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900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

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申报单位:

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盖章)

申报日期:

2012年2月23日       

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有关工作安排,结合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结合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并根据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计划建设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建设总面积1000平米,设有:

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各类服务窗口12个。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见附表1。

二、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拟由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承担建设。

该中心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中心成立于1998年3月,是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陕西省科技厅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共建的我国第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1998年3月到2000年底,为起步阶段,孵化面积2000多平米。

创业中心内部运行管理及孵化服务能力处于学习、探索阶段。

2001年到2003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孵化面积增至20000平方米,期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4年至今,多元化发展阶段,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0国际质量管理和环境双认证。

此阶段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技术平台建设为手段,以信息环境、技术环境、资本环境、人才环境和市场环境为支撑,使孵化服务系统化、规范化。

截至目前,创业中心孵化场地有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创业园、火炬园、畜牧企业孵化器和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设施农业创业实训基地)。

创业大厦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位置优越,可为入孵企业提供多功能会议室、洽谈室、培训室、餐饮等共享服务设施,是创业企业科研、商务办公的理想场地。

创新大厦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是医药、农资类企业重点孵化场地。

创业园建有五栋标准厂房,总面积16000平方米,可为初创小企业提供中试生产场地。

畜牧企业孵化器占地280亩,包括共享基础设施和产业示范两大功能区,已成为畜牧业良种扩繁和产业化基地。

火炬创业园占地215亩,建成14栋标准厂房、办公及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37931平方米,已成为孵化企业的加速器。

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占地1000亩,建有三栋智能温室,两栋连栋薄膜温室,342座日光温室,85座拱棚温室,这里不仅是种植类企业的孵化区,也是示范区设施农业创业实训基地。

目前,形成了以创业中心为主体,资金平台和技术平台为两翼,核心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和毕业企业发展园“三位一体”的三级孵化体系。

累计孵化企业300多家,现有在孵企业88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21家,大学生企业9家,毕业企业49家,有3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中心主要职能是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管理咨询、法律维权、项目策划、运行监测等服务。

目前,中心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三、现有服务基础条件和主要服务业绩

经过杨凌示范区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一是基本具备了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软硬件设施。

杨凌示范区现有中小企业孵化场地7个,主要包括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创业园标准厂房、280亩的畜牧企业孵化器和215亩的杨凌示范区火炬创业园(杨凌食品加工中小企业园)、生猪标准化养殖创业实训基地、设施农业创业实训基地。

形成了以创业中心为主体,创投公司、技术服务平台为两翼,核心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和毕业企业发展园区(火炬创业园)“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创业创新发展服务。

二是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示范区组建了注册资金1.3亿元的担保公司、3000万元的杨凌金融港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的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正在筹建,与民生银行合作设立5000万元的村镇银行,成立了规模3亿元的杨凌东方富海生物产业投资基金,并被列入省上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基金,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

组织区内秦宝牧业、秦川牛业、赛德高科等三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8100万元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整合区内优质资产,筹备发行15亿元的杨凌现代农业企业债券。

2010年9月,省财政厅、陕西保监局授予示范区“陕西省农业保险创新试验区”,目前已实现奶牛、能繁母猪保险全覆盖,“银保富”设施大棚参保6000亩,创新开展生猪、肉牛保险,鼓励开展设施大棚、苗木、活体动物抵押融资,通过“保险+银行”的方式解决涉农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物不足的问题,目前已获银行贷款1460万元,新华社以《陕西杨凌探索打通农村小额贷款“最后一公里”》进行了介绍。

三是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

示范区制定出台了《高端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专利技术奖励政策》和《企业品牌推广奖励政策》等促进公共平台发展的政策措施。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优势,建立杨凌当代蜂业与农林科大食品学院、杨凌天工与农林科大机电学院、杨凌百泰自动化与杨职院水利系等校企合作平台10余个。

先后支持建立了生物、食品、涉农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41个,取得发明专利136项,实用新型专利205项。

恒兴、华秦农牧、郝其军等6家企业研发机构被认定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麦迪森、深绿、天工等16家企业获批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发挥了示范区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四是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体系方面。

示范区重点建设了杨凌示范区生猪标准化养殖创业实训基地、设施农业创业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其中杨凌示范区生猪标准化养殖创业实训基地、设施农业创业实训基地采取“政府组织,企业管理,科技支撑,创业者参与”的全新运行机制,为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提供专业化的创业服务。

