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44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11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1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docx

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

模拟(医师)(三三-1)

-传染病科

单选题(250题,共100分)

1.引起儿童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为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儿童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成人的急性黄疸型肝炎。

知识点1:

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

病原学

2.提示急重症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

B.ALT明显升高

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D.血清白蛋白降低

E.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察凝血酶原时间对重型肝炎诊断的意义,重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40%,若<20%提示预后较差。

知识点1:

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3.对于判断疟原虫的种类最具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薄血涂片

D.血培养

E.厚血涂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疟原虫的检出率在厚血涂片比薄血涂片高,但较难确定疟原虫的种类。

知识点1:

疟疾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4.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症状较重的病毒是

A.辛诺柏病毒

B.汉城病毒

C.汉坦病毒

D.普马拉病毒

E.泰国病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汉坦病毒由于抗原性不同分为20个以上的血清型,其致病性不同,其中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Ⅰ型所致临床症状较重,Ⅱ型次之,Ⅲ型普马拉病毒多为轻型,辛诺柏病毒主要引起以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病原学

5.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病原体是

A.辛诺柏病毒

B.汉城病毒

C.汉坦病毒

D.普马拉病毒

E.泰国病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汉坦病毒由于抗原性不同分为20个以上的血清型,其致病性不同,其中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Ⅰ型所致临床症状较重,Ⅱ型次之,Ⅲ型普马拉病毒多为轻型,辛诺柏病毒主要引起以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病原学

6.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是

A.氯喹

B.奎宁

C.青蒿素

D.伯氨喹

E.乙胺嘧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伯氨喹是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

氯喹是控制发作的药物;乙胺嘧啶是用于预防的药物;青蒿素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奎宁用于凶险型疟疾发作。

知识点1:

疟疾

知识点2:

预防

7.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体(抗-I-IB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HBeAg持续阳性反映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知识点1:

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8.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病原体被清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隐性感染又称为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仅产生特异性免疫,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临床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或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9.下列均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的特点,除了

A.皮下可扪及直径约0.5cm~1.0cm大小椭圆形结节

B.多在躯干及四肢

C.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D.皮下小结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

E.结节可先后分批出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约2/3的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囊尾蚴结节,在皮下可扪及直径约0.5cm~1.0cm大小椭圆形结节,多在躯干及大腿上段。

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分批出现。

知识点1: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10.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A.回肠末端

B.直肠与乙状结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整个结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菌痢最主要的病变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知识点1:

细菌性痢疾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11.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E.红细胞溶解试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是诊断钩端螺旋体病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

抗体效价>1/400或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可确定诊断。

知识点1:

钩端螺旋体病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12.对肠结核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X线钡餐检查发现肠腔狭窄

B.结肠镜检查示回盲部炎症

C.结肠镜下活检找到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

D.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E.大便中查到结核杆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结核结肠镜检:

找到干酷性肉芽肿或结核杆菌具确诊意义。

知识点1:

知识点2:

诊断

13.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

A.流脑

B.猩红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白喉

E.败血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注射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郝氏反应。

知识点1:

钩端螺旋体病

知识点2:

治疗

14.钩端螺旋体病确诊后,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

A.青霉素G

B.四环素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头孢菌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钩体对青霉素高度敏感,迄今无耐药株出现,为首选药物。

知识点1:

钩端螺旋体病

知识点2:

治疗

15.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

A.回肠末端

B.升结肠

C.乙状结肠

D.肝、脾

E.心、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伤寒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

知识点1:

伤寒

知识点2:

病理变化

16.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的最佳的强化治疗方案是

A.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

B.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

C.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

D.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加手术腹腔引流

E.异烟肼、利福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一般用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强化期加用链霉素,构成短程化疗方案。

而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为标准方案。

若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短程化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一般是在出现严重的结核病毒性症状时应用,以减轻炎症及过敏反应,促进渗液吸收,减少粘连,应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慎用。

手术一般是在并发肠梗阻、肠穿孔、肠瘘进行。

如有大量腹水,可以进行腹腔穿刺放腹水,而无须手术引流。

知识点1:

知识点2:

治疗

17.属于化脓性炎症的是

A.嗜酸性脓肿

B.阿米巴肝脓肿

C.冷脓肿

D.转移性脓肿

E.炎性肉芽肿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转移性脓肿属于化脓性炎症。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病的特征

18.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

A.肠伤寒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典型病变过程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随后的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溃疡形成,最后愈合。

知识点1:

细菌性痢疾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19.下列哪项属于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

A.肺结核

B.肺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伤寒

E.血清病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感染性发热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是由于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

