改进量的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质的评价,目前这种全新的评价方法有评定量表、轶事记录、学生成长手册、档案袋评定、观察法、研讨法、日记法等方式。

其中档案袋评定被认为是质的评价的典范。

3、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发展性学生评价在关注教师主体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评,把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运用自我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评价,有利于评价的公正性;另外发展性学生评价也强调教师、同伴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因为他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4、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标准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来说有绝对标准、相对标准、个体内差标准。

绝对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标准。

传统的学生评价主要采用相对标准。

相对标准是指在学生内部确定一个基准(如考试成绩平均数),在学生内部进行横向比较,排出名次,以此作为评优、选拔的依据。

发展性学生评价以个体内差标准为主,把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内差标准结合起来。

“个体内差标准是指将学生的过去表现、常态表现和理想表现作为评价的标准,评价时把学生的过去、现在与理想状态进行比较,或者把学生发展的各个侧面进行比较。

”以这种标准进行的评价能充分照顾个性差异,发挥自身独特的潜能。

(二)、达到学生评价的整体性

新课程要求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看待,因此新课程追求的是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整体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评价者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也承认学生发展之间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评”,即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潜能,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2、学生的全面发展

克龙巴赫认为:

“完整的评价应该包括最佳表现评价和通常表现评价两类。

前者是评价学生在动机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表现,它主要用来判断学生的能力或学习结果;后者则主要用于判断学生的态度等个性素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

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评价的动态性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指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判断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

传统的学生评价由于其目的重在甄别、选拔,所以评价重心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往往用行为目标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行为目标取决于结果,忽视学生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则认为,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评价同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同时也应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必须发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功能。

诊断性评价是在进行新内容学习前进行的评价,是基于信息反馈决策功能基础上开展的预测性评价,主要用来诊断学生知识、能力准备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诊断不限于辨认学生的不足或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可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信息反馈调整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监控,掌握和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判断学生发展的现状与个人发展目标的差距,肯定学生发展的成绩和不足,对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进行回顾并做出结论。

发展性学生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转变,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让评价实施动态化。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综述是帮助研究者了解和把握与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现状,研究者把文献资料中反映出的研究动态,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向进行比较和借鉴,修定研究目标,完善研究方向。

2、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儿童有关的某事件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进行观察、调查、追踪,获取相关的信息或资料,对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通过评价促学生发展的标准、方法及操作步骤。

3、行动研究法

根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出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理论假设,在实践情景、实践条件保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将理论假设应用于开放的、自主的评价活动中,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加强案例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将效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出开展促进发展的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经验总结法

采用经验总结的形式。

对事实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分析、积累、总结,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以加强实验教师的进一步反思,促进评价研究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5、问卷调查法

包括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等形式,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状态,在调查的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问题。

了解整体与个体的兴趣、爱好等相关于评价的内容,以便设计更符合学生心理、能力的评价指标。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与过程

(一)课题论证阶段(2009年1月——2009年4月)

1、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2、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以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避免造成失误。

3、制定研究方案,为实验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4、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09年8月)

1、继续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对学习评价的方法,评价内容等以及对学习评价的要求,同时征求学生对评价的方法、内容的意见与看法。

3、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课题教学和实验验证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4、课题组研究人员进行探索,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制度。

5、课题组研究人员总结研究经验,积极撰写研究论文,参加各种形式及会议的交流,争取研究论文发表和获奖。

6、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会、成果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交流课题研究情况,总结经验,修正研究方案,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课题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1、汇集整理各种资料,按要求归类装订成册。

2、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3、邀请有关教科研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本课题进行鉴定。

4、参加课题评奖活动以及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在县教研室、教科所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在晁陂镇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本课题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使实验工作沿着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健康发展。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引入了多元评价。

1、教师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月以来,自己的进步之处,再在小组中相互评价,相互提出努力方向。

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根据每个月的重点做适当的调整。

在最后一栏评语中,教师写出希望,以使每月的综合评估能客观,具有代表性,给学生以激励。

2、采用有效的作业评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优化作业设计。

国外小学生的作业就有四种类型:

①书面作业;②实践作业;③口头、听力作业;④表演作业。

我们无法照搬,但可以借鉴。

作业的优化设计就是要拓宽我们作业设计的视野,不要仅仅局限在配套的书本和练习册上,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作业,如收集勤学故事,知识窗,学习小报,数学趣味题等。

其次,优化作业评语。

可以结合作业的批改,增添一些“你是最棒的!

