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846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docx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XGZHQ6标格尔木东至格尔木段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六标段招标文件。

1.2、施工现场调查及勘察资料。

1.3、铁道部现行技术管理规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各类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有关文件。

1.4、本公司施工经验,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设备装备能力及技术人员等资源条件。

2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XGZHQ6标段格尔木东至格尔木段,起讫里程:

DK809+300~DK814+100,长4.800km,为中铁五局集团西格二线工程指挥部三总队管段。

路基工程内容包括站前线下路基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等。

主要工程数量:

(1)土石方:

该区段路基土石方总量为116515m3;其中路基挖方(挖除非适用材料换填)33632m3,路基填方82883m3;

(2)路基加固和防护:

直径Φ80cm、长8m碎石桩29632m/3704根,双向土工格栅93036m2,M7.5浆砌片石骨架护坡8842m3,冲击碾压19998m2。

3工程概况

3.1工程位置及线路走向

3.2地形、地貌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格尔木至格尔木东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一般海拔2800m~2810m,线路所经地貌上属格尔木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植被稀疏。

3.3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3.3.1工程地质

本区地处格尔木河冲洪积平原区,地势较平坦。

K809+300~K811+000段地表分布大面积盐渍土,地表盐霜,盐壳广布,淋溶、膨胀现象较严重。

K812+750~k813+150段地表有风沙,既有线路道床已积砂,掩埋轨枕及道床。

地表植被稀疏。

3.3.2水文

工点范围内地表水主要为格尔木河及其支流,水网稀疏,格尔木河为常流水,余为季节性水流,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给,水位及水量受季节变化大。

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埋深约6m。

3.3.3气象

本线所经地区属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内高寒干燥,大风频繁,昼夜温差极大,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33.5℃,极端最低气温-37.2℃,年平均降水量41.2~413mm,年平均蒸发量1357~2689mm,平均相对湿度33%~61%,年平均风速1.8~3.5m/s,最大风速26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15~47天,最大月平均日较差22.5℃,最大积雪厚度22cm,最大冻结深度299cm。

3.4水、电、交通、通讯现状

⑴水

本工程位于格尔木市郊,生产、生活用水可采用城市自来水。

⑵电

本工程位于格尔木市郊,铁路沿线有高压电网可用,但为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进行,备用一台200kw发电机组。

⑶交通

青藏公路(109国道)贯穿本段,交通较便利,修建施工便道即可解决本段施工交通问题。

⑷通讯

采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讯联络。

3.5当地资源

⑴砂、石料:

在格尔木市郊有一砂石场,距工地约30公里,砂石储量可满足施工需要。

⑵钢材、水泥:

全部由业主供应。

⑶粘土:

沿线没有可供钻孔桩利用的粘土,需外运解决;

⑷燃料:

全部在格尔木采购。

4施工组织计划目标

4.1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

2007年11月5日

线下主体工程完工日期:

2008年5月31日,

2008年7月31前完成路基附属

4.2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青藏铁路验收的有关规定。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90%以上,满足全标段创部级优质工程要求。

4.3安全目标

4.3.1“三无”:

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火灾、水灾事故。

4.3.2“一控”:

控制年负伤频率在2‰以下。

4.3.3“三消灭”: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4.4环境保护目标

4.4.1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施工,确保设计要求的保护或者恢复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

4.4.2防治环境污染。

防止和减轻施工给周围环境造成粉尘、噪音、振动、废水、废料的影响,确保达到法规要求。

4.5文明施工目标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挂牌施工,场容整洁;搞好地方关系,保护环境卫生。

5施工组织方案

5.1施工进度安排

全段线下主体工程于2007年11月5日开工,在2008年5月31日前完成路基主体工程,达到铺轨条件,7月31前完成路基附属。

分项工程进度安排:

K810~K811段碎石桩2007年11月5日至2007年12月31日

地基换填处理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

填方2008年3月15日至2008年5月31日

路基防护附属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

5.2现场组织机构

本段路基工程由中铁五局西格二线三总队路基队施工,路基队设设队长一人,副队长一人,技术主管一人,一个土方作业班组、一个地基加固作业班组、一个附属工程作业班组。

6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拟投入本段路基工程的主要机械及设备表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PC200

2

2

推土机

山推220

2

3

自卸汽车

15T

8

4

振动沉管碎石桩机

75KW

1

5

洒水车

8T

1

6

发电机

120KW

1

7

平地机

常林

1

8

装载机

50

1

9

压路机

18T

1

7主要施工方法、方案及工艺

为实现路基工程的工后沉降控制目标,主体结构质量零缺陷,符合轨道铺架条件要求,制定工厂化、信息化、系统化、机械化的路基施工方案。

工厂化:

混凝土、砂浆电子计量集中拌合;挡护工程构件集中预制;实施路基工程结构物材料集中供应,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信息化:

将施工中获得的工程地质核查资料、施工工艺及存在问题、试验检测数据、试验段路基各项施工参数、路基沉降变形分析监测等信息随机反馈到各相关环节中,形成“监测—分析—调整”循环,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施工。

系统化:

将地基处理、填料施工设计、路基填筑、支挡结构、边坡防护、路基排水及沉降变形监测、分析等作为系统工程,并与相关工程、附属设施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实现路基系统功能。

机械化:

配备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地基处理,A、B组填料筛分、拌合,路基填筑及路基相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实施机械化施工。

本段路基主要为与既有线并行、帮填路基,部分地段需挖除非适用材料换填。

其施工艺流程图如下:

 

7.1土石方调配方案

见下调配表。

土石方数量及调配表

段号

施工段

填挖分类

数量(m3)

土石方调配

备注

A

K809+300~K810+000

挖方

C组

4588

本段利用82m3,运往B段2381m3,运往C段362m3,运往D段1763m3

填方

7205

来自本段82m3,取自飞机场取土场7123m3

B

K810+000~K811+000

挖方

C组

5835

本段利用

填方

22336

来自本段5835m3,来自A段2381m3,取自飞机场取土场14120m3

C

K811+000~K812+000

挖方

C组

12877

本段利用

填方

26742

来自本段12877m3,来自A段362m3,取自飞机场取土场5328m3

D

K812+000~K812+175.63

挖方

C组

1485

本段利用

填方

9770

来自本段1485m3,来自A段1763m3,来自E段1194m3,取自飞机场取场5328m3

K812+175.63~K812+239.27

格尔木立交中桥

E

K812+239.27~K813+000

挖方

C组

6323

本段利用2761m3,运往D段1194m3,弃往飞机场取土场2368m3

填方

12609

来自本段2761m3,取自飞机场取场9848m3

F

K813+000~K813+700

挖方

C组

2524

弃往飞机场取土场

填方

4221

取自飞机场取场4221m3

注:

A段至飞机场取土场20000m,B段至飞机场取土场21000m,C段至飞机场取土场22000m,D段至飞机场取土场23000m,E段至飞机场取土场23000m,F段至飞机场取土场24000m。

7.1地基处理(清表、换填、碎石桩)

路基填筑,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处理,本段路基基底除K809+800~

K810+000、K812+239.27~K812+990段地基不需加固处理外,其余都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其中K810+000~K811+000为地震液化段,采用碎石桩加固处理。

其它采用换填处理,具体段落如下:

a、K809+300~K809+800挖除1.5m盐渍土,冲击碾压后换填卵石土至地面以上0.5m;

b、K811+000~K812+175.63挖除1m潮湿-饱和松土,冲击碾压后换填1m卵石土;

c、K812+990~K813+700为矮填方,挖除1.5m细砂,冲击碾压后换填卵石土至地面。

7.1.1一般地基处理

采用人工清理地表植被,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路基填方施工。

7.1.2换填地基

(1)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

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在施工范围内全面恢复中线测定路基边界范围。

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开挖两侧临时排水沟,疏通排干地面积水。

在施工红线范围内砍伐树木、杂草、挖除树根、芦苇、草根、拆除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

