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五讲 歌唱训练.docx
《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五讲 歌唱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五讲 歌唱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五讲歌唱训练
第五讲歌唱训练
周 次:
5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歌唱声部的划分、嗓音属性和歌唱训练的过程,认识青少年嗓音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练嗓、护嗓。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嗓音的分类、2、声部的划分。
3、嗓音的训练过程。
4、青少年嗓音特点。
5、如何练嗓、护嗓。
教学手段与形式:
采用大课形式,传统理论讲解为主,并运用多种声、像资料,形成能听能看,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设计:
歌唱训练
歌唱艺术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在于它是通过不同特色的嗓音的艺术表现。
歌唱者自身不同的嗓音性质,通过训练和发展就会形成不同的特色。
嗓音性质之所以不同,又是由于人们的生理条件不同。
每个人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及其共鸣腔体的调节状态都不同,所发出的声音音色、音量、音域及嗓音性能也就各有差异。
歌唱训练在发展音域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歌唱者都具有明显的声区差别,歌唱训练要达到上、下声区统一通畅,就必须认清自身嗓音的特点,在训练中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嗓音声区的划分是美声唱法嗓音训练的重要理论,但它对于艺术歌唱中各种唱法的技巧训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嗓音的分类
由于每个歌唱者的特色所构成的不同的声音性质,特别是性别的不同,发声器官中声带和共鸣腔体的差别,从而导致了不同嗓音的产生。
从歌唱的整体发展和嗓音艺术表现的要求而言,我们可根据歌唱者的具体条件将嗓音进行分别归类。
(一)划分声部的依据
嗓音的分类首先是由于生理条件不同,但确定歌唱者的声部又不能简单地看生理条件,还需要仔细地观察歌唱者嗓音的音色、常用音域以及换声点的高、低等综合情况来划定。
1、音色
指歌唱者声音的色彩。
由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宽窄,发声状态中共鸣腔体的形状以及管子的大小等差别,歌唱时发出的声音色彩就各不相同,由共鸣腔体产生的各种泛音是判断音色的关键。
音色在歌唱声音中表现为明亮、清脆、浑厚、灰暗、柔美等各种不同的色彩,是声部分类的主要依据。
2、音域
音域是指歌唱者在自然状态下所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它是声部划分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的自然音域(没有训练前)一般都在一个八度左右,而经过训练则可能达到两个八度左右,也有极少数歌唱家的音域可达到三个八度。
不同的声部在自然音域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3、换声区
在发声过程中,歌唱者从一个声区进入另一个声区时,总有几个音对歌唱的自然表现形成阻碍,唱起来比较难受,音色等都会发生变化,歌唱训练就将这几个音称为“过度音”,也叫换声区。
不同的声部有不同的换声区。
又由于不同的嗓音条件,同一声部的换声区也有可能出现上、下大二度的差别。
歌唱训练常会遇到有些男女高音声音较宽厚,音色也与中音较相似;而有些男女中音,却能达到接近高音的高度。
对于这些一时难以判断的声部,不可急于下结论,可通过自然声区的训练,观察其在向上、向下扩展音域时,向哪一端发展更为容易。
歌唱训练中,换声点出现在哪个音上值得高度重视。
(二)嗓音分类
根据以上声部划分的特点,我们将声部特点相近的声音进行分类,在同一声部中又根据嗓音特点细分为:
1、女高音
(1)抒情女高音:
经过训练有效音域一般在c1—c3,音色明亮而通畅,声音具有秀丽、柔美而甜润的特点。
适宜演唱抒情优美而富于歌唱性的歌曲,如:
《我的祖国妈妈》、《大森林的早晨》或歌剧《蝴蝶夫人》主人公乔乔桑等。
(2)戏剧女高音:
音域一般能达到b—b2,音色明亮而丰满,声音结实、宏亮有力。
比较适合演唱富于戏剧性,富有激情或表达深沉情感的作品,如:
《黄河怨》或歌剧《托斯卡》中的主人公托斯卡等。
(3)花腔女高音:
音域一般在c1—c3,或e3,音色明亮、清脆,声音松弛、通畅、灵巧、华丽。
能胜任各种歌曲或歌剧华彩乐段的演唱,如:
《七月的草原》、《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或歌剧《魔笛》中的夜皇后等。
2、女中音
女中音音域一般在g—g2或a2,音色宽厚、结实与戏剧女高音相近,声音丰满而柔美。
比较适于演唱各种较为深沉的抒情性作品。
