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72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

《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病科工作总结.docx

慢病科工作总结

二O一O年度慢病科工作总结2010年,我慢病科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县卫生局及中心领导的支持下,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各基层单位积极配合,较好地完成了省、市慢性病防防治的工作要求的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大报告工作力度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防治地位越来越重要。

根据省市2010年慢性病工作要点的要求,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慢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为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工作开展提高一个新的层次,进一步巩固完善慢病防制网络,加强防治队伍的建设,开展全人群的健康档案的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规范管理。

二、稳步推进,加强慢病防治监测

(一)肿瘤监测工作2010年上报新发病例2054例,因肿瘤死亡病例297例。

为了掌握我县全年居民肿瘤发病情况,我们对所有卡片进行了电脑录入,并进行分析,死亡发病比仍然很低,发现部分卡片资料仍然不充分,字迹不规范,漏报情况比较严重,说明我们督导工作没有做到位,以后仍需加强工作力度。

(二)死因监测工作我们每月对死因上报数据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今年全年共上报死亡病例4394例,粗死亡率为1

5.74‰,按人口数6‰死亡率计算,应报告死亡病例4592例,已经完成全年的96%。

(三)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慢性病建档数29040人,规范管理人数为29040人,其中高血压为18892人,糖尿病为2145人,脑卒中2752人,冠心病2075人,慢支3644人,五种慢病的规范管理率均达到了90%以上。

11月份按照市卫生局下发的《连云港市重性精神疾病病人再排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我县卫生局与中心领导协同精神病医院医生对全县重性精神病病人进行再排查工作,并相应做出危险性评估。

统计共排查出2121人,已超额完成市要求的排查任务数1800人。

60岁以上老人建档数62963人,体检数51780人。

(四)组织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高血压防治宣传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慢病宣传活动根据省、市文件下达的文件精神,我中心积极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高血压防治宣传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慢性病宣传日活动,中心副主任及慢病科全体人员在活动期间,对群众讲解宣传慢性病的危害,怎样预防慢性病,如何控制病情发展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9000余份,并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将健康生活深入群众,大大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继续加强农民健康档案2010年,全县累计建立农民健康档案370376份,按照省、2

市相关文件精神,已完成本年度人口数50%的任务数。

我中心通过多方面的培训,下乡指导建立健康档案,严格要求建档质量。

年末通过省疾控中心的技术支持,我县已初步建立健康档案电子系统,对2011年的电子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认真开展漏报调查开展漏报调查,是反馈恶性肿瘤、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质量、修正登记报告结果、保证不断提高登记报告工作水平的重要步骤。

我中心组织开展四次季漏报调查,采用查阅门诊登记本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将所调查的各乡镇所辖村级卫生服务中心恶性肿瘤病人及死亡病例人数与县疾控中心恶性肿瘤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进行核对,随机抽查新集等16个乡镇的村级卫生室。

其中每个乡镇随机抽查3~5个村,共计35个村。

调查人员由中心慢病科杨进、王晓玲、卢同山、王昕人员共同调查,总计出动车辆8辆。

调查结果:

第一季度肿瘤共调查肿瘤病例46例,漏报15例,漏报率32.61%,死因调查29例,其中漏报4例,漏报率为13.80%;第二季度调查出肿瘤病例28例,漏报12例,漏报率42.9%,死因调查67例,其中漏报15例,漏报率为22.4%。

第三季度共调查出21例肿瘤病例,漏报5例,漏报率23.8%。

死因80例,其中漏报30例,漏报率为37.5%。

第四季度共调查肿瘤21例,漏报5例,漏报率23.8%。

死因调查80例,漏报20例,漏报率25%。

第四季度共调查处肿瘤18例,漏报4例,漏报率22.2%。

死因调查13例,漏报2例,漏报率15.4%。

通过以上数据结果分析,肿瘤漏报率有小幅度的上升趋势,死亡漏报率仍然比较高,漏报3

现象严重。

所抽查到的村级漏报情况仍然普遍存在。

五、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慢病防治队伍水平由于卫生系统人员调动及新人的加入,我疾控中心在每月例会上均开展对乡镇防保所的慢病业务培训,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弥补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业务方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今年6月份中心相关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肿瘤、死因培训,并及时的对乡镇相关负责人进行业务指导,改进工作质量,严谨工作态度,让专职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了防治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六、大力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1、我们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碘缺乏病的防治领导组织;制定了《灌南县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碘盐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及《灌南县2010年地方病、寄防、慢病工作方案》;每月一次对县盐业公司进行了一次碘盐抽样定量监测。

今年已监测盐样12个批次108份,生产及经营单位的批合格率达90%以上。

2、为了解我县碘盐监测覆盖率,使碘盐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制订了《灌南县2010年碘盐监测工作方案》。

于2010年4月中旬,我们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乡镇的36个行政村288户居民盐样,由县疾控中心慢病科、化验室进行半定量、定量检测。

288份食盐中,276份为合格碘盐,7份为不合格碘盐,5份为非碘盐率分别为:

非碘盐率为1.74%。

碘盐覆盖率为98.26%、碘盐合格率为99.2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83%。

3、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根据省市文件的具体布署和有4

关文件精神,在第十六届“碘缺乏防治日”时,我们以“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为宣传主题,联合盐务局、广电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宣传。

