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85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docx

市扶贫办扶贫开发专题综述

改革开放十年·扶贫开发

中卫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4年6月18日

一、发展历程

(一)、“三西”农业开发建设(1983-1993年)

1983年,为了解决“贫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甘肃河西、定西地区的贫困问题,中央财政每年拨出2亿元专项资金,开创了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先河。

“三西”建设,按照“有水路走水路,水路不通走旱路,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思维。

“水路”指兴修水利工程,发展灌溉农业;“旱路”指兴修梯田、压砂地、沟坝地、旱作农业;“另找出路”则是移民和劳务输出。

“三西”建设时期,我市建设了固海水利工程,实施了吊庄移民,形成了以工代赈、积极扶贫、打井窖、铺地膜、修梯田等,共投入资金5600万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6.6元提高到356元。

(二)、“双百”扶贫开发计划(1994-2000年)

1994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此为标志,中国扶贫开始进入攻坚阶段。

中央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为落实中央精神,宁夏出台了“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核心是解决南部山区近100个贫困乡镇,100万人贫困问题。

双百扶贫阶段,中卫市实施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劳务输出、农田建设、闽宁协作。

七年攻坚,国家共向中卫市贫困地区投入资金4.8亿元,实施了固海扬水,打井窖3.8万眼,造林80万亩,修建高标准农田60万亩,修路580公里。

世纪之交,中卫市提前一年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

全市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面由69.9%下降到13.9%。

(三)、新世纪千村扶贫(2001-2010年)

2001年,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卫市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根据《宁夏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我市列入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贫困村146个,其中海原县115个、中宁县13个、市城区18个。

自2000年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以来,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二县一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8.36亿元。

通过坚持开发式扶贫,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截止2006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28.22万人减少到16.17万人。

全市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794.90元(中宁山区546元、海原县877元、中卫市城区784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1493元,年均增幅17.6%.

(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时期(2010-2020年)

建市以来,是中卫市贫困地区发生巨大变化、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中卫市在全市252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中长期培训、互助资金、生态移民、社会帮扶工作。

重点解决全市22.26万人(海原171110人,中宁24892人、沙坡头区26638人)的贫困问题。

其中,生态移民6.2万人。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中卫市贫困地区GDP达到42.7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0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9%。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9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总和的2.5倍,年均增长20%。

工业经济起步良好。

工业经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开工建设了一批新型工业项目,以新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建成占地3.5平方公里的海原工业物流园区。

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8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08%。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初步形成了枸杞、硒砂瓜、苹果、马铃薯、小茴香、小杂粮、饲草等种植业和以清真牛羊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0年,中卫市贫困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2.2亿元,基本形成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培育出“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海原小茴香”、“夏华清真牛羊肉”等农副产品知名品牌。

现代服务业明显加快。

传统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2.3%,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沙坡头旅游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原工业物流园区已成为全区物流节点,兴仁镇物流集散中心已具雏形。

民生质量不断提高。

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0元。

通过实施农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三大工程”以及生态移民工程等扶贫项目,使6.3万农户危房危窑得到改造、8941户4.075万人搬入生态移民新村,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地区21.24万人的贫困问题。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教育和文化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二、主要成就

(一)抓移民开发,建成了“一台两区”新灌区

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中共中卫县委、县人民政府强抓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完善联产承包,企业转轨定制的同时,抓好移民搬迁,农业开发建设,提出开发南山台子和北干渠“两个十万亩新灌区”和开发沙坡头“碱碱湖”的总体思路,制定了“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十项政策规定,鼓励国家、集体、企业、个人投资四位一体共同开发,并对县内南部山区部分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村队实施了移民搬迁,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南山台子、北干渠、碱碱湖三个沙漠区开出总面积23万亩,人口8400多户,3.5万人(来自三省—内蒙、甘肃、宁夏十八县的县外移民3000多户,10000多人,其中:

西吉移民搬迁6000人),建立行政村28个.建成10万亩现代化经果林基地一处,10万亩优质米商品粮基地一处,10000多亩现代化渔业基地一处,新开发区沟渠纵横,林果成行、鲤鲫跳跃,稻麦飘香,已彻底改变了昔日“沙丘遍地,寸草不生,免子不拉粪,野鸟不坐窝”的荒凉状况,人均收入由80年代初不足100元增加到2007年底的2600元。

目前“一台两区”人们正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没着建设小康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三十多年来按照各个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扶持,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四通工程”和“两大提高”,“四通工程”;一是加快了贫困村村道建设步伐。

