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4001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docx

化学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Cu:

64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许多古代文学中都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对古文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火药的描述是:

“味辛、酸,有小毒。

主疮癣,杀虫,辟湿气温疫。

乃焰消、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该描述中的“焰消”指的是硝酸钾。

B.沈括《梦溪笔谈》: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

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该描述中的“一锻一轻”是由于铁中含碳量降低。

C.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D.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该描述中“投泥泼水愈光明”是指高温时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两种可燃性气体燃烧。

【答案】C

【解析】A.火药爆炸的原理是硝酸钾、硫和木炭反应生成硫化钾、氮气、二氧化碳,故“焰消”指的是硝酸钾,故A正确;

B.“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精铁中含有碳,说明炼纯钢的过程是减少含碳量的过程,故B正确;

C.丹砂烧之成水银,是指硫化汞发生反应生成单质汞,是化学变化,不是熔融成液态,故C错误;

D.高温条件下,碳和水发生反应:

C+H2O

=CO+H2,即在高温条件下,把水滴在炭火上,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

铝热剂、氯水、水玻璃、漂白粉

②、化合物:

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

③、酸性氧化物:

Mn2O7、SO2、SiO2、NO2

④、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电解质:

BaSO4、NH3、NaOH、冰醋酸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①混合物:

铝热剂是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与铝粉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①正确;

②化合物:

氯化钙、烧碱是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都是化合物,故②正确;

③酸性氧化物:

Mn2O7、SO2、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③错误;

④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

⑤电解质:

BaSO4、NaOH、冰醋酸都属于电解质,NH3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NH3不是电解质,故⑤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掌握混合物、化合物、酸性氧化物、同素异形体和电解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误认为冰水混合物及胆矾是混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氨气是电解质,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3.实验室中需要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B.950mL,117.0g

C.1000mL,117.0gD.1000mL,111.2g

【答案】C

【解析】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Cl)=1L×2mol/L=2mol,m(NaCl)=2mol×58.5g/mol=117.0g,

故答案选C。

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D.用盐卤点豆腐、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等都与胶体性质有关

【答案】A

【解析】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A错误;

B.Fe(OH)3胶体的表面积较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故B正确;

D.用盐卤点豆腐、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等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分子式:

NaCl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D.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硫是16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B正确;

C.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故C错误;

故答案选B。

6.已知反应:

O3 +2I− +H2O=O2 +I2 +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为还原产物

B.氧化性:

O3>I2

C.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反应生成1molI2时转移2mol电子

【答案】A

【解析】反应O3 +2I− +H2O=O2 +I2 +2OH−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O3部分被还原生成OH-,I元素化合价升高,I−被氧化生成I2。

A.O3生成O2时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故O2不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

B.该反应中I2是氧化产物,O3是氧化剂,故氧化性:

氧化性:

O3>I2,故B正确;

C.H2O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正确;

D.I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反应生成1molI2时转移2mol电子,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7.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

K+、Ba2+、I-、MnO4-

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

HCO3-、Na+、Al3+、Br-

C.澄清透明溶液中:

K+、Fe3+、HCO3-、AlO2−

D.常温下pH=1的溶液中:

Mg2+、Cl-、SO42-、Fe3+

【答案】D

【解析】A.MnO4-是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若为酸性溶液,HCO3-不能大量共存,若为碱性溶液,HCO3-和Al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3+可以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和Al(OH)3沉淀,HCO3-和AlO2-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O32-和Al(OH)3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常温下pH=1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Mg2+、Cl-、SO42-、Fe3+互相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

如:

①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②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如Fe3+、Fe2+、HCO3-、NH4+、Al3+;③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CO3-、CO32-、S2-、CH3COO-、AlO2-等;本题的易错点在B项,要特别注意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但若为酸性溶液,则不可能是硝酸,因铝与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8.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下列关于硫化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2S是一种弱电解质

B.可用石灰乳吸收H2S气体

C.根据上图可知FeCl3、CuCl2均能氧化H2S

D.H2S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H2S是一种弱电解质,A正确;H2S的水溶液显酸性,可用石灰乳吸收H2S气体,B正确;根据右图可知CuCl2不能氧化H2S,C错误;H2S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2和水,D正确。

考点:

考查了元素化合物中硫化氢的性质。

9.将过量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的是()

①Ba(OH)2溶液 ②Ba(NO3)2溶液 ③BaCl2溶液④Ba(ClO)2溶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SO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气体过量时沉淀溶解,离子方程式为:

SO2+Ba2++2OH-=BaSO3↓+H2O,BaSO3+SO2+H2O=Ba2++2HSO3-,故①错误;

②SO2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不溶解,离子方程式是:

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故②正确;

③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故③错误;

④SO2与Ba(Cl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不溶解,离子方程式是:

SO2+Ba2++ClO-+H2O=BaSO4↓+Cl-+2H+,故④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某些强氧化剂氧化,同时要注意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以此来解答该题。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S和7.8gNa2O2中含有的离子数目均为0.3NA

B.在1L0.1mol/LAlCl3溶液中含有0.1NA个Al3+

C.在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0.2NA个NH3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键的个数为2NA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Fe与足量稀HNO3发生反应,生成正三价的铁离子,正确;B、铝离子会发生水解,因此在1L0.1mol/LAlCl3溶液中含有小于0.1NA个Al3+,错误;D、这是个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能使用22.4L/mol,错误。

考点:

氧化还原、水解、平衡等有关知识。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入NaOH溶液:

Cl2+OH−=Cl−+ClO−+H2O

B.Cu溶于稀HNO3:

3Cu+8H++2NO3−=3Cu2++2NO↑+4H2O

C.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

CO32−+2H+=CO2↑+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3++3OH−=Al(OH)3↓

