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819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学习目标

重点关注

1、了解夏金诸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史实

①南、北面官②宋金对峙

③猛安谋克④“大定之治”

⑤行省制度⑥“四等人制”

2、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掌握辽夏金元民族交融的原因、主要表现和影响

本课预习知识清单

一、辽与西夏

1.辽朝

(1)建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2)辽与北宋关系:

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辽朝南、北面官设置: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2.西夏

(1)建立:

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制度:

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二、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政权与入主中原

(1)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2)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2.政治制度

(1)特点: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2)猛安谋克制度:

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3.金朝的盛衰

(1)“大定之治”:

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2)衰落:

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政权的建立与扩张

(1)建立: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2)扩张:

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政权的建立: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3.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4.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驿道:

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山的驿道,设立驿站。

(2)行省制度

①内容:

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

②特点及意义:

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宣政院:

直属中央政府,管理吐蕃地区。

(4)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5)澎湖巡检司:

隶属福建晋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蒙古族和回族

(1)蒙古族:

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四等人制”:

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小人、汉人、南人。

3.民族交融:

蒙古统治者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师生交流、吃透教材】

一、阅读教材引言: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

他忧心忡忡地说:

“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①,有行国②……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思考“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辽和西夏接受了中原先进的文明,实现了本民族的封建化,推动了本民族的强盛。

二、阅读教材第一目“辽与西夏”看下面一段史料:

【史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思考:

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你得出什么信息?

(答案见学习聚焦)

(孟老师解读:

材料的含义是:

辽朝与北宋友好交往已经有很多年了,各族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几乎没有战争了。

这反映了辽与北宋之间和平友好的历史。

2、你如何认识南北面官的设置(从内容、实行的原因、实质、特点归纳)

参考答案:

(1)内容:

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负责以汉人为主按月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2)原因:

辽统治下的各民族发呢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

(3)实质:

这是种民族分治制度,但本质上是阶级统治。

(4)特点: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管理。

【史料二】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

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

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3、思考:

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

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

(1)特点:

因地因俗而治

(2)体现:

第二段材料中北面官和南面官的服饰、称呼和管理地域体现了因地因俗而治的特点。

4、阅读教材,思考:

辽夏政权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都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项制度

(3)都实行民族分治

(4)都曾与北宋先战后和

(5)都从北宋得到经济实惠(岁币)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课第二个子目:

金朝入主中原

思考1分析北宋灭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客观原因:

金军的强大

(2)主观原因:

北宋统治集团腐朽不堪:

投降派葬送抗金成果;宋统治者没抵抗决心

思考2女真族抗辽和金灭辽性质上的区别

参考答案:

(1)最初,是为了反抗辽的剥削压迫,是正义发性的。

(2)后来,金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财富,战争性质转变为非正义性的。

思考3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便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燕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2)影响:

促进民族交融,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思考4你是如何全面认识猛安谋克制的?

(1)演变:

由氏族部落组织到军事组织再到地方行政组织。

(2)性质:

是一种兵农合一制度。

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3)内容:

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4)作用:

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军队有较强的战斗力,同时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思考5金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1)对北方的统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础。

(2)金后期统治阶层的腐化与内部权力斗争。

(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

(4)统治区内汉人的反抗。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子目: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首先看学习聚焦蒙古崛起于漠北,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思考1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参考答案:

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1)统一已成为当时蒙古草原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们渴望统一。

蒙古草原各部落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和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3)铁木真的个人才能与努力也是其能够统一蒙古草原的重要原因。

思考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的条件及意义

(1)条件

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

②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③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落。

(2)意义

①结束分裂,奠定了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回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

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教师强调:

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这家大一统。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

同时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思考4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创省制奠定了明清行政区划的基础,并沿用至今。

思考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必要性

a.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政治和军事的控制,设立行省,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权力。

b.改变宋朝人浮于事的局面。

②可能性对秦以来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2)影响

①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大发展,这种行政制度模式保留至今。

②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打破了过去以自然地理、地势为根据的旧模式

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师讲解】从分封制到郡县制、郡县投影到行省制所反映的发展趋势

(1)从分封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出官员任免原则的改变,由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

(2)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师拓展】

1、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一省制不等于一相制,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朝的宰相。

2、误区提醒:

元朝中书省和隋唐中书省权力不同,元朝中书省是最高权力机构,隋唐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

3、误区提醒: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上设行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但不能就此认为行省就是地方机构。

行省起初是临时性的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即代表中央行使权力,后来才逐渐演化成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的军政要务。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课的最后一目:

元朝的民族关系

首先关注学习聚焦:

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思考1:

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高率·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

(1)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人民大元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交融。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交融,在元朝时族已被视为“汉人”。

(3)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他们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民里族—回族

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

(1)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同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促使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益密切。

(2)元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时,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呈现出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在大一统的国家里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

【教师补充讲解】

1、元朝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的实质是民族分化形式下的阶级压迫。

蒙古族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

可见民族分化政策是阶级压迫的一种形式,而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2、元朝灭亡的原因: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自然因素和统治阶级腐败等。