到2010年底,两个创业实训基地建设面积达1025亩,完成基础建设投资9600万元,吸纳创业项目75项,聚集各类创业者17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6100万元,安排就业1370人。

注册资金3亿元的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托创业大厦、火炬创业园、企业孵化园、创新大厦、标准厂房等各类创业孵化平台,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吸引培育高端创业团队、创业人才和企业家,扶持科技创新项目,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了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后劲。

四、杨凌中小企业及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2011年,全区中小企业营业实现收入86.47亿元,同比增长19.76%;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9.6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为48.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4.91亿元,同比增长53.8%,实现增加值19.77亿元,同比增长25%。

目前,杨凌重点发展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农业装备制造等三大特色产业,商贸物流、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等行业快速增长。

生物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制造等为重点,食品工业形成涵盖粮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果汁饮料、健康食品等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

在生物产业领域。

拥有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多个细分行业。

生物医药行业已有10家通过GMP认证。

行业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备,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系列产品、基因工程药物和医药中间体,加快推进中药标准提取物和畜禽基因工程疫苗的产业化,吸纳药物流通企业,实现研—产—销一站式的生物医药发展模式,主要产品有各类中药片剂、丸剂、胶囊、粉剂、颗粒、针剂等产品。

重点企业有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杨凌华盛制药有限公司、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绿色农用生物制品行业重点发展安全饲料、环保型复合肥料、有机无公害农药等农资产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占有率高的农化产业聚集地,开发形成“杨凌饲料”、“杨凌肥料”等知名品牌。

重点企业有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鼎天济农腐殖酸制品有限公司等。

2011年,规模以上生物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6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列为60.88%

在食品工业领域。

食品工业创出了名牌,聚集了名企,展现了巨大潜力。

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果汁加工、乳品饮料、蜂产品、面粉、肉制品加工、果酒、蔬菜精深加工等。

雨润、黑牛、汇源等知名企业已入区投资发展,本香冷鲜肉、李华葡萄酒、圣桑饮料等一批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已成为区域性知名品牌。

重点企业有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万盛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陕西杨凌粮食仓储有限责任公司、杨凌来富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列为21%,示范区正在成为我省绿色食品工业集聚地。

在农业装备制造业领域。

一是制定了农机产业园区规划,出台了扶持农机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园区化的承载方式,促进农机产业集聚,用好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入区投资;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吸引全国农机行业重点企业、优势企业入区,目前,博通农机、威特动力等重点企业进入农机产业园区;三是扩大存量,对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跟踪服务,促进企业营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2011年,规模以上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例为17.14%。

五、杨凌中小企业重点服务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杨凌涉农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与此同时,也有不足:

一是产业发展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生产集中度较低,缺少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二是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且精深加工较少,技术水平不够先进,人员素质不高,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三是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仍制约企业发展。

经过我局细致调查研究,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重点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需求。

杨凌示范区在涉农融资担保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仍存在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需求迫切。

二是中小企业创业辅导需求。

示范区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注册资金3亿元的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托火炬创业园、企业孵化园和创业实训基地等各类创业平台,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培育高端创业团队、创业人才和企业家,扶持科技创新项目,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了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后劲。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面临着二次创业、就业的大量需求,加上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需要就业、择业,创业辅导、就业培训等需求不断增大。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方面的需求。

示范区中小企业多是初创型企业,急需各类技术工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各类培训是解决企业用人难得有效途径。

重点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研发能力。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四是产业集中的园区化发展需求。

示范区承担着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机产业园、粮油物流园、重点县域工业园等基地、园区建设任务,需要综合的专业的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五是促进企业营销,开拓市场方面的需求。

示范区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因素影响,开拓市场及营销水平有限,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搭建展销平台,提供市场信息,抱团进行市场推广,扩大营销。

六、杨凌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项目总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初步规划为公共服务区和功能服务区,设计承载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法律维权、为大企业协作配套及专家咨询顾问等功能。

该平台将能够集中、方便地解决区内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培训、寻求帮助、获取信息、反映诉求、学习交流、提升素质和享受公共服务的第一门户和专业窗口。

(一)公共服务区。

设置综合资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