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竹节人》教案4.docx
《部编版《竹节人》教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竹节人》教案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竹节人》教案4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
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体会竹节人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预学交流,明确学习要求和起点
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竹节人》
师: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文和平时的精读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打开课文,看看课的前面的内容和课的后面的内容找一找。
谁来说一说?
二、关注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发现课文前导语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这篇课文的什么?
——任务
2.理解任务
这三个任务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
任务一是让我们干什么,谁来说一说。
任务一:
写做法和玩法
任务二:
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这里的传统玩具是指什么?
任务三:
这里的“老师”是哪里的老师呢?
3.从课前的导语中我们了解了这三个任务,你还知道了什么?
读读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是的,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取阅读方法也不同,这就是有目的的阅读,是一种阅读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阅读策略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2.联系课后任务栏
课后有三位同学也交流了他们的读法,来看屏幕,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他们是怎么读的?
我们该怎么读?
4.小组讨论,选择读法。
读完了以后肯定会有所启发,课前小组已经选择了想要完成的任务,现在你们打算如何完成任务呢?
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交流一下,完成学习单。
5.汇报交流
讨论好了吗?
该怎么来完成这三个任务呢?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们有了这样的策略之后,肯定会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务)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阅读方法,大家有没有发现?
要完成这三个任务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这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总结方法:
浏览全文(略读)——选择内容——细读分析
刚才我们快速阅读浏览了全篇文章,选择了完成任务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细读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三、完成任务单,体验阅读方法的选择过程
在正式完成任务之前,我们先想一想,你看,三个任务是不同的,等会咱们汇报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汇报呢?
汇报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有所不同呢?
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这三个任务,这有三个任务单,请同学们对照任务单上的提示,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开始吧!
你在完成阅读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2.小组汇报交流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分享一下刚才的学习成果。
哪个小组先来。
(1)成果展示
任务一:
请两个小组上前展示。
(2)评价提升,从选择内容到细读提炼
有没有补充,其他同学呢?
听了他们的介绍,现在你们会不会做竹节人了?
他们的任务完成的非常成功,那么我来采访一下,你们在写这个指南的时候,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竹节人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想不想瞧一瞧竹节人是怎么玩的?
这么有意思的竹节人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任务二,哪个小组来汇报
组内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还有哪些乐趣。
刚才老师听到了他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是什么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关注了《竹节人》这篇课文里面不同的内容,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尝试了有目的的阅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用上这样的策略进行阅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讲老师的故事。
【板书设计】
9竹节人
做、玩说浏览全文提取关键信息
乐趣品、读选择内容
故事讲细读分析圈画关键词句
9《竹节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竹节人》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
有目的地阅读。
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单元。
本课是一篇散文,以回忆性的笔触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恋。
同时通过对老师也自己偷偷斗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和理解,将斗竹节人的乐与趣推向了高潮。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满足的价值观。
有效体现了“通过事物表达自己真实情感”这一要素。
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豁、凛”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疙瘩、沮丧、威风凛凛”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3.能通过品读文本,联想到自己平时的生活,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本课也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为了充分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了启发诱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则主要采用自读自悟、圈点勾画、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为教学主线,营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感受学习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以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话题导入,图片展示竹节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对竹节人的初步感受,为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做好铺垫。
(二)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识字读词。
以自主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识记生字词的方法、收获。
解决了易错字词的识记、书写,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
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再指导重点生字的交流和书写。
(三)了解文章结构。
1.快速朗读课文,完成课后阅读任务。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小组交流: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你是怎么阅读课文的?
如:
“写玩具制作指南”,在阅读时重点关注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体会玩具的乐趣”,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文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主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具及玩玩具的内容。
3.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结构。
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段):
概述“我们”小时候喜欢玩自己做的竹节人。
第二部分(3--7段):
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8--19段):
主要写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
第四部分(20--29段):
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课前导语部分的阅读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阅读方法。
接着小组交流: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是怎么阅读课文的。
让学生交流、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同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学会积累、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在对阅读任务的把握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这样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的划分就水到渠成了。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
(1—7段)
1.画出文中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的句子。
思考:
竹节人是用什么做的?
