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549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docx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

识字教学的流派及其特点

铁岭市银州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玉安

识字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秦汉以来,逐步形成了集中和分散两大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流派,且影响至今。

建国后,由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又形成了“注音识字”“韵语识字”等诸多流派。

现将几个主要流派介绍如下:

一、集中识字

这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从西周开始,直至清末,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国一直采用此种识字教学方法。

清末民初,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逐渐取而代之,占据主导地位。

五十年代,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又逐渐兴起。

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小学贾桂芝、李铎等人率先实验,进行集中识字教学。

他们采用“四声带字”“形声字归类”“基本字带字”等方法,创造了在二年内识2500左右汉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

196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所有试行十年制的学校在一二年级采用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

北京景山学校也采用这种方法,在识字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粉碎“四人帮”后,集中识字实验规模逐年扩大,遍及全国。

实验班学生至小学毕业时能读《西游记》《水浒》等古典小说,其作文基本上能达到文从字顺,错别字在0.5%以下。

集中识字的特点是:

把汉字集中起来学习。

先识字、后读书。

先在一二年内识二千余汉字,再以此为基础读书写作。

集中识字能按汉字的音形义特点进行归类,充分利用汉字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成串地认识汉字,教学效率高。

二、分散识字

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1922年,教育领域出现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实行新学制,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便应运而生。

那时的识字教材一改传统的编法,以句子、整段故事、文章代替了一个个的汉字,而且还由文言文改为了白话文,改变了以往那种识字教学脱离语言实际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寓识字于阅读之中”。

但初期的分散识字教学,由于各字之间没有体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因此识字效率不高,识字量减少,识字的“三五倾向”(即一节课只教三五个生字)十分明显。

这种识字教学少慢差的状况直到五十年代仍没有多大改变。

1958年,南京师范附属小学的斯霞老师率先对旧的分散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她采用的方法是:

教汉语拼音,增加看图识字、短语、句子以及课文篇数,并修改课文的用词,从而增加了每个学期的识字量和识字密度。

其试验班学生一年级识字1008个,二年级识字1000个,三年级识字1378个,三年共识字3386个,80%以上的字达到了“四会”要求。

二年级期末,学生已经能独立阅读短篇和中篇小说,能写出几百字的短文,读写能力较强。

分散识字的特点是:

在阅读教学中识字,读一篇文章识若干字,再读一篇文章又识若干字。

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生字随文章而出现。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故又称为“随课文识字”。

分散识字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能促进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因此,从斯霞以后,“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成为了识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多种形式识字

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吸收了集中与分散两种识字教学方法的长处,在教材的编排上既有看图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又有归类识字、查字典识字。

在教学中,既注意到了纵的方面的循序性,又注意到了横的方面的联系性,因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识字教学体系。

多种形式识字发端于1962年,七十年代后渐趋完善。

1962——1966,1976——1985年,北京市教育学院进行了“小学语文学习能力整体发展”的分阶段试验。

其中的识字教学即采取了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他们对课本中的生字进行了重新编排,把基本字、形声字、基本字带字集中进行教学,把难字分散在课文中学。

采取“小集中”的方式把全册生字词分三批到四批集中学,每识完一批字及时讲课文,做到边识字边在课文中巩固运用。

1978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正式采用多种形式识字的教学方法,并沿用至今。

四、注音识字

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的指导下,从1982年9月开始,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三小学、拜泉县育英小学、讷河县实验小学的六个班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改革实验。

这是一项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实验。

具体做法为: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着重进行直呼音节的训练,加强读拼音词汇和句子的练习,使汉语拼音尽早和语言训练相结合,尽快适应“提前读写”的需要。

拼音教学后,开始培养阅读能力,先读纯拼音读物,再读注音文字。

开始独立识字后,再读汉字文章。

作文教学也从一年级开始,先用拼音代替汉字,再用拼音夹汉字和汉字夹拼音,最后用汉字,做到提前作文,大量作文。

这项实验主张以拼音为工具,使阅读和写作提前起步,寓识字于学汉语之中,从而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学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的教学体系。

至今为止,“注提”实验已扩大到全国,已有2万多个班级,100多万学生参加这项实验。

注音识字教学的特点是:

学生识字和写字分两条线,识归识,写归写,一时不要求“字字落实”。

主要通过大量的读写、多次见面和各年级的写字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对汉字

寓识于读,由生到熟,并且从无意识记自然地过渡到有意识记,从而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

