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749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气站应急预案.docx

加气站应急预案

***********

有限公司广茶山加气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版本号:

2017-01

预案编制:

预案编制小组

实施日期:

2017年8月20日

企业名称:

***********有限公司广茶山加气站

发布令

全体员工: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事故蔓延,有序、有效的组织抢险和救助,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有关内容

和要求,以及本站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特制定《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广茶山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经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应急工作人员及认可的专家评审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各员工应按照本预案内容与要求,参加培训和演练,以便在事故发

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批准人:

2017

年8月20日

1•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1

1.4应急预案体系2

1.5应急工作原则3

2.事故风险描述3

2.1概况3

2.2事故风险描述3

3.组织机构及职责5

3.1应急组织体系5

3.2指挥机构及职责6

4.预警及信息报告7

4.1预警7

4.2信息报告8

5.应急响应9

5.1响应分级9

5.2响应程序9

5.3处置措施10

6信息发布11

7后期处置11

7.1污染物处理11

7.2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11

7.3医疗救治11

7.4人员安置及善后赔偿11

7.5应急救援能力评估11

8.保障措施12

8.1通信与信息保障12

8.2应急队伍保障12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2

8.4其他保障12

9.应急预案管理13

9.1应急预案培训13

9.2应急预案演练13

9.3应急预案修订13

9.4应急预案备案14

9.5应急预案实施14

10.附件14

附件1处置措施14

附件2本站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19

附件3: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的联系方式19

附件4应急救援物资装备20

附件5附图2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本站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天然气生产经营中的突发事件,对天然气突发事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6)

《河北省暴雪大风寒潮大雾高温灾害防御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2012】第11号令)

《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2013】第3号令)

《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1)适用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广茶山加气站内天然气加注、储存过程中由于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窒息、车辆伤害、触电等公司级事故的相关应急处理、应急反应、救援程序。

(2)事故类型、级别

序号

事故类型

影响范围

预案响应级别

1

火灾爆炸

站内、外「

站级(U)/公司级(I)

2

压力容器爆炸

站内

站级(U)

3

窒息

站内

站级(U)

4

车辆伤害

站内

站级(U)

5

触电

站内

站级(U)

1.4应急预案体系

*************有限公司广茶山加气站其经营的规模不大,危险因素较单

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合并编写。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2.事故风险描述

2.1概况

有限公司广茶山加气站位于*******,占地面积*****平方米,地震设防烈度为%度,加气站设平均供气量1500M3/h。

站内主要设备有1台CNG撬装设备、2台加气机,并按标准配备了消防设备,安装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仪,紧急切断装置。

防雷击、防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

站区主要建构筑物为罩棚,罩棚顶部为网架结构,采用轻钢材质涂防火材料,耐火等级二级。

本站气源来自昆仑燃气-陕京三线,站内储气能力为4000M3。

本站主要包括:

储气瓶组拖车、加气机、空压机、站房及罩棚等。

站内人员情况:

站长1名、安全员1名、加气工6名

2.1.2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

该站内采用分区布置,分为工艺装置区、加气区和站房。

2.1.3各方面应急力量

119;**********人民医院为医护依托,急

在启动本站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时,向公司请求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或向上级政府机关请求应急救援。

站区附近有************消防大队为消防依托,报警电话:

救电话:

120。

2.2事故风险描述

2.2.1危险源分析

(1)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

公司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为天然气。

1)易燃、易爆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2)易积聚静电荷性

天然气本身是绝缘体,但它流经管路,进入容器中都有产生静电的特性。

静电积聚到一定电位就会发生放电,产生火花,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易受热膨胀性

气体受热后,温度上升,体积膨胀。

很容易因体积膨胀、压力升高导致管件爆破损坏。

4)窒息

天然气为窒息性气体,高浓度下可造成人员缺氧,而导致窒息。

(2)事故风险种类

该加气站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为:

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窒息、车

辆伤害、触电等事故。

2.2.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触发条件及严重程度

事故类型

可能性

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

1

火灾爆炸

较小

严重、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损

CNG的加气机、橇车

2

容器爆炸

较小

严重、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CNG橇车

3

窒息

较小

人员伤亡、财产损

CNG的加气机、橇车

4

车辆伤害

较小

严重、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CNG的加气站站区

5

触电伤害

较大

较重、人员伤亡

变压器和配电设施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加气站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

应急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

站长

副总指挥:

安全员

成员:

加气站其它人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部职责

⑴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⑵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义务消防队伍的建设。

⑶做好应急救援装备的配置和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

⑷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⑸协调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22总指挥的职责

⑴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

⑵组织指挥本站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⑶在本站启动应急预案时,负责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3.2.3副总指挥职责

