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847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择 计算 情景 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docx

选择计算情景实验上海初三物理模考

(2011卢湾)8.如图1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

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

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

(2011卢湾)21.如图10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求:

①甲的密度。

②甲对地面的压强。

③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下表中有两种推理,请判断这两种推理是否正确。

内容

判断

(选填“正确”或“错误”)

推理一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1)

推理二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2)

(2011卢湾)22.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2A”字样。

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与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11(b)、(c)所示。

求:

①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通电10秒,电流通过定值电阻R1所做的功。

③现用定值电阻R0来替换电阻R1,电流表使用0~3A量程,在各电路元件均安全工作的条件下,要求每次改变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都能使电流表A与电压表V的指针改变的角度相同。

I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时,电压表所用量程为(3)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4)欧。

II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时,变阻器R2连入电路电阻的最小值及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

(2011松江)7.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

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灯L断路。

B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灯L短路。

C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

D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

 

(2011松江)8.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则()

A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

B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

D一定是截去相同高度。

(2011)松江16.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8(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8(b)、(c)所示。

 

图8

①实验中,小亮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观察比较图8(a)和(b)[或图8(a)和(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2011松江)21.如图11所示,甲、乙两个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分别为1千克和0.5千克,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5米2和0.01米2,均放在水平面上,甲容器中装有3.0×10-3米3的水。

求:

①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②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现将甲容器的水倒一部分到乙容器中,使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都相等,求倒入乙容器水的质量⊿m。

 

图11

 

(2011松江)22.如图12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

求:

①电压表V1的示数;

②R2消耗的功率P2;

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

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求此时滑

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011长宁)8.如图3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现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2011长宁)16.为了探究电流磁场的强弱与通过的电流、螺线管的匝数的关系,某小组同学使用电压相同的电源、规格相同的滑动变阻器、甲和乙两个匝数不同的螺线管、大头针等器材,做了如图6(a)、(b)、(c)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他们通过插在螺线管中铁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比较电流磁场的强弱。

 

①比较(a)图甲、乙两个螺线管及相关条件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b)、(c)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长宁)

22.如图11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0×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3米3,底面积为102米2;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高度为0.25米,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中盛有0.12米高的水。

求:

①圆柱体甲的质量。

②圆柱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求出当用绳子将甲物体的1/2体积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时,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计算的主要步骤

小明

步骤1()

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V/S甲=103米3/(102米2)=0.1米

步骤2()

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水=ρ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

小华

步骤1()

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V/(S乙-S甲)=103米3/(2×102米2-102米2)=0.1米

步骤2()

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水=ρ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

 

请判断,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2011宝山)7.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三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处,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V1示数变大,则电阻R1短路。

B若电压表V1示数变大,则电阻R2短路。

C若电压表V2示数变大,则电阻R1断路。

D若电压表V2示数变大,则电阻R2断路。

(2011宝山)8.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已知水的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在下列措施中(保证容器中有液体,且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

D 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空心铜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

(2011宝山)21.在如图10(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两个电压表规格相同,滑动变阻器R2标有“2A20Ω”的字样。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闭合电键S,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3伏和12伏。

⑴求:

电源电压值;

⑵求:

电阻R1的阻值;

⑶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有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0(b)所示,求:

此时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

 

 

(2011宝山)22.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

求:

⑴物体A的质量。

⑵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⑶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内容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

选择B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Δ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方案二

选择A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Δ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B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③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2011黄浦)8.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的大小如图2所示。

下列方法中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A.都沿水平方向截去了相同的高度

B.都沿竖直方向截去了相同的厚度

C.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到甲的上表面

D.将甲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到乙的上表面

(2011黄浦)22.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欧,1安”的字样,电压表有“0~3伏、0~15伏”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安、0~3安”两个量程。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最左端,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3安。

求:

(1)电源电压。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0.2安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3)现有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4欧、6欧和11欧,

设想从中选择一个电阻来替换R1,要求闭合电键S,

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指针

分别能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应选用欧的电阻代替电阻R1。

②通过计算求出满足题目要求滑动变阻器R2的使用范围。

(2011黄浦)26.某小组同学根据生活中“大瓶矿泉水和小瓶矿泉水的质量不同”的经验,提出了猜想,他们分别用冰及另外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

用仪器分别测出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冰块表二乙物质(固态)表三丙物质(固态)

实验

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4

10

11

5

20

22

6

30

33

实验

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7

10

15

8

20

30

9

30

45

实验

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1

10

9

2

20

18

3

30

27

 

(1)实验前,他们提出的猜想是。

从实验设计的表一、表二或表三的栏目内容可知,他们在探究的关系。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继续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表四水

(4)实验结束时,他们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实验过程中放在不同烧杯里的冰块已分别熔化为水,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用仪器分别测出烧杯里水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四所示。

实验

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10

9

9

11

18

18

12

27

27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四中实验序号1与10(或2与11或

3与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为了研究其他物质是否也能得出以上结论,接下来他们

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2011徐汇)8.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V甲>V乙>V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力F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

(2011徐汇)22.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5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2A”字样。

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

③现从阻值分别为10欧、20欧、30欧的电阻中选一个替换电阻R1,同时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要求: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均能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处(在这过程中电表位置及量程都不能改变),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满足以上条件时:

第一,替换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

第二,电流表选择__________量程、电压表选择_________量程;

电压表接到__________处(选填“ab”、“bc”或“ac”)。

第三,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要有计算过程)。

(2011徐汇)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发光物体等器材,做其中“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部分实验。

实验中他们首先观察、记录了所用凸透镜的,并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接着他们按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要移动光屏直至在其上观察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并将相应的像距v及像高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f=10厘米,物高4厘米)

表二(f=10厘米,物高4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

(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

(厘米)

1

50

12.5

1

4

18

22.5

5

2

35

14

1.6

5

15

30

8

3

30

15

2

6

12

60

2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且像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凸透镜成实像时,

⑤你认为该组同学所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是否完善?