2007年底所有通乡镇公路基本实现了柏油路,山区行政村通等级砂砾公路;二是解决和完成了未通电自然村的通电任务,实现了村村通电、城乡同网同价;三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到2007年底,沙坡头区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群众接收到广播电视节目;四是加快通讯网络的调整和建设。

到2007年底全区所有山区乡村通话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两大提高”,一是加快集镇建设,提高山区集镇化水平。

发展绿色产业型、资源依托型、交通枢纽型等各具特色的小集镇,发挥其对二、三产业的集聚功能,使商品流通、信息传递等更加快捷。

结合种草养畜等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饲草、建筑建材、皮毛和清真牛羊肉、绿色清真食品等开发加工业。

到2007年,初步建成以各市区为中心,以兴仁、宣和、永康、大战场、香山乡等集镇为骨干,其它乡镇为基础的区域城镇体系,使山区城市化水平力显著提高;二是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抓好农民增收的同时,依照规划先行、示范引导、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抓好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工作。

利用自治区的扶持政策,搞好“塞上农民新居”和山区“危房、危窑改造”工程建设,突出了乡村、地方、民族特色,逐步改善了山区农民人居条件,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三)实施了“生命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

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地表水,大量拦蓄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改造完善了关键水利设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共完成小流域治理12处,通过建集雨场、打井、建窖、截潜引水,基本解决了山区人畜饮水困难。

三十年来,沙坡头区山区累计打井62眼,建窖24200眼,做截潜引水工程75处,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使部分人饮困难的“顽症村”,彻底告别了“车拉驴驮”的状况,永康镇校育川村和常乐镇熊水村是沙坡头区二个“整村推进村”,通过市扶贫办实施截潜引水入户工程,三个自然村实现了“户户饮用上自来水”的目标。

另外,加强了对扬黄和库井灌区的节水改造,推广小畦灌溉、管灌、喷灌等节灌新技术,建设水源工程、抗旱工程和控制性骨干坝工程,形成了库坝联运体系,近三年来又实施了香山地区和香山北麓压砂地补灌工程。

更新改造了南山台电灌站和其它小型扬水灌区水利设施,确保了扬灌区正常灌溉和压砂地的正常补灌。

另外在加强水利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三水”,建设好“三田”(水浇地、洪漫坝地、压砂地),在降雨量相对高的乡(镇)大力发展了水平梯田,在环香山地区大力发展了压砂地,使山区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四)实施了“生态工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沙坡头区山区建设上,三十多年来一贯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防治并重,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强化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意识,抓好生态项目工程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山区扶贫规划上实行了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以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为中心,以主要公路沿线、机关、村庄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纽带,加大了治沙造林,封山育林工作力度。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封(沙)山育林,天然草场改良等一系列措施,对北部风沙干旱丘陵区、中部干旱黄土丘陵区、南部半干旱山地丘陵区进行综合治理。

切实保护了草原,加强对天然草场的补播改良,实行封育管理,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五)全面推进了种草养畜,大力发展了草畜产业

在沙坡头区建设上,各级组织三十年来如一日始终不渝的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做为第一要务,把种草养畜作为重点,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以南山台和北干渠吊庄移民区为依托突出发展以肉牛、奶牛、多胎品种羊为主的食草型、节粮型舍饲畜牧业。

以宣和镇为依托,大力发展草原牧鸡、壮大鸡产业。

利用清真品牌的优势,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在山区草畜产业发展上,重点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了退耕还草工程,加强草原围栏封育,推行舍饲栈养,切实缓解天然草场载牧压力,使草原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植被有效的恢复。

二是大力培育了草畜产业基地,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逐步建设一批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饲草基地,加快天然草原的人工改良(补播)促进恢复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

三是加快牛、羊品种改良步伐,引进了国内外优良品种,健全了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了生产性能。

建立健全了疫病防治体系,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治工作。

四是积极推广了先进实用的饲养管理和快速育肥技术,大力推广饲草料加工调制利用技术。

全面普及秸杆青贮、氨化、微贮饲料喂养技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商品率。

五是围绕“十万贫困户养殖业工程”,建立规模化、规范化产业体系。

努力构筑以千家万户为基础层,以专业大户、养殖园区为骨干层,以规模化、工厂化为尖端层的“畜禽产业金字塔”,把区域性优势发挥到最佳状况。

六是加大了草原管护执法力度,治理了草原“三乱”,确保了草原植被资源及其围栏设施发挥长期效益。

(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上,重点建设了五个基地:

