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57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docx

《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docx

浅谈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关心和重视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我们教育任务是抓好每一位学生,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学困生转化工作。

“学困生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学困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学困生。

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较差的学生”。

对于我们农村中小学来说,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学困生的现状及特点

(一)基础较差,恶性循环

学困生学习有困难,成绩一般不好,他们在小学低段就在学习方式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力等方面落后于他人,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慢于中等及以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正常授课速度,这样一来,问题被一天天的积压而得不到解决,渐渐的成了问题学生,他们连小学低段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了,何谈以后的学习呀,如此这般恶性循环,形成了负积累,以后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二)自卑心强,缺乏自信

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学校、老师、同学的表扬,得不到应得的关心与帮助,得到更多的是指责、批评,在生活圈子中,接受到更多的是带有歧视的眼光,致使他们应有的那份自信丧失殆尽了,增强的反倒是自卑心理,也只能是混天过日。

(三)学习目标不明,缺少学习动力

部分学生自认为是“最差学生”,自认为将一事无成、一切都不如其他同学,没有了自信心的他们对自己学习目的不明确,加之现在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打工挣钱成了一种时尚,不读书出去也能找到工作挣到钱,有些打工者挣的钱还远远多于单位工作人员;读了大学也不分配,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学生中影响较大,原本学习就有困难的这部分学生于是更不想读书了,对自己已没有更多更高的期望,不会给自己定出学习的目标、人生的目标。

这类学生在学生总数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甚至一些原本成绩可以的学生也受到这种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滑入了学困生之列。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

“一位哲人曾说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两个"第一"有力地说明了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1、溺爱

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的一切需求,家长都竭力予以满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长此以往,使孩子变得孤傲、冷漠、自私或者怯懦。

孩子成人之后不能吃苦,意志薄弱,经不起任何挫折,独立生活困难,人际关系紧张,遇到问题束手无策。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2、暴力

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大多是在溺爱之后、失望之余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

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

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和单亲家庭中比较多见。

有些父母性情粗暴,当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时,不是帮助孩子查找原因,而是以自己的心情、好恶作为是非标准,采取打骂的“暴力教育”方式,从拳打脚踢开始,发展到棒棍相加。

有些家长把夫妻矛盾酿制的不良情绪反复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

3、托管---留守儿童的无奈

留守儿童---打工热的新产物,当今农村教育的一个顽瘤。

很多打工的家长,特别是一些去远方打工的家长,苦于挣钱与家庭教育不能两全,而采取托管的方法,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或爷爷奶奶,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同时托付给了别人。

这种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早期教育的心理缺憾。

致使多数留守儿童成了“学困生”的代名词。

4、言行不一

家长教育孩子的言行不一,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非标准、做事原则讲得头头是道,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另有一套,说归说,做归做。

例如:

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甚至一些家长整天忙碌于搓麻将、赚钱、享乐,却反过来教育子女要安心读书,博览群书。

还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宽严失度,高兴时孩子犯再大的错误也能原谅,不高兴时对孩子的一点小错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时间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又事无巨细、棍棒相加,搞得孩子无所适从。

严重地制约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5、自私教育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灌输一些诸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毒攻毒”、“以恶扬恶”甚至“缺德、损德”的“自我保护”之道。

这类家长为了狭隘自私的自我利益保护,对待他人疾苦、弱势群体所持的“漠然不关心态”和“虚伪冷漠状”,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有些家长在碰到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指责他人过多,检讨自己不够。

甚至为了一点小纠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对其他孩子大打出手。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孩子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唯我独尊、明哲保身和野蛮堕落欲望的培植、发展和放纵,是对孩子错误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人格矮化和理想缺失、道德沦丧的根源。

(二)学校教育方面

教育工作者方法不当。

不少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尝试素质教育中学困生如何转化的问题,往往是费时费劳神都收效甚微,我发现在如何对待学困生这一问题上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缺乏耐心和责任心。

