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54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docx

大桥墩身施工方案

高陵高速公路L3合同段

 

墩身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高陵高速公路L3合同段项目部

2009年7月10日

 

一、工程概况

窄相大桥为高平至新乡高速公路跨越牛家川而设,桥址位于高平市牛家川村西990m。

本桥起点桩号为K23+444.55,终点桩号为K24+375.45,桥梁全长930.9m。

桥梁孔径布置为(10х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62+3х115+62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连续箱梁)+(5х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本桥墩身主要工程数量为:

ф1.4m共103.2m,ф1.6m共412m,5mх2m共128.5m(高度分别为35、38、26.5、29),7.2mх3.5m共133.4m(高度分别为21.7、22.7、44、45),6.5mх2m共376m(高度分别为46、48m),6.5mх2.5m共652m(高度均为81.5m)。

二、编制依据

1.高平至新乡高速公路高平至陵川段路基第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业主和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2.《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B01-2003)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三、工期安排

13#墩计划工期7月22日至10月22日,12#墩计划工期7月30至10月30日,11#墩计划工期8月20日至10月10日,14#墩计划工期8月23日至10月15日。

其他墩柱不影响工期,故在此不详述。

四、施工方案

(一)柱式墩身施工方案

设有中横梁的墩柱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下墩柱,待中横梁施工后,再浇筑上墩柱;未设有中横梁的墩柱均采用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

1.基础凿毛:

当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基础顶面和墩身相接处凿毛,凿毛后冲刷掉多余混凝土,并保湿养生。

2.施工放样: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墩柱中心及轴线控制点坐标,用全站仪从导线点在基础顶面放出墩(桥台)身中轴线,技术员按轴线放出墩(桥台)身轮廓线,弹出墨线,放完后内部监理进行检查,合格后安装模板。

3.模板制作:

墩柱模板采用5mm厚A3钢板卷制而成,竖向接缝用∠50型钢,水平法兰用∠50型钢弯制,螺栓联接。

模板板面要圆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4.钢筋

钢筋笼在现场制作,搭设脚手架为工作平台,采用钢套筒连接,一节一节往上拼接。

5.模板和钢筋笼安装

模板安装前,经放样后准确定出墩柱中心和十字线。

并用经纬仪检查柱顶偏位情况。

根据放样结果为模板位置定四个点,模板底准确找平。

预先拼成圆筒,吊起就位,在顶部及中间(有必要)设风缆固定。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现模板有超过容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调整。

6.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坍落度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注采用吊车起吊吊斗,并使用漏斗、串筒和减速装置配合进行。

浇注过程要控制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不超过2米。

浇注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层厚30c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工作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操作,确保内实外光。

7.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墩柱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够承受其自重力及其它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模,拆模顺序要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拆时严禁抛扔,采用吊车配合人工拆除支架及模板。

模板拆除后,应分类堆放,及时维修整理。

混凝土养生采用塑料薄膜包裹注水法,在脱模后立即包裹住,注水养生,一直到七日后再进行拆除。

(二)矩形墩施工方案

1、施工整体布置

16#、17#墩为5mx2m实心矩形墩,因15#墩高达45m、16#墩高度达38m,拟在15#、16#墩中间(沿路线中心线)设置一QTZ40(5008)型塔吊用于15#、16#墩身施工,塔吊尽量靠近16#墩,以便兼顾17#墩墩身施工。

采用塔吊配合翻模法施工。

混凝土浇注采用地泵,塔吊配合料斗辅助浇注。

窄相大桥11#-14#高墩,每个墩设置一台QTZ63(5013)塔吊配合翻模施工,塔吊基础预埋件预埋在两墩承台上(即塔吊中心位置为路线中心线与墩承台横轴线相交处),混凝土用HBT-90/HBT-85地泵输送,砼垂直输送管用Ω型卡固定在塔吊上。

输送管的直径为125mm,随墩身上升而上升。

工作面上采用水平管或三通截止阀外接软管布料。

在12#、13#、11#、14#墩处各设置一台工业电梯用于人员和小型工具的垂直运输。

用一台高压多级水泵供水。

水管固定在塔吊标准节上,随塔吊标准节上升而上升。

在承台上设一台低压配电箱,分别输送给塔吊、施工电梯、高压水泵的电机和承台上专用配电箱。

墩柱随塔吊标准节一起上升布置垂直动力电缆,在墩柱施工工作面上设小型配电箱,以满足工作面上的电焊机、振动器、照明等电力需要。

2、高墩施工

窄相特大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工期较紧,加上墩柱比较高,其中12#、13#、墩高达81.5m,原设计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墩,已于2009年6月10日优化变更为双薄壁实心墩。

这里重点以12#、13#墩为例阐述高墩施工方案。

1)模板设计

模板的高度:

墩柱模板沿高度方向由两块模板组成,标准段模板由三块高度为2.25m,共6.75m的模板组成,砼每一次施工浇筑4.5m高。

考虑模板周转,吊运,以及塔吊使用功率,每一个墩拟投入8层2.25m的模板(每层2.25m)。

即左幅先立3层2.25m模板(首节浇筑6.75m)。

由于左右幅为双薄壁墩,故左幅用去6层2.25m模板。

右幅各留一层2.25m模板备用。

待左幅砼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左幅底层及第二层模板,留第一节模板作为基准模板。

拆除的模板和备用的一层模板一起,作为右幅模板,组合成6.75m高度。

同样,待右幅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底节及第二节模板,安装到左幅第一节模板之上。

如此下来,左幅墩身始终比右幅墩身进度快4.5m。

依次循环,最后到墩顶。

此施工工艺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工作空间及塔吊工作效率,不耽误墩身施工工期,同时也节省了模板费用,达到最佳效果。

模板的宽度:

墩柱在顺桥向横桥向两侧的截面尺寸是不变化的,因此采用定型大模板,两边为角模。

顺桥向为2.5m宽单块模板,横桥向为宽为3.25m的两块模板组成。

模板外侧用[8槽钢加强,模板间拟采用L80×8的角钢作为角模来连接、并用高强螺栓固定。

模板外侧用槽钢、工字钢设计成空间桁架,用作施工平台。

2)制作及安装钢筋

为了控制墩柱的施工工期,拟在墩柱中设置6m高的角钢劲性骨架。

劲性骨架采用L63×6型号角铁制作。

加工厂先行制作单件,最后在墩柱的工作面上组装形成整体。

为保证骨架单件尺寸的精确,需用砼浇筑场地,要求砼场地平整,劲性骨架采用定型钢模制作。

外侧脚手架搭设的高度为9m,以利于钢筋及劲性骨架的安装。

为了减少墩身竖向主筋的接头数量,提高墩身内在质量和施工质量,以及加快施工进度,计划钢筋每次绑扎9米高度,主筋连接拟采用机械套筒连接,确保连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使用前应制作检查试件,检测连接质量。

3)立模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面板厚度为5mm,内肋采用[8槽钢,模板间采用法兰∠80х8、M16螺栓连接,采用ф16对拉杆固定。

模板采用塔吊安装,模板共分三节,每节2.25m。

模板进场后必须按模板设计图组织现场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其中对于钢模板表面平整度按照同一板面3mm控制,拼缝处错台按照2mm控制。

对第一次模板除锈采用涂刷水泥浆去除锈渍。

首先立6.75m模板,即第一层砼浇筑高度为6.75m。

然后绑扎第二层钢筋。

待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拆除底节和第二节模板,拆除的模板应及时检查、修整、清除表面灰浆、污垢,并涂刷脱模剂。

当砼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把拆下来的模板依次连接在第一节模板上,进行安装调整,然后浇筑第二层砼。

依次进行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直至墩顶。

由于墩高81.5m,最后一层浇筑高度为2.75m。

模板安装前砼面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在浇筑砼前洒水湿润,高标号水泥砂浆连接;钢筋表面的水泥浆必须清除干净。

4)模板检查

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

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

测量时用全站仪对三向中心线(横向、纵向、45方向)进行测控,用激光铅直仪对墩中心进行复核。

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测回测量。

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

5)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送至地泵处,地泵输送入模,输送管底部离砼顶面高度不能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

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足够。

为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振捣时要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30cm左右。

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进行。

(2)振捣前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地插入混凝土中,倾斜适度,否则会减小插入深度而影响振捣效果。

(3)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4)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

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5)混凝土浇注后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

墩身高度施工至距墩顶梁底面800cm高度位置,预埋竖向预应力筋的波纹管;距墩顶梁底面145cm高度位置,施工中预埋好托架预埋件,进行后续的托架安装施工。

混凝土的浇注要保持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

如果间断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则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如下处理:

凿除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5Mpa以上。

在浇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将旧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并在水平缝的接面上铺一层l—2c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

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底模5~7个/m2、侧模3~5个/m2放置。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即可拆模。

进行不少于7天的标准养护,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

6)实心墩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模板的轴线在浇筑前和浇筑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浇筑前测量组在墩身上测放墩身十字丝作为立模吊中所用,浇注后对墩身进行四角复测,并测量四角的标高,达到双控效果,即标高及线型控制,为下次立模提供数据参考。