血清病是一种典型的Ⅲ型变态反应。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病的特征

20.丝虫病患者,可出现的是

A.淡红色尿

B.淡黄色尿

C.酱油色尿

D.深黄色尿

E.乳白色尿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红细胞在血管内被大量破坏时(即血管内溶血),原本在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就会游离出来,使血浆内出现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并从肾脏排出,称为血红蛋白尿,其颜色呈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这是急性溶血的证据之一。

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

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从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环中去,只能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统中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现乳糜尿。

知识点1:

丝虫病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21.急性溶血时,可出现的是

A.淡红色尿

B.淡黄色尿

C.酱油色尿

D.深黄色尿

E.乳白色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红细胞在血管内被大量破坏时(即血管内溶血),原本在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就会游离出来,使血浆内出现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并从肾脏排出,称为血红蛋白尿,其颜色呈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这是急性溶血的证据之一。

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

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从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环中去,只能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统中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现乳糜尿。

知识点1: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22.慢性化率最高的病毒性肝炎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病毒单独感染

E.戊型肝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HCV感染后极易转成慢性,约50%~80%的急性HCV感染者将转变成慢性肝炎,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而成人感染HBV后,仅10%左右转变成慢性肝炎。

知识点1:

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

流行特征

23.我国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输血或血液制品

B.接触传播

C.性传播

D.母婴传播

E.消化道传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我国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显得特别重要,人群HBV感染者中40%~50%是由其传播积累而成。

知识点1:

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

流行特征

24.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有

A.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B.急性甲型肝炎

C.急性戊型肝炎

D.急性丙型肝炎

E.急性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因为HCV感染后的高慢性化比例,只有急性丙型肝炎需积极抗病毒治疗,急性甲型肝炎和急性戊型肝炎不需抗病毒治疗,急性乙型肝炎有慢性化趋势的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

知识点1:

病毒性肝炎

知识点2:

治疗

25.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途径是

A.蚊虫叮咬

B.鼠蚤叮咬

C.血液传播

D.人虱叮咬

E.消化道传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地方性斑疹伤寒亦称鼠型或蚤型斑疹伤寒。

是由莫氏立克次体以鼠蚤为媒介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极低

知识点1:

地方性斑疹伤寒

知识点2:

流行特征

26.下列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

B.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

C.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的必经阶段

D.少数顽固性休克可出现DIC

E.宜早期、快速、适量补充血容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

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不经历低血压休克期,出现越期现象。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并发症

27.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透析的指征

A.高血容量综合征

B.血钾5.8mmol/L

C.血尿素氮41.56mmol/L

D.少尿5天

E.无尿2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透析疗法的适应证包括少尿持续4天以上、无尿24小时以上或出现下列情况者:

明显氮质血症,血BUN升高>28.56mmol/L,有严重尿毒症表现者;高分解状态,每日BUN升高>7.14mmol/L;血钾>6mmol/L,心电图有高耸T波的高钾表现;高血容量综合征。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治疗

28.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原则是

A.以扩容为主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酸为主

E.补液应早期、快速、足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治疗的原则包括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由于低血容量主要是血管损伤血浆外渗造成,故以扩容为主,补液宜早期、快速、适量。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治疗

29.下列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肾性少尿与肾前性少尿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尿比重大于1.20,考虑为肾前性少尿

B.尿钠小于40mmol/L,考虑为肾前性少尿

C.尿中尿素氮与血中尿素氮之比大于5:

1,考虑为肾前性少尿

D.20%甘露醇100ml静滴,3小时内尿量不足100ml,为肾性少尿

E.少尿期与休克期重叠时应与肾前性少尿相鉴别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点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肾性少尿与肾前性少尿的鉴别,尿比重大于1.20,尿钠小于40mmol/L,尿中尿素氮与血中尿素氮之比大于10:

1,应考虑为肾前性少尿。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30.下列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查出特异性IgM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

B.发热早期血常规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但其数目与病情不相关

C.尿蛋白可于短期内急剧增加

D.少尿期血液呈稀释状态,红细胞数目可下降

E.重症患者尿中可出现镜下或肉眼膜状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中,早期血、尿常规都可见特征性的变化,特异性IgM抗体的检出更有利于早期诊断。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第4~5日后以淋巴细胞为主,并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其中异型淋巴细胞的数目与病毒血症的严重程度正相关,与病情正相关。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3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程中不包括哪期

A.少尿期

B.前驱期

C.多尿期

D.低血压休克期

E.发热期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典型五期经过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知识点1: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32.关于病原携带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出现在显性感染后

B.并非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能排出病原体

C.所有的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

D.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E.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病原携带状态可以出现在显性感染及隐性感染后。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并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感染表现形式是隐性感染。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3.关于显性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B.引起组织损伤及病理改变

