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58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盐城市南洋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学期

八年级物理学科第二次学情了解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

煎食物一般用油而不用水,主要是利用油的熔点较高

B.炒:

翻炒菜肴时常冒出大量的白汽,这是汽化现象

C.蒸:

是通过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食物煮熟

D.拌:

看着翠绿的葱,是因为葱能吸收绿色的光

2.通常采取的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道路两旁栽植行道树B.城市主干道禁鸣喇叭

C.飞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要限时作业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干冰变小B.草上露珠的形成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雪消融

4.国庆假期,在瘦西湖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副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B.红色C.绿色D.白色

5.如图,透过盛水的柱形玻璃杯靠近书本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文字”将会(▲)

A.不变B.高度变高,且宽度变宽了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D.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现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1/4,再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

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

7.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C.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D.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8.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9.为了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正对太阳光,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且与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光斑始终是圆形的,但逐渐变暗

B.光斑的形状始终与孔的形状相同,且亮度不变

C.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其亮度逐渐变暗,变成圆形后亮度几乎不

D.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其大小逐渐变小,变成圆形后,其大小不变

10.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A.方向性好B.穿透力强C.能量集中D.遇物反射

11.如图是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可以判断镜片是(▲)A.平面镜B.玻璃片C.凸透镜D.凹透镜

12.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某种昆虫在飞行时,1min内翅膀振动30000次,则该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昆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1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甲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音叉时,与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下同)如乙图所示,小明敲响右侧音叉时,与左侧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也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乙图实验,则▲(还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16.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处是▲光,B处是▲光.

17.学习光的折射后,小明在家做了如下的两个小实验:

如图甲所示,他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一定量水后,光斑将移动到

点▲(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角_▲(变大/变小/不变),如图乙所示,B’是小明在

处通过水面看见水槽中的一个雨花石

的像,实际上的雨花石B在B’的_▲_(上/下)方.

18.小船在河面上飘荡,鱼儿在云彩间穿行,小明同学手握鱼叉等待着时机.小明观察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形成的像,云彩是由光的▲(反射/折射)形成的像.这两个像▲(全是/不全是/全不是)虚像.

18.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物质属于▲(晶体/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在第16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_▲_态,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的时间为_▲_分钟.

1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紫外线灭菌灯和

型超声波检测仪是医院中常用设备,若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_▲__v2(

/

/=);对于①验钞机、②电视机遥控器、③声呐探测鱼群④预报台风地震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填序号).

20.如图所示,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烛焰位于

点时,它的像在

点;当烛焰位于

点时,它的像在

点,则凸透镜位于▲(

的左侧

之间

之间④

的右侧)

三、解答题(52分)

21.(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

(2)画出图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3)如图丙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的光路图,请补画出法线和界面位置.

22.(16分)如图所示,小明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移动棋子B,直到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做实验,是因为它既能透光让小明看到棋子__▲ ,又能▲ 光,让小明看到棋子_▲_的像.

(2)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 的关系.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小明将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处,_▲_(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_▲_(能/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

(4)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适当前后移动玻璃板的位置,他看到镜前方格的像也与镜后的方格完全重合,这有效地证明了平面镜的像和物关于镜面_▲_.

(5)同组的另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了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如下表所示.实验中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填序号).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A.选用的玻璃板的厚度影响了实验的观察与测量

B.玻璃板可能没有竖直放置影响了实验的观察与测量

C.在让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23.(10分)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1

10

0.19

2

2

10

0.38

3

1

30

0.57

4

1

30

0.69

5

2

10

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线膨胀的长度与_▲_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当材料和原长相同时,固体线膨胀的长度与_▲_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_▲_,可得初步结论:

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4)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初步判断,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线膨胀程度比铜▲(显著/不显著).如图所示,是一个由铜铝组成的双金属片,在30℃时是平直的,则在80℃时,双金属片将弯向_▲_(铝/铜).

24.物理课上,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0分)

)实验前,小明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只移动光屏的情况下,发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如图丙,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以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从A处放左移到C处,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最合理的移动情况应为__▲____(向左/向右/向左再向右/向右再向左),像的大小将__▲_____,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向___▲___移动.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

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图甲)(图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2(如空气)时,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射回介质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但当介质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90度,此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

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

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

介质的折射率小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__(会/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则入射光以60°的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___(会/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3)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___(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__内芯介质(大于/等于/小于)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光由玻璃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1.8°)

盐城市南洋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学期

八年级物理学科第二次学情了解答题纸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解答题(52分)

21.(6分)

 

22.(16分)

(1)

(2)(3)

(4)(5)

23.(10分)

(1)

(2)

(3)(4)

24.(10分)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

(1)

(2)

(3)

(4)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B

C

B

D

D

D

D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500,能.

14.汽化液化放.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不能。

16.紫红.

17.左不变下.

18.折射反射全是.

18.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固30

19.3*108

①.

20.④

三、解答题(52分)

21.略

22.

(1)B;反射;A;

(2)大小;(3)直接;不能;(4)对称;(5)C.

23.原长;

(2)升高的温度;(3)2、5/3、4;(4)显著;铜.

24.(10分)

)20.

)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

)向左再向右变小上.

25.

(1)不会

(2)会

(3)光疏介质小于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