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089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金版学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6单元第2课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2课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4·广东六校联考)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年份

1927

1928

1929

1930

离婚率

10%

15%

12%

3%

A.“新政”强化了人们抱团取暖意识

B.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

C.“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

D.“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表格数据1930年的离婚率由1929年的12%迅速下降为3%,反映了“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故选C项。

A、B两项时间与材料不一致。

婚姻自由是西方价值观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改变,排除D项。

答案:

C

2.(2015·重庆市五区调研)1930年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大幅度提高了887种商品的关税。

此关税法(  )

A.是美国挽救经济危机的良策

B.是美国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实际运用

C.是美国经济落后的表现

D.使1929年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贸易保护主义,再结合题目时间“1930年”,此时美国正值大萧条的时期,此关税法的实施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故D项正确。

答案:

D

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解析:

①抓题眼:

罗斯福新政;②关键信息:

“炉边谈话”“阐释其施政方针”。

①抓题眼:

罗斯福新政;②关键信息:

“炉边谈话”“阐释其施政方针”。

答案:

C

4.(2015·临沂市期中考)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

“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

”材料表明作者(  )

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

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

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

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实行货币贬值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也就相应剥夺了其他国家商品进入美国的机会,迫使其他工业国发掘新的市场,从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说明作者对货币贬值持肯定态度,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5·揭阳市一模)马克思生前曾说过:

“反动派(资产阶级)将会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下列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或史实与马克思生前的判断最相符合的是(  )

A.俄国新经济政策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英国自由主义改革D.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罗斯福新政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挽救资本主义,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4·广州市考前训练)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决策者态度的变化被流行的学术观点所强化了。

凯恩斯主义者们被疏远了,失去了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

C.经济危机和“滞胀”的出现

D.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出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和“滞胀”的出现是减少国家干预的原因,故C项正确。

答案:

C

7.下列表格为欧共体国家某一时期的经济统计数据,推测其要认定的时期可能是(  )

时期

国内生产总值

年平均增长率

平均失业率

年平均通货膨胀率

约0.9%

约11.50%

约9.5%

A.1948-1952年B.1968-1972年

C.1978-1982年D.1988-1992年

解析:

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A项所处时段欧共体还没出现,故A项错误;1968-1972年是欧共体建立后西欧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期,B项错误;1978-1982年欧共体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西欧国家出现了私有化浪潮,故C项正确;1988-1992年是西欧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时期,D项错误。

答案:

C

8.(2014·揭阳市质检)“……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

”该言论适用于评价(  )

A.“混合经济”B.“斯大林模式”

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D.“新经济”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故C项正确。

答案:

C

9.(2015·平顶山市二模)“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是为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而提出的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解析:

由材料“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可知,弗里德曼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4·淄博市抽测)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

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胡佛针对大危机实施了国家干预,故材料无法说明其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同时材料只是局部信息,无法说明其对经济干预是“全面”干预,故B项错误;比较胡佛、罗斯福,二者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故罗斯福借鉴胡佛是可能的,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4·韶关市一模)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

“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

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

”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解析:

题干“不希望改变经济基础”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C项正确。

答案:

C

1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尽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B

13.(2015·德州市模拟)自由与平等是近代文明的两大价值。

社会公正是自由和平等的调节器,通过公正实现二者的相对平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自由主义的引导下,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革命和工业进步的巨大历史功绩。

但是……突飞猛进的资本主义在碾碎了以出身为基础的封建性质的不平等之后,造就了新的巨大的社会差异。

……与封建性质的以出身不同而决定的机会不平等相比,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不平等所彰显的是结果的不平等。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材料二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三 在1981年2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就提出了大规模减税的建议。

……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寻找自由与平等的最佳平衡点,是可以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自由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

指出工业化时代的“不平等”所呈现出的新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答案:

(1)背景:

工业革命兴起;启蒙运动的发展;英国的积极倡导。

变化:

由出身不平等到社会财富分配、地位不平等;由机会不平等到结果不平等。

(2)元素:

关注社会公正、关注社会平等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

措施: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3)观点:

伴随社会历史形势的发展,应不断调整社会政策,使自由和平等达到相对平衡。

说明: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证明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干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再次平衡。

14.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

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答案:

(1)特点:

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等。

意义: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