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主要参战国家制式步枪讲解.docx
《二战主要参战国家制式步枪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主要参战国家制式步枪讲解.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战主要参战国家制式步枪讲解
二战主要参战国家制式步枪讲解及图集(含:
苏,美,德,英,日,法,意)
苏俄:
莫辛·纳甘
Mosin-Nagant1891/30,如果将刺刀装上,这枝枪的总长将达到1.738m,将近一个人的高度了。
国外的武器评论家就觉得刺刀是Mosin-Nagant1891/30的累赘(尤其是在战壕和丛林中)。
莫辛-纳干有几种型号,从一战一直使用,这是比较老式的M1891/1930型.
莫辛-纳甘步枪由俄国陆军上校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纳甘共同研制。
1891年与M1891式莫辛-纳甘M1891式步枪弹一起列装于俄国军队。
7.62mm口径,直动式原理,结构简单,故障少,战斗性能好,经过3次改进,特别是1930年改进的1891/1930式步枪,战斗射速达到10-20发/分,杀伤距离2000米。
莫辛-纳甘步枪由俄国陆军上校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纳甘共同研制。
1891年与M1891式莫辛-纳甘M1891式步枪弹一起列装于俄国军队。
7.62mm口径,直动式原理,结构简单,故障少,战斗性能好,经过3次改进,特别是1930年改进的1891/1930式步枪,战斗射速达到10-20发/分,杀伤距离2000米。
M1944式步骑枪,曾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苏联红军大量采用,非常适于冰雪寒冷气候下作战。
步枪口径7.62毫米,弹头初速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全长为1020毫米,枪管长为520毫米,枪重为3.9千克。
与其他莫辛-纳干的区别:
这个枪实际上不是作为狙击步枪用,它是一种短步枪,作为为了骑兵和步兵使用方便才用的。
要是作为狙击步枪的话,应该是带瞄准镜,枪管要长很多。
这个就是平常一般骑兵用的,所说的过去的外来语卡宾,翻译成中文就是步和骑的意思。
实际上这种枪也叫做步骑枪,属于骑兵用的,因为它的枪管比较短,打起来以后散布面比较大。
如果不是经过刻苦训练瞄准,是打不好的。
侧面安装的刺刀,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实战证明其杀伤力巨大,但是用途单一
----------------------------------------------------------------------------
苏军SVT-40半自动步枪
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步兵的主要装备,使用“莫辛·纳干”1908式凸缘步枪弹,弹匣容量10发,能连续开火。
托卡列夫(Tokarev)SVT半自动狙击步枪同普通SVT-40型步枪的差别在于加装了3.5倍率PU型瞄准具,内镗也经过特意加工。
在随后的苏德战争中,该枪暴露了众多不足。
根据前线部队的反映,在二百米距离以上,它的精度不如莫辛-纳甘步枪,枪口的火焰也很容易暴露狙击手的位置〔主要由于SVT的枪管要比莫辛-纳甘的短一百毫米〕,SVT开火后还有一个时差,一旦首发没有命中,狙击手很可能错过第二次射击的机会。
此外,该枪在严寒的天气下并不可靠。
SVT半自动狙击步枪同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相比,成功之处在于大大提高了射速——每分钟二十五发到四十发。
SVT-40狙击步的设计目的是用来对付不同的短暂映现目标。
鉴于对SVT的大量抱怨,该型狙击步枪于一九四一年末撤下了生产线。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对该枪不满。
苏联英雄LyudmilaPavlichenko中尉使用SVT狙击步枪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成功地进行了三百零九次射杀〔苏方数据〕。
二战中,德军和芬兰军队都广泛喜欢使用缴获的SVT-40步枪,认为它的射击精度高,射速比毛瑟98K步枪高的多,由于使用量非常大,德军还重新命名此枪为:
SIG.259(r).