地表过分潮湿或沟塘地段,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

挖除换填厚度、范围按照各工点设计要求进行,若施工中发现设计换填底以下仍存在软弱土层或人工弃填土里,则全部清除至硬底。

半挖半填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按各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注意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以避免局部积水、淤水。

换填区较大而采用机械开挖时,要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换填底应平整,排水通畅。

换填的具体方法如下:

施工前选择适宜场地备好换填用料。

填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探测出软弱土层厚度,放设出开挖换填边桩。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施作临时排、截水设施。

根据换填长度决定开挖顺序。

长度在100m以下时,开挖一端往另一端进行;长度在100m以上时,开挖宜从中部往两端进行。

软弱土层挖除干净后,应将底部平整;若底部起伏较大时,可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或缓于1:

5的缓坡;底部开挖宽度,应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开挖并平底后利用装载机、自卸汽车和压路机,将准备好的换填料,按厚度不大于0.3m,进行分层换填碾压密实。

换填可根据总长度选择,开挖完成后再进行换填或是保证开挖30m后,开挖、换填平行作业。

一般情况下,换填总长度在50m以下时,采取前者。

反之,采取后者。

按照确定的压实工艺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密度。

施工过程中为便于开挖顺利进行,保证换填质量,人工在开挖坑外四周设截水沟,坑内两边设排水沟,由集水井排水。

(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清除路基范围原地表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原地面松软土及腐植土应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

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水位距地表>0.5m黏性土递交的每一压实层),其中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4点(砂类土、砾石、碎石类土)地基表面及换填渗水土每填筑约0.9m,其中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7.1.3碎石桩

K810+000~K811+000属地震液化段,设置碎石桩进行地基加固。

碎石桩孔距1.5m,孔径0.8m,处理宽度为堤坡脚外2m,碎石桩顶部地面以上铺设0.3m厚的中粗砂垫层中间铺复合地工模。

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

 

a、恢复中线,放出路段边线桩,清理平整施工作业面。

做好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

b、测绘布设桩位平面图,准确放出桩位并编号。

c、沉管机就位,将装有垂直振动器的套管,对准桩孔就位,振动下沉。

d、将碎石灌人套管中,振动套管上下运动,使填料下沉。

e、边提管,边填料,边振动,使之形成密实桩柱,同时复核填料数量,填料量与设计用量的差值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f、清理桩顶周围地面,填土压实后,再铺筑砂石垫层并进行压实。

施工前,应采用原位测试方法(静力触探仪、十字板剪切仪),对拟自治区软土层的深度进行复查,当土层平均抗剪强度小于20kpa,本方法不适用;本段设计桩径为0.8m,按正三角形布置,间距为1.5米;碎石桩长必须穿过软弱土层到压缩性较低的硬层,桩长可根据现场复查结果进行调整。

施工要求:

桩管直径不小于400毫米;桩管前端设钢筋砼予制桩头或可活动钢尖瓣,桩管前端尺寸应与设计桩径一致,否则易造成缩径,并且实地试验确定提管速度(应以粒料捣实为原则,一般每分钟小于2米);桩中心偏差不得大于相邻桩距的15cm,垂直度偏差小于1.5%;终孔深度的判别:

振动沉管达到设计深度不停振,同时静力施压,出现桩管不继续下沉并使打桩机前端抬离地面;振动提管:

达到设计深度后,在桩管内装入粒料后才允许振动提升桩管,并随时进行补充,以保证不造成断桩。

不允许在桩管无料的情况下提升。

直至桩管提出地面才能停止振动;每根碎石桩成桩后必须复振一次;材料应采用级配碎石,粒径小于8厘米,其中5cm~8cm的粒料质量占总质量的25%~30%,1~5cm粒料占总质量的50~55%,含泥量小于5%。

