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92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地理试题

东方明珠学校

15—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地理周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图中的虚线为我国2012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的敦格铁路(敦煌到格尔木)。

读图回答1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

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

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

回答下列2~3题。

 

2.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3.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D.图中湖泊对甲地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015年3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城市,将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

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夏威夷           B.纽约         C.阿布扎比       D.重庆

5.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 

C.两地日出方位角始终相同           D.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

下面左图示意野外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图中太阳能光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能光板倾角。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6~7题。

6.对定位灯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定位标示牌指示灯标的地理位置B.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大

C.救援方通过GIS了解定位灯标分布情况D.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7.若将该定位灯标安装在右图中()

A.甲地,突遇山洪暴发能及时报警B.乙地,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

C.丙地,方便露营游客手机充电D.丁地,可为攀岩运动者提供照明

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

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

℃)”。

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8~9题。

8.图甲中①地实测最大风频为(  )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9.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强的是(  )

A.7时-9时B.12时-14时C.15时-17时D.4时-6时

读图1福建省某地区2015年1月份部分时段天气实况资料,图2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关系图。

回答10—12题。

 

图2

图1

10.据图1分析,10日至12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BCD

11.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气压变化图正确的是()

 

ABCD

12.据图2,关于11日昼夜温差较小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变小④变大B.③变大④变小

C.①变大③变小D.②变大③变小

2015年元旦,全国天气形势变化不大,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多出现在水平方向风力较弱的地区)和正在影响西北地区的冷空气是这两天天气的两大“主角”。

阅读某区域2015年1月2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13~14题。

 

13.此时,甲地气压最可能是hpa()

A.1027B.1029C.1028D.1030

14.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丙丁B.乙丙C.甲乙D.甲丁

2014年7月1日华北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甲所示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图乙和图丙是其记录的天气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5~16题。

15.若MN为该日日出时的山峰日影,则图示河流的流向为()

A.干流大致流向为自北向南B.干流大致流向为白东北向西南

C.支流大致流向为白西向东D.支流大致流向为白西南向东北

16.若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沿PQ线、MN线的气压变化。

则关于图示

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推断正确的是()

A.沿PQ线出现冷锋B.沿PQ线出现暖锋

C.沿MN线出现冷锋D.沿MN线出现暖锋

读下面图表,完成17~18题。

表 ①②③三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表

1月

4月

7月

全年

气温(℃)

21.3

28

23.9

24.1

降水量(mm)

1

32

106

905

气温(℃)

24.6

30.9

30.7

28.8

降水量(mm)

27

12

121

1541

气温(℃)

26.8

29.6

26

27.5

降水量(mm)

2

84

770

3063

 

17.上表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③;乙-②;丙-①B.甲-②;乙-①;丙-③

C.甲-②;乙-③;丙-①D.甲-③;乙-①;丙-②

18.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4月B.三地4月降水量均高于7月

C.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甲、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19~20题。

19.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0.“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

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21~22题.

21.该季节图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大,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流速快

C.处于丰水期,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流量稳定,无结冰

22.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④夜间晴朗,气温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图甲中的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风景秀丽,为著名旅游胜地。

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4.图乙为一位游客1月某日在湖边拍摄的日落照片,该游客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右图中甲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流在TM段侵蚀更严重的是T岸

B.R、Y中受洪水威胁最大的河岸是Y岸

C.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D.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26.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街区的通风散热

B.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C.街区的疏风防寒

D.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7~28题。

27.右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寒带苔原带

28.形成右图中自然带②的下界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

图2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29~30题。

.

 

29.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30.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沿海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20080924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3分)

材料一:

图13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图14为区域图中表示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图15为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甲地降水稀少,且水源补给形式以冰雪融水为主)。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4分)

(2)描述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分)

(3)比较甲地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特点,并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原因。

(5分)

 

32.(14分)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

 

(2)试分析阴影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6分)

 

(3)新华社报道,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

建设人工湖是否合理引起较大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4分)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共13分)

(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2分)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8分)

(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东方明珠学校

15—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地理周测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选择题。

(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

31、(13分)

(1)

(2)

(3)

 

32、(14分)

(1)

(2)

(3)

 

33、(13分)

(1)

(2)

(3)

 

二考参考答案

DACCACBACADBBCDDDCBBDCADCAABDD

31.(13分)

(1)西部和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1分);中部及东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1分);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1分);地表起伏大(1分)。

(2)喀布尔降水集中在冬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