某些教师认为困难生太难转化,因而歧视困难生,轻则责怪、厌弃,有意无意地嘲笑;重则以粗暴的言行将学生赶出教室,哄回家去,造成困难生自尊心受到伤害,破罐子破摔,“我不如人”的心理。

长此以往,困难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帮助,也就逐步丧失学习的毅力和动力,这样教师不但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反而会制造一批批学习的叛逆者。

“对学生来说,那些自由职业者越早离开教育事业越好,因为他们没有责任心,缺乏责任心必然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式。

①”,对于学困生来说,如果没遇到这种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则是他不幸中的万幸。

(2)随意定性。

许多教师只要一提到学困生,常会给其定性,哎,这个学生这么差,没救了?

不要管他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所谓“学困生”,并不是没有能力的“笨孩子”,而是一批潜能未被开发的学生。

困难生不是先天注定的,之所以落于他人之后,也是由于诸多复杂的困素造成的,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之处,这是作为教育者应该永远坚信的。

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关爱之心去发现,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

(三)社会环境方面

学校教育不是真空教育,它不仅受到多方面的干扰,而且也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和不断深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经济消费的狂潮,把一个五彩斑澜的社会呈现在尚未成熟的少男少女面前,让他们无所适从,不会选择的去适应社会。

社会的进步,难免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并在潜移默化地毒害着少年。

如:

电子游戏厅、联机网络游戏、恐怖、色情、暴力影像以及不健康的言情小说和社会上暴露出来的一些不道德事件等,提供了产生“学困生”的温床。

(四)从学生自身方面看

1、学习态度方面

“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在种种原因的诱导下,致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被调查的学困生中,有的学生厌学,有的学生对考试存在侥幸心理,寄望于作假;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课,不认真作笔记,不按时完成作业,当然更谈不上课前预习了,不懂又不问,久而久之就成了“学困生”。

2、情感方面

从情感角度分析,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

“学困生”希望老师“对待他们也能倾注爱心”,因此,有90%以上的“学困生”得到老师表扬后表示“要好好学习”,这些都说明了“学困生”渴望表扬、渴望尊重、渴望得到老师关爱的心理需求。

然而学困生一般思维特别,不那么听老师的话,他们的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从而成绩差,也正是因为成绩差,使得他们有很多优秀的方面老师们不能发现,不能扬其长处,使学生最终可能放弃学业。

3、意志方面

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调查表明:

“学困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心理基础逐渐崩溃。

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在意志上要培养他们持之以恒,不要破罐子破摔。

三、落实灵活多样的转化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我们转化学困生注重因材实施,弘扬个性,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施教一个班,一个年级,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成绩突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学有所悟,会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教学就是成功的。

我们教育学生不要用一种眼光去看待人,不要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去衡量人、要求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潜能,张飞喜欢舞刀弄斧;诸葛亮乐意饱读诗书。

对于困难生我们的教育应因人而异。

“只要给学生补充认识的一定条件,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学会规定的课程的。

”②

(二)要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主动精神。

倘若在教育中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始终是一种强制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的学习也就始终是一种被动的、无奈的学习,夸美纽斯曾言:

“教育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

”无论我们培养的方向怎样,无论学习的兴趣如何,都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确目标,并主动为之奋斗,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其次,不要说发掘学生的资质和潜能需要他们的参与意识,就是从目前我们正进行的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从长远看也需要他们主动参与,方才是持久的、有效的。

否则,即使学生投入时间或精力也只是短暂的。

再者,只要我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意识,就不仅会使他产生一股巨大的动力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同时也会产生一种自我思考、自我反省的意识,以用于随时检查督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这股动力,这种意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在的动力”,它是保证这些“学困生”持久发展的最永恒的动力。

可以说,没有主体的参与,就没有“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特别需要心理和情感呵护,学困生的缘由也是不相同,十分复杂的。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学生所处年龄阶段,认识水平及思想状况都还不够成熟,还处于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缺乏稳定性。