墩柱模板垂直度必须一次性调整到位,否则墩柱垂直度无法保证。

7)中横梁施工

在距中横梁底55cm处(墩柱内侧)各设置一牛腿,牛腿上焊接I40a工字钢,在工字钢上铺设10cmx10cm方木和底模。

在中横梁位置将用弯曲机加工的预埋钢筋紧贴模板,浇注混凝土后人工凿出将钢筋取直。

绑扎钢筋、支模、浇注混凝土。

三、等截面空心薄壁墩(10、15号)

15#墩施工使用16#墩处塔吊,10#墩使用吊车用于模板安拆及钢筋安装工作。

拟采用成熟的翻模施工工艺,即在模板背肋外附着支架的施工工艺,利用已有大模板在其背面加焊角钢形成固结式施工操作平台及安全护栏;利用已浇注砼节段大模板上口的锚固螺栓支承所有的施工荷载,附着式支架结构见下图

薄壁墩身附着式支架结构图

支架系统:

由模板、人行爬梯、操作平台和内支架组成。

内支架作为内模安拆和钢筋绑扎的支架。

固定系统:

模板锚固利用对拉螺杆固定,使操作支架固定无需另行埋置螺栓和配件。

动力系统:

采用5t手动倒链葫芦配合塔吊吊运拆卸和安装。

模板系统:

采用大块钢模加工成型,其根据墩身及其横隔板的设计,施工中采用以4.5m一个节段的施工方法,其中每个节段由3节2.25m高的模板组成,每个节段中,墩身两正面(7.2m方向)各由两块3.6m×2.25m组成,两侧面共两块模板,模板均为定型大钢模,其中正面外模板可进行内移以满足墩身的变化,墩身内采用钢管架搭设平台,内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其中侧面内模采用抽心内模。

内外模板固定采用M22的对拉螺杆连接。

1.实心墩底节的施工

采用一次浇注完成,首先调整部位钢筋(底部钢筋网片、主筋、固端加强筋等)全部安装完毕之后,模板工根据测量组在承台上所放出的十字丝将调整节外侧模板,立好模板浇筑6.75m高度,待混凝土初凝之后,安装调整节内模安装完毕,将调整节墩身浇筑完毕,完成该工序约消耗2天时间,考虑到内模浇筑时可能发生上浮,应采用手动葫芦和焊接钢筋拉条的方法将内模拉住。

为防止实心墩首次翻模施工的墩身与底节已施工的调整节墩身发生错台现象,将原计划施工的调整节多施工10cm,即首次施工的实心部分墩身与调整节墩身重叠10cm,这样做使得翻模施工的模板能紧贴墩身,避免了错台的发生,也给首次立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翻模施工

待调整节模板拆除之后,测量人员对空心墩翻模模板底部高程控制线在调整节砼顶面测放之后,根据该线沿墩身四周用短钢管设置一定数量的内挑小横杆顶住墩身用做翻模立模之用,即模板直接放置在这些小横杆之上。

翻模顺序为:

将第一节模板用塔吊挂在第二节模板上,松开并抽出第一节模板之间的拉筋,用塔吊和手拉葫芦分别起吊第一节模板的各部分并运至第二节模板顶部,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后在第二节模板顶按上述次序安装固定各组成部分。

如此循环,直至墩顶。

施工过程中,采用轻便的双短钢管平行焊接替代原来笨重的双拼[12槽钢大肋,有效的提高立模效率;采用矿泉水瓶盖堵塞多余的φ20拉杆孔,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又达到防止漏浆的目的;采用在主筋上固定砼垫块的方法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利用现成的内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边施工墩身边施工墩身内部检查平台,紧跟施工节奏,节省了封顶等待时间;利用最上层的检查平台作为封顶的施工平台,避免再次搭设施工脚手架的麻烦。

高墩墩身翻模施工工艺框图

 

五、机构组织、人员分工、材料、设备安排

1)机构组织

墩身施工设三个作业队,即钢筋作业队、模板作业队及混凝土作业队,每个作业队设作业队队长各一名,现场技术员2名,质检员1名。

2)劳动力安排

配备足够的技术工种和其他操作人员,劳动力使用计划见下表。

作业队

砼工

电焊工

吊装工

钢筋工

模板工/木工/架子工

普通人

机械手

钢筋作业队

20

72

4

模板作业队

20

4

砼作业队

36

2

塔吊

10

木工及

架子工

30

电工班

2

以上不含混凝土拌合站项目管理人员,现场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加人员。

3)拟投入机械、设备

QTZ63(5013)型塔吊4台,QTZ40(5008)型1台,工业电梯CD100型2台,HBT85/HBT90混凝土输送泵2台,250KW发电机1台,砼振动棒36台,10m3砼罐车5台,浦沅35T吊车1台。

4)材料使用计划

墩身模板拟投入16层(每层高为2.25m),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年度施工划进度安排,其他材料使用计划详见建筑材料报验单。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技术措施