如: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黑孩子塞琳娜》。
3、女低音
女低音音域一般在e—e2,音色比女中音更暗、更结实、更浑厚,适宜演唱各种感情深沉、稳重的作品。
4、男高音
(1)抒情男高音,音域一般在c1—b2或c3,音色明亮而松畅,声音纯正、优美,适宜演唱各种抒情性强的作品。
如:
《北京颂歌》、《我像雪花天上来》或歌剧《弄臣》中公爵的《女人善变》等。
(2)戏剧性男高音,音域一般在c1—bb2,也被称为“英雄男高音”。
音色宽厚、雄壮,具有男性英雄气概,声音结实有力,富于戏剧性。
适于演唱慷慨激昂、情感激烈的作品。
如:
歌剧《玛尔塔》中莱昂内尔的《宛如一梦》等。
5、男中音
男中音音域一般为F—a1,音色柔美、通畅,声音宽厚、结实。
适宜演唱各种情感强烈、舒展优美的声乐作品。
如:
《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或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等。
6、男低音
男低音音域一般在D—d1,音色低沉、厚实,声音深暗,适合表现性格深沉而严肃的老年男性。
如:
《跳蚤之歌》(俄)等。
以上对嗓音的分类只是粗略的划分,有些声部在此基础上还可细分,音域相差无几,只是音色有着细微的差异。
比如男中音,有些学者还将其细分为抒情男中音、高男中音、低男中音等。
而男低音则又可细分为高的男低音,又称“旋律男低音”,音色柔和,宜于独唱;还可分出低的男低音,音域更低而厚实,高音困难,声音笨拙,不灵活,常用于合唱队唱低声部。
第二节嗓音的训练过程
1、自然声区的训练
自然声区是指歌唱者在喉头自然闭合状态下,挡气发出的声音,是人声最自然的音区。
此声区声音自然纯美、流畅,由于音区不高,接近平时说话的音高,不须费力就能自然发声。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自然声区只有几个音,不超过一个八度。
自然声区是歌唱者嗓音发展的基础,嗓音的一切技能发展都要以自然声区为基点,歌唱训练必须将自然声区的基础夯扎实。
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教与学双方的高度重视,切不可因在中声区发声容易而忽视此环节,基础不打好,就急于求成,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会给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应该有的毛病,甚至误入歧途。
自然声区的训练,应该在各个母音中进行,形成规范的母音状态,为声区的拓宽和发展奠定好基础。
练习中要求用平稳、均匀的气息支持歌唱,松开口腔,声音松弛而通畅,音色圆润而甜美。
2、中声区的训练
中声区由于所处的位置在自然声区与换声点的中段,还是应该在建立自然状态的要求下进行训练。
训练中首先要求体会气息的支点,保持住膈肌和两肋的张力,气息要有流动性,平稳而有力,使声音都搭在气息的支点上,自然发声。
要积极张口,外口不宜开得过大,不要压喉。
训练时宜用中等强度音量为好,声音通畅而优美。
母音的训练要有针对性,逐渐建立打开喉咙或打哈欠的状态,喉头稳定,为进入换声点“搭桥”,发声时感觉将声音一个比一个音更远地,向前方抛送。
歌唱时体形要保持稳定、松弛,自然舒展地耐心练习。
3、换声区的训练
换声区是人声声区结构上必不可少的部分,特别是从声区转换的技术训练角度来分析,它是歌唱者嗓音发展的关键。
如不采用换声手段,声音便进不了头腔,头声与胸声也就脱节,歌唱者则只能凭籍自身有限的条件去歌唱。
换声区过渡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嗓音质量。
换声点是换声区的集中点,一般处于中声区与高声区的结合点。
一般情况下,男女各高、中、低声部之间的换声点相差一个小三度,但换声点常常又因人而异,歌唱训练中要细心观察。
比如:
女高音换声往往不如男高音明显;即使同一声部,也会有的人有明显的换声点,有的就不明显;也有可能出现换声点提前一二个音的情况。
这些不同的情况,都会给训练带来许多不便,需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歌唱中换声区的训练,首先要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由于换声区处于中声区进入高音区的过渡阶段,是上、下声区的转换枢纽,其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对此曾有形象的说明:
“歌唱训练的换声区如同人们上桥必须经过一段‘引桥’,才能从地面平稳地走向桥的顶端一样。
‘引桥’就是换声区。
”换声区的训练一定要建立在中声区良好的基础上,训练的方法也各有高招,较常见的方法有:
(1)母音变窄。
即进入换声区所唱的母音,有一种变窄的感觉。
比如:
发“a”“啊”母音变窄时,感觉唱的是“au”“奥”,再窄时仿佛唱的“o”“哦”,而进入换声点时,发“啊”母音就略带有“u”“乌”的感觉,这一母音变窄形成的过程,都在口腔硬颚的前端形成,这样能使母音自然过渡。
这种由a—au—o—u的变化过程,不少的专家也称为“母音的变形”,因为没有哪个歌唱者能用一个所谓纯的“a”母音,将整个音域唱通。
换声区的这个变形的过程是很微妙的,需要在训练中细心体验,耐心练习。
(2)“惊吓”状态。
就是在发母音时,口腔有被“惊吓”的感觉,这时口腔完全松开,仿佛有开口倒吸气的感觉,喉头自然向下,声带自然发声,声音尽量往上齿龈背后送,感觉声音向上,向更远的前方发送。
特别要注意控制气息,深而稳,不要随意加大气流量,口腔开圆,笑肌(表情肌)微提。
