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735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4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

(150分 150分钟)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

(《论语·学而》) 

(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诸葛亮《诫子书》) 

(3)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4)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论语>十二章》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6)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懈怠和浮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 ”。

 

(7)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

(1)~(4)题。

(12分)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都随我进来!

进来!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石猿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甲]。

(1)文段中“这一个洞天”指的是 (花果山)水帘洞 ,[甲]处应填 美猴王 。

(2分) 

(2)“序齿”在文中的意思是:

 按照年龄长幼来排次序 。

(2分)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使用了 对比 和 拟人 的修辞手法。

(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石猴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替他取的姓名?

在其门下,孙悟空学会了哪两样重要本领?

②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分析其“人”的特性。

(6分)

①菩提祖师。

(1分)七十二变、筋斗云。

(2分)

②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3分)

3.某校开展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3分)

(1)请你拟写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要求:

紧扣主题,不超过20字。

(3分)

示例:

保护野生动物,实现和谐共处。

(3分)

(2)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关于保护益鸟的倡议书中的一部分,请你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益鸟,指那些捕食害虫、害兽或已被现代科学证明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如燕子﹑杜鹃﹑猫头鹰。

为保护益鸟,给它们创造一个安全生存的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多栽树,多种草,为鸟类创造繁植的良好环境。

二、认真观察和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益鸟的知识。

三、向人们宣传保护益鸟的重要意义。

朋友们!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益鸟,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做出自己的牺牲。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繁植 ”,正确写法是“ 繁殖 ”。

(2分) 

②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牺牲 ”改为“ 贡献 ”。

(2分) 

③诗词歌赋中常出现的“ 子规 ”即杜鹃鸟的别名。

请联系所学,写出与其相关的一个诗句。

(2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1分)

(3)班级准备成立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爱心组织,为此想竞聘一名爱心推广大使。

假如你是参与竞聘的一员,请写出你的竞选词。

(4分)

示例:

亲爱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竞聘爱心推广大使的的机会。

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也经常阅读有关野生动物的书籍,我有信心做好“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推广工作。

希望大家能支持我,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大家的信任!

谢谢!

(言之有理即可,4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燕子来时

王 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

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

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

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便对燕子情有独钟。

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

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

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黯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

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

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

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

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

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

十分壮观,异常美丽。

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

燕子们争先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

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

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

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

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

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有删改)

4.根据文章第②段,试着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6分)

①燕子美丽、优雅;②燕子傍人而居,小鸟依人;③燕子给人以希望。

(每点2分,共6分)

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

(4分)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燕子的眼睛比作宝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分)

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文章第①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

温柔的春风,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⑤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家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C.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出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解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错误,本文表达的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与忧虑。

7.第⑥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

(3分)

燕子越来越少,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燕子所带来的美丽、优雅的景象也许将不复存在。

(3分)

8.请简要分析结尾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6分)

结尾段对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做了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燕子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许将成为过去。

(3分)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与忧虑,深化了文章主题。

(3分)

[二](18分)

心机猫

马未都

①我养猫是中年以后的事。

年轻时特别喜欢养狗,人到中年精力衰减,就停止养狗开始养猫。

最初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有个小折耳的蓝猫,当时一想:

这蓝猫太有意思了。

一看是蓝灰色,很喜欢。

拿来的时候两手捧着,一丁点儿,在家里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它一“人”,大家都哄着它。

②有一天,我觉得一只猫养着孤独,能不能再给它配个伴啊?

我就买了一只叫三三的小猫,还有另外一只猫,跟三三一窝的,脸上的花纹长歪了。

主人说这猫没人喜欢卖不出去,你要喜欢就送给你了。

所以我就花了一只猫的钱,买了两只猫回来,一下我们家就变成三只猫了。

③回来就出问题了。

我原来以为给蓝猫找个伴儿,有得玩了,它会高兴,要不我们一出去,它一“人”在家,多没劲啊!

但是我不知道猫还会吃醋。

我们家那蓝猫就开始自残,太可怕了。

它迅速就瘦成了皮包骨,然后就瘸了,一步一瘸,把我们全家都给惊着了。

④我抱着这猫到处求医,花了好多的钱,比买那两只猫贵多了。

然后到医院,现在医院也高级,去照X光,医生告诉我它的骨骼没有问题,但它确实瘸,一步一瘸的,让人看着特心疼,也不怎么吃东西。

后来有一天,这猫在阳台上面待着,瘸着走过去的,我看着它走过去的,结果这个地方正好有一个镜子,我在镜子这边它看不见我,但我能看见它。

那猫没看见我的时候突然不瘸了,噌一下就跳到椅子上去了,我当时一愣,我说它怎么不瘸了?

