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导游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9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肇庆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肇庆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肇庆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肇庆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肇庆导游词.docx

《肇庆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导游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肇庆导游词.docx

肇庆导游词

肇庆导游词

篇一:

广东导游词肇庆七星岩

肇庆七星岩

讲解线索:

【天柱岩】—【千年诗廊】—【水月宫】—【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

【湿地公园】

七星岩位于肇庆城北约3公里处,是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游人到此游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

1982年,取七星岩的“星”和鼎湖山的“湖”,合称为“星湖风景名胜区”,这是旅游行业界定的,广义的“星湖”,它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当时全国首1999年、2000年星湖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

我们前面的这个湖,是狭义的“星湖”。

是当地俗概念的“星湖”。

古时候它叫沥湖,原来是西江古河道的余沥,后来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银河的余沥”,美誉为“星湖”,“星湖”一名最早见诸文字是在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了。

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东湖(仙女湖)和里湖组成。

总面积约为6049万平方米。

清代陈恭尹写了一首《七星岩题名歌》:

“娲皇未补星辰漏,神人驱石如云走。

赭(zhě)鞭鞭断云不前,天风吹落西江口。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说:

七星岩“盖帝车之精所成”。

这就是七星岩得名之由来。

从东到西,依次为阆(làng)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及北边的阿坡这七座岩。

【天柱岩】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进入七星岩景区了,整个景区的面积共8.227平方公里,今天我们只能游览其中的几个景点。

面前这座岩山就是天柱岩,高约114米。

峰顶上的摘星亭,是七星岩最高的建筑物。

天柱岩犹如独柱擎天,半山上的天柱阁,曾住过陈毅、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也曾在此就餐。

当年郭沫若十分欣赏此阁,曾作诗留记:

“七星落地上,天主立中流。

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fú)洲。

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

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

我们在附近找找,看谁能捡到散落在地上的红豆——相思豆。

【千年诗廊】

1962年2月,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游七星岩,曾写下一首古体长诗,其中对石室岩的摩崖石刻有这样的赞美:

“壁上题词句,千年成诗廊。

什么叫“摩崖石刻”?

中国人自古习惯把刻有图文的方形石板称为“碑”,圆形的则称为“碣”;对于镌刻在天然岩石上的图文,则称为“摩崖石刻”,也简称为“摩崖”或者“石刻”。

“摩崖石刻”原来是为了铭功和记事的,发展至后来,也加入了选刻诗文、佛经、佛像等内容。

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石室岩的龙岩洞内外及莲花洞。

自唐宋以来,历代诗人墨客在此赋诗题字者,络绎不绝,现存有摩崖石刻410余件。

这些石刻,有古今体诗、长短句、四言韵语、四六骈文、歌行、散文、游记,还有对联题名、题榜及经文。

论字体,篆、隶、真、行、草,样样俱全。

使人恍如置身于碑刻书法艺术的宫殿,浏览于诗文荟萃的长廊。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幅李邕(yōng)的《端州石室记》了。

像初唐其它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仍沿袭汉魏六朝赋体骈文的句式,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已残缺难辨了。

宋朝时,这里又多了个马蹄形的损痕,所以后人又称它为“马蹄碑”。

这篇《端州石室记》的价值,在于它是七星岩现存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刻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

还在于它的作者“文名满天下”!

连李白和杜甫都崇拜和颂扬他。

更在于它精湛的书法艺术,开一代书风,印证了初唐疏朗瘦劲书风向盛唐丰厚磅礴书风的转变。

唐代在这里题刻的名人还有稍后的李绅。

李绅,他是中唐时期的有名诗人。

对于他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有两首古风,倒是家喻户晓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后,,宋代的清官包拯、《爱莲说》作者哲学家周敦颐,哲学家祖无择、诗人郭祥正、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yóu)、“永历三忠”之一的陈子壮等,都留下题刻。

至于清代的石刻更不胜枚举了。

所以,20XX年这条“千年诗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月宫】

大家都看到山门檐下的“水月宫”三个字吧,宫名为“水月”,一说岩下本有一座观音堂,供奉着水月观音;一说取“水月双清”之义。

水月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三年重修扩建,后废,崇祯九年又重建,并铸造铜像。

1985年春由国家拨款重建。

水月宫占地6000平方米,红墙黄瓦,采用了中国传统沿中轴线布局的院落式格局。

大殿里特设供奉“摩利支天”。

所谓“天”,实际上是神的异名。

佛教说共有二十天,他们本是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沿用其说,把他们作为护持佛法的神。

我国许多寺庙的大殿内两侧都塑有二十诸天神像,但像这里这样把摩利支作为主神而专祀,在国内倒是罕见的。

摩利支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阳焰”、“威光”、据《摩利支天经》说,她常常行走在日神跟前,但有隐形法,使日神看不见她。

所以在古代,摩利支天是武士崇信的偶像。

明朝两广总督熊文灿设殿专祀她,据说就是因为他派遣两广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在征剿刘香的海战中,得到摩利支天现形助战而大获全胜之故。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摩利支天铜像,是1986年重铸的,高5米,重6吨。

她旁边两位是天女。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摩利支天菩萨得以重铸金身。

【阆风岩、玉屏岩】

我们面前的石山东西相连,气势雄浑,并列如屏,古时合称为“屏风岩”。

明朝开辟这岩时,人们将东、西峰分开,东峰称“阆风岩”,古书云:

“高门为阆、阆风乃昆仑山极顶之门户”;西峰称“玉屏岩”,陈毅元帅形容“玉屏如铁墙”。

早在明万历年间这里就修了蹬道,清乾隆年间又再次重修,所以沿途可见明、清的摩崖石刻。

好了,都上来了吧,这座亭名为“十友亭”,从这里俯瞰,平湖幽堤、村落城郭,一览无遗。

请过来看看这副石刻,它叫“状元碑”、诗是清代诗人、书画家黄培芳作的,字却是清代广东三状元之一的林召棠写的。

待会我们还可以看到

清初诗坛著名的“岭南三大家”——顺德陈恭尹、南海梁佩兰、番禺屈大均的题名石刻。

各位游客,参观了三仙观,过了扶啸台、环翠台,我们终于来到玉皇殿了。

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59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

建筑物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檐下的斗拱铺作繁多而且精细。

瞧,这就是“莲花托”,这就是“燕尾昂”。

支撑殿顶的四根金色木柱,前两根镂刻云龙,鳞甲毕具,形若飞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往西走,经过玉屏峰的小石林、叮咚井、一线天、双珠径、到马鞍亭下山。

【阿坡岩】

我们现在抬头看见的这座石山,就是阿坡岩,阿坡是“阿婆”、“禾婆”的转音。

相传古时有一仙女,在这里教打鱼为生的乡民种植水涨禾高的大禾,使四乡获得鱼稻双丰收。

她老了,乡民便称她“禾后”、“禾婆”。

至今在岩山东北麓还有明代阳刻的“禾后岩”三个大字。

阿坡岩下周围的石壁上,遍布当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很有书法价值。

岩下这个水洞,全长300多米,是七星岩“八洞”中最长的一个水洞。

这是属于冷冻型的脚洞,夏天进去,凉风习习,令人暑气全消。

如果乘船进洞探胜,里面的钟乳石丰富多彩,景象为七星诸洞之冠。

【湿地公园】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这片湖面是东湖的一部分,因禾花仙女的传说而称仙女湖。

它是星湖湿地公园的核心游览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水深平均达2米,是最能体现湿地环境的游览区。

现在请各位上船游览。

湿地公园你们听说过吗?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或为淡水、咸水、咸淡水的水体,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湿地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

它是鸟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的乐园,是物种的基因库,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这个概念早在1956年由美国政府提出,1971年由美国等36国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共签订了《湿地公约》。

1994年我国开始全面履行《湿地公约》。

20XX年12月12日,我国首家湿地公园——肇庆星湖湿地公园正式被确认。

大家请往两旁看,招鸟岛、月亮岛等20多个小岛浮现在湖面之上,前方的岛上就是南中国第一大的丹顶鹤园了。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只丹顶鹤,中国约有1000多只,这个园内有50只,这在中国排第四位。

丹顶鹤被誉为“湿地之神”,成语“童颜鹤发”、“松鹤延年”的“鹤”都是意味着长寿。

园中还有火烈鸟、白鹳(guan)、蓑羽鹤、白枕鹤和冠鹤等,共几百只珍惜禽鸟。

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充满欢乐和诗意的天地。

各位游客,1961年叶剑英元帅曾以诗句对七星岩景色作了最精确的概括:

“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

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也算多了,但这只是七星岩景区的一部分。

其实,七星岩景区包括“五湖六岗七岩八洞”、“二十景”,有些景点我们还未涉足呢!

今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二:

肇庆景点导游词

肇庆景点导游词

有“西江明珠”之称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归线横贯其境。

属亚热带气候。

年均气温为215c。

系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名城。

肇庆古称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

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

全市有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景点300多处。

星湖风景区(七星岩和鼎湖山)风光自古闻名遐迩。

星湖水面达530公顷,七座挺拔的岩峰,状如天上北斗七星。

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处处是景,景景皆奇。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

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成的大型“东方禅林”已对外开放,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区。

鼎湖山雄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馆”,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圣于一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设有“人和生物圈”生态定点科研站。

“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掩映于亚热带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

在端州城区,保存着以宋朝城墙、披云楼、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丽谯楼等为重点的文物古迹,使肇庆成为历史悠久面充满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以环市公路为连线,鼎湖砚洲的包公祠、四会的贞山、怀集的燕岩、封开的龙山景区、德庆的悦城龙母祖庙等景区组成一个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目前,以七星岩、鼎湖山为依托,集度假、疗养、会议、购物、文化、娱乐、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大型旅游基地——广东七星岩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

新的星湖乐园正在加紧兴建。

坐落在城区中心,背靠北岭山脉。

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

七星岩的来历传说很多,有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块灵石;有说是天上七仙女羡慕人间、独爱肇庆而下凡不归等等。

七星岩的开辟,始于唐代初年,此后历代皆有开发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理山治水,园林绿化,修茸古迹,增添新景,建设旅游设施,使七星岩更添迷人风韵。

1982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七星岩风景区由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等七座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

七星岩湖面壮阔,总面积达460万平方米,其间七座岩峰布列。

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向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天然山水盘景”之美誉。

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文。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

长留天地间。

”叶剑英委员长的诗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岩风景的诗情画意。

七星岩景点繁多,其中大的景观有牌坊揽胜,平湖幽堤,阆风夕照,玉屏叠翠,石林峭骨,虹桥雪浪,水月岩云,崧台揽月,石室藏奇,千年诗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莲湖泛舟,阿坡涌泉,桂轩留醉,杯峰浮绿,敞天石洞,月魄松涛,仙掌秋风,波海朝晖等二十景。

星湖夕照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增加了许多新的景点,如牌坊文化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