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401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docx

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选考知识汇总

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

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如: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

夫人发现镭等。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

进行的改造。

如:

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

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

现优化。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必考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 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P4

(1)技术的定义: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源于人类的需要。

(3)技术对人的作用: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

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

体力解放:

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

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a

(1)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2)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3)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4)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技术与自然的关系)c P8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如 P8 都江堰、荷

兰风车、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

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人类要改造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

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4.技术的性质(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两面性、创新性)a P11

⑴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

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例如发明助听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

听觉不灵敏的人能清楚地听到外界的声音,可以正常地与别人交流。

⑵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的本质就是打破常规。

新的技术总是不断地取代旧的技术,每一项技术的问世(产生)都是创新

的结果。

技术创新表现为:

1、技术革新:

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和变革

2、技术发明: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⑶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知识,是多种知识共同作用的

结果。

(例如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材料学、表面加工学、美学、人机关系学等学

科的知识。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1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⑷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

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例:

电池技术既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造成环境污染。

⑸技术的专利性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②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知识产权:

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④专利权的期限

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20 年,实用新型专

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10 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⑤专利权的申请步骤:

1、提交申请,2、受理。

3、初审。

4、公布。

5、实质审查。

6、授权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b  P24

⑴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例如 P24 书写工具)

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例如 P25 环保餐具的设计)

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例如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七号”的发展历程)

⑵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为设计提供平台(例如 P25 达•芬奇的飞行器)

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创新设计得以实现。

(例如 P26 灯具)

③技术进步促进了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例如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改变了设计的技术手段)

(3)设计的丰富内涵

①技术设计侧重:

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

②艺术设计侧重:

欣赏、审美、感觉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b  P30

①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

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例:

P30 铁锹的作业效率。

通过选用适当规格的铁锹达到良好的人机关

系,从而提高了效率。

②健康:

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例如长期穿

高跟鞋会影响脚的健康)

③舒适:

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

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例如 P31 培土小工具把手处理)

④安全:

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例如课桌桌面

的四个角都设计成圆角)

3.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c  P32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⑴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特殊人群通常指残疾人,例如 P32 地下通道,纸币上有盲文)

⑵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如床板的大小)

⑶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例如高跟鞋、助听器、眼镜,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生理需求。

⑷信息的交互(例如 P34 按键式固定电话机和液晶显示电话机)

4.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 a  P39

1)  技术试验的定义:

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2

 

2)  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

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例:

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3)  技术试验按目的的不同分为:

①性能试验②优化试验③预测试验④信息试验

4)  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

a

⑴优选试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试验,按逻辑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这种试验方法称为优选试验法。

(例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

⑵模拟试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

(例如汽车的碰撞试验。

⑶虚拟试验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

(例

如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

⑷强化试验法: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

(例如把用

一叠书放在到小板凳上测试其承载能力。

⑸移植试验法:

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

方法称为移植试验法。

(例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农作物的嫁接或移植试验。

5.简单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c  P41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

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

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6.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

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

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1.设计的一般过程 a  P46

发现与明确问题测试、评估及优化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

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

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设计过程简单化、模式化。

2.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

a

发现和明确问题: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制定方案的步骤

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方案

其中设计分析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材料、结构、功能等。

3.方案设计中创新:

b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

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

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

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

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设计的一般原则 b  P57

①创新原则(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来处理产品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创

新是设计核心。

(洗衣机的变迁和发展)

 

3

 

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进行创新。

②实用原则 指产品使用的安全、方便、宜人,给人愉悦感等。

(例如 P59 页格雷夫斯设计的水壶)

③经济原则 指尽可能节省材料和就地取材、减少生产和运输成本。

(方形卷纸的设计)

④美观原则

⑤道德原则指产品设计坚持为人服务的宗旨,而不能出于某种不道德的目的,不能危害他人健康,不

能损害环境,不能为了私利而设计制造低级趣味的产品,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⑥技术规范原则 指产品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尽可能地采用标准件。

⑦可持续发展原则 指产品设计要考虑到人类长远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平衡等可持

续发展的因素。

(例如充电手电筒的设计,有效地减少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3.设计的评价

1.设计过程中的评价:

b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

价值认定的活动。

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设计过程的评价内容:

(P69)

2.对产品多方面的评价:

b

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

对最终产品评价的依据:

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

求进行评价。

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

日常用品评价:

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

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

评价表法和坐标图法(见右图 P70)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1、问题的来源:

第一种: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来源于生活。

第二种:

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来源于需要。

第三种: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

来源于你的主动积极发现

2、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c  P79

⑴观察日常生活。

(例如鲁班发明锯子。

⑵收集和分析信息(例如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⑶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例如伽利略通过技术试验发明了温度计)

3、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

c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

①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②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③ 在调查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⑤ 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