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74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docx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

第一章概论

第二节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

一、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路基:

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性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筑路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

第三节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一、路基横断面

填方路基结构0~30cm范围称为路床,30~80cm称为下路床,80~150cm称为上路堤,150cm以下称为下路堤。

二、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全铺式横断面

四、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

面层、基层、路基。

面层:

沥青面层材料主要考虑抗车辙和抗剪切

基层:

基层是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垫层:

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

五、路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

沥青混凝土路面: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级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级公路

六、路面分类

按面层材料区分: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

按力学特性区分:

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路面

按基层材料类型及组合形式的不同,可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划分为: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第四节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路基路面稳定性影响因素

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

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体积随路基路面结构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降而引起膨胀和收缩

保持路基干燥的主要方法是设置良好的地面排水设施和路面结构排水设施

路基路面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湿度变化

第五节公路自然区划

区划的三个原则: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一、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一级区划是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七个大区。

二、二级划分的主要指标

潮湿系数K

第二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第一节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一、路基土的分类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土的颗粒组成特征用不同粒径粒组在土中的百分含量表示

二、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巨粒土:

良好的路基材料,亦可用于砌筑边坡

砾石混合料:

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

砂性土:

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

不良公路用土

黏性土:

筑成的路基能获得稳定

三、路基填料的选择

漂石、卵石(巨粒土)与粗砾石:

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中

土石混合料:

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良

砾类土、砂类土:

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优

粉质土:

性能评定为差,施工评定为良

黏质土:

性能评定为良,施工性评定为良

第二节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一、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水蒸气凝结水、薄膜移动水

二、大气温度及其对路基水温状况的影响

冻胀:

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层面开裂即冻胀现象,形成冻胀。

翻浆:

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产生较大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形式从涨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翻浆。

三、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四种。

以分界稠度来划分干湿类型

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四、路基土的基质吸力与饱和度

基质吸力:

压力势与重力式差值

第三节路基的力学强度特性

一、路基受力状况

二、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某一深度处,当车轮何在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三、路基土的受力特性

第四节路基的承载能力及材料参数

一、路基的承载力参数

路基回弹模量:

反映路基所具有的部分回弹性质

路基反应模量:

表征路基的承载力

加州承载比(CBR):

评定路基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

第三章路基设计

第一节路基概念及构造

一、路基基本概念

公路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并将其扩散至地基。

高于原地面高程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

低于原地面高程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二、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

三、路基附属设施

取土坑与弃土堆、护坡道与碎落台、堆料坪与错车道

第二节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原因

一、路基沉陷

二、边坡塌方

三、路基沿破面滑动

五、防治措施:

设计、排水、施工、防护与支挡

第三节路基横断面设计

一、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二、路基高度

路基高度指的是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标高)和原地面高程(标高)之差。

三、路基边坡坡度

路堤边坡、路堑边坡

第五节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试算法、解析法

二、折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剩余下滑力:

三、曲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4.5H法、基于条分的极限平衡法原理、瑞典条分法、简化毕肖普法

四、软土地基的地基稳定性分析

临界高度的计算、路基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五、浸水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渗透水压力计算、假想摩擦角法、悬浮法、条分法

六、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

震害与震力

第七节路基排水设计

地面排水、地下排水

一、路基排水设施的构造与布置

地面排水设施: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倒虹吸与渡水槽、蒸发池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

梯形、矩形、三角形、流线型

地下排水设施:

盲沟、渗沟、渗水隧洞、渗井

第四章路基防护与支挡结构设计

第一节路基坡面防护

一、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几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华、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

常用坡面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

砂浆抹面、勾缝、喷涂、石砌护坡、护面墙

二、冲刷防护

直接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石砌防护、抛石与石笼防护、支挡结构物(驳岸)

间接防护措施:

丁坝、顺坝、格坝

第二节支挡结构的类型和构造

一、支挡结构的用途

支挡结构包括:

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

二、支挡结构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按支挡结构的位置不同分为:

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

按支挡结构的墙体材料不同:

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木质挡土墙、钢板墙

根据其结构形式和作用机理:

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抗滑桩、土钉墙、预应力锚索。

三、支挡结构的构造

墙身:

墙背、墙面、墙顶、护栏

排水设施:

墙身排水、地面排水

第三节挡土墙结构布置

一、挡土墙的横向布置

二、挡土墙的纵向布置

三、挡土墙的平面布置

第四节挡土墙结构的土压力计算

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

主要力系、附加力、特殊力

三、黏性土土压力计算

1、等效内摩擦角;2、力多边形;

四、不同土层的土压力计算

五、有限范围填土的土压力计算

六、被动土压力计算

七、车辆荷载换算及计算参数

八、浸水土墙土压力计算

九、地震作用下土压力计算

第五节挡土墙设计

二、挡土墙的设计原则

按照“极限状态分项系数法”进行设计

三、挡土墙设计

(一)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1.抗滑稳定性验算

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二)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1.基础底面的压应力

2.基底合力偏心距

3.地基承载力抗力值

(三)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1.强度计算

2.稳定计算

3.当e超过规定时,还可以利用玩去抗拉极限强度R进行验算或确定截面尺寸

4.正截面直接受剪时验算

四、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

(一)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方法

1.设置倾斜基底

2.采用凸榫基础

(二)增加抗倾覆稳定性的方法

1.展宽墙趾

2.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

3.改变墙身断面类型

五、重力式挡土墙

第六章路基施工

第一节概述

一、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二、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按其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

人工及简易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利机械化和爆破方法等。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物质准备工作

第二节路堤填筑与压实

一、基本要求

二、填挖方案

1.路堤填筑2.机械化施工

三、路基压实

1.路基压实的意义与机理

2.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

内因:

土质、湿度

外因:

压实厚度、压实功能

3.机具选择与操作

4.土基压实标准

K:

路基标准压实度

第三节路堑开挖

一、土质路堑

纵向全宽掘进、横向通道掘进

二、石方路堑

爆破法、松土法

第六章交通和在及路面设计参数

第一节交通荷载及其对路面的作用

三、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

影响因素:

(1)汽车轮胎的内压力Pi;

(2)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形状;(3)轮载的大小

四、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

五、交通分析

2.轴载组成

3.轮迹横向分布: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轮的轨迹总是在横断面中心线附近一定范围内左右摆动,由于轮迹的宽度远小于车道的宽度,因而总的轴载通行次数既不会集中在横断面上某一固定位置,也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一点上,而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在车道横断面上,称为轮迹的横向分布。

第二节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二、标准轴载

道路路面设计所用的交通量与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有很大区别,交通工程中将混合交通量换算成为以小汽车或中型载重汽车为标准的交通当量。

而路面设计中,一般选用一种轴载作为路面结构设计的标准轴载,其他各种轴载按照一定的原则转换成标准轴载。

三、轴载换算

1.轴载换算方法基本原则

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临界状态为标准;第二,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标准进行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所计算的路面厚度应相同。

2.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方法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轴载换算方法

四、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六、交通荷载分级

由于不同等级的道路承受不同的交通荷载作用,为了判别道路承受荷载的轻重,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分别进行了交通荷载等级的划分。

第三节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回弹模量

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简介抗拉强度(劈裂强度)

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劈裂回弹模量

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动态抗压回弹模量

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疲劳寿命

二、沥青混合料

1.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

2.沥青混凝土的劈裂试验

3.沥青混凝土的弯曲试验

4.沥青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动态回弹模量

5.沥青混凝土四点弯曲疲劳寿命

6.沥青混凝土的设计参数

三、水泥混凝土材料

1.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

2.水泥混凝土式样的钻取和劈裂试验

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的取值

四、级配碎石

第七章路面基层

第一节概述

路面基层时路基面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路基和路面面层之间,在路面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节碎石与级配碎石基层

一、碎(砾)石的类型

级配碎石、填隙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