圈出做竹节人的动词。
2.画出1—7段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分析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
引导学生抓动词体会制作竹节人的乐趣,同时也对解决第一个阅读任务提供指导,深化了阅读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感受课文生动幽默的语言做好铺垫。
(五)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8—19段)。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部分(8--19段),思考: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安排记叙顺序的?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斗竹节人的有趣的情形(8--19段),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是按照过程进行的顺序来写的,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
(提示:
抓住关键词“有时”“还有”“其实”理解,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
)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主体部分布局的把握,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同时也是对应第二个阅读任务,在问题探究中体会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的过程。
2.学习课文第四部分(20—29段)。
推敲幽默的语言。
如第22段“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中的“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出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吸引力与乐趣,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语言,感受游戏的乐趣,同时也是加深学生的体会,学习文章的表达。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
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这一部分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
是不是可以删去?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一部分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
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让学生在这一部分的探究中产生共鸣,激起和老师亲近的愿望,为第三个阅读任务的解决做好铺垫。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沉迷于斗竹节人的游戏中,以致于“我”和同桌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喜爱竹节人的事。
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次板书按文章的结构层次展开,层次清晰地提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各部分内容,感知文章表现出的童心童趣。
迷上了竹节人(1—2)
制作竹节人及玩的地方(3—7)
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快乐(3—19) 斗竹节人(8—19)
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但偷偷地玩(20—29)
童心童趣
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认读理解“挨揍、俨然、一绺、盔甲、鏖战”等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初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写9个词语。
2.能初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重难点)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重点
1.阅读单元导语,了解“有目的地阅读”的含义。
(1)导入: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学习有哪些要求呢?
(2)学生自.由读单元导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
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3)小结: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有目的地阅读”。
2.揭示课题。
出示竹节人图片,导入:
谁知道这是什么玩具?
(竹节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竹节人的课文。
二、聚焦阅读任务,学习阅读策略
1.阅读导语,明确任务。
(1)过渡:
《竹节人》一文,我们要根据哪些阅读任务来开展“有目的地阅读”呢?
(板书:
阅读任务)
(2)阅读课文导语,了解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
2.快速读文,找到相关内容。
(1)过渡:
这节课,我们先带着第一个阅读任务阅读课文。
要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要关注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预设:
“写玩具制作指南”要关注制作材料、工具、制作步骤;“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要关注动作、具体玩法。
(2)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竹节人制作方法和玩法的相关内容,作上记号。
(3)交流指导:
竹节人制作方法(第3自然段);竹节人玩法(第8~18自然段)。
3.细读重点,完成阅读任务。
(1)细读重点段落,写玩具制作指南。
①过渡:
竹节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
我们还要重点研读找到的内容。
②默读第3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完成表格。
③学习活动:
填写制作指南。
竹节人制作指南准备工具毛笔杆1~2支材料要求具体步骤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第二步……
(2)聚焦重点段落,了解竹节人玩法。
①过渡:
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要怎么玩呢?
②默读第8~18自然段,找一找竹节人有哪些具体玩法,并圈出相应的动词。
③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单独玩:
嵌入、拉紧、一松一紧。
两个放在一起玩:
对打、卡住、挺着、挨揍。
取名号玩:
系上、刻在、找到、装在、剪、系、做、装上、取、粘上、雕成、招呼、打、磕飞、大呼。
(3)认读词语。
相机指导书写“豁、凛、疙瘩、疲倦、别出心裁”等字词。
三、课堂小结
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内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这就是“有目的地阅读”。
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另外两个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2.能继续根据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重难点)一、根据任务,选择内容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了《竹节人》。
这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剩下的两个任务来读这篇文章。
(板书:
带着不同任务阅读)
2.提问:
完成剩下的两个阅读任务,要分别关注哪些内容呢?
3.带着两个阅读任务浏览课文,找到相应内容,做好记号。
预设:
投入地做玩具:
第3、4自然段;投入地玩玩具:
第11~13、15、17~21自然段;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第20~29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完成任务
1.聚焦侧面描写,感受乐趣。
(1)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
“我”的毛笔真的总是弄丢吗?
为什么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
这说明了什么?
