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788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docx

ujxxjg北京大学1999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经济学概念(6分*5=30分)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北大1999年研)

2、交易成本()与沉没成本()(北大1999年研)

3、纵向兼并()与横向兼并()(北大1999年研)

4、不完善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北大1999年研)

5、基尼系数()和价格指数()(北大1999年研)

二、简答下列各题(6分*3=18分)

1、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

(北大1999年研)

2、举出一个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囚犯两难困境的例子。

(北大1999年研)

3、证明完全垄断厂商产品的最优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且与需求弹性负相关。

(北大1999年研)

三、计算与证明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12分,第三题20分)

1、如果按照消费者对于公共电视服务的确偏好将消费者分为三组,他们从公共电视服务中获得的边际收益分别为:

 1;2;3

其中,T是公共电视播放的时间,A、B、C、a、b、c都是常数,假定公共电视服务是纯公共产品,提供该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常数,即每小时M元,问:

(1)公共电视有效播放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由竞争的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电视服务,提供的时间应该是多少?

(北大1999年研)

2、请给出斯拉茨基方程()微分形式的全部推导过程,并说明它的经济学含义。

(北大1999年研)

3、王老汉和张老汉是自由市场上仅有的两个出售西红柿的人。

西红柿的市场需求函数为3200-1600P,,和分别为王老汉和张老汉出售的西红柿的数量,两位老汉种植西红柿的边际成本都为0.5元。

(1)两位老汉每年春天决定西红柿种植数量,而且都知道西红柿的市场需求情况,也知道上一年对方卖掉多少西红柿。

现假定两位老汉都认为对方今年出售的数量将与去年相同。

如果张老汉在1年出售的数量为,1,而王老汉在t年春天决定种植,t,那么,他推算的西红柿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他的边际收入是多少?

(2)王老汉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t年春天应该种植多少西红柿?

(3)王老汉和张老汉的反应函数分别是什么?

达到均衡时,王老汉和张老汉的产量分别为多少?

双方的利润为多少?

市场价格是多少?

这样的均衡是什么均衡?

(4)如果张老汉早播种两天,王老汉偷偷得知张老汉当年的产量将为q,王老汉将做出怎样的决策?

如果张老汉早已料到王老汉的行为并知道王老汉的决策方法,张老汉将做出怎样的决策?

达到均衡时,张老汉和王老汉的产量分别为多少?

双方利润各为多少?

市场价格是多少?

这样的均衡是什么均衡?

如果张老汉推迟种植时间,对自己是否有利?

(5)如果两位老汉进行合作,一起决定总产量,然后按边际成本分配各自产量,则市场价格、各自产量、各自利润为多少?

这样的均衡是什么均衡?

(北大1999年研)

四、论述题(12分)

应用最恰当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论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意义。

 

答案部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经济学概念(6分*5=30分)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

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2)范围经济是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范围经济产生于多种产品生产、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

企业同时进行多产品的生产称为联合生产。

企业采用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

(3)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相同之处在于:

二者都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从而实现企业节约,增加利润。

主要区别在于:

规模经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批量扩大所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是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范围经济主要是由于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中的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更高,范围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2.交易成本()与沉没成本()

(1)交易成本指市场主体由于寻找交易对象和达到交易所需的成本。

在任何一个经济

社会中,只要进行社会生产,就一定会有交易发生,而任何一笔交易得以进行和完成,都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

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可将交易费用分为:

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等等。

经典的微观经济理论一般都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定,即市场的交易是没有成本的,也就是说交易费用为零,但科斯等经济学家则认为,现实中市场交易是存在交易费用的,并且交易过程中的一系列费用,有时甚至高到致使合约无法达成。

交易费用是不可以通过市场避免的,因为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因素是不可能改变的。

这些因素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因素”,即人的交易行为,往往受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使交易费用提高;另一类是“交易因素”,因为在交易过程中,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情况均会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