请简述主要理由:

(2011闸北)7.如图2所示,灯泡的灯丝很少在发光时突然烧断,通常在开灯的瞬间灯丝被烧断,对这个原因有以下几种解释,正确的                ()

A.刚合上电键时,灯泡中灯丝的电阻比发光时大,所以通电后灯丝容易烧断

B.刚合上电键时,电源充足,而且电压一下子加到灯丝上,,所以容易烧断灯丝

C.刚合上电键时,灯泡两端电压比较高,使灯丝发热快,所以容易烧断灯丝

D.刚合上电键时,灯丝处在较“冷”的状态,电阻比较小,通过的电流比较大,所以容易烧断灯丝

 

(2011闸北)8.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011闸北)21.如图10所示,体积相等、密度分别为的ρA、ρB的A、B两个立方体正对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且ρA:

ρB=1:

3。

A对B的压强为pA,B对桌面的压强为pB。

①如果A的体积为1.0×10-3米3,密度为3×103千克/米3,求A的质量、A对B的压强。

②如果逐渐减小A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的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列出pA与pB的比值的表达式,并指出比值的变化规律。

 

图10

(2011闸北)22.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 2安”。

闭合电键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电流表示数为0.1安。

求:

①R1的阻值。

②R1消耗的电功率。

③请用定值电阻R3替换电阻R1,并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

要求在不更换电表量程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两个电表的示数能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求这时的R3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图11

(2011金山)8.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A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B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C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D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2011金山)22.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2A”字样。

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2伏,电压表V的示数为6伏,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

求:

(1)电阻R1的阻值。

(2)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1所做的功W1。

(3)是否存在某种可能,改变滑片P的位置,使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

若有可能,通过计算求出R2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2011静安)

16.小明同学利用同一个西红柿、导线、电压表以及一些尺寸相同的铜片、锌片等器材来探究“水果电池电压与电极的关系”。

实验中,小明将2片金属分别插入西红柿中,作为电源的电极,并用导线将电极跟电压表相连,研究过程如图9(a)、(b)、(c)、(d)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金属片和电压表示数,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4

①分析比较图9(a)与(c)或(b)与(c)中金属片的种类和电压表示数,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在分析比较图9(c)与(d)中金属片插入的情况和电压表示数后,小明发现无法进一步得出“同一水果电池电压大小跟电极间的关系”的结论。

请你简述其理由:

(2011静安)2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为5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1A”的字样。

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

①求:

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求:

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2。

③下表中设想了甲、乙、丙三种方案来替换电阻R1或变阻器R2中的一个。

要求: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需分别达到如图13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可改变电表的量程),且此时电路能正常工作。

序号

替换的方案

用5Ω的定值电阻替换电阻R1

用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电阻R1

用“10Ω1A”的变阻器替换变阻器R2

(a)表中能满足要求的方案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

(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b)求:

分别达到图13所示的电表示数时,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功率P2。

(2011普陀)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两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2011普陀)8.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电键S发现小灯L不亮,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为检测故障所在,下列做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A.用电压表并在灯L两端,电压表无示数,则灯L一定短路

B.用电压表并在电阻R两端,电压表无示数,则电阻R可能短路

C.用一个检测小灯L′并联在电阻R两端,若灯L′亮,则灯L一定短路

D.用一个检测小灯L′并联在电阻R两端,若灯L′不亮,则灯L一定断路

(2011普陀)21.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其中R1=10欧,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左端A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8安,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右端B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2.4安。

求:

(1)电源电压U。

(2)R2的最大阻值。

(3)若在R1两端接一电压表V,所选量程为0—15V

,则在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R1消耗的电功率的范围。

 

(2011普陀)22.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为0.2×l03千克/米3,ρB为0.3×l03千克/米3。

求:

(1)物体A的质量mA。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

(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或将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1与V2的之比。

 

(2011静安)26.小明和小华在家里烧水时发现,“烧开同样温度的一壶水比半壶水所需的时间长”。

(1)根据这一现象他们猜想:

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可能是:

(2)为了验证以上假设,他们来到实验室,各自用如图16所示装置分别对不同质量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和计时器,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质量(千克)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升高温度(℃)

5

表一(水)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质量(千克)

10

20

30

40

50

60

70

升高温度(℃)

10

表二(水)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②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3)为进一步研究,小明和小华又选用煤油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

(设水和煤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三(煤油)

时间(分钟)

0.5

1

1.5

2

2.5

3

3.5

质量(千克)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升高温度(℃)

5

 

在分析比较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后,他们还能得到的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2011卢湾答案8:

C

21.①ρ甲=m甲/V甲=5千克/(10-3米3)=5×103千克/米33分

②F甲=G甲=m甲g=5千克×9.8牛/千克=49牛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