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文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历代艺术家热衷于以神奇美丽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创作了数不胜数的绘画、摄影等艺术品。
从文化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艺术品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也是一种文化③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
“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
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
”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3.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
这说明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企业的精神文化形成于企业实践,养成于员工心中,往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常常是“人心化血脉,人体长精神”。
这种精神文化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概念,而是靠“这一个”与“那一个”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
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精神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一个城市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质,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指数,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水准。
这是因为()
①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生活品质②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物质力量③不同的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认识水平④文化作为重要资源,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
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①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
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晌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8.xx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陆续播出一大批优秀公益广告,包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学雷锋”“民族复兴中国梦”等系列公益广告,平均每天播出493次,黄金时段平均每天播出97次。
我们重视公益广告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深远持久的特点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潜移默化的特点D.鲜明的民族性
9.“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
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
”之所以“_更久远”“更深刻”,是因为()
A.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B.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0.2013年10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第六届厦门国际动漫节、第十届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也同期举办,与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形成“两会两节一展”的新格局。
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具有如下功能()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能②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有服务两岸经济的功能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有决定思维方式的育人功能④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具有增强政治互信的功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C.民族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D.世界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
12.2014年4月25日至10月25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百果山森林公园举行。
会徽“七彩花艺”的设计运用了许多具有特定含义的元素。
其中核心图形符号采用了中国古老的甲骨文字“艺”字的字体,体现了“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主题,同时运用汉字的设计还突出中国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A.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
C.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D.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统一的
13.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外国友人眼中的美丽北京”摄影文化活动于xx年5月启动,旨在围绕“美丽北京”的主题,通过摄影活动收集外国友人的摄影作品,展示北京之美,使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外国友人和来京参观访问的外国友人感受北京的自然风光、古城风貌、人文魅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短信弹指间,沟通零距离”。
如今,每天有无数信息在“漫天飞舞”。
手机短信被称之为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四大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回答14-15题。
14.近年“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启动了手机用户的“两会”服务,对每一位用户发送“两会”讯息。
同时,接受手机用户的“两会”热议、“两会”留言。
这被称为“手机短信提案”。
将手机短信运用到人大和政协“两会”,这意味着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大众传媒()
A.已经尽善尽美B.能够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传媒
C.即将取代一切旧的传媒D.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政治生活中
15.如今,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②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较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
④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A.①④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2012年6月4日,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东高要举行。
会上提出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古村落,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结合新形势,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和投入,共同做好古村落保护开发。
保护古村落()
①是对人们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的保护②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7.下面这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传统建筑D.传统文艺
18.“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撰、修订了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
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这表明()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统一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20.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一大批新词语。
近100年来,中国就形成了3个新词语大规模涌现的高峰,第一次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继“五四”运动之后,新中国建国时期是新词语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第三个高峰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这30多年。
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21.“HOLD住、伤不起”,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2.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
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
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
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3.xx年是中国农历马年。
与马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
这表明()
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
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
24.“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
A.随时代变迁而推陈出新B.具有相对独立性
C.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D.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25.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以选料广博而闻名,而且还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
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籴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
粤菜变化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
C.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
26.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
数千年来,虽经历多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影响,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