从技术上把好质量关,我们将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由总工程师和部门各专业工程师负责传达贯彻,并在工地例会时对工程各方面的要求进行阐述,做到开工前人人心中有数。

2、加强检测、试验工作,配备齐全完整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

对整个工程全过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测,严格控制质量。

各作业队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自控自检,并在质检工程师的指导下,再进行全检,自始自终作出完整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直至验收合格。

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场前除必须有产品质量保证书外,需进行抽样试验,各种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

3、实行质量检验否决办法,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不合格的坚决“推倒重来”。

4、制定技术资料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技术资料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教育,认真学习工程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掌握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实施科学管理,制定施工管理办法,编制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杜绝不合格产品,确保优质工程。

3、开展创优工程活动,建样板工程以点带面,全面创优。

4、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充分发挥内部质量检查工作职能,工地现场技术员对班组内部实行工序质量自检,相邻工序之间后道工序班组验收前道工序班组质量,凡需要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序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实行工序控制,对每道工序提出质量标准,控制方法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使每个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以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

6、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与质量责任制度,对违反操作规程、程序,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工程质量的除坚决返工外,还要给当事人予以处罚,对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的给予奖励。

7、贯彻质量宣传教育,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质量部质检组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对各作业队质检员进行上岗培训、教育,对各道施工工序,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以确保各环节的工程质量。

(三)试验与计量

在施工现场设工地试验,功能包括砂石料等原材料试验、钢筋拉伸抗弯试验、砼配合比使用性能、强度、弹性模量试验。

对所有测试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到政府设立的计量部门检验和标定。

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开展测试项目,并把试验分析结果按照规定及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

1、粗集料应符合配合比所提出的要求,每月测试碎石的压碎值、杂质含量和其它有机物含量以及磨耗系数,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场。

2、细集料按JTGE42—2005规定的要求选用,按JTGE42—2005规定进行砂中杂质的含量测定。

不合格的砂子不得进场。

3、每批进场水泥都要符合JTGE30—2005的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进货单及质保单复印件,说明水泥厂家的品种、标号、出厂日期与数量,连同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书,说明这批水泥经过试验分析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对水泥质量怀疑时按照JTGE30—2005的有关规定重新取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4、外掺剂的使用要提供给监理工程师生产厂家的质保单或有关部门的证明。

砼外掺剂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技术要求符合GB50119-2003的有关规定。

5、砼拌和用的水要进行水质化验,并符合JTGE30—2005规定,否则不得使用。

6、每批使用的钢筋应附有生产厂家对该批钢筋的生产合格证书的有关证明钢筋材料质量的资料,运到工地的每批钢筋都要按照有关JTJ055-83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7、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配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批准后的配合比使用。

按照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混凝土数量取样进行试验,试件的制作、浇筑、振捣、养生及试验要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照JTJ052-2000标准进行。

8、钢筋接头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

(四)测量与控制

为了保证施工的精度,在原有三角网的基础进行加密,建立核查全合同段及桥址平面导线控制网与水准控制网。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1、平面控制测量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根椐设计部门提供的平面控制网布设。

根据施工要求,加密布设控制点。

布设原则:

选点合理,通视条件良好,埋石牢固,不影响精度。

水准点的引测,以方便施工,满足施工要求为目的。

2、高程测量

设置水准点,作为工地临时水准点,并且将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部颁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为此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与NA2自动安平水准仪互相配合测量的施工方法。

3、各控制点的检查

在施工中定期对各控制点检查以保证各点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首先布设稳定点,对各三角网的控制检查点定期进行复测,以防控制点位置变化影响墩柱平面位置精度,复测时,观测精度与原三角网精度相同,并再次丈量基线线段。

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七、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见下页安全保证体系图。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二)、具体措施

1、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长,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工区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各专职机构和业务部门要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3、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职工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架子工、起重信号工、焊工、电瓶车司机、挖装机司机等工种,必须经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严禁酒后操作。

4、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奖罚当场兑现。

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洞内危石掉落、防高空坠落、防机械车辆事故、防汛、放火等措施的落实。

5、工程技术部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要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通过改进施工方法、施工工艺,采用先进设备等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

7、生产、生活设施的现场布置要结合防汛考虑,并在汛期到来前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8、做好防盗、放火、防破坏工作;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及危险作业部位设安全生产标志、宣传画、标语,随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

场内各种安全设备、设施等,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动。

9、施工用电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程。

施工现场内电线与其所经过的建筑物或工作地点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加大电线的安全系数。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电设备。

10、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保证安全装置完备、灵敏、可靠,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

11、文明施工,对施工便道定期维护,尤其在雨季加强养护整修,杜绝交通事故。

12、对进场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教育,防止施工扰民及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