故转化措施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才能有针对性的转化,才能适应各种变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具体转化措施

1、采取情感倾斜,走过弱势心灵

"亲其师,信其道",要真正走进弱势心灵,必须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结不出健康的果子,而这种爱又必须是真诚的。

素质教育下的办学理念时时提醒着我:

"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

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

"当我们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当我们脱下"有色眼镜"自然而然把"弱势群体"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喜欢听教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语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向成功的港湾。

2、“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不可否认,大多数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饱受冷潮热讽和唇齿相讥,感受不到爱的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可怜的一点自尊、自信在这种冷漠、孤寂、无爱的环境中早已荡然无存,学习无兴趣,人生无目标,公然对抗教师的消极行为也时常发生,这要求教育者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新点燃。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3、运用激励机制,体会成功的快乐

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

由于学困生过去是经常失败、屡遭挫折的,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只用批评指责的办法,他们是难以做到心服口服的,讽刺挖苦,责难体罚,是征服不了学生的,有时会造成反抗,使师生积怨越来越深。

而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对于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犹为需求,能使他们产生心理愉悦,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次,学校颁发"文明班级"奖,我并没有让班长代表班级上台领奖,而是让一个学困生林某代表班级上台领奖。

他感到很惊讶,自言自语地说:

"老师,怎么让我上台去领奖呢?

"我笑着对他说:

"你怎么不行呢?

你是班级的一员,班级取得成绩,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吧!

"听了我的话,林某同学高兴地上台领奖。

从此,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对班级的工作非常热心。

我就让他发挥特长,负责班级的饮水机、投影仪等维护,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又有了反复。

上课随意讲话,不完成作业。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天,肯定了他的成绩,并严肃地指出他存在的毛病,告戒他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贵在坚持做好事,只有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我的批评教育下,他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并认真改正,不久,又重新获得同学们的信任,他也真的变的好起来了。

他的母亲高兴地对我说:

"陈老师,太感谢您了,我的孩子有希望了"。

实践证明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是一种费力小而见效大的好办法。

4、改革评价标准和方法

大力提倡“发展性评价。

”③因为对学生来说,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

对教师而言,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因此,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看老师、看学校,不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评价学生,也不要以一堂课的优劣评价教师,更不能以一年度的升学考试评价学校。

评价要做到民主化和人性化,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化,评价的标准要分层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人才。

”④另外,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主体要多元化。

要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起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转变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农村初中学困生也不例外,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

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它需要我们探索和总结,在教育过程中让我们永远记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

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注重实践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

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

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尽涉及到每个学生各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

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状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伦理道德的核心是讲是非、辨正恶。

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

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力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实,道德教育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水准,人们的道德水准不可能超越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上,应该本着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逐步提高。

二、养成教育的途经

1、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

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去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

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通过榜样感召

中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朔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

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

科学家、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能有效地激励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一切。

五六十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重要标志的"榜样 教育"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尔、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曾影响了整代人的精神风貌。

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整结合与和协统一。

一些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对榜样教育存在有抵触,他们坦言"榜样没有用"或"我们不要榜样",说明我们在榜样教育方面存在未被重视的教育"盲点"。

3.加强教师身教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便被无形的大,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

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深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

这无声的语言,事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4、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使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

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

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敬爱哦于的同步性。

5、加强检查评比工作

学校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6、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

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

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

7、不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

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三、注重过程,确保落实

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是制作大型宣传牌,将学校校训、培养目标等内容书写其上,时时警示学生。

二是将各阶段学校重点工作凝练成标语书写张挂于教学楼前;三是更新文化阅览橱窗,同时展出多种报纸;四是对寝室、饮食文化实施规范管理,有机渗透精神文明建设;五是组建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英语角等专向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

2、加大自我教育力度,利用团队活动、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矫正其不良习惯。

3、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晨会和周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说理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始终不脱离学校要求。

4、以早操、课间操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

5、每年新学期对新生进行军训,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