于2010年5月15—17日在县城主干道设置了宣传点,悬挂了宣传条幅6条、全县共散发碘缺乏病宣传材料近3000余份、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答1800余份、宣传包等物品1000余个,还制作多块宣传板面,使大家如何掌握食用碘盐,以及监别碘盐的方法,和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利用扩大宣传面,使广大居民能够掌握如何食用碘盐,以及监别假冒碘盐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和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全民食用碘盐的意识,提高群众对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

4、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国办发„2004‟75号)的要求,我中心按照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和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

按照评估方案,收集整理资料。

在盐业、水利、财政、教育等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2004-2010年地方病资料汇编材料,并通过省、市对县级的资料考评。

通过考评检查,巩固了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并加强了对今后地方病各项工作的开展。

六、继续做好地氟病的监测为做好地氟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了地氟病的领导小组及防治网络,建立了数据库。

于4月份对汤沟、兴庄等7个地氟病区改水后的水进行采样,按上级要求采集水样15份,末稍水9份,5

出厂水6份。

4月份水氟含量检测结果为:

0.54-0.78㎎/L,无一水厂的水氟含量>1.0㎎/L;较改水工程以前的水氟含量有了很大改善,说明降氟改水工程是完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

七、稳步开展寄生虫病防治1、疟疾疫情监测:

为掌握我县疟疾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病人并对病人进行治疗,控制疫情,我们要求各乡镇每月份上报疫情,对新发病人48小时上报疾控中心,同时对病人作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服药。

加强血检工作是早发现病人重要手段,我们要求在5-10月份,全县所有化验室对三热病人、高疫区回归及婚入人员进行登记血检,并对各乡镇下达了任务数,对血片进行抽检和会审。

2、镜检员疟原虫培训:

我县于4月28日举办了疟原虫镜检培训班,使学员对疟原虫形态、制作血片的操作规程从理论上得到提高,同时进行血片现场制作、染色。

最后进行了理论测试,参加培训测试19人,平均成绩均在90分以上。

为今年的血检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疟疾日宣传: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县疾控中心于4月26日上午,在全县范围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活动,向社会普及疟疾群防群治知识。

在中心门前设立宣传台,举办疟疾宣传日宣传、咨询活6

动。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在活动现场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向当地群众发放预防疟疾宣传材料,宣传相关政策及相关防治知识,以提高大众对疟疾的关注,提醒群众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本次活动全县发放宣传材料两类共计四万余份,摆放展板45块,设置咨询台18个,现场接受咨询解答2320余人。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和在校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而且为以后疟疾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群众基础。

4.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目前我县肠道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和特征,评价近几年来针对肠道寄生虫进行驱虫服药的防治效果,为今后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中心于2010年11月对我县花园、新安乡两个乡镇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监测,另外抽取硕湖、张店、百禄三个乡镇进行了肠道蛲虫病感染情况的专项监测,蠕虫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四个村村民共计952人,其中男性416人,女性536人;。

共检出肠道蛔虫阳性感染者2人,钩虫阳性感染者1人。

花园送检514份,检出蛔虫感染(未受精)1例。

新安乡送检438份,检出蛔虫感染(未受精)1例;钩虫感染1例。

蛲虫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幼儿园及低年级学生共计1298人,其中男生761人,女生537人;低年级学生786人,幼儿园儿7

童512人。

共检出肠道蛲虫阳性感染者104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55人;低年级学生87人,幼儿园儿童17人。

总感染率为8.01%;男生感染率6.43%,女生感染率10.24%;低年级学生感染率11.07%,幼儿园儿童感染率3.32%。

张店调查435人,阳性感染者51人,感染率为11.72%;男生感染率9.96%,女生感染率14.13%;低年级学生感染率13.77%,幼儿园儿童感染率4.95%。

百禄调查440人,阳性感染者29人,感染率为6.59%;男生感染率5.53%,女生感染率8.02%;低年级学生感染率10.34%,幼儿园儿童感染率3.38%。

硕湖调查423人,阳性感染者24人,感染率为5.67%;男生感染率3.89%,女生感染率8.43%;低年级学生感染率8.03%,幼儿园儿童感染率2.30%。

八、总结2010年我中心慢病防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是每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协调的成果。

然而在工作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改进:

(一)存在问题1、慢病防治机构不够完善,人员调动频繁,没有固定的专业人员。

2、慢病防治队伍的防治能力较弱。

工作人员不能全面了解慢病知识,业务能力还比较薄弱。

3、慢病防治调查、督导力度还不够。

加强监测工作,将漏报率降到最低,保证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8

4、慢病防治工作是由各部门共同协调合作的工作,有些工作开展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5、慢病防治经费严重不足。

不能大范围的开展慢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要加强慢病队伍的力量,保证有专人负责,加强专业培训,并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

2、加大对肿瘤、死因的监测。

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开展,加强督导调查力度。

3、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使工作顺利得以开展,提高工作质量。

4、在以后工作中,还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将慢病工作全方位地开展起来。

灌南县疾控中心慢病科二○一一年一月十五日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