注音识字在儿童入学之初,先不考虑识字的数量,而从拼音的直呼音节入手,在儿童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提前读写,提高了教学起点,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

五、部件识字

1965年,河北省沧州地区开始进行“部件识字”教学的试验与研究。

1980年,孟村回民自治县的小学基本采用部件识字法,引起了所在地区、省和全国有关教育研究部门的重视。

后来,这项实验扩展到河北、湖南、福建、内蒙等地。

部件识字的特点是能根据汉字形体结构的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在教学中引入“部件”的概念,认为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整字、部件、笔画三个层次,其中部件又是汉字结构的中心,构字的基本单位。

部件识字教学可使学生变一笔一画的识记为组块记忆,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简化了识字过程。

学生默字率高,识字效果好。

六、循环识字

1981年6月开始,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局直小学刘振平老师开始进行“循环识字”的试验。

经过五年的反复试验证明,学生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可识字2000个以上,并获得初步的读与写的能力。

循环识字法根据记忆的原理设计,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因而复习或再认的时间间隔必须先小后大。

同时,它也借鉴了外语教学中的单词循环记忆法。

具体做法为:

每教完一篇课文或一组生字便放下,等下一篇课文或一组生字教完后再一起复习,但一次比一次间隔的时间长,做到“一环套一环,小环套大环,环环相连接”。

循环识字教材借鉴古代“三字经”的编法,把儿童一天的生活常规编成三字一句的

“识字三字经”,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易学易背。

从本质上看,循环识字法是一种着力于复习巩固的识字方法。

七、解形识字

这是江苏省彭城大学副教授杨洪清、朱新兰夫妇总结出来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

从1962年开始,他们即进行此项识字教学的研究,分别带出了中学和小学的“无错别字班级”,创造了一年级识字1000个,二年级识字2500个的好成绩。

解形识字法的特点是:

从“造字”的角度训释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的辩证关系。

能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进行教学,揭示字与字之间的“母子”“兄弟”关系,将对“生字”的识记建立在对“熟字”识记的基础上,使学生由机械记忆变为理解记忆,减轻了识记难度。

在具体教学中,还能做到多数生字都配以相应的谜语、俗语、名言、佳句、日常用语等,更便于学生记忆。

八、口诀识字

这是辽宁省开原市民主小学校长林群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识字教学方法。

在校内多年实验的基础上,经省教委批准,于2000年秋季起在铁岭市城镇小学及乡中心小学推广。

口诀识字的特点是把大纲中规定的小学阶段应学应会的2500多个常用汉字(现为3000多个)编成七言口诀,做到句句押韵,课课顶针接龙,使学生易学易记。

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还结合口诀编制了韵律操,学生在游戏中也可背口诀识汉字。

经试验表明,学生在二年内即可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从而突破识字重点,为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韵语识字

这是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校长姜兆臣同志于1986年创造出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

它创造了一年级学生一年识字2500多个的惊人成绩,是目前全国二十多种识字方法中最快的一种识字

方法。

此项创造曾获“小学汉字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特别奖”。

目前,这种识字教学方法已在许多地区推广。

韵语识字的特点是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2500个常用汉字先组成最常用的词,再用这些常用词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和故事情节,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大密度生字的一篇篇韵文。

每篇韵文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易于理解。

而且在生字的出现顺序上,做到了先识高频字再识次频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能运用快速记忆原理,使儿童快速记忆,因而其识字效率是普通方法的五倍多。

十、开放识字

1998年,江苏省教委以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等170多所学校为基地,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开发儿童潜能”的子课题“科学认读,开发儿童潜能”的实验。

这是一项以改革识字教学为突破口进而开发儿童潜能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们提出了“走开放识字之路”的观点,其超前的“大语文”式的教学理念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其做法为: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如把教师和学生的姓名张贴在门窗、课桌和墙上,让学生认读;在扫除用具、体育器械、花草树木上帖上名字,引导学生去认读;让学生收集各种广告纸,报头刊头,包装纸等订成“认字本”,从中识字;让学生走上街头识字……。

开放识字翻开了识字教学新的一页。

识字教学的流派还有很多,象湖南岳阳市的“字理识字”、山东烟台市的“阅读识字”等,这里不再赘述。

识字教学虽然流派众多,但其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早识字、多识字,为更早地读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