相反,苏联军队就不喜欢此枪,因为大多是农民子弟兵,教育程度低,训练水平不足,对枪支的保养方面没有精锐部队那班专业,(如苏联机海军步兵,他们最喜欢此枪,认为比莫辛-纳甘步枪好的多),所以就不愿擦拭其复杂的结构,认为还是莫辛-纳甘步枪好用,好打理.
两种素质不同的部队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这就难怪2战还没结束,苏联就减产SVT,提高莫辛-那干的生产速度,而2战结束后,芬兰人还一直用于射击训练,一直用到1961年.同时在战场上,使得这两个军队的士兵抓紧每机会尽量缴获一支SVT来使用.(芬兰军队在冬季战争中缴获了约4000支AVS-36和38步枪,他们只是认为其火力强大,只是偶尔卡壳而已,而导致卡壳原因可能是苏军使用的润滑油在寒冷天气下会冻住枪机.)
美国:
工作方式:
半自动
口径:
.30英寸(7.62mm)
弹夹:
8发
简介:
M1步枪,又称Garand步枪,是美国步兵的标准配置步枪。
以它的发明者JohnC.Garand的名字命名。
它是第一种在战场是广泛使用的半自动步枪。
尽管它在1936年就被军队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应不足,但到战争结束时,它的产量却超过了4百万支。
M1步枪易于分解和清洁,它的口径、弹丸速度和半自动性能的结合提供了优于其它步枪的火力。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
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初速----865m/s
有效射程----600m
枪口动能----3597J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回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
供弹方式----弹仓
容弹量----8发
全枪长----1106mm
枪管长----610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全枪质量(不含枪弹)----4.3kg
瞄准装置----
准星----片状
照门----觇孔式
瞄准基线长----710mm
配用弹种----M2式7.62mm枪弹
------------------------------------------------------------------------------
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
因为战争开始时美国人并没有充足的M1步枪,所以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应用于一战)还是作为主力步枪使用,此枪的性能并不比98K,莫辛差,只是被M1掩盖了光芒.
类型手动步枪
国家美国
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日期1903年
生产期间
服役期间
经营者美国
服役的战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变种
建造数量
类别手动,单发
口径7.62毫米
枪管长度610毫米
弹药0.30-06(7.62x63mm)M1906式步枪弹
弹匣容量5发,内置弹仓
枪机手动栓式枪机
全长1097毫米
重量3.94公斤
射速
出口初速813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
到1917年4月前,温彻斯特、雷明顿和埃迪斯特恩(雷明顿的子公司)这三家美国工厂为英国人生产了近120万支P一14步枪,另外还有10万支送到印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美国在1917年4月6日参战时,他们也同样面临步枪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由于当时雷明顿和温彻斯特的生产线都在为英国人生产P一14步枪,为节约时间,美国政府决定把P一14的口径由英国的.303改为美国的.30—06,这样就不需要重新调整生产线。
1917年夏季美国开始生产.30—06口径的P一14步枪。
它的正式名称是“美国1917型.30口径步枪”,但总被称为恩菲尔德M1917,而英国人则按他们的习惯称之为P一17,如果不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光看名字可能会误解为美国从英国购买的步枪。
1917年一1918年,三家工厂共交付了超过200万枝M1917步枪,结果原本用来补充M1903供应空缺的M1917成了欧洲前线美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步枪,著名的神枪手约克军士就使用了1917步枪。
P一14步枪精度很好,但火力却不如李一恩菲尔德短步枪强,更适合在僵持的战线上打冷枪,而非大兵团战斗。
所以尽管P—14步枪装备数量巨大,但一战结束后,英军装备的所有P一14都被撤装,许多被送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近70万枝P一14入库封存。
美国陆军高层虽然认为M1917和M1903性能差不多,但出于面子问题,战争结束后也决定只保留斯普林菲尔德M1903作为制式步枪,M1917全部撤装,一部份作为剩余物资出售,另外有超过100万枝入库封存。