(2)想象“我们”每天买毛笔、做竹节人的画面。
2.聚焦细节描写,体会乐趣。
(1)默读第11~13、15、17~21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玩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乐趣。
预设:
第11~13、15自然段:
取名号、大呼胜利;第17~21自然段:
喊“口诀”、念“伴奏”、攒着观战、跺脚拍手、手痒痒、课本当屏风、搏将起来、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
(2)想象课间上演的竹节人“搏斗”场面,用一个词语形容“我们”的心情。
(开心)
3.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第20~29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填写表格。
(2)交流反馈。
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起因“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经过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却被“我们”看到他在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结果“我”和同桌相视一笑(3)再次默读第20~29自然段,画出描写“我”和老师神情的词语。
①“我”:
→→→
老师:
→→→
②相机认读“大步流星、颓然、暴露无遗、沮丧、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等词语。
③做一做“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的动作,想象老师没收玩具的情景。
④演一演“颓然、沮丧、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的神情,想象老师玩玩具的画面。
⑤正确书写“颓、沮、趴、屉”等生字。
(4)借助表格、关键词讲一讲老师的故事。
三、回顾过程,总结全文
1.结合课后练习中三个学习伙伴的交流情况,回顾一下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分别重点阅读了哪些内容,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这些方法对我们以后开展“有目的地阅读”有哪些启示。
2.交流反馈。
预设1:
围绕第一个任务,我们要重点关注课文第3~18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
预设2:
围绕第二个任务,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
预设3:
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的动作、玩玩具的神情描写。
3.小结: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板书:
阅读目的不同关注内容不同采用方法不同)
[教学板书]
9竹节人
带着不同任务阅读
关注内容不同采用方法不同
着迷
喜爱写制作指南(学生板书阅读方法)
分享乐趣(学生板书阅读方法)
讲述故事(学生板书阅读方法)
[教学反思]
《竹节人》一文对学生来说,其学法非常新颖、活泼。
本课关注的是阅读目的,运用阅读策略实现阅读目标,最终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目的是学“法”。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三个阅读任务来进行。
针对第一个任务,我在课堂中带着学生去学,引导学生关注制作方法和玩的过程;在第二个任务教学中,我转变为半扶半放的策略,让学生逐步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第三个任务则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只是在中途稍加点拨。
总体来说,学生掌握较好,对于“有目的地阅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且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
《竹节人》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3.体现“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分学习小组、共读一本课外书、猜想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材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形成任务
活动1:
读书交流
1.读书交流:
最近班级都在读什么书?
对书中什么内容感兴趣?
是怎么读的?
2.认识策略:
围绕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是一种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
活动2:
初读课文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用这个阅读策略来读《竹节人》这篇课文。
2.猜读课文:
猜一猜课文写什么?
3.初读课文:
借助学习单第一版块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容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写到黑板上,和同学们交流。
活动3:
形成任务
1.把握内容:
联系猜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讲讲黑板上写的词语。
2.学习字词:
汇报交流生字、新词的学习。
3.形成任务:
同学们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感兴趣?
读一读课文导语的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三个任务。
板块二:
选读课文,完成任务
活动1:
自主阅读
1.交流方法:
要完成第二个任务,我们该怎么读?
出示: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句子,读一读,把体会到的乐趣简要地写一写。
2.自主阅读: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完成第二个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出示交流要求:
(1)我关注的内容是( )竹节人,最感兴趣的是第( )自然段(读有关句子),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2)对这个内容,我要补充!
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活动2:
汇报交流
预设一:
做竹节人的乐趣
1.交流做竹节人的内容,体会其中的乐趣。
2.相互补充交流。
预设二:
玩竹节人的乐趣
1.交流玩竹节人的内容,体会其中的乐趣。
(玩竹节人虽然简单,但让人乐此不疲,其乐无穷)
2.相互补充交流。
3.欣赏玩竹节人的视.频,体会朗读。
预设三:
创新玩竹节人乐趣
1.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说说自己体会到的乐趣。
2.相互补充,体会朗读。
板块三:
自主选择,完成任务
活动1:
交流方法
1.选择任务:
刚才我们完成了任务二,还有两个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
那么,怎样完成这两个任务呢?
我们来看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样交流的,读一读。
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可以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交流方法:
你想完成哪个任务?
打算怎么读?
3.自主学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任务,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表格,填一填,做一做。
9 竹节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回忆了自己儿时与小伙伴一起制作“竹节人”的方法、过程,以及伙伴们一起玩耍带来的乐趣。
教学这篇课文,一要让学生感受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体会童年的快乐。
二是要指导学生明确:
同一篇文章,因为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本案以文本为依托,采用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活动的形式,借助文前导读,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由充分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将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5个生字,理解“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传统玩具的图片、视.频资料。
2.竹节人玩具若干。
学生准备:
搜集传统玩具,查找制作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交流: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你能介绍一下你的玩具吗?
怎样玩呢?
2.激趣:
同学们的玩具可真不少。
玩具使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乐趣。
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也玩过玩具,不过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制作的。
你们想看看吗?
3.课件出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传统玩具。
4.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种玩具——竹节人(课件出示竹节人玩具图片)。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和学生聊自己喜欢的玩具开始,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从认识传统的玩具开始,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
教师相机正音:
“凛”是前鼻音,“疙瘩”的“瘩”要读成轻声。
(2)形近字组词。
①棍 混 馄 ②裁 载 栽 ③沮 组 租
3.指导书写。
“凛、棍、悟、橡、跺、沮、趴”要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
“疙、瘩、裁、筹”书写时要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间的穿插避让。
设计意图:
识字学词在高年级要以自学为主,教师只需在关键处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或引导。
三、默读课文,梳理课文
1.引导思考:
课文围绕“竹节人”这种玩具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2.学生交流,理清脉络。
可指导学生采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