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708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6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整理精品范本

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方案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

2016年9月

 

 

 

黄岛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类别、招生对象与学制

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学制:

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中职段学制可缩短1学期或延长1学期.根据海信日立空调用工需求,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分段育人机制。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满足海信日立空调等机电设备生产、运用需求,面向机电技术应用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特别需要培养与半岛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的等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根据海信日立空调公司需求进行特殊课程与技能的专门化教学与训练,分别侧重于机械设备的操作、空调原理、空调设备、空调系统、空调工程应用、电子装配线的操作、自动控制设备的运行与监控、机械或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护,空调等配件的生产、组装、焊接、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

(二)培养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海信日立空调公司的深度参与和双导师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双方职责

1。

我校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确定招生的专业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每年招生40人,企业直接参与学徒学生的录取工作。

主要包括招生计划与条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实习实训计划等。

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会同我校共同制定《学徒管理办法》,规范我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

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

协议中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3。

我校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组成学徒制工作小组。

师傅由学校转件、企业师傅、专业指导教师组成.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实训教材和岗位实习考核标准,组织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育人结合。

4。

学徒在整个培养期间实行学分制。

在整个培养期间,建立学分累计制度.学徒修满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方可毕业。

5.我校采用现代学徒制形式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联合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聘请合作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课,邀请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或宣讲企业文化

6。

在整个培养期间,建立校企合作双方定期检查、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学生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工作。

建立学校、企业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信息通报制度.

四、岗位标准

(一)基本知识要求: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与公共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音乐、心理健康等必修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学生应达到国家统一制定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公共关系、市场营销、车/钳/电实作入门等课程,可列为公共基础课的选修课。

(二)基本技能要求

根据海信日立需求进行企业课程与技能的专门化教学与训练,分别侧重于机械设备的操作、空调原理、空调设备、空调系统、空调工程应用、电子装配线的操作、自动控制设备的运行与监控、机械或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护,空调等配件的生产、组装、焊接、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

要求学生掌握机械、电子、气动和液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中的应用、生产知识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具备以下技能:

●机械基础知识

●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

●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

●焊接基础知识

●能熟练操作各种焊接方法

●掌握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

●熟悉常用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电工基础知识

●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具有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三)岗位工作标准

单位: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部门:

制造部

岗位名称:

一线作业

岗位价值:

按照标准作业,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技能,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损失,改善现场,创造整洁、亮丽的工作环境.

工作关系:

关系性质

关系对象

主要意图或结果

直接上级

班长

接受生产任务,在工作中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协助班组做好本职工作.

内部联系

生产主管

接受工作指导,反馈信息

指导员

接受作业手法指导,反馈信息

外部联系

线体质量管理员

接受质量监督,反馈质量问题

生产技术担当

接受工艺指导,反馈技术问题

设备维修人员

接受设备操作维护指导,反馈设备问题

配送员

接收物料,沟通信息

工作职责

比重

权限

绩效标准

一.生产准备

10%

主要负责

1.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准备作业文件和生产工具工装。

5%

主要负责

无生产损失

2.学习作业文件,并进行生产前的点检和记录工作

5%

全权负责

100%点检到位

二.标准作业,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60%

全权负责

1.按照生产计划和作业标准,进行首件检验,并批量生产

40%

全权负责

无不良

2.做好自检和互检工作,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20%

全权负责

检出率95%以上

三.现场管理

20%

1.安全卫生环境、5S管理.

5%

主要负责

安全问题为“0”

2.物料管理,确保物料手持量,三定管理和账物管理。

5%

全权负责

物料损失为“0”

3。

设备、工装工具管理。

5%

全权负责

完好率100%

4.作业文件管理。

5%

全权负责

齐全性100%

三。

其它

10%

1.个人行为规范、仪容仪表管理。

3%

全权负责

无违章行为

2.宿舍管理:

安全、财物、卫生等。

3%

全权负责

合格率100%

3.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

4%

主要负责

及时完成率100%

任职资格

项目

必备要求

期望要求

1.学历要求

初中以上

中专或高中以上

2.专业要求

——

机电、制冷及相关专业

3.资格证书

——

电工证、焊工证

4.工作经验

一般经验:

1年以上

2年以上

专业经验:

半年以上

1年以上

5.知识要求(专业、相关、管理、政策法规知识等)

看懂图纸和作业文件要求

1.相关产品知识、工艺知识。

2.相关制冷专业知识.

3.相关质量管理知识。

6.

技能要求

计算机:

——

熟练掌握操作办公软件。

外语:

—-

初级

写作:

—-

一般公文写作能力

7.能力要求

判断能力、执行能力

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

8.个性特征

责任心、严谨、敬业、吃苦耐劳

进取心、毅力、协作

9.体能要求

身体健康,能适应加班

精力充沛

10.特殊技能

工作环境和条件

1.工作场所:

制造部生产现场

2.工作时间:

10-12小时

3.环境状况:

一般

4.危险可能:

五、课程体系

(一)文化基础课

1。

德育(92学时)

(1)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心理健康

本课程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语文(175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实用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附件(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欣赏)等,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修改、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17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

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

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138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74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体育与健康(9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