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5869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

语文测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古诗文积累(12分)(每空1分。

多.字.漏.字.错.别.字.、.字.迹.潦.草.不.清.均.不.得.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3),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4)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朱敦儒《相见欢》)

(6)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7)《饮酒》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得、恬淡高远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 。

(8)《赤壁》中借古讽今,反面假设,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 。

(9)《渔家傲》中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和对南宋黑暗现实不满的句子是 , 。

2.下列加阿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琐屑.(xiè) 栅.栏(zhà) 倔.强(jué) 无边无垠.(yín)

B.颓.唐(tuí) 妥帖.(tiē) 刹.那(chà) 触.目伤怀(chù)

C.拭.目(shì) 气氛.(fèn) 洗涤.(dí) 恹.恹.欲睡(yànyàn)

D.河堤.(dī) 踌躇.(chú) 濒.临(bīn) 情郁.于中(yù)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留学日本时候写的一篇有关自己老师的散文。

B.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

这句话的主干是,他吵嘴‛。

C.《白杨礼赞》一文作者一唱三叹,反复咏叹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即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D.《背影》一文前后写了四次,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两次略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

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收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

睛疲劳。

⑤另外。

打开电子产品的时候。

我们与屏幕的距离。

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 ①③⑤④②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①③②⑤二、阅读(6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5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第三、四句分别从 、 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2分)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二)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

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9.解释加点词语。

(4分)

(1)丈夫之冠.也( )

(2)军士吏被.甲( )

(3)与民由.之( ) (4)持兵揖.曰( )

10.翻译句子。

(6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1.阅读课文,说说从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3分)

12.甲文中孟子与景春就‛大丈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孟子则认为大丈夫必须是乙文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实践了 。

(4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5题。

(9分)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3.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它的特征 (4分)

14、文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15、选文中用到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两例说明?

(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16分)

孤灯小卷 (包利民)

①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

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

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

②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

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

③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

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

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

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

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

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

④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

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

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

⑤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

然改变。

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

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

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

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进我心灵的东西。

⑥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

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

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

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

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

⑦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

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

⑧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贴说:

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

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

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

⑨下面不少人跟贴,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

一个女生说:

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

选自2016年6月7日《教育导报》

16.根据文章内容,将文中其他不同场合的,孤灯小卷‛的夜读概括出来。

(4分)夜读一:

小时候点蜡烛倚枕夜读 夜读二:

夜读三:

夜读四:

朋友在工友熟睡后大通铺上就灯夜读

加线字的含义)18.有人觉得文章到第七段就可以结束了,文末两段纯属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

19.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之所以认为最初在熄灯后看书没有感觉是因为太过拘束难受,不如在路灯下悠闲自在。

B.第二段说,读也只是一种状态‛指作者小时候的夜读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夜读的美好感受还在。

C.,我‛热爱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读 书,是因为我醉心于古人的读书形式,想让读书更有有复古意味。

D.作者以孤灯夜读为线索,追忆自己不同阶段的夜读经历,以表现自己对独自夜读,独自思考

的生活方式的热爱。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0-23题(11分)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