为避免缩径或断桩,必须控制每米桩的投石量。

投石量计算公式如下:

q=(∏d2k)/4

q—计算每米桩长投石量(m3/m)

d—设计桩径(m)

k—挤密系数,取1.1~1.2。

试验桩: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每次试验桩数不少于20根,目的为:

通过试验选定施工机具和确定成桩工艺、填石数量;检测成桩后的桩体密度,如达不到规定击数时则应调整碎石级配。

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效果检验:

检验时间,成桩20天后进行。

a、桩身密实度检验:

方法及数量,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检验,检验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

合格标准,单桩平均击数不小于设计击数。

小于设计击数的连续长度不大于50厘米,累计长度不大于桩长的15%。

最小击数不小于设计击数的70%,设计击数不小7击/10厘米。

b、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检验点数应不小于总桩数的3‰,采用平板荷载试验。

7.2路基填筑

1)施工工艺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方式组织施工。

按照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路基检测、路基面整修的流程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2)填土路基施工方法

①基底处理:

清除路基范围的树木、草皮等植物根系,将原地面下至少0.3m的耕植土清除,坑、沟槽填土夯实。

然后根据原地面情况进行平整。

当原地面横坡坡度陡于1:

5时,先开挖搭接平台,再进行台阶处理,搭接平台的宽度不小于1m,然后再进行基底平整。

根据不同的地表土用不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当在地表以下2.5m范围内无Ps<1.2MPa或[σ]<0.15MPa的土层时,根据路堤的高度H进行基底处理。

当在地表以下2.5m范围内有Ps<1.2MPa或[σ]<0.15MPa的土层时,及时上报设计单位、监理按松软地基或软土路基进行处理。

②试验段填筑。

选取施工区段内具有代表性的至少100m长一段路堤作为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试验段路基填筑按土质松铺厚度30cm,石质5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

③填筑施工:

工程施工中始终严格控制“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④分层填筑。

路堤分层压实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

填筑石块必须有较好的级配,填料粒径最大不宜超过填筑厚度的2/3。

填筑时安排好运行的线路,派专人指挥卸碴,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

⑤摊铺平整:

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

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

在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预压,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不致滑坡。

⑥振动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碾压时先压两侧,后压中央,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⑦路基本体检测。

路堤每层填筑压实后,质检工程师、试验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自检、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测,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上层路堤填筑。

⑧路面整修:

路基分层填筑时,当施工接近路基设计高程时,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及拱度、边坡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表面需补填时,如补填厚度小于10cm时,将压实层翻挖10cm以上,再补填同类料重新整平压实。

路基加宽部分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

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表基床以下路堤外形尺寸检验标准、方法的要求。

3)陡坡(帮填)路基施工

A、本段陡坡路基主要为既有线旁路基帮填施工。

帮填路基路堤填筑前,按照规范要求对横坡陡于1:

5地段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为保证既有线路基稳定,采取边填筑边挖台阶的方法施工。

即每填筑一层挖一次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如下页《路基横断面示意图》所示:

B、土工格栅施工

在帮填路基边坡铺设土工格栅,自路基基底以上0.5m开始铺设土工格栅,每隔0.5m铺设一层,最上一层离路基面0.6m。

路基施工至第一层的标高后,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开始土工格栅的铺设。

每一层土工格栅上面的填筑采用轻型自卸汽车后倾法卸料,平地机摊铺整平,压路机碾压。

如下页《路基横断面示意图》所示:

①施工工艺流程

土工格栅铺设流程图如下图

当下承层(土工格栅以下路基)填筑达到土工格栅铺设标高并通过验收后,进行测量放线,定出土工格栅铺设位置,做出明显标志。

采用人工清理下承层表面凸出的硬块石,整平较大的凸起,并补平明显的凹坑,保证土工格栅铺设后能与下承层面紧密相贴。

采用人工进行土工格栅的铺设,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的轴线方向。

土工格栅在受力方向采取错筋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材料容许抗拉强度。

另一方向密贴排放,并沿接缝每隔50cm用Φ6钢筋做成齿长10cm的U形钉钉扣连接,保证绷直和前后不位移。

土工格栅上的填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沿土工格栅铺设方向逐步倾卸,用平地机摊铺、平整,压路机碾压。

