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4199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修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修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修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修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辞.docx

《修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辞.docx

修辞

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

甲像乙。

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

甲是乙。

  例如: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

例如:

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

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傅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

(一)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拟人。

例如: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例如: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四)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五)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借代

(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例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例如:

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例如:

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

例如: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夸张

(一)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

农民们都说:

“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三)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下面运用的夸张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对偶

(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种类: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例句曲。

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三)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

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

例如: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四)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五)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双关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1、谐音双关

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2)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

“要死哟!

要死哟!

”(茅盾《雷雨前》)

(1)利用“晴”“情”同音构成双关,例

(2)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的统治已到了末日。

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

例如:

(3)老虎拉车——谁赶(敢)?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2、语义双关

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

“没关系!

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小学语文《吃墨水》)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

(曲波《林海雪原》)

(1)用“墨水”的多义性,表面用的是本义,实际指的却是比喻义:

学问或知识。

(2)中“马脚”也是实际用的比喻义:

破绽。

排比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

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

对偶必须对称。

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

    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

“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今天我喂鸡》)

    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

“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

“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

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对偶与对仗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

“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

什么是“对仗”?

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

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

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拟人让句子更精彩

【听我讲讲】

“小河静静地流着……”这是将景物照原样描写下来,如果这样写:

“小河静静地躺着……”就是将景物当做“人”一样来描写了,读来是不是觉得生动活泼了呢?

再看下面这两个句子——“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摇摇摆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笑弯了腰。

”比较一下,哪一句更活泼呢?

同样,把物品当做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也能使句子生动有趣。

比如:

“雨伞好像一个爱淋雨的小朋友。

”“日记簿是我的好朋友,每夜我都要向她倾诉心声。

”“大吊车好像一个大力士,再笨重的东西都拿得起来。

看见动物怎样描写呢?

不妨也把它比做“人”,比如:

“赛跑的马,像个长跑健将。

”“啄木鸟会替树木看病,好像是树医生。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真像潜水员。

”这样的句子不是很有趣味吗?

【请你读读】

●老榕树拖着长长的须根,真像一位满脸胡须的老公公。

●衣架穿了好多衣服,好像怕冷似的。

●洗衣机是勤劳的保姆,每天都要洗一大堆衣服。

●滴答,滴答!

桌上的时钟在说话:

“时间是宝贵的,你要好好利用它。

●花儿在向我们点头微笑,柳条在向我们招手,春风在向我们唱歌。

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问:

下面的句子,最后一句是比喻句。

对于构成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我们这里的老师争论不休。

请问应当怎样分析。

  环形礁外面,就是浩瀚无涯的大海了。

一排巨浪奔腾而来,撞在珊瑚礁上,溅起细雨般的浪花。

整个珊瑚岛,就像嵌在一条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子当中。

                          曹县朱洪庙乡中心小学 刘忠彦

  答:

对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是对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造成的。

有人认为本体、喻体都是一个词,其实不然,本体、喻体不一定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

确定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根据是看句子的表达意图。

例如: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第七册《观潮》)

  有人说这个句子是用“白色战马”来比喻钱塘潮的,也就是说,本体是“钱塘潮”,喻体是“白色战马”。

这样分析不符合句子的愿意。

从这个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来看,整个自然段是从形状、颜色、气势、声响四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潮的,这一句描写的是钱塘潮向人们涌过来的气势,比喻的本体是“那浪潮越来越近”的气势,比喻的喻体应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只用“白色战马”是表现不出钱塘潮的气势的。

  不仅如此,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也不一定是一种静止的事物,也可以是一起运动着的情景;不一定是在一个单句中,也可以是在一个复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中,或在一个句群的几个句子中。

问题所举的例句(句群),比喻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句子中,并不是只存在于最后一句。

作者运用比喻所要表现的并不是珊瑚岛像什么,而是珊瑚岛被奔腾而来的巨浪撞击着的情景像什么,所以,第二句是比喻的本体——珊瑚岛被奔腾而来的巨浪撞击着,溅起细雨般的浪花;第三句是比喻的喻体——(像)珊瑚岛被嵌在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子当中。

联想和想像的区别在哪里

我在执教六年级语文的过程中,经常在课文及试题中遇到“找出文中表示联想的句子”或“文中哪些是作者的想象”这类题目。

如第十二册第4课《菩萨蛮·大柏地》中“思考·练习”第3题问:

“这首词中哪些是由看到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教师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解答的: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由此产生的丰富大胆的想象,“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引发的联想。

  我查阅了《辞海》中有关联想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一条说“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的联想”,那么,上面的第一句为什么不说是由上句引发的联想?

另外,文中如出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不是作者展开的联想呢?

我对这些问题一直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安徽省芜湖市罗家闸小学 饶珊珊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例如《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眼前看到的实景(雨后的彩虹):

“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毛泽东)由此而产生的联想。

《教师教学用书》上把“联想”误为“想象”,致使饶珊珊老师产生了疑问。

题目中问的是“哪些是由看到的事物产生的联想”,答案却是“‘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由此产生的丰富大胆的想象”,岂非答非所问?

因此我认为这里是一处笔误。

  另外,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也都是作者的联想。

如: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引发的联想;“骄傲的孔雀”,把孔雀当作人来写,这是把联想跟实在的事物写在了一起。

还有借喻,也是把联想和实在的事物写在一起的,如《沙漠里的“船”》(课文标题)。

至于排比,倒跟联想没有密切的联系。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

这是具体事实。

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

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点燃第一根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

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

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

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但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

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关于“舛互”修辞格

《草原》(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有学生提出是病句,理由是“看不见什么东西,就包括看不见小鸟”。

后来我在一本《小学生导读》中得知此句并非病句,而是运用了“舛互”修辞手法。

我就把这些知识告诉了学生。

学生又提出,像“今天,全班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这样的句子,也不应该算为病句。

我本人水平有限,究竟如何去讲此类句子呢?

或者怎样跟学生讲清楚这种修辞手法呢?

                           安徽省来安县兴隆乡中心小学 甫德法

  舛互(“舛”,读chuǎn,意为“违背”)这一修辞格,是1983年10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的《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谭永祥主编)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

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