”、“用心就会成功!

”、“解得巧、方法妙!

”、“你很聪明,如能把字写得端正些,就更好了”。

除了用评语激励学生,提高作业的质量外,我们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卡通印章评价不同作业:

作业全部正确而且书写端正整齐清洁的,盖个红色的史奴比章;字体端正、整齐清洁,答题正确率有进步的,则盖个粉色的米奇章;各方面退步的,则盖个蓝色的汤姆章。

然后每月一评,红色章最多的前4名和粉色章最多的1人,为当月的“作业明星”。

通过这样的评价,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又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再次,优化作业评析。

作业评析可以多元化,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评析,提升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也可以让同学间相互评改,进行评析,彼此取长补短,并用若干个小星星来给与评价,或做出分析。

还可以尝试让部分家长介入对孩子作业的分析,让家长做出激励性评价。

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入成长档案袋。

由教师和家长及时记录下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受到的表扬,以激励学生发扬优点,自觉改正缺点。

我们在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上使用了“班级之最”的评选作为评价工具,取代传统的“三好学生”的评选。

“班级之最”共分为七项:

做好事最多、最爱劳动讲究卫生、最讲文明、进步最快、回答问题最积极、创新意识最强、班级荣誉感最强。

“班级之最”每月评选一次,每学期评优面达到85%以上。

它的评选突出强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注重过程评价,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关怀,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

六年级学生贺珊是一位沉默寡言、比较内向的学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差,同学们都很讨厌他,排斥他,他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

自从学校开展“班级之最”的评选以来,由于他平时劳动能吃苦,卫生打扫得好,当月被评为“班级最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学生”。

从未得到过表彰的他第一次体验到了成功,从此脸上有了笑容,和同学们的交往就多了起来,经常主动帮助同学,第二个月又被评为“班级做好事最多的学生”。

随着自信心的逐步恢复,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第三个月被评为“班级进步最快的学生”。

自从开展“班级之最”评选以来,不知多少过去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活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4、针对学生进步或取得的成绩,颁发奖状或喜报。

一位家长说:

“孩子经常翻看成长记录袋,尤其是得到了喜报时,孩子反复看,一遍遍的自我欣赏,特别兴奋,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自觉,自信心也增强了。

5、要求教师给班上每位学生每年写一封“生日贺信”。

在信中要认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认知能力进行剖析,写出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写“生日贺信”是“师爱”的充分体现,可以不断唤醒、鼓舞、激励学生。

这种评价方式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体现了人文关怀。

6、建立了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只有建立了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才能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好朋友互评,教师主评和家长助评等形式。

“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好朋友互评”就是评价者在自己、同桌、好朋友三者中进行对照评价,并依据各自的表现给自己或别人涂几颗星。

这样他会正确直观的认识自己和同学,认识到自己哪些方面做的不足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做得较好需要继续努力,这样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全面,也比较直观,并对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家长助评”是通过让家长参与,促使家长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做到家长、教师、学校相互沟通,共同管好学生。

“教师主评”是指任课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亮点点评”,教师平时的观察和追踪,及时记录学生的动态变化,时刻关注学生的潜能发展趋向,力求改变以往分数决定学生一切的状况。

(二)、通过即时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要善于去发现学生回答问题过程的闪光点和能够给予肯定的地方,并要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

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适度,避免浮夸的、形式上的、不真诚的“激励”或“奖励”。

教师与学生要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在激励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也要客观、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教师在评价中注意关注和呵护差生,帮助差生走出学习的困境,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真城关爱,不能使用伤害、打击、挖苦学生的语言,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及素质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为此我校采取了“延迟评价法”。

如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内容完成后一定要立即达到目标,而是实行评价后移,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

在课堂学习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也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当学生答错后,教师马上判错,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会丧失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轻易地给出“对”或“不对”的结论,而要灵活地运用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

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发现许多学生是听单词,而不是听句子,老师对这种做法没有立即制止,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用哪种方法更容易些,更容易领会句子的意思,逐步使学生体会到听词听句子的重要性,还掌握了听的技巧,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科教学中注重“让过程长一点,让兴趣多一点,让形式活一点”的评价特色,就会很好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学生期末综合评价。

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为组员的期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同时又组织全体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重温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明确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

避免了多走弯路,偏离方向。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评价目标,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也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性的结论,而要更多地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