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078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docx

四年级第六至八单元

第四单元教案

课标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理解作者观察动物和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

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6.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一、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二、教材目标

⑴会写15个生字,会认25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⑶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的方法。

⑷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激发学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⑴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抄写优美句子。

⑵指导学生有顺序、抓特点观察动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⑴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观察动物和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

⑵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进而产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10~13课时。

13、白鹅

教材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2.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学法指导:

谈话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上册学过丰子恺的文章《山中避雨》,全班背诵文中提到的苏轼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然后请愿个别学生介绍作者的简介导入新课。

   2、检查学生搜集有关鹅的材料,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二、阅读环节

   1、自由地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抄写成语。

   2、理清文章的结构。

三、解读环节

    围绕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学习课文。

   1、课文中的白鹅有什么特点?

   2、白鹅对我们一家人有哪些贡献?

   3、作者喜欢白鹅,你喜欢作者笔下的白鹅吗?

四、拓展环节

   1、针对"喜不喜欢白鹅"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两个对立面,展开辩论。

   2、读一读课文有关"白鹅生蛋"这部分,结合附图,想一想:

自己有过类似充满童趣的经历吗?

讲给同学听听,注意表达出天真烂漫的情趣。

五、质疑环节

    自己选一段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想一想,本文还有问题不懂的吗?

提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六、布置作业:

    把本文和读本《蝼蚁壮歌》一课进行对比阅读。

板书设计:

 白鹅

         姿态:

左顾右盼

         叫声:

厉声叫嚣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高傲 步态:

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喜爱

         吃相: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14、白公鹅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②观察、说话: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③导入新课:

叶?

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

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①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①姿态

 

 

②叫声

 

 

③步态

 

 

④吃相

 

 

⑤玩相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

  ②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同:

傲慢、派头;异:

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

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③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叶?

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讨论:

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读一读。

  ②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四、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走路:

慢条斯理、挺着长脖

    海军上将的派头 生活:

水面泛起涟漪芦苇沙沙作响

            肩膀: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个性:

强占地盘、自认是河的主宰

   

15、猫

教学目标:

1.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在教学本文时,要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3.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因此不必在内容上花过多工夫,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法指导:

谈话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2.想想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想想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二、揭示课题,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让学生明确:

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小猫的活泼可爱。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轻声读课文,思考:

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

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

(3):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4)轻读课文,思考:

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

 (5)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

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

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

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

(5)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胆小”与“勇猛”。

)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

(讨论后板书:

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6)小结第一段:

①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②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提问:

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么连接的?

哪一个词最重要?

为什么?

(明确: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

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

是怎么具体写这些内容的?

划出重点词句。

(4)提问:

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讲清内容,理清层次,弄清句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也可引背,引语如下:

小猫怎样的可爱?

它们是怎么玩耍的?

它们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

作者为什么不会责打它们?

二、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总结全篇,练习仿写。

  1.学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2.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

  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猫真老实。

(2)猫很尽职。

(3)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4)这堂自习课真静啊!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尽职

猫——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吭喜爱之情

胆小勇猛

16、母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

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板书设计:

                     没结没完

              一向讨厌   如怨如诉

                     发了狂

        18 母鸡         负责   母亲

              不敢再讨厌  慈爱  (伟大)

                     勇敢

                     辛苦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

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b)表达真情实感;c)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课时

  l我的发现

  A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B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为什么?

  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C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2日积月累

  A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B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C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D游戏:

成语接龙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课标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6.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学习写导游词。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及对古代人民赞叹之情。

4、激起名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6、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7、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赞叹之情。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四、训练重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9课时

17、长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

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

3、观看图片(课件出示)。

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文字介绍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

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

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

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2)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

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顺势提问:

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

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三、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指名读,读出感情,全班读。

2、提问: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请学生谈一谈。

3、全班再来齐读这个句子。

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课文中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你从哪里可以知道?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2、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继续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内容

3、重点介绍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说说他们的作用。

再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情感升华。

这时再谈体会。

4、这篇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学生找一找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

6、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这个句子用了一组关联词,“多少•••才”,请学生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说说在这里使用这组关联词语的好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是啊,建造长城真的很不容易,作者忍不住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早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气魄雄伟的意思是?

去掉这个词语再读这个句子,学生谈感受。

  (过渡)啊!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有那么气魄雄伟的建筑,你自豪吗?

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来读读课文最后这两个句子吧。

三、把握情感主线,根据板书,疏通全文

四、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写导游词

  假设现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许多外国游人纷纷游览长城,作为北京的志愿者,你会怎样给游客们介绍长城呢?

写一段导游词。

17长城

远望长龙一万三千多里

近看高大坚固设计巧妙

联想血汗和智慧

赞美伟大的奇迹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

正确读写:

“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

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

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一)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二)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

(自由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