⑴协助总指挥工作。

⑵负责具体调度各应急小组参加本站的应急救援行动。

⑶在总指挥不在应急救援现场时,受总指挥委托担任组长,履行总指挥职责。

3.2.4各组职责

后勤保障组职责

后勤保障组由1号加气机当班人员组成。

(1)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采购及应急生活安排等工作。

(2)负责救护专用车辆、转移伤员车辆和运输物资车辆的统一调配。

(3)负责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4)负责联系保险公司及时处理事故保险索赔事宜;协助做好医疗救援工作。

抢险救护组职责

抢险救护组由站长及加气站当班人员等组成。

(1)检查维护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及器材,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演练。

(2)负责组织成员进行现场扑救工作。

(3)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情况进行监测,并向现场指挥报告。

(4)负责制定消防队员自身安全规定、配备防护用品等。

(5)负责现场抢救转运被困、受伤人员至临时医疗点。

(6)负责进行事故后的现场清理洗消。

(7)负责站内疏散通知工作:

a负责现场人员及车辆疏散到安全区域。

b通知营业大厅及员工紧急撤离,并保护好相关的重要资料。

对外联络及警戒组职责

对外联络及警戒组由当班班长负责。

(1)负责社会救援队伍进入本站时的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

实施站现场交通管制,禁止与事故无关的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避免意外伤亡或引起现场混乱。

(2)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保卫撤离区内的重要目标和财产的安全,制止各种犯罪行为

(3)负责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

(4)负责与事故现场的联络,及与政府和周边单位的联系。

(5)受现场指挥委托代表应急救援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4.1.1条件

CNG橇车储气瓶的温度、压力出现异常,通过正常的安全泄压、效果又不显著,有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政府发布雷雨、大风、暴雪等预警信息,可能发生引发房屋垮塌、雷击、洪涝等事故的气象条件,周边出现火情,有可能危及调压站内设施,特别是危及燃气设施的防爆场所,需要请求政府救援的。

4.1.2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及预警的方式、方法

当达到预警条件时,由信息接收(或事故前兆发现)人员第一时间内向总指挥汇报,由总指挥向全体员工发布预警信息。

外部信息以接收为主,内部信息以巡视检查为主。

4.2信息报告

1、信息接收与通报

加气站指定安全员为信息接收人员,信息接收人员手机保证24小时开

机。

信息接收人员接收到预警或事故信息后立即通知经理。

信息接收电话:

2、信息上报

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报告。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⑴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⑶事故的简要经过;

⑷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⑸已经采取的措施;

⑹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信息传递

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由站长或站长指派的通讯组人员通知可能影响的单位,以做好援助或疏散撤离。

通知方式采取电话通知和前往需传达信息单位当面转告方式。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二级:

站级(二级)和社会级(一级)。

响应分级示意表

应急响应级别

响应条件

影响范围

控制事态的能力

站级(二级)

公司内部可以控制的事故

公司内部

公司内部可以控制

社会级(一级)

公司内部无法控制的事故

公司及周边

只有社会力量才能控制

5.2响应程序

公司级响应:

当现场处置无效时,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社会级响应:

当事故无法控制时,由总指挥向社会请求支援。

应急响应行动示意图

5.3处置措施

在处置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遵循以下原则要求:

(1)先避险,后抢险的原则;

(2)先救人,再救物的原则;

(3)先控制、边报警的原则;

(4)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5)指挥人员与抢险人员保持信息畅通的原则。

燃气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波及周边界区,应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应急处置程序

⑴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⑵应急救援小组接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部位(或装置)和初步原因,下达按本预案处置的指令。

同时发出警报,组织小组成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⑶事故发生的人员,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根据事故类型、发生的不

同部位迅速按前述事故处置方案采取自救应急措施,及时消除事故。

如切断电

源紧急切断、隔离系统,用相应灭火剂扑救。

若发现人员伤亡的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如燃烧或爆炸、泄漏部位事故不能控制危及生命安全的,人员应立刻撤离。

撤离后现场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员。

⑷应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指挥部命令,由消防队长组织实施,边扑救边救人,以最快速度将火源扑灭并及时从事故区域抢救受伤人员。

应根据事故部位和范围,并视能否控制,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立即展开救援,如事故不能控制时,采取紧急联络,迅速向公安消防、城市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管等主管部门报告事故,请求社会救援。

⑸制定检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具体现场处置措施(见附件1)

6信息发布

1、事故信息发布:

总指挥负责事故和应急救援的信息发布工作,向上级部门报告。

2、发布原则:

发布及时,信息准确,不得隐瞒任何事实

7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污染物处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申请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7.2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

在事故原因调查准确、采取了得当的措施后,要投到运营恢复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运营。

在事故中受伤、受害人员及造成的他人损失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7.3医疗救治

联系救护中心或使用现场车辆,将中毒、烧伤、烫伤及其他受伤人员送就近医院(或急救中心)就医。

并向医院(或急救中心)提供相关危险化学品的数据资料。

7.4人员安置及善后赔偿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的人员做好受害人员的安置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应建立工伤保险机制,及时与社会保障局取得联系。

对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伤亡人员家属协商解决。

7.5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事故调查与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存档备案。