C.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D.病原体被完全清除,不会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E.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所占比重最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小部分显性感染者亦可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34.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

B.狗

C.蚊虫

D.家鼠

E.患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者及牛、羊、猪、马可能作为该病的传染源,但不是主要传染源。

知识点1:

地方性斑疹伤寒

知识点2:

病原学

35.下列关于传染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原体已在其体内生长、繁殖并能被排出体外

B.在不同传染病中,传染源类型不同,但其流行病学重要性却是一样的

C.传染病急性期的一些症状,如呕吐、腹泻,可促进病原体的播散

D.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E.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也可传给人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在不同传染病中其流行病学重要性各异,如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隐性感染率高,隐性感染者无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而患者经治疗后细菌很快消失,故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6.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受感染动物

D.病原携带者

E.潜伏性感染者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故潜伏性感染者不属于传染源。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7.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支原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螺旋体

D.普氏立克次体

E.病毒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莫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知识点1:

地方性斑疹伤寒

知识点2:

病原学

38.我国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微小按蚊

B.嗜人按蚊

C.中华按蚊

D.大劣按蚊

E.库蚊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华按蚊是我国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微小按蚊是山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是丘陵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大劣按蚊是海南省山林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库蚊不是疟疾的传播媒介。

知识点1:

疟疾

知识点2:

流行病学

39.下列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A.中医治疗

B.病原治疗

C.康复治疗

D.对症治疗

E.一般治疗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病原治疗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措施,具有抑杀病原体的作用,达到根治和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对传染病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病的治疗

40.下列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

A.伤寒菌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卡介苗

D.麻疹疫苗

E.白喉类毒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主动免疫为通过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使机体对相应的病原体具有免疫力,被动免疫为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获得或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而获得的免疫力。

类毒素指的是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剂,故属于主动免疫制剂。

抗毒素是外毒素的对应抗体,能中和相应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故属于被动免疫制剂。

知识点1:

传染病概述

知识点2: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41.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以多少为宜

A.不超过800ml

B.根据病情需要

C.不超过1500ml

D.不超过1000ml

E.不超过500ml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以不超过1000ml为宜,小量扩容效果未能到达,过量有出血倾向。

知识点1:

感染性休克

知识点2:

治疗

42.下列关于艾滋病急性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初次感染后2~4周

B.发热最多见,可出现皮疹

C.HIV抗体可以为阴性

D.不能检出HIVRNA

E.CD4+T淋巴细胞可减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艾滋病急性期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的2~4周,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可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8+T细胞升高,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及P24抗原。

知识点1:

艾滋病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43.关于SARS流行病学特点正确的是

A.潜伏期患者传染性较强

B.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接触患者不会导致感染

C.儿童和老人较多发病,青壮年少见

D.病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E.多发生于夏秋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考查SARS流行病学特点的题目。

SARS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急性期传染性强,潜伏期的患者传染性低或无传染性,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短距离的飞沫传播是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

除此之外,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或其他体液含有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或直接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都可以造成疾病传播。

人群对SARS普遍易感,发病以青壮年居多,儿童和老人少见。

患病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尚无再次发病的报告。

知识点1:

知识点2:

流行病学

44.下列关于SARS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B.严重者明显呼吸窘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

C.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D.体温正常后5天左右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E.起病后2周左右病变高峰期易发生呼吸道继发性感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SARS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及主要症状,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发病3~7天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性感染。

病程2~3周后,发热渐退,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要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知识点1:

知识点2:

临床表现

45.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

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

B.及早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

D.抓好预防接种

E.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都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知识点1:

流行性乙型脑炎

知识点2:

预防

46.下列哪组人群可以接种乙脑疫苗

A.发热患者

B.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C.结核病活动期患者

D.首次接种乙脑疫苗后1年的人员

E.连续3次加强乙脑疫苗的人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发热、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活动期均是乙脑疫苗接种的禁忌证,乙脑疫苗连续3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知识点1:

流行性腮腺炎

知识点2:

预防

47.伤寒患者做细菌培养,关于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血培养在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

B.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低

C.病程第3~4周,部分患者的尿培养阳性

D.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E.整个病程中,粪便均可培养出伤寒杆菌,但阳性者不一定都是现症患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伤寒患者骨髓中的单核吞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较多,伤寒杆菌存在时间也较长,所以骨髓培养阳性率比血培养高,可达80%~95%。

胆汁及粪便培养阳性者不一定都是现症患者,亦可能为带菌者。

知识点1:

伤寒

知识点2:

实验室检查

48.典型肠阿米巴病的粪便为

A.黏液脓血便

B.血水样便

C.果酱样大便

D.柏油便

E.米泔水样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典型肠阿米巴病的粪便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