上层填筑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层土工格栅的铺设。

②技术标准和检测

路基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土工格栅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加强材料控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根据设计文件选取相应的土工格栅。

对土工格栅材料实行“三检”制度,即出厂检验、进货抽验、现场检测。

出厂检验和进货抽验按设计文件和验标进行,现场检测从格栅单位面积质量上进行控制,要求所有检测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土工格栅须在室内保管,不得露天曝晒,避免产生老化而影响质量。

运送到现场的材料,必须作好临时防护,已经铺设的材料,及时进行覆盖填筑。

土工格栅受力方向采用可靠连接措施,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允许强度。

连接采用错孔交叉、套管穿筋的方法,连接处不得有对折现象。

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其上、下层接缝须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0.5m。

整平下承层,且填料中不得有刺破土工格栅的尖石、树根等物,无大的凹凸,无坚硬石块出露。

铺设时绷紧、拉挺,不得褶皱和破坏。

上层施工所用的填料中不得含有坚硬的石块等容易破坏土工格栅的物体。

上层施工填筑采用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的施工顺序进行,禁止推土机等履带行走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面行走。

采用轻型机械运输填料进场,摊铺整平。

第一层填料压实采用轻型压路机从两边开始循序向中间进行,施工设备在上不得急转向。

当土工格栅上的填料厚度大于0.6m后采用重型压实机械。

7.3.路基过渡段

1)路基过渡段施工基本方法

由于桥台(填土高度小于2m的涵洞)与路堤、路堑和路堤的动静刚度相差显著,列车通过时,桥台与路堤、路堑和路堤之间就会出现变位差,会对轨道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反过来轨道结构对列车也会产生冲击,从而降低列车的平稳性、舒适度,加速结构物和列车的损坏。

在台后和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一定距离内设置过渡段,以减小冲击。

过渡段顶宽5m,顺线路方向按1:

2坡率与一般路堤连接。

过渡段底长按下式计算:

L=2H+5

式中:

L:

过渡段底长,m

H:

路堤高度,m

过渡段施工填料为A类填料,施工前先选择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作为过渡段施工的指导依据。

施工中,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本着从严要求,为确保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10cm,确定不同型式过渡段的施工工艺。

2)过渡段

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桥台、相邻路基地基同时进行,只有在桥台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填筑施工。

在填筑施工前对过渡段的填料进行检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路桥过渡段台后基坑分层填筑压实A组填料,铺设土工格栅,过渡段顶层宽3~5m,过渡坡1:

2,台后2m范围内掺3%水泥的A组料填筑。

涵顶路基填土小于2m的涵洞设置路涵过渡段,过渡段顶层宽2m,过渡坡1:

2,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并铺设土工格栅。

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和锥坡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桥台后2m的范围内的填筑压实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实机具压实,不能同时施工时,路堤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留好缺口和搭接台阶。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的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严格按设计施工。

过渡段两侧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

7.4.路基基床

基床底层。

基床施工前先选择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作为基床施工的指导依据。

基床底层填筑压实工艺流程按照路堤本体填筑工艺组织进行。

在施工前对路堤本体表层进行检测验收,并报监理验收。

路基基床底层填料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压路机碾压,填筑厚度每层20cm。

其施工程序同路堤本体。

填料分类见填料分类表。

软质岩及土质路堑地段,当基床底层为全风化、强风化软质岩及土质时,机床表层下部换填0.1m中粗砂,并于表层底面全断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

基床底层验收时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基床表层。

基床表层分层摊铺施工,每层摊铺厚小于20cm。

摊铺时用人工配合平地机施工,采用自行压路机碾压。

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

先路肩后中心的碾压程序,碾压沿纵向重叠0.3m,横缝衔接处则不少于2m。

基床表层检测主要测其地基系数K30值,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

若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到满足要求。

同时施工中以灌砂法为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