然后我就赶紧冲过去看它,然后这猫呢,就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从那以后它就再也不瘸了,一天天丰满起来,跟正常的猫一样。

⑤当蓝猫不瘸了,所有人都围着它的时候,觉得聪明的人类被一只只有一岁半孩子智力的猫给欺骗了。

这事过去很多年了,家人聊天时一说起这个事就觉得真的不可思议,说:

“猫怎么有这么大的心机呢?

⑥其实,这是动物的本能。

比如最近新闻说生二胎的问题,有的孩子就说:

“妈妈,你不能给我生弟弟或者妹妹,你要生我会很难过的。

”这也是动物出自本能的嫉妒,通过时间是可以改造的。

时间告诉他,你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有多么幸福,他就会跟爸爸妈妈说:

“你帮我再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吧!

”这完全是一种文化。

独生子女长时间地陷入一种独子文化,所以导致孩子的这种嫉妒心、动物性的本能就会表现出来。

(有删改)

9.心机猫的“心机”体现在什么地方?

(5分)

“心机猫”像人一样会吃醋,(1分)当“我”给它带来同伴时,它以“自残”、装瘸的方式博得“我”更多的关爱。

(4分)

10.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然后这猫呢,就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从那以后它就再也不瘸了,一天天丰满起来,跟正常的猫一样。

运用神态描写的方法,(1分)“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我”,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我”发现蓝猫的“心机”后蓝猫难为情的情态。

(3分)

11.文中的蓝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心机呢?

(4分)

这是蓝猫作为动物的一种出自本能的嫉妒。

(4分)

12.现在国家全面开放了二胎政策,如果你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你赞成爸爸妈妈生二胎吗?

为什么?

(5分)

示例一:

我赞成。

(1分)因为家里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会更热闹,也更有亲情的感觉。

(4分)

示例二:

我不赞成。

(1分)如果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父母所承担的生活压力将更大,对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分)

[三](15分)

【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

法曰:

“知难而退。

(节选自刘伯温《百战奇略·退战》)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屠大窘          窘:

 处境困迫,为难  

(2)弛担持刀弛:

 解除,卸下  

(3)意暇甚暇:

 从容,悠闲  

(4)乃悟前狼假寐寐:

 睡觉  

(5)当急退以避之避:

 避让,避开  

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分)

(2)法曰:

“知难而退。

兵法上说:

“知道难以取胜就撤退。

”(2分)

15.【甲】文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 惧狼 —御狼— 杀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分) 

16.通过【甲】【乙】两文可知,面对敌人时,应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取胜?

(4分)

勇敢斗争的决心,机敏警觉;学会依据有利地形;审时度势,适时学会妥协退让,“知难而退”。

(回答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乙】大凡与敌交战,如果敌军人多我军人少,且地形条件对我军不利,尽最大力量(仍然)不可能取胜,应当迅速撤退以避开敌军,这样可以保全军队。

兵法上说:

“知道难以取胜就撤退。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

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

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

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大部分考生多会围绕“我们这个年龄”是接受知识的黄金时间,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本领,为未来奋斗,为祖国效力等方面来写。

这样千篇一律,容易雷同。

写好该作文的关键是立意新颖、语言优美。

可以选一个较小的角度来表现“我们这个年龄”的特点,可以反映时代变迁、观念改变,也可以叙述自己独特的经历等。

写作时应注意要有真情实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考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羞怯()匍fú()收敛()nüè()待禁gù()

温驯()怂yǒng()蹒()跚惩()戒quán()伏

2、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多不接世,___________________,将复何及。

(《诫子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3)子曰:

“贤哉,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

(4)《夜雨寄北中》中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双胞胎不仅在长相上大相径庭,有的连脾气喜好也都差不多。

B.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吃月饼更是怪诞不经。

C.经过抢救,遭遇严重车祸的市民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神采奕奕地躺在病床上。

D现年28岁的里森在酿成大祸畏罪潜逃后,于3月2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被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产生了分歧,一致决定按照原有的规定处理。