---------------------------------------
二战中,美国提供给中国的步枪就是M1917,只有驻印军装备M1903,其他的美械部队都是M1917。
但是美国提供的M-1卡宾枪很多,不仅步兵部队装备,而且其他兵种部队和交通警察都装备。
美国从来没有提供过较多数量的M-1半自动,至于网上流传的1948年底美国海军陆战队从天津撤退留给北平傅作义1000支M-1半自动步枪,纯粹是以诈传诈的事情。
美国在1946年后准备把M1903的生产线卖给中国,后来也真的买了,1950年后在台湾生产,至于30-06型7.62子弹,中国也购买了模具和生产线(包括加拿大的生产线),重庆兵工厂是可以批量生产美30子弹的,当然由于德国7.92口径在中国时间太长,影响太大,所以无法一时间尤其是战时全部更换美国制式。
据Sade教授称,中共第一次看到M-1半自动已经是1949年12月底,在接受重庆第21厂的样品库才看到的,之前谁也没见过。
英国步枪:
对于国内的军事迷来说,英国恩菲尔德步枪的名气或许比不上德国的,毛瑟98K和美国的伽兰德步枪。
但它却是20世纪英国陆军最为重要的单兵武器,参加了上世纪前半期英军所有的军事行动,为英国赢得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恩菲尔德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
它的特点在于能安装两个全满的弹夹,这样就有10发子弹而不是5发。
恩菲尔德步枪通常带有刺刀,但因为糟糕的设计而通常被舍弃不用。
李-恩菲尔德系列基本参数:
MLEMk.ISMLENo.1Mk.IIINo.4Mk.INo.5Mk.I
全长49.5"(1257mm)44.8"(1138mm)44.5"(1130mm)39.5"(1003mm)
枪管长30"(767mm)25.2"(640mm)25.25"(641mm)20.5"(521mm)
枪重4.19kg3.96kg4.11kg3.24kg
弹匣容量10rds10rds10rds10rds
恩菲尔德轻武器工厂就已经试验过在SMLE步枪的机匣上安装觇孔照门。
这项试验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间继续进行,其中在1922年和在1926年分别定型出SMLEMk.V步枪和No.1Mk.VI步枪。
在1931年对No.1Mk.VI稍加改进后重新命名为No.4Mk.I,虽然No.4Mk.I已经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设计评审时间过长,以至于一直未能投产,直到二战爆发时,英军才在1939年11月正式把No.4Mk.I采用为新的制式步枪。
德国步枪:
[/IMG]
德国在1898年采用毛瑟98式步枪,融合了第一次大战的实战经验加以改进,首先有98a,仍然是29.1寸枪管,但是采用了下弯式的拉机柄。
后来有98b,是缩短枪管为23.6寸的骑枪,或称卡宾枪型。
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不能制造或出口军用武器,但是德国仍利用西班牙内战及与瑞士等国家兵工厂合作的机会,继续研发。
1924年毛瑟厂推出了标准型的民用步枪,但事实上是98式步枪的改良型。
标准型的名称是因为枪管长为60公分(23.6寸),步兵及骑兵通用。
事实上标准型也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如今尚为人所知。
中国在30年代采购了一批该型步枪,毛瑟厂奉送图纸,进行仿造,称之为“中正式”。
在1935年德国正式采用短卡宾98式(Karabiner98kurz),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战之后,为德国的主力步枪。
其间经过多次设计更改,大多是为了易于生产,例如枪托底部在1944年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冲压钢板。
一般而言,1944年之后的98k,因为战争形势的转变,质量也每况愈下。
后期的一些步枪,连刺刀座都省略了。
98k的特征:
除了标准毛瑟的刺刀座、叶片保险、分岔左枪栓闭锁榫和弹壳片外,还有在左侧的枪背带、准星护罩、下弯拉柄、枪托在拉柄头位置有对应凹槽、枪托中间有供分解撞针用的金属洞等。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毛瑟式前栓榫锁定,手动(Rotatingbolt,frontlug,boltaction)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波浪型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x57mm
枪管长度:
29.13"
枪重:
9lb
相容性:
1898型家族
制造厂:
MauserWerke,ObemdorfamNeckar
制造年代:
1917年
在德国采用了委员会步枪1888年式之後,毛瑟并不气馁,继续研发新的枪型,不断改进,并立即改用无烟火药子弹。
随後的几年,不断的获得各国的合约,其中包括1889年比利时、1890年土耳其、1891年阿根廷、1893年西班牙等大宗生意。
在多年的生产经验和研发之下,毛瑟步枪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德国陆军再度筛选新式步枪时,毛瑟步枪当然轻易中选,1898年4月5日,为德国陆军采用为InfanterieGewehrModel98。