(2)沉没成本指那种已经花费出去而又无法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成本。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决策行为只应受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影响。

沉没成本对企业当前的投资决策不产生任何影响。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是当前的投资是否有利可图,而不是过去花掉了多少钱。

沉没成本的定义是无法收复的成本。

任何考虑沉没成本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

近二十多年来的对沉没成本的研究却一致指出人类的决策行为的确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

人们为何将沉没成本纳入决策系统的解释很多,譬如人们不喜欢浪费、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等。

除了上述望文生义的解释外,还包括前景理论与心理会计理论。

上述关于沉没成本如何影响决策的解释,无论是透过风险偏好程度、心理会计理论或者是由保存自我形象的观点出发,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消费者必须认知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才能对决策造成影响。

3.纵向兼并()与横向兼并()

纵向兼并():

是指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环节的各企业(厂商)进行合并。

间的合并。

横向兼并():

是指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厂商间的合并。

4.不完善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1)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

所有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经济特征及各种有关生产的清楚信息。

显然,这个假定不符合现实。

现实生活中的市场都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

不完善信息是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不具有充分的信息。

例如,消费者并不完全清楚要购买的商品的质量,生产者也并不完全清楚市场上究竟需要多少本企业产品,也不完全知道可供给的数量,做出最有利选择的所有生产技术和所能使用的最合算的全部生产要素。

这里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它们。

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信息的交换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即购买它。

这样,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信息不完全带来了许多问题,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是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完善信息问题,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2)不对称信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看作是信息不完全中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

例如,工人比雇主更清楚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厂商比消费者更了解自己产品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

例如,保险公司就难于充分了解参加保险的自行车主是否会谨慎小心地保管自己的车子,除非公司要派专人天天跟在每辆投保的自行车后面监视。

如果真这样做,代价实在太大了。

这样,自行车主的行为对保险公司来说就必然是一种不完全的或者说不对称的信息。

(3)在不对称信息的概念及其理论提出以前,经济学家们还不能很好地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的经济问题。

因为不对称信息不满足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市场主体如果不知道其竞争者的情况,任何竞争规则都无法发挥作用。

1967年,海萨尼首先详细阐述了不对称信息问题,在他的理论中把“自然”当作一个虚拟的市场参与者,自然首先行动决定特征,其他市场参与者知道自己的特征,而对手不知道,这样不完善信息问题就可以转换成完全但不完善的信息的情况来加以解决。

这些论述被称为“海萨尼转换”,通过这种转换,可以找到不对称信息存在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点,即贝叶斯均衡。

目前,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进行了不对称信息问题的研究,如企业理论、市场失灵等领域内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基尼系数()和价格指数()

(1)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图洛伦茨曲线

在图中,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b与绝对平均线a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b与绝对不平均线c之间的面积。

则基尼系数的表达式为:

基尼系数=+B

可见,基尼系数乃是在洛伦茨曲线图形上,洛伦茨曲线与三角形斜边之间的面积与整个三角形之间的面积的比例。

若A=0,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平均;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

实际基尼系数在零与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2)价格指数主要包括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

以某年的价格为基期,把以后各年的价格水平除以基期价格再乘以100为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为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重要指标。

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

编制该指数的具体步骤是:

①选择代表产品,计算每种产品的平均价格。

②计算这些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③确定权数,一般用工业产品销售额作为权数。

④将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和相应的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进行计算,求得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西方很多国家按月或按年编制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并编制总指数和按主要行业和其他类别编制分类指数。

日本的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由日本银行统计局编制的,选择的代表产品的范围是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工业品,不包括非工业品,也不包括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调查的价格,原则上是生产者在销售合同上的价格;不仅编制总的生产者价格指数,还编制18种基本类别的分类价格指数和按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类的价格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可以简称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在美国,该指数由劳工部的劳工统计局按月计算并发表,主要用以反映美国中等收入城市家庭消费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变化情况,其范围包括从食品到汽车、房租、理发等大约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