B.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

C.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D.他今日的表现与平日完全截然不同。

5、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猫》一文的作者是郑振铎先生,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动物笑谈》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澳大利亚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D.《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号义山,唐代诗人。

“寄北”指的是寄给兄长的书信。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顾B投以骨可以为师矣

C夫君子之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意暇甚意与日去

2、阅读(51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翾浮的开阔景象,体现了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8、诗歌的一、二两句用到了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达作者的心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狼不敢前

(2)屠暴起(3)盖以诱敌(4)狼亦黠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屠夫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19分)

春燕来归

赵可法

①春暖花开,桃花粉了,垂柳绿了,春水涨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燕子飞回来了。

看着眼前寻寻觅觅,似曾相识的小精灵,让我想起了儿时对燕子的记忆。

②我家老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几排高高低低的电线穿行而

过。

清晨或傍晚,燕子们常像约好似的,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在电线上站成一排,小黑点像音乐简谱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③燕子喜欢将巢穴搭建在附近农户房屋的木梁上,好亲近人类。

掏燕窝,捉燕子,捣燕窝是我儿时的乐趣。

④每当大人们不在家,燕子飞出去的时候。

我总会搬一张椅子,上面放张小凳,燕巢便伸手可及了。

⑤不当着燕子的面捣毁燕窝,燕子是不会记恨的。

来年花开的时节,燕子还会一如既往地飞回原来的地方建巢。

在我家西边的池塘边,会看见燕子飞来飞去,用嘴衔着潮湿的泥土与软草茎。

不几日,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灰褐色燕巢建成了。

看着燕巢,我常常感觉特别好奇,光滑滑的房梁,燕巢是怎么搭建上去的,总想一探究竟。

⑥大人们说燕子很辛苦,不准我逮燕子,捣毁燕巢。

他们还讲,燕子是有灵性的,燕子住哪家搭窝,这家人必有好报。

我们庄就有户人家,原来只有女主人一人喜欢燕子。

有一天傍晚,燕子却迟迟不肯回巢,围绕女主人叽叽喳喳地啼个不停,燕子带领主人到达孩子昏迷出事的地点,孩子被及时发现而得救。

一家人非常感激燕子,从此都喜欢上了燕子。

⑦2009年春天,我回故乡探亲,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

偶能见到田

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地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母亲告诉我,现在到处是砖瓦房,燕子少了,看不到燕子来了,不知道燕子在什么地方搭窝。

想起母亲的话,回忆儿时对燕子的愧疚,我的心中怅然若失。

⑧有一次,我站在二姐家临街的商店门前,眼前忽然一亮,无意间瞥见雨篷下有盏吸顶灯,被一块黄褐色的燕窝包裹着。

燕子巧妙地利用吸顶灯与天棚之间仅几公分的间隙,借助吸顶灯不会掉下来的支撑,搭建起了自己的爱巢。

燕子夫妇竟然利用这个罅隙的地方筑巢,可谓用心良苦!

看着飞进飞出的老燕,张着黄色小嘴叽叽喳喳嗷嗷待哺的毛茸茸雏燕,心中油

然而生一种久违的亲切。

⑨来年燕子们又飞回来了,在雨篷吸顶灯下又筑起了自己的爱巢。

有一天傍晚,我去商铺买东西,看见了这样的一幕情景。

一只雏燕不知是初学飞行,还是母燕喂食不小心的缘故,竟从窝里掉了下来,却再也无力飞回。

⑩“宝宝(二姐家五岁的孙子),去找一个竹竿来,把小燕子弄上去。

”二姐连忙吩咐。

⑪只见宝宝乐滋滋地从厨房后面拖来了一根细竹竿,递给奶奶,又忙不迭地跑去伸手抓小燕子。

惊慌失措的雏燕,显然是受到了惊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好长时间才舒缓过神,扑棱着翅膀挣扎起来,只见它细细的小腿紧紧地抓住竹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身体歪斜着,晃动着。

二姐小心翼翼地挑起竹竿,将雏燕送回窝门前,充满了感激,叽叽喳喳叫嚷欢迎雏燕回家。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3分)

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地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燕子引领庄户女主人找到昏迷的孩子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一句可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木刻猴子

林文义

①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

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

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