1898式由此一帆风顺,在两次大战中均为德国的主要步兵武器,98k可视为缩短枪管的变型,其他作业方式和结构,并无重大的变化。
世界各国仿造的,更是不计其数,中国从清末开始,就大量采购,後来自行生产,主要为1907年型。
民国之後,除了生产元年式、四年式、辽十三年式、巩九八式之外,後来更根据毛瑟标准型生产中正式步枪,可称是毛瑟步枪的死忠爱用者。
一般以为,手动步枪的发展在98式出现之後,已经到了极至。
事实证明,时至廿一世纪的今日,大多现代手动步枪,仍是以毛瑟枪机为蓝本,已经无法再有什么改进了。
---------------------------------------------------------------------------
G-43
沃尔特公司按照部队要求对原有的G-41半自动步枪的加以改进,并于1943年中旬推出了带有10发下装弹匣的K-43型步枪。
直到1944年德国陆军总局将K-43半自动步枪改称为G-43,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正式制式编号,从此G-43被大量生产以供给部队。
随着战争的进行,G-43步枪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用途。
例如当加装ZF41或ZF42瞄准镜之后,G-43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并颇受好评。
根据到NAZI德军1945年3月最后的统计数字显示,此时部队还有221047支G-43半自动步枪,其中27549支为带瞄准镜的狙击型号,其余有1056支不带瞄准镜和3177支带瞄准镜的G-43存放在器材局。
据统计,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和53433支带瞄准镜的G-43步枪进入到了德国军队中服役。
在战争中G-41只被生产了很少的数量,它们被配备给了德国的部分精锐部队和伞兵,大多数的G-41在苏联战场上损失掉了。
而G-43则被制造了更大的数字,它的生产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德国战败。
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G-43一般只配发给经验丰富的士官,而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K-98步枪。
使用G-43射击的德国士兵
作为制式装备,G-41/43配备了标准的8x57mm弹药。
最初的K-41步枪所采用的导气系统是由工程师Mauser设计的,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导气系统,它并不是像通常步枪那样由气体口岸排出气体,而是用槽孔引导气体进入集气筒。
在进行连续射击时,枪机后坐会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
一名有经验的士兵在使用G-41/43步枪时可达到50-60发/分。
后来德国人发现该导气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
此外由于设计上的过于精密,它容易积垢这使得士兵们不得不对之作频繁的清洁,因此G-41不大受前线士兵的欢迎。
通过实战,德国人发现G-41的枪体拆卸工作也相当困难,但它的可靠性却并不比苏军的SVT-40步枪更高,此外G-41的枪身全重大且造价昂贵,这些弱点的暴露使得德国人不得痛下决心对G-41进行改进,而这就是后来的G-43半自动步枪。
性能诸元:
产地德国
制造商沃尔特
类型半自动步枪
弹药8x57毫米
运作方式半自动
供弹方式10发可填装式弹仓
重量4.33千克(无弹药装填)
长度1.120米
枪管长度550毫米
枪口初速745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
伞兵型FG-42
德国莱恩金属公司的FG42式7.92mm步枪,主要供空降部队使用,FG42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全枪长940mm,枪管长508mm,4条右旋膛线,全枪质量4.5kg,采用20发弹匣,左侧供弹,发射M18987.92mm枪弹,初速762m/s,射速750发/分,表尺射程1200m
FG42你可以说它是机枪,也可以说它是步枪,它是设计师将机枪、长步枪和突击步枪的概念融合在一起的超前设计,可逐发填弹射击,也支持弹匣和弹链供弹(Ⅲ型);战后,美军情报部门将FG42原型枪带回美国,保存于阿伯丁试验场的仓库中进行研制,后几经交涉FG42原型枪才得以回到故地。
作为60多年前的超前设计,FG42差不多算是“一枪包打天下”,什么都不装它是步枪,装个两脚架它是机枪,装个瞄准镜它甚至就可以当做狙击步枪
-------------------------------------------------
真正的大腕Stg44
德国Stg(Sturmgewehr)44突击步枪是世界地一只使用中间型弹药(子弹威力介于大威力步枪弹和大威力手枪弹之间)的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只突击步枪.据说二战的时候德国的每一件武器,大到飞机,小到步枪都要希特勒批准才可以生产.希特勒原本不批准生产突击步枪,所以德国军火商们以"MP44(冲锋枪)"的名义生产,后来希特勒真正了解此枪的优点之后,允许了其生产,才又被冠以STG44(突击步枪)的名字.而人人皆知的AK47也被认为是大量借鉴了MP44的技术而发展出来的武器.