母音进入换声区直到高音的通道中,有越来越窄或越来越细的感觉,进入头声后声音的点越细、越集中,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状态会越来越自然,声区会越来越统一,嗓音的艺术表现力会得到极大提高。
4、高声区的训练
歌唱训练中奠定了自然声区和中声区的基础,又使换声区得到了自然的转换和过渡,掌握高声区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高音的训练启发学生两颧更积极地开放,喉头保持吸气时的低位置,保持住打哈欠的状态,使气息能通畅地与声音始终紧贴一起,既能吸住气,保持稳定状态,又能积极送气。
唱高音时上颚在形成圆拱形状的同时,要尽量解放下颌,口腔要积极张开,使声音获得解放,在头顶飘荡。
以上关于声区的分步骤训练,即奠定好中声区,过渡好混声区,开发好高音区,可以使歌唱者的嗓音得到整体的、统一的发展。
整个训练的过程都要做到:
喉头尽量稳定,积极打开喉咙,气息畅通无阻,发声连贯流畅,声区自然统一,声音富有魅力。
中外声乐界对歌唱方法和声音质量的评价,过去一般认为,宽、厚、亮的声音是美好的。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和要求的变化,现代人们则更为喜欢松畅、圆润、柔美的声音。
对声音的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般来讲,好的嗓音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受欢迎,为广大听众所喜闻乐见;
(2)经得住艺术作品的检验,能适应艺术作品不同的内涵、风格要求,能胜任不同作品情感的表现,能做到唱“什么”像“什么”;(3)有扎实的歌唱功底,要能够经久耐唱,使自己的嗓音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节关于嗓音的保护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嗓音都各具特色,通过训练而成为“乐器”,能发出各种优美的声音。
以人体自身“乐器”所表现的音乐,最能代表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艺术风格。
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唯有嗓音(发声器官)是他人所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应珍惜和爱护它。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吉利曾讲过:
“嗓音对每个人来讲是最为宝贵,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对歌唱者更是重要,因为只有你自身才能操纵好它。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声乐艺术的不断进步,为歌唱中嗓音训练和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依据。
我们都知道,嗓音健康与否决定着歌唱“乐器”的优劣和寿命,而人身具备的嗓音各器官又是比较脆弱的,若有使用不当或保护不善就会出现病变。
嗓音的病变轻者有漏气,舌根紧、硬,闭合不良,喉炎,咽炎等;重者有声带充血,水肿,声带肥厚,声带小结以及声带息肉,等等。
这些疾病对歌唱发声以及语言发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人体发声器官无法正常工作,严重者将无法继续歌唱。
造成这些嗓音疾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应当引起歌唱者的高度重视,有志于从事歌唱者就应该从学习歌唱的第一天起养成爱嗓、护嗓,科学用嗓。
1、较多是由于歌唱训练方法的问题,缺乏科学性,造成声音概念的错误。
平时在歌唱发声中,基本功不扎实,或声音出现发虚、沙,严重漏气;或过多的用挤、撑、卡着喉咙的不良方法歌唱;有的是由于舌根过紧,口腔不松、发僵,使气息、发声、共鸣三者不能得到协调配合,严重脱节,造成发声器官运动的失调而出现病变。
2、由于歌唱者训练和练习中使用不当,用嗓过度,使发声器官长期超负荷工作。
不少歌唱者急于求成,贪大求难,想急功近利,演唱作品超出了自己的实际水平。
更有的是拼命拔高音,滥用嗓音,等等。
这些不当用嗓都会使嗓音疲劳,致使发声器官处于高度运转的失调状态,长期下去就会引起嗓音严重损伤。
我们知道,发声器官也是人的机体,歌唱发声也是一种体力劳动,而人体的健康状况也就决定着发声器官的命运。
人体罹患的所有疾病,都会程度不同地对嗓音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特别是歌唱者呼吸道的各种疾病,更是程度不同地直接影响到歌唱,所以俗话说“体康声亮,体弱声竭”。
歌唱者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但是歌唱的基础,更是获得优美嗓音的有利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状态,如过度紧张、忧虑、恐惧或胆怯等等,都对嗓音有较大影响。
正如传统医学中称的“恸泣失声”,“暴怒失音”。
在生活中由于生活无规律,无节制,如休息不足,睡眠严重不够。