【教材重难点解读】

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成因以及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

(1)民族关系并立。

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

(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

两宋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等政权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

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

(4)民族交融是主流。

“和议”、边疆贸易、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的促进。

(5)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成因】

(1)两宋王朝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战争违背民意。

(2)边疆少数民族崛起及以战争方式南下。

(3)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和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推动。

(4)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迁徙、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的促进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由渔猎、游牧向农耕转化。

(2)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制、法律。

(3)文化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4)生活上,由迁徙到逐步定居。

【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

(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辽宋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交融。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

(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

【课堂训练】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南下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送礼”原因在于宋朝战场不断取得胜

B.“致命的弱点”暴露了宋朝政府的无能

C.宋朝边境从此和平稳定再无战争冲突的标志

D.友好往来成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元朝“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材料反映了

A.元朝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地理的有利条件

B.元朝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朝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朝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3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朝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4、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5、元朝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人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了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6、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在划分行省时突破以山川地理等自然环境划分的故有原则,改为“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湖之险失”。

这种行政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因俗而治加强管理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7、元朝行省实行圆署会议制与分领制。

圆署会议制下,数名行省长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职事由长官分别执掌。

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B.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

8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

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入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

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景背其,睡且显费味材料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

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表现:

建立行省制。

特点:

二重性。

原因:

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的需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划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原则:

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

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化进程简表

阅读上述材料,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近代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答案示例:

论题: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论述: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他们冲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愚昧思想束缚,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也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的君主立宪、进化论引入中国,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推翻封建的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以挽救民族危亡。

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但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覆亡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过程。

若学生从救亡图存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近代化进程;思想认识水平影响近代化道路等方面答,言之有理皆可。

对论题的论述着重从两个方面阐述即可。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解答要依据表格信息,围绕“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来提取观点,论证结合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回答,要结合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新思想萌发到中体西用再到维新变法和民主共和角度论证即可。

【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

“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3.历史事实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因此有人认为,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但当今的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却指出:

“如果认为事件必然要这样发展,事情就该这么发生,那么,个人就会缺少自由意志和做出选择的能力。

如果学生认识不到历史本来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他们就会无意中接受这样一种观念:

未来也是必然的或预先确定的,人类和个人行为毫无价值。

再没有什么态度能比这个更能培养公民的冷漠感、玩世不恭和弃世的心态了。

……我们必须一直努力用历史学家的语言:

‘归还历史以本来就有的各种选择权’。

”显然,建立在缜密的逻辑、充分的证据之上的历史假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

基于此,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多数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那么,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吗?

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答案】观点一:

可以避免。

临时政府暂不急于统一北方,待南方政权巩固后再一举推翻清政府;迅速组建并训练一支自己的革命军;加强对临时政府的政权建设,清除投机革命的旧官僚;加强对民众的思想启蒙与教育;采取灵活实用的外交政策;迅速落实民生主义。

观点二:

不可避免。

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军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中国封建势力强大;中国的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列强不希望中国独立富强;民众的思想尚未启蒙;临时政府内部意见不一。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归还历史以本来就有的各种选择权”“建立在缜密的逻辑、充分的证据之上的历史假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等信息,对于本题的解答可以确定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

如果确定“可以避免”,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临时政府可以或可能采取的措施,得出能够避免辛亥革命失败的结果。

如果确定“不可避免”,应当联系所学,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民众思想、临时政府,和对立面专制思想、列强的压力等方面来论证辛亥革命失败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点睛】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这类试题往往给出两个以上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道理,考生可以同意其中任何一种,并对相应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出这类命题的意图是考查考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开放思维的意识。

解答开放型题,要防止感情用事,即使你确实认为某种观点是最正确,但真正作答时却拿不出太多的证据。

因此,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

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

(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作用在于“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消融社会阶级和促进政治统一”。

请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论证。

【答案】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主考官不能随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决定被考者的仕途;科举制有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不得随意变更,具有“客观标准挑选人才”的特点。

科举制向社会大众开放,使平民子弟也可通过科举进入社会上层,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也缓和了阶级对立,故科举制有“消融社会阶级”的功能。

科举制将人才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权威;科举制还将地方的知识分子纳入中央政权,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故科举制有利于“促进政治统一”。

【解析】

【详解】

本题实际是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在论证时,可以把设问分解成三部分“客观标准挑选人才”、“消融社会阶级”和“促进政治统一”。

关于“客观标准挑选人才”,可以从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和程序来说明。

关于“消融社会阶级”可以从科举制自由报考而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来说明。

关于“促进政治统一”可以从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来说明。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书名中的“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

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态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四洲志》。

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

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

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摘编自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

请以《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中关于《海国图志》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写一个简要书评。

(要求:

观点明确,联系背景和内容,评论准确全面,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海国图志》(开辟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时代新风气的巨著—《海国图志》

背景:

鸦片战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