操作全自动/半自动
口径7.92x33mmKurz
容量30发蕉型弹夹
重量11.5磅(约5.1公斤)
杀伤力中等
精度普通
后座力中等
射程350~500m
本步枪:
日本明治38年式步枪(Japanese38thYearRifle)
“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应是由其防尘盖而得名):
抗战时期沿留下来上对日本有阪(Arisaka)明治38年式步枪的称呼。
该枪模仿德国毛瑟式步枪,在日俄战争同年(1905年,明治38年)被采用为制式步枪,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战,最主要的特征是在枪机上的防尘盖。
此枪配合日本人体型使用6.5x50SRmm子弹,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其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发现狙击手潜伏位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
明治38年式步枪资料
服役年代:
1905-1945
口径:
6.5mm
枪管长:
797mm
全枪长:
1275mm
重量:
3.95kg
装弹数:
5发
子弹初速:
765m/sec
尺标射程:
2400m
最大射程:
3700m
-------------------------------------------
明治三十八年式卡宾枪
在30年式步枪服役后,日军通过多年的训练与实战经验,得出了标准步枪重量较大也太长,不便于复杂地形携带,而极远的尺标射程意义不大,很少有人会被2000米以外射来的枪弹射中的结论。
所以日军认为部队除了装备标准步枪外,还有必要装备一种不需要太大尺标射程,但长度较短重量较轻的步枪。
所以在选用38式步枪以后,工厂在生产标准38式步枪时,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截短枪管的38式步枪,这就是明治38年式卡宾枪的来历,38式卡宾枪的枪管比38式标准步枪的短了不少,相应的尺标射程也从38式标准步枪2400m降低到了2000m,不过在步枪的常用有效射击距离,与标准步枪相比并没有精度差异
明治38年式卡宾枪资料
服役年代:
1905-1945
口径:
6.5mm
枪管长:
487mm
全枪长:
965mm
重量:
3.95kg
装弹数:
5发
子弹初速:
708m/sec
尺标射程:
2000m
最大射程:
3000m
-------------------------------------------------------------
四式甲半自动步枪
这种半自动步枪外观类似美制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很可能是参考了捕获的美制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进行研制的,结构与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有一定不同,采用10发弹匣供弹,发射日军7.7mm子弹,可靠性高,但出现晚,装备的数量不大
4式甲半自动步枪资料
服役年代:
1944-1945
口径:
7.7mm
枪管长:
—
全枪长:
1073mm
重量:
4.07kg
装弹数:
10发
发射速度:
—
子弹初速:
720m/sec
尺标射程:
2400m
最大射程:
3500
-------------------------------------------------------------
明治44年式卡宾枪
口径:
6.5mm
全长:
955mm
射程:
3000m
初速:
708m/sec
弾药:
38式6.5mm步枪弹5发YNiWp
-----------------------------------------
九九式步枪,主要供日本海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