【答案】B

【解析】A.Cl2通入NaOH溶液,题中所给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OH−=Cl−+ClO−+H2O,故A错误;

B.Cu溶于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离子方程式是:

3Cu+8H++2NO3−=3Cu2++2NO↑+4H2O,故B正确;

C.HCO3-对应的碳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HCO3−+H+=CO2↑+H2O,故C错误;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的是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不是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4OH-=AlO2-+2H2O,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如D项)。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C项)。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A项)。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D.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答案】D

【解析】A.装置①是蒸馏装置,常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常用分液法,故A错误;

B.装置②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时,不能将NH3或HCl气体直接通入水中,否则会倒吸,应将苯换成四氯化碳并将导管通入四氯化碳中,故B错误;

C.装置④中干燥管内装的是碱石灰,可以和HCl气体反应,故不能用于收集HCl气体,故C错误;

D.装置③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时,这些气体和空气都不反应,同时可以根据密度的情况,导管分别采用长进短出或短进长出的方法,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气体的干燥和收集、尾气的处理、蒸馏等操作,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装置①是蒸馏装置,常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互不相溶的液体常用分液法;干燥剂的选择原则是既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杂质,还不能与原气体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作为HCl气体的干燥剂;本题另一个易错点是B项,本项考查的是尾气处理的防倒吸措施,因NH3或HCl气体都易溶于水,故不能直接通入水中,否则就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

13.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1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答案】B

【解析】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其中的亚硫酸根离子、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铁离子,加入的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三价铁离子能使硫氰酸钾变为红色。

A、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A错误;B、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C、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引进了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离子不一定是原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可能是加进去的盐酸中的,故C错误;D、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能使硫氰酸钾变为红色,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离子,故D错误;故选B。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说明Fe(OH)2易被还原成Fe(OH)3

C、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

用氨水做导电性实验

灯光昏暗

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是CO2、SO2等,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等,故A错误;

B.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是因为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而不是被还原,故B错误;

C.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会发生反应:

2Cu2++4I-=2CuI↓+I2,CuI是白色难溶物,I2溶于苯中成紫色,故C正确;

D.用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光昏暗,说明溶液的导电性弱,但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只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与强弱电解质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

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进行物质性质的检验或验证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本题的易错点在D项,分不清溶液导电性的影响因素,是容易判断错误的根本原因,溶液的导电性只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15.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50mL10mol/L硝酸(①)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2L(②),所得溶液能够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③),该溶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数据表明,硝酸是浓硝酸,因此Fe已经钝化

B.②中数据表明,生成的气体中只有NO2

C.③中现象表明,硝酸一定有剩余

D.④中现象表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答案】D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氮的氧化物,溶液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则溶液中含铁离子,则硝酸过量或恰好反应,溶液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则一定含亚铁离子,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不发生钝化,故A错误;

B.②中数据不能表明气体的成分,可能为NO2或NO2和NO的混合物,故B错误;

C.③中现象表明,反应后有氧化性物质存在,硝酸可能有剩余,也可能不存在,因生成的铁离子也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

D.④中现象表明,亚铁离子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6.12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VmL浓度为0.02mol/L的K2X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

则V为()

A.5B.10C.15D.20

【答案】B

【解析】在K2X2O7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说明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从+4价升高到+6价,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2×10-3L×0.05mol/L×(6-4)=V×10-3L×0.02mol/L×2×(6-3),解得V=10mL,故答案选B。

17.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答案】D

【解析】A. 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故B正确;

C. 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水和硫酸钠溶液都呈中性,故C正确;

D. c点处,滴入的溶液体积相同,则SO42-浓度相等,而Ba2+已经沉淀完全,c点①的溶质为硫酸,②的溶质为NaOH、Na2SO4,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肯定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9分。

18.A、B、C三种不同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常温时B为红棕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则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2)若常温时A为气态氢化物,B为淡黄色固体,C为气体,则CO2中混有少量气体C杂质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来除(写一种即可)。

(3)若A为金属氧化物,B为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常温时0.1mol/L的C溶液的PH值为13,则检验A、B、C中共有的金属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常温时A为气体单质,①②③④均为化合反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则C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第三周期某金属的氧化物,B、C均为正盐且B的水溶液呈酸性,C的水溶液呈碱性。

请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反应②③④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①为置换反应。

当A为一种金属单质时,B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答案】

(1).3NO2+H2O=2HNO3+NO

(2).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等合理答案均可(3).焰色反应(4).焰色为黄色(5).

(6).AlO2-+4H+=Al3++2H2O(7).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新制氯水,若出现血红色则B中含Fe2+离子(用氢氧化钠沉淀法或K3[Fe(CN)6]沉淀法等合理均可,用酸性高锰酸钾不可)

【解析】

(1).常温时B为红棕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说明B为NO2,C为NO,A为HNO3,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

3NO2+H2O=2HNO3+NO;

(2).常温时A为气态氢化物,B为淡黄色固体,说明B为S,A为H2S,C为SO2,则CO2中混有少量气体SO2杂质时,可以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故答案为:

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等;

(3).常温时0.1mol/LC溶液的PH值为13,则C溶液中c(OH-)=0.1mol/L,说明C是一元强碱,结合B为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说明B是碳酸钠,C为氢氧化钠,A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则三种物质中含有的相同金属元素是钠元素,检验钠元素常用焰色反应,现象是焰色为黄色,故答案是:

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

(4).若常温时A为气体单质,①②③④均为化合反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符合题意的是A为氧气,B为CO,C为CO2,①②③④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2C+O2

2CO、2CO+O2

2CO2、CO2+C

2CO、C+O2

CO2,故C的电子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