应急指挥部应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救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加气站应急小组各成员的联系电话要保持24小时畅通。

节假日要有人值班,值班人员一旦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报告单位领导,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故现场。

公司内部电话确保通讯畅通,指定专人对有关人员和单位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时及时更新。

8.2应急队伍保障

加气站总指挥对全体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型号、数量等符合相关规范的配置要求,确保救援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8.4其他保障

(1)应急救援小组设在站办公室。

(2)应急救援小组应日常备用一辆应急交通工具运输车辆或备用的车辆只承担距单位较近的运输任务,并留好司机手机电话,一旦应急事故发生,通知司机速回。

(3)应急救援小组应当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故的警戒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治安警戒使用。

(4)应急救援小组应当常备医疗急救用品。

(5)站内安全负责人应每周对全站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养、维护。

定期更换灭火器,日常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挡物,保持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及安全通道畅通。

9.应急预案管理

9.1应急预案培训

1应急预案培训

年初制定应急事故培训计划。

培训方式包括:

防火等相关技能、疏散及有关抢救知识辅导、灭火器的使用等。

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简单救护常识。

对职工进行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培训项目

培训时间频次

要求

培训

方式

演练时

间频次

演练

方式

演练组

织部门

综合预案、现场

每次2学时,每

站内相关岗位人

授课

1次/半

模拟

站长

处置方案

6个月

员熟知

演习

9.2应急预案演练

年初制定演练计划,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重点解决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组织指挥、协同配合和应急准备等方面的问题。

应急演练结束后,立即召开评估会议,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撰写评估报告,寻找演练的不足及缺陷。

演练结束10个工作日内,将演练评估报告报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

9.3应急预案修订

每三年至少对预案进行一次修订更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9.4应急预案备案

本项预案经过评审合格后,在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进行报批及备案。

9.5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0.附件

附件1处置措施

(一)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1)处置措施

启动应急开关:

由加气机操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紧急按售气机急停按钮停止加气,将站内的所有运行的设备制动并关闭。

切断气源:

由当班班长关闭进气总阀切断气源。

切断电源:

当班操作人员人员切断控制室电源。

事故报告:

站内的值班人员根据情况,立即报警,火警电话119,同时向

站内总指挥及副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

事故处理:

据火灾、爆炸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工具(站内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切断气源,组织现场警戒隔离,并积极组织自救,尽量减少损失。

保护好站内的现金及重要资料,并立即疏散站内无关人员和指挥车辆撤离。

专职消防人员到场后,安全员负责汇报火灾情况,并配合灭火。

火灾扑灭后,保护火灾现场,以便分析查明起火原因。

(2)注意事项:

1)遇事要冷静,要绝对服从现场指挥。

2)准确判断火灾性质,使用适用的灭火器材。

3)各种油开关、油类物质失火严禁用水扑救,电气类失火严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4)室内失火时要首先了解室内有无人员。

有人员要首先救人,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5)站内职工有义务保护现场,防止坏人乘机破坏。

备注:

公休日、节假日发生紧急情况由当班班长吴迪负责现场指挥。

(二)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1)处置措施

启动应急开关:

由加气机操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紧急按下控制柜的紧急制动开关及加气机紧急切断开关,将站内的所有运行的设备制动并关闭。

切断气源:

由当班班长首先关闭进气总阀切断气源,采取预防爆燃的措施(疏散站内的人员、现场不得使用手机等电器)。

切断电源:

当班操作人员人员切断控制室电源。

事故报告:

当班人员向值班调度报告事故情况

(2)注意事项

1)、遇事要冷静,要绝对服从现场指挥。

2)、准确判断事故性质。

3)、要确保人员的安全,有人员受伤要首先救人,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4)、站内职工有义务保护现场,防止不法分子乘机破坏。

备注:

公休日、节假日发生紧急情况由值班领导负责现场指挥。

(三)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组长得到窒息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设置现场安全警戒,防止人员随意进入天然气浓度大的区域,以免再次窒息。

(3)将窒息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静卧,将窒息者松解衣扣和腰带,进行人工呼吸。

(4)立即拨打“120”急救。

2注意事项

(1)处理窒息事故时应谨慎小心,不得盲目米取措施。

(2)要将窒息者移至现场的上风向,救治。

(3)根据事态的发展,如窒息者情况严重,应立即请求医疗救护人员救援。

(4)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

插销,断开电源。

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

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

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破坏。

救护人员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5)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救治,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呼吸及心跳,让其舒适地平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周围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救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6)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切记不能给触电者打强心针,如身体烧伤立即拨打“120”急救。

2注意事项

(1)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使用的电工钳必须有绝缘柄,木柄斧头必须是干燥的,以免发生间接触电。

(2)米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3现场救援和互救注意事项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诊治。

(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

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诊治。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五)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加气站中天然气的压力较高,涉及压力容器,若其生产制造、安装失误,安全阀、压力表失灵不能正确显示压力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