或由于生活中烟、酒用量过度,或暴饮暴食以及因大自然气候变化自身不善保养,经常出现感冒、扁桃发炎、鼻炎或其他疾病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嗓音障碍和疾病。
第四节青少年嗓音保护
青少年是人体嗓音从发育到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嗓音保护至关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环节:
1、青少年首先要经历的是变声期,变声期中人体会发生一些生理变化。
少年时期男女童声发声器官无明显差异,而进入变声期后随年龄的逐渐增大,男女之间嗓音的差异就会明显不同。
比如都会出现声带增长,喉腔变大。
女同学会有变化但不是很明显,一般变声比男同学早,也比男同学短。
男同学变声前后就有明显差异,会喉结突起,声音闷浊,歌唱吃力。
变声期嗓音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音色上会从过去明亮、清脆的嗓音变成粗糙、沙哑。
有的还会唱歌跑调,嗓音感觉用不上劲,不听使唤。
变声期出现这些现象都是人体正常的变声不适现象。
2、变声期由于出现这些现象,不需引起心理紧张,但要引起高度重视,倍加呵护。
(1)由于变声期人体声带较多处于充血或水肿现象,用嗓特别需要科学方法,合理用嗓。
一般都应尽量少用嗓,用嗓不宜过多过杂,练唱时间也已过长,音高也不宜过高。
不少中外资深声乐教育家都讲过,“客观地讲变声期对嗓音的过多开发是徒劳的,也是不明智的。
”变声期的一切用嗓都要适度,千万不可马虎,谨防毁了歌唱的美好前程。
(2)青少年的变声期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要有健康的体魄,对人生的整个身体发展至关重要。
要尽量减少各种疾病的烦扰,不但对发育大有好处。
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一时期又是青少年学习最繁重,可能会由于繁重的学习而出现各种心理或精神的压力,教育者要充分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善于排除各种心理障碍,调控好心态,保持健康的身体、心理发育,不但是对嗓音的最好保护,也会使青少年的身体、智能等全面发展受益无穷。
(3)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合理安排练习
要克服造成以上嗓音障碍的种种因素,首先就得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科学用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时要在正确发声方法指导下,正确而合理地加强嗓音机能的锻炼。
人的嗓音也是“用则兴,滞则废”,练就扎实的歌唱基本功,不但能增强嗓音的表现力,也是对嗓音的最好保护。
歌唱者要敢于在正确发声状态下大胆用嗓,但这决不等于滥用。
一般情况下,初学者因少于用嗓,对歌唱发声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开始应“少食多餐”,每次20分钟左右,以后随嗓音机能的增强,逐渐增加练声和歌唱时间。
用嗓的适度的程度,一定要视本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歌唱者若出现嗓音问题,首先是要通过正确的嗓音诊断,确诊出现的是哪一种病症,然后则要紧密地配合医生进行诊治。
病症严重者要绝对噤声,特别是有的严重病症还要通过手术来解决,经过治疗的病者要精心养护。
一般的病症可通过药物治疗和休息保养来调节,也可视病情发展,逐渐增加一些简单而有针对性的练声曲,正确的练声曲对嗓音的恢复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4)强身健体、练嗓护嗓
健康的体魄是歌唱的物质基础,歌唱者在掌握正确发声方法和科学用嗓的同时,还应切实注重身体保养,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被誉为当代歌王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洛蒂就十分注重保养和锻炼身体。
他坚持每天练声、歌唱,工作之余经常进行游泳锻炼,他说“强健的体魄和合理地用嗓能使你的嗓音青春常在”,这无疑是歌唱者的最好典范。
美好的歌唱是歌唱者生理与心理的高度统一,歌唱者应该充分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美好嗓音,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并时时保持宽阔的心境,心情舒畅,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把嗓音保护概括为四十八字,即“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护嗓,贵有恒心;由低至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
”歌唱者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发声和科学用嗓方法,并善于自身保养,不但为歌唱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而且对歌唱能力的发展和自身歌唱生命力的延长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