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386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分学校1718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7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45分)

1.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A.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mm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

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4、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2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C.2s~5s内,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5s~7s内,小车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5、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C.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器,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6、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面“鱼在云中游”的景象,则看到的“鱼”和“云”(  )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7、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的快慢关系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9、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BCD

10、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11、如图1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12、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B.40km/hC.50km/hD.45km/h

13、有风的日子,一个人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向东运动,他刚好感觉无风,关于风向和风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速为零B.风速5m/s,向东C.风速5m/s,向西D.风速小于5m/s,向东

1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5、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

A.165mB.198mC.22lmD.330m

二、非选择题题(55分)

16、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旁有一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同行,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

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_________,在这瞬间,以_________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

17、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_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4)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当

时的气压______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等于”)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6)实验完毕,小云对于“扬汤止沸”、“釜底抽薪”进行了思考,从热学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暂时止沸B.两者都是彻底止沸

C.前者暂时止沸,后者彻底止沸D.前者彻底止沸,后者暂时止沸

18、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______发生了______现象.

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边是空气,_____边是玻璃。

20、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________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请在下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

21、请在图3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2、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3、如图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5)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6)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把手放到图中B处,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8)小红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它们的连线和镜面相垂直,这说明了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图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和_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

25、小明乘汽车去60km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

 

(1)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s,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大?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2017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21、(2分)22(2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