一是建成了以香山为核心,辐射兴仁、蒿川等乡镇的西甜瓜生产基地,实施无公害化技术标准,打造了“香山西甜瓜”品牌,沙坡头区累计建设高标准的压砂地55.6万亩,为全市实现100万亩做了表率;二是以南山台和碱碱湖为基地发展了以高酸苹果、优质红枣为主,杂果为辅的经果林基地,目前已达到10万亩;三是以北干渠新灌区为基地,建成了十万亩“优质米”基地;四是建成了以碱碱湖、高墩湖、马长湖为主的万亩“渔业”基地;五是建成以兴仁镇为主的井灌区枸杞基地,扩大山区枸杞种植面积,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做大做强枸杞产业,目前已发展到近1万亩。

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上,引进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完善推广体系,拓展流通渠道,切实搞好产品的深加工。

并产生了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及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如宁夏红集团。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部分优势特色产业如西砂瓜、枸杞已占领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部分产口已销往俄罗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七)实施了旅游带动”战略,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

沙坡头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拓宽了增收渠道,区内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多样,境内分布着新石器至唐、宋、元、明、清历代文化遗址多处,有闻名中外的沙坡头4A级旅游区、有风景秀丽的天然胜地寺口子、以“农家乐”“枸杞文化节”,“硒砂瓜节”“梨花节”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业。

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30年来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实现了有效的衔接。

沙坡头旅游区发挥了旅游业的龙头带动功能,按照“一带四区五条线”战略,充分利用了西部大开发、沙坡头低坝工程、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机遇,挖掘完善了一批山区旅游资源,在唱响沙坡头4A级旅游区品牌的同时,重点抓了寺口子、长山湖、香山寺、老君台、山台风光、羚羊松风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旅游景点,把旅游业做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兴建农家乐,开展旅游服务,拓宽了经济增收的渠道。

(八)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切实做好了科技扶贫工作

大力实施了“科技扶贫工程”,坚持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围绕优势产业培养壮大科技队伍,按照业务职能,深入开展了科技扶贫结对子“一帮一”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到山区创业,举办技术培训班,进行实验示范,现场指导,创建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带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等适宜的新技术、新品种。

加强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增强了其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为力争每个贫困户有一个劳动力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而奋斗。

加大了教育科技扶贫力度,多数山区乡镇已建立了远程教育网络,对山区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增强了山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运用和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本领。

在科技和实用技术推广上,注重了发展、引进、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复合套种栽培、温棚养殖、配合饲料、品种改良、快速育肥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真正把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成果。

(九)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加大了招商引资,促进了扶贫开发

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外商参与扶贫开发。

通过“借鸡生蛋,技术联姻”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吸引外商到山区投资办厂(场)。

围绕资源优势,发展矿产加工业;围绕牛羊、粮油、苹果、枸杞、西甜瓜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酒、果汁等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以产品开发促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促脱贫致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山区发展的经济优势。

培育发展了以宁夏红集团、科豪陶瓷、通达果汁为主体的国家级、自治区级扶贫龙头私营企业,在发展上给于积极引导、经济上给于贴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了扶贫开发,带动了山区经济发展,为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十)加快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发展山区社会各项事业

一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区人才资源,为山区扶贫开发创造一个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鼓励大中专学生到山区工作,增长才干,锻炼提高,服务于山区建设。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逐年选送一批有见识,开拓创新的贫困地区乡村干部、致富能手根据自治区扶贫办和区组织部安排,到区内外进行技能培训,实施“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战略。

三是实行山川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制度。

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年青干部,对口到山区乡村挂职锻炼,把川区先进的理念带到山区。

山区乡(镇)也选拔一些年青干部到川区县(区)和乡(镇)挂职锻炼,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山区干部的实际工作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劳动力中长期技能培训工作。

一是劳动人事和扶贫部门与各镇乡、村紧密配合,建立健全了三级输出网络,加强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加大劳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

实现了“三个转变”,即:

由自发性向有组织输出转变;由体力型向专业技能型转变;由简单劳务输出向带回技术资金回乡创业转变。

抓了三个“三分之一”,即:

山区镇乡三分之一干部抓劳务输出;山区劳动力三分之一要从事劳务输出;川区重点工程中要有三分之一山区农民工。

为贫困地区群众拓宽了致富渠道。

对近几年,中、高考落榜的学生,及时输送到扶贫定点培训学校进行技能培训,四年来沙坡头区共输送646名人员到定点培训学校学习,提高了就业者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五是重视发展山区教育事业。

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两基”攻坚目标,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巩固扫盲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将规模小、质量低的村完小和教学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撤并,在山区发展了寄宿制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及多媒体电教设备,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教育部门并有组织地进行了山川师资交流和教学交流,川区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山区镇(乡)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教,把川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传输到了山区,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改变山区教育落后面貌。

六是积极发展了山区卫生事业。

加快了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区、乡级卫生院基础设备、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做到了急诊、危重病人及时诊治。

适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6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十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0‰以内。

加强了地方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七是切实做好了山区计划生育工作。

认真实施了“三结合”帮扶、“少生快富”、“幸福工程”等项目。

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

加大节育奖励机制,对自觉执行计划生育的农户给予项目优先,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民先富裕起来,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山区各乡镇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场所,配齐配强了技术服务人员,对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村级配备了计划生育专干,做到了人员、任务、报酬“三落实”,对育龄妇女定期进行孕前检查和节育后健康追踪服务,使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建立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计划生育手术保险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险,解除了后顾之忧。

三、主要经验及启示

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扶贫工作,我们深刻的体会到:

第一,领导重视,认识明确,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前提。

海原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是海原县最大的县情实际。

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论证,认真审视县情实际,决定并确立了全县工作坚持以扶贫奔小康统揽大局,全县一切工作都要体出扶贫,将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发扬“三苦”精神带头抓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强化教育,观念扶贫,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思想就是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环境就是速度。

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思想观念问题,解决好农民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农民才会思穷想富,才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近年来,我们通过联户扶贫活动,实行一对一地联系帮扶,重点帮助农民变观念、改陋习,理思路、谋发展,兴产业,奔小康,收效明显。

第三,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形式。

多年来,困扰贫困地区最大的问题是超生多生,甚而搬得快不如生得多。

为此,中卫市委把减少贫困人口,优生优育作为一项重大扶贫工程,抓紧抓好。

先后出台了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等政策。

全市人口出生率由2004年14‰减少到2013年的10‰以内。

据初步统计,全市每年少生8000人左右。

第四,基础奠基,科教兴县,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

要想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改善发展环境是关键。

只有解决好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如,水、电、路、校、田、讯等实际问题,农民一则有信心致富,另一方面有基础致富。

同时,认真实施科教兴县工程,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开发,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增加产业开发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第五,联户帮扶,联名包抓,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

按照今年来大扶贫的工作思路,大部分是解决了农村水、电、路、校、田、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只到村难到户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建立扶贫联系点制度,落实党员干部联户帮扶、包抓产业大户等制度,使党员干部职工与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又较好的解决了到村不到户的问题。

第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

我们感到贫困村面貌改变快的,帮扶工作有成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一个好的党支部。

由于他们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全社会加大扶贫力度的大好机遇,发扬勤劳致富、奋发图强的精神,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七,落实责任,加强督查,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保障。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方面参与支持,必须把责任落实到位。

近年来,我们始终实行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项目责任考核制,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包挂领导必须亲自进村入户搞调研,精心制定扶贫规则,亲手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扶贫工程高标准、高质量。

同时,坚持每月一督查,每季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推进工作顺利实施。

四、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新举措

新时期,为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新时期工作。

第一实施移民工程。

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以生态移民、教育移民、劳务移民为重点,创新扶贫机制,大力减少贫困地区人口,推进贫困人口向沿黄城市带、水资源较丰富地区、交通便捷地区有序转移,有效解决区域内的贫困问题。

(一)生态移民

按照《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将我市贫困地区不适宜生存的20乡(镇)78个行政村的1.4万户6.2万贫困人口进行移民搬迁和安置,全面完成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教育移民

把教育扶贫作为推动区域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推进小学向中心村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办学模式。

加大就学扶助力度,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学;创新教育扶贫奖励机制,力争30%左右学生接受高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依托职业学校,大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切实保障未考入大、中专院校的高中、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确保2.2万初中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对接受高等或高等职业教育的0.6万左右毕业生,积极促进其脱离原住地。

(三)务工移民

强化政府引导,优化劳务环境,拓宽输出范围,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力促农民转移就业。

面向工业园区、城镇、沿黄经济区,扩大区内劳务输出规模;面向农业产业基地和西部季节性用工大省,有序组织外出务工;面向东部发达地区,重点输出企业务工人员;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

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移民务工就业,对务工能力较强的家庭,优先提供公共租赁房,并给予住房租赁补贴